研学旅游

搜索文档
暑期10条研学主题游线路推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2 05:00
暑期文旅促消费活动 - 北京市文旅局推出"夏日研学 走读北京"暑期文旅促消费活动 包含10条研学主题游线路 覆盖近40个点位 涉及地质考察 昆虫观察 观星体验 工业研学等多个主题 [1] - 全市120余处景区 酒店 民宿等文旅场所推出面向学生群体的专属优惠 包括票价减免 联票特惠 住宿打折等措施 [1] - 活动旨在通过主题化 沉浸式研学旅游产品 让研学客群在行走的课堂中深度体验 [1] 研学主题游线路详情 - 10条研学线路涵盖科技 地质 自然 艺术 红色教育 非遗 运河文化 京西古道 长城观星 古生物等多元主题 例如科技与科学实践启蒙线包含北京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中国科学技术馆 [4][5] - 特色线路包括溶洞与古人类地质考古线(石花洞 周口店遗址) 璀璨光影艺术鉴赏线(798艺术区 红砖美术馆) 长城观星线(国家天文台密云站 古北水镇)等 [4][5] 文旅场所优惠措施 - 16区及经开区超120处文旅场所推出暑期优惠 如嘉德艺术中心展览票价55元 敦煌大展学生票88元 中高考生特惠票68元 [2] - 门头沟AI魔法实验室 延庆野鸭湖湿地公园昆虫探险 密云捧河岩地质研学等项目均推出优惠套票 [2] 研学体验与服务质量 - 研学体验团已实地考察石景山区线路 串联工业遗产与历史文化资源 包括RE睿·国际创忆馆 功碑阁 石景山区博物馆等点位 [2] - 中青旅遨游 新东方文旅等企业承诺提供分龄体验的亲子旅游产品 并提升服务质量确保体验规范安全 [2] 市场推广与信息渠道 - 北京作为暑期研学热门目的地 文旅部门将通过官网及"文旅北京"新媒体账号发布活动信息 持续优化旅游体验 [3]
1.5万元,吃住在北大!研学火爆,“家长肯掏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20:44
研学市场现状 - 国内研学市场进入特色竞争时代,产品包括沙漠观星、贵州下溶洞、长安出使团、敦煌重走丝绸之路、打造金箔、桑蚕探源等多样化主题 [1] - 名校研学成为暑期主推产品之一,围绕清北的项目尤为热门,收费从5000元至1.5万元不等 [2][5] - 研学项目收费显著高于普通旅游,北京6日研学营普遍收费5000-7000元,而同期限旅游产品仅3000-4000元 [17] 名校研学产品特点 - 高端项目提供沉浸式体验,如北大新燕园校区项目收费14980元,包含4大专题课程和6节讲座,由教授、研究员等授课 [5] - 中端项目以"一日游"为主,如清华一日独立营收费5980元,安排学长分享校园故事 [7] - 低价替代方案为自行预约校园参观,但清北预约难度极高,需抽签且名额紧张,其他名校入园相对容易 [8][12][15] 消费者需求与行为 - 家长支付意愿强烈,部分愿为名校研学支付高达2万元费用,认为可激发孩子学习动力 [5] - 学生群体对名校氛围体验需求明确,初三毕业生愿花费6000元参与项目,高三毕业生认可高价项目若含学术内容 [2][5] - 二三线城市家庭需求增长,市场呈现下沉趋势,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与教育价值 [18][19] 行业运营模式 - 机构利用稀缺资源获取溢价,如北大研学项目通过合作解决校园预约难题,散客跟团成主流选择 [2][13] - 产品设计差异化明显,重庆至北京5天研学项目收费6890元,重点包装清北人大探访与专家互动环节 [4] - 部分项目存在"打卡游"倾向,名校日程仅占1/6时间,实际内容与宣传存在差距 [17] 市场竞争与趋势 - 特色研学与名校研学形成双轨竞争,前者强调主题独特性,后者依赖名校IP溢价 [1][5] - 专业度成为痛点,学生期望从"走马观花"转向真实课堂、实验等深度体验 [17] - 香港名校研学项目收费12680元,显示市场向国际化拓展,覆盖哈工大深圳、港大等多所高校 [5]
名校研学热:1.5万“沉浸”北大与抢不到的免费门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17:06
国内研学市场现状 - 国内研学市场进入特色竞争时代,产品涵盖沙漠观星、溶洞探险、丝绸之路重走等多样化主题[1] - 名校研学成为暑期主推产品,尤其清北相关项目收费高达1.5万元,普通一日游项目价格超5000元[2][3] - 家长支付意愿强烈,部分家庭愿意为名校研学支付2万元费用,认为可激发学习动力[3][5] 名校研学产品特征 - 高端项目提供沉浸式体验,如北大新燕园校区住宿+4大专题课程+6节讲座,收费14980元[5] - 中端项目以"一日游"为主,包含学长经验分享和校园探索,收费区间5000-7000元[2][6] - 差异化产品涌现,如深圳香港名校参访项目收费12680元,覆盖4所高校[5] 供需与市场机制 - 清北校园预约难度极高,即时预约名额常秒空,抽签系统被类比"抢火车票"[6][10][13] - 第三方机构通过打包服务解决预约痛点,散客跟团成为主流选择[2][6] - 其他名校入园门槛较低,部分可直接刷身份证进入[14] 行业发展趋势 - 研学产品溢价明显,6日营价格(5000-7000元)比普通旅游(3000-4000元)高40%-75%[15] - 市场呈现下沉特征,二三线城市家庭需求增长,更关注性价比与教育价值[16] - 专业度亟待提升,当前部分项目仍停留在"打卡游",学生期望深度学术体验[15][14]
安徽发布10条“红色+”研学旅游线路
新华网· 2025-07-02 09:11
安徽省"红色+"研学旅游线路 核心观点 - 安徽省推出10条"红色+"研学旅游线路 以红色为底色 串联绿色山水 古色历史人文 红色场馆及热门旅游打卡地 覆盖党的四个历史时期安徽重要红色标识 展现新时代安徽"三地一区"建设风貌 [1][2] 线路分类及内容 红色革命主题线路 - "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线路:覆盖皖西片区 包含金寨县红军广场 革命博物馆 大湾村 独山革命旧址群 六安茶谷 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 大别山彩虹瀑布等7个景点 [1] - "新四军与敌人奋战到底"线路:覆盖皖南片区 包含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 土塘军部陈列馆 云岭军部旧址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等6个景点 [1] - "千里跃进大别山"线路:覆盖皖西片区 包含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 张家店战斗纪念馆 毛坦厂古镇等5个景点 [1] - "淮海战役势如破竹"线路:覆盖皖北片区 包含双堆集战场旧址 总前委旧址 临涣古镇等6个景点 [1] - "百万雄师过大江"线路:覆盖皖中 皖南片区 包含渡江战役纪念馆 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夏家湖登陆点纪念馆等5个景点 [1] 生态与工程主题线路 - "把治理淮河经验总结好"线路:覆盖皖北 皖西片区 包含王家坝闸 西田坡庄台 八里河景区 蚌埠闸 淠史杭工程展览馆 佛子岭水库等8个水利工程及生态景点 [1] - "巢湖是合肥的最好名片"线路:覆盖皖中片区 包含十八联圩湿地 四顶山景区 姥山岛 中庙云水湾等8个生态及文化景点 [1] - "一江碧水向东流"线路:覆盖皖江沿线 包含桐城六尺巷 十里江湾生态公园 采石矶景区 薛家洼生态园等8个文化及生态景点 [1][2] 改革与创新主题线路 - "中国改革的一声春雷"线路:覆盖皖东片区 包含小岗村大包干发源地 纪念馆 明中都遗址 琅琊山景区等6个改革历史及自然景点 [1] - "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线路:覆盖皖中 皖南片区 包含安徽创新馆 省科技馆 合肥科技馆 芜湖产业创新馆等5个科技类场馆 [2]
研学游进入转型期,行业机构如何应对
齐鲁晚报· 2025-07-01 05:19
本地夏令营与亲子游市场趋势 - 本地夏令营产品预订量同比下降 亲子团分流明显带动传统旅游上升 [2] - 山东康辉2025年GMV破亿 同比增长20% 亲子客群占比预计超六成 [2] -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暑运民航亲子客群占比35% 众信旅游暑期出游人数同比增70% GMV同比增80% [2] 客源拓展与行业转型 - 教培行业波动导致研学机构订单减少 增设自有门店和扩大客源地成为新方向 [3] - 山东康辉济南门店达75家 同比大幅增加 省外订单显著增长(日照赶海亲子营在河南抢购 吉林100人团 辽宁80人团 内蒙古200人团) [3] - 山东新东方文旅通过直播推介 客单价万元釜山线路已成功成团 [3] 产品创新与竞争力构建 - 山东新东方推出"大国栋梁"哈工大威海深度研学营 单价7000元 销售超200单 营收超150万元 [5] - 与埃德·斯塔福德合作"德爷荒野挑战赛"济南站 收客数百人 暑期计划推出多条精品韩国路线 [5] - 带队老师质量成为家长决策关键因素 人才建设被视作研学机构核心工作 [5]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研学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 产品力和人才储备成为竞争关键筹码 [4][5] - 山东新东方文旅预计暑期自有产品销售额达600万元 同比增长50% [5]
2025年暑期四川研学旅游季开启 四大主题10条研学线路等您“行读”
四川日报· 2025-06-26 08:21
研学旅游线路发布 - 四川省发布四大主题10条研学线路 包括红色记忆 自然探秘 文化溯源 工业科技四大类 涵盖长征精神 将帅故里 熊猫守护 地质奇观 非遗活态 古蜀文明 巴蜀古道 蜀锦蜀绣 两弹一星 工业匠心等细分方向 [1][2] - 线路具体包含泸定桥 邓小平故里 成都自然博物馆 三星堆遗址 成都漆器厂 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创新中心等36个代表性基地 [1][3] - 三星堆博物馆与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推出"古蜀文明探源文物主题游径" 形成特色IP [3] 行业政策与规划 - 研学旅游被列为四川文化和旅游产业链建设十大重点领域之一 2025年暑期正式启动研学旅游季 [2] - 根据《四川省研学旅游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目标到2027年培育5家链主企业 20家骨干企业 打造150个高品质基地 建设十大研学目的地 串联百条精品线路 研发千门课程 培育万名指导师 吸引千万人次参与 形成百亿级产业规模 [4] - 四川被文旅部列为首批6个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省份之一 已确定55家试点单位包括四川非遗研学营总站 七重空间大国重器互动体验馆等 [2] 品牌建设与资源整合 - 推出全国首个省级研学旅游公共品牌"行读四川" 首批授权36家类型各异的研学基地 通过签约整合资源推进整体性打造 [3] - 计划通过课程体系优化 服务质量提升 产品开发等措施增强整体竞争力 助力"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建设 [3] - 文化和旅游厅表示将用3年时间建成体系完备的全国研学旅游标杆地与国际研学旅游目的地 [4]
研学经济成文旅产业新支柱?2025年市场规模或突破2132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6-24 23:3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研学旅行市场规模达1791亿元,同比增长21.9% [1][2] - 2025年预计市场规模突破2132亿元,增速超15% [1][2] - 2025年"五一"期间研学市场规模达180亿-220亿元,占同期文旅消费总量8%-10% [2] 政策与需求驱动 - 教育部将研学活动纳入全国中小学必修课程,中央财政每年提供200亿元专项补贴 [3] - 海南省配套补贴最高可覆盖项目成本的50%,为全国最高 [3] - 家庭对教育投入持续增加,研学被视为"刚需型教育投资" [3] 区域市场表现 - 湖北红色研学线路客流激增,安徽宏村定制化研学项目吸引年轻客群 [3] - 县域研学订单同比增长36%,贵州乌江寨等地订单增速超200% [3] - 亲子研学订单暑期前夕同比激增70%,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单日接待研学游客近万人次 [3] 产品创新与转型 - 涞源·七山滑雪旅游景区将传统参观转变为沉浸式学习,文创收入占比跃升至15% [4] - 扬州·京甘泉生态农业科技园推出"军农结合研学"项目,带动当地订单量增长 [4] - 传统景区加速向"教育综合体"转型,如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开发十大特色课程,年接待研学团队8万人次 [5] 行业特征与挑战 - 资源整合深度化,地域特色被系统转化为课程内容 [7] - 课程设计专业化,构建覆盖历史人文、自然科学、工艺美学的多元课程体系 [7] - 技术融合纵深化,如广汉三星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提升体验 [7] - 课程同质化导致30%项目陷入低水平竞争 [7] - 安全机制缺位,仅12省份建立专项安全标准,动态应急预案覆盖率不足60% [7] - 复合型导师缺口达20万人,文化艺术等领域师资尤为紧缺 [7] 发展建议 - 推动高校开设"研学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建立导师分级认证制度 [8] - 制定专项研学安全操作规范,引入质量追溯区块链系统 [8] - 开发跨学科课程,如"文物+数字建模""冰雪+流体力学"等 [8]
昌江推出六大主题研学路线
海南日报· 2025-06-12 09:53
研学旅游产品 - 昌江黎族自治县推出六大主题研学路线,涵盖工业文明、热带生态、黎族非遗、红色记忆与魅力乡村等多元要素 [1] - 研学产品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包括滨海文化、自然生态文化、非遗、魅力乡村、红色文化和工业文化等主题 [1][2] 滨海文化研学之旅 - 学生可踏足棋子湾旅游度假区和沙渔塘社区,领略海南西海岸优美海景,树立海洋环境保护观念 [1] - 到昌化古城打卡,在峻灵王庙追寻苏东坡足迹 [1] 自然生态文化之旅 - 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观察"空中花园"等雨林奇观,理解国家公园建设的生态意义 [1] - 在海南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赏花看鸟,或到和丰兰花博览园赏上百种兰花品种 [1] - 沿线可前往王下乡探究皇帝洞喀斯特地貌奇观,领略十里画廊的立体山水画卷 [1] 非遗研学之旅 - 聚焦黎族传统文化传承,学子们可在石碌镇保突村制陶馆亲手体验制作黎陶 [1] - 于黎之韵展销馆欣赏黎锦艺术,切身感受黎族传统技艺及黎族传统文化的价值 [1] 魅力乡村研学之旅 - 学生可沉浸于王下乡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原生态乡土生活与独特民俗风情之中 [1] 红色文化研学之旅 - 串联道隆村烈士陵园、植树娘子军纪念馆与石碌铁矿死难矿工纪念碑,通过追寻先烈足迹、沉浸式参观,引导青少年汲取精神养分 [2] 工业文化研学之旅 - 提供体验昌江特色工业文化的机会,探访昌江核电站了解我国核工业伟大成就 [2] - 深入石碌铁矿及矿业博览园了解昌江"铁城"故事 [2]
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在绵阳不断孕育出新业态 从实验室到应用场,这些产业链在生长
四川日报· 2025-06-09 14:37
绵阳产业布局 - 构建"587"产业体系:5条省建圈强链主要承载地产业链、8条省建圈强链协同发展地产业链、7条市特色产业新赛道 [3] - 西博会签约189.93亿元投资、21个项目,七成以上聚焦产业延链强链补链 [3] - 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如无人机配送车厘子、人形机器人交通劝导员等应用场景 [3][4] 空天产业发展 - 四川星际荣耀展示可回收型JD-2火箭发动机,已完成200秒热试车 [4] - 朱雀二号火箭成功发射6颗"绵阳造"卫星,商业航天进入新阶段 [4] - 绵阳星座卫星互联网年内组网,6颗SAR卫星+3地面站构建空天地监测网络 [4] - 陕西天回航天火箭发动机项目50天落地涪城区,总投资50亿元 [4] - 绵阳集聚76家航空航天企业,形成覆盖火箭、卫星、数据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5]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 六合特种金属带动江油30余家配套企业,形成"链主引领+协同攻关"模式 [6] - 熙泰科技40亿元Micro OLED项目落地,促成绵阳覆盖LCD/Mini-LED/AMOLED/Micro OLED全技术路线 [6] - 发布14项新技术、26项新产品、6个新场景推动产业链融合 [7] - 新为橡塑与西南石油大学合作研发石油钻采橡胶密封件,实现国产替代并进入国内第一梯队 [7] 政策支持与区域联动 - 北川出台低空经济十条政策,单个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元 [7] - 江油市推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持创新企业培育与落地 [7] - 绵阳北川—达州金垭/重庆梁平短途运输航线单程60分钟,"五一"客座率86.1% [8] 应用场景与消费拓展 - 科技城新区机器人研学项目营收超30万元,接待近4000人 [8] - 北川研学接待突破4万人次,单日最高3000人次 [8] - 绵阳列为四川人工智能主要承载地,推动机器人应用如无人机配送、车路协同等 [8]
9部门联动!镇江召开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工作研讨会
扬子晚报网· 2025-05-18 14:10
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工作研讨会 - 镇江市9部门联合召开研讨会 包括文广旅局 宣传部 教育局 农业农村局 科协 团市委 妇联 社科联 文旅产业促进会 [1] - 会议细化落实2025年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工作文件要求 重点提升产品品质 市场化运营和宣传营销 [1] 研学旅游基地项目进展 - 全市已征集95家研学旅游基地项目 [3] - 经研讨确定35家代表性基地纳入2025年品质提升计划 [3] 品质提升工作具体措施 - 整合优质研学旅游资源 依托部门合力和市场化运作 [5] - 加强课程建设 打造人文 农文旅 科普等多领域课程体系 [5] - 建立课程动态优化机制 [5] - 落实文化旅游发展奖励办法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等政策支持 [5] - 加强研学旅游指导师队伍建设 [5] 宣传推广与市场引流 - 通过6个市级自媒体平台联合推介镇江特色研学基地和课程 [5] - 依托"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 行走的思政课 百城小记者互访等活动持续引流 [6] - 协同构建研学旅游产品供给体系 提升品牌形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