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普
icon
搜索文档
海南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9月开启
海南日报· 2025-08-31 00:35
活动规模与结构 - 海南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将于9月开启 共举办765场次活动覆盖全省 [2] - 活动构建"1+N"体系 主场活动于9月5日至7日在儋州市体育馆举办 包含启动仪式、成果展示及互动课堂等内容 [2] - 主场活动设置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成果展 组织近100家单位展示超1000件展品 [2] 活动内容与形式 - 省科协开展20项主题活动 包括自贸港公民科学素质大赛、万名大学生基层科普行及科创咖啡时间等 [3] - 市县推出特色科普活动 如三亚北斗定位闯关乐跑亲子赛、文昌航天科普进校园及万宁咖啡科普研学 [3] - 116家省级科技社团、120个科普教育基地及107个企业科协将开展专业领域科普活动 [3] - 创新跨界融合模式 包括科普+艺术、灯光秀、Citywalk及短视频 如主题灯光秀和环岛科普之旅主题探访 [3] 承办单位角色 -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作为承办单位 凭借大型会展策展经验对主场活动进行全流程策划 [4] - 通过全媒体传播优势 采用场内+场外、新闻报道+专题策划及云游直播形式扩大活动辐射范围 [4]
北京市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9月举行,开展近3000场活动
新京报· 2025-08-21 14:29
活动规模与范围 - 北京市将于9月开展近3000场科普活动 覆盖全市16个区及经开区 [1][2] - 活动联动科研院所 高校 学协会 科普场馆 科技型企业 社区等各类主体 [1] - 近百所高校院所科协 200多个市级学会 1000余家企业及园区科协参与活动 [4]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新修订《科学技术普及法》于2024年12月25日施行 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2] - 活动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 推动科普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 [2] - 聚焦青少年 农民 产业工人 老年人 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类重点人群 [2] - 实施五项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和六大重点工程 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 [2] 资源开放与特色活动 - 推动一批高校 企业园区实验室 生产线和展馆展厅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 [4] - 联动120家出版机构 图书馆 书店参与科普阅读推广活动 [4] - 在北京科学中心新设"科学圆环"青少年科学教育户外展示区 包含互动版块和特色课程 [5] - 推出三大核心展教活动区域:焕新"生存"常设展区 国际交流合作展区及户外展示区 [5] 重点活动安排 - 举办北京青少年科学教育大会暨科学教育体验主场活动 开展1000余场实践活动 [5] - 在国际种业会展中心举办农业科普活动 在红领巾公园举办国防科普展览 [4] - 首次在地坛书市举办"探秘科学 悦读未来"京津冀科普阅读嘉年华活动 [4] - "科学圆环"展示区于9月12日至21日开放 可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参与 [5] 科学素质基础 - 北京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连续三年居全国之首 [2][3] - 集中展示"十四五"期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大科技成果和科研团队 [2]
看“煤海蛟龙”如何攻克世界级难题
人民网· 2025-08-15 19:58
行业技术发展 - 中国自主研发煤矿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煤海蛟龙"正式投入应用 [3] - 该系统在数百米深煤矿巷道中运行 设备长度达200多米 [3] - 系统被形容为钢铁"巨龙" 在煤海深处实现纵横驰骋作业 [3] 国家战略支持 - 中国科协与人民网联合推出"见证科技之路"主题报道 聚焦国家科技战略政策 [1] - 报道重点关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 [1] - 项目旨在普及科学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 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1] - 最终目标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 [1]
淳安流动科普车投入运行
杭州日报· 2025-06-10 11:03
科普专线运营 - 淳安县K003路公交流动科普车正式投入运行 配备1000余条科普短视频 内容涵盖科学家故事 人工智能 科学种植养殖技术 健康养生等领域 [1] - 专线串联淳安中学 千岛湖广场 鼓山工业园区 坪山工业园区等关键区域 预计年科普人数达80余万人次 [1] - 车厢内设置科普二维码 乘客可扫码访问"科普中国"学习平台获取更多内容 [1] 产业科技发展举措 - 围绕"土特产富"全链发展 威士忌等水饮产业 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等新赛道开展产业布局 [2] - 新建鲢鱼鳙鱼 小青柑等3家国家级科技小院 通过科技支撑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2] - 开展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18次 培养"田专家""土秀才"转型为"新农人" [2] 人工智能领域建设 - 成立杭州市首家县级人工智能学会 组建专家智库并建立"淳安AI资源共享平台" [2] - 筹建全县首个校园主题AI科普馆 打造"第二课堂"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走进校园 [2] 科普推广成效 - 通过科普短信精准推送覆盖34.52万人次 深入小区邻里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营造科普氛围 [2] - 公交流动科普车提供便捷学习渠道 成为移动科技传播载体 [1]
弘扬精神力量 矢志创新发展——聚焦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新华社· 2025-06-01 17:05
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核心内容 - 全国科技活动周于5月24日至31日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5月30日,期间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激励科技工作者为建设科技强国努力奋斗 [1]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展出包括侯云德院士68年前入党志愿书手稿在内的10件珍贵藏品,讲述科学家报国故事 [2] - 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高校、企业、科技创新园区,中国科技馆《北辰对话》栏目邀请院士与青年科技工作者探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内涵 [2] - 福建推出科学家故事大型音乐情景剧《八闽繁星》,全景呈现科技工作者在八闽大地的奋斗历程 [2] 科技成果展示与科普活动 - 重庆市科技活动周AI与机器人展区展示踢球射门机器人、多才多艺机器狗等"钢铁伙伴",吸引儿童互动 [3] -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邀请百余名中学生探秘"国之重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展示智慧医疗、脑机接口等10余项前沿科研成果 [3] - 贵州科技馆"科学之夜"将科学探索延伸至夜间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播撒创新种子 [3] 科技服务民生实践 - 河北农业专家服务团深入种植基地为农户解决技术问题,新疆科普大篷车为30余所乡村学校带去航天科普互动展 [4] - 宁夏吴忠市科技特派员吕世文指导养殖户科学饲养畜禽,并通过营养科普帮助销售滞销农产品 [4] -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强调科技工作者需以10年为奋斗刻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民族复兴 [4]
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敬,科学家故事搬上舞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30 12:37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 - 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技馆举办全国科学家故事馆校众创展演活动,多家科技馆的原创科学家故事戏剧被搬上舞台 [1] - 展演活动前期面向全国"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征集作品,累计收到5大类作品1300余件,包括"科技馆里的思政课教案""科学家故事微剧本""科学家故事戏剧"等 [3] - "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将继续依托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动科技场馆、学校和社会机构对征集作品进行培育和孵化,并公益共享优秀作品,推选参加全国科普月展演活动 [3] 创新雨林特别节目 - 中国科技馆《北辰对话》栏目推出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特别节目"创新雨林",探讨科学家精神新时代的丰富内涵 [5][6] - 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认为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在科研路线或商业模式上推陈出新 [6]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表示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把科技创新当作兴趣去热爱,融入工作和生活点滴 [6] -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臻指出新时代科技工作者要勇于挑战重大科学问题,冲击世界科学前沿 [6] 后续活动安排 - 5月31日中国科技馆将开展球幕特色天文课品牌活动,带领观众了解"中国天眼"及其发现的宇宙神秘脉动 [6]
三亚市第二十一届科技活动月启幕
海南日报· 2025-05-27 09:47
科技活动月概况 - 三亚市第二十一届科技活动月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正式开幕 旨在激发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的热情与关注 [1] - 开幕式设置近40个互动展区 涵盖消防科普、答题活动、科普集卡游戏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普活动 [1] -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等多家单位展出甲醇发动机、农业无人机、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等高科技展品 展示"高精尖"技术成果 [1] 活动规划与特色 - 三亚市科工信局计划组织开放科普基地、科技馆等资源 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群众性科普活动 [2] - 将推出科普进校园、"海陆空"一日游研学等6场系列主题活动 重点面向青少年群体推广科技体验 [2] 三亚科技创新成果 - 三亚聚焦南繁、深海特色领域 已建成崖州湾实验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2] - 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数量达53个 包括农业农村部基因编辑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等 [2] - 2024年获得海南省科学技术奖项19个 覆盖深海科技、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 [2]
【新闻随笔】科研越开放 科普越有力
环球网资讯· 2025-05-22 11:01
科普活动规模与内容 -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开放135个单位近400处科研场地 组织近400场科普活动 吸引6000余名科研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 [1] - 活动特别增设人工智能专场 包括软件研究所展示机器人智能大脑和操作系统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试开放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科普馆 [1] 科普活动社会价值 - 科研院所开放活动打破科学与大众的次元壁 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抽象科学概念具象化 对青少年具有科学启蒙作用 [2] - 公众通过科普活动直观感受国家科技实力提升 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精神动力 [2] 科普与科技创新关系 - 科普是夯实国家创新根基的关键环节 通过培育创新人才和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3] - 科研院所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通俗知识 有助于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为科技创新培育群众基础 [3] - 科普活动连接科技成果与社会需求 通过培育市场基础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 [3] 科普事业发展方向 - 需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科普体系 政府应加大政策资金扶持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4] - 高校科研院所、媒体及第三方组织需创新科普形式 丰富科普产品与服务供给 [4]
5年来三大科技顶刊上海发文占全国29.2% 上海科技节周六启动 重点实验室欢迎打卡
解放日报· 2025-05-13 09:37
2025上海科技节概况 - 2025上海科技节将于5月17日启动,为期两周,覆盖全市16个区,举办近2000场次活动 [1] - 48家科普基地推出优惠价,56家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设施向公众开放 [1] - 科技节以"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设置六大专题活动:开幕式、会议、开放活动、赛事、媒体科普和闭幕式 [1] 科技节历史与影响力 - 上海科技节自1991年创办,是全国首个政府主导、全球第二个以城市命名的科技节 [1] - 5年来上海科学家在《科学》《自然》《细胞》三大顶级期刊发文量占全国29.2% [2] 启动仪式特色活动 - 启动仪式前举行科学家走红毯仪式,邀请各领域杰出科学家及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代表 [2] - 红毯仪式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展现科学成就,虚实结合提升视觉体验 [2] - 启动仪式后举办第4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该大会自2022年起已连续举办三届 [2] 科技传播与国际合作 - 2027年第19届世界科技传播大会筹备工作启动,市科委围绕"创新、传播、融合"定位搭建国际科技传播网络 [2] - 探索科技传播新范式,培育科普产业创新生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