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药店

搜索文档
一年关店3.9万家!老板套现、股东跑路…又一个暴利行业开始崩塌
创业家· 2025-08-26 18:04
连锁药店行业拐点分析 - 行业出现明显拐点 7家上市连锁药店净利润增长在2023年首次集体掉头向下 部分企业出现亏损[5][41][43] - 关店速度持续加快 2023年全行业关店3.9万家 其中一季度关6000多家 二季度关8000多家 三季度关9500多家 四季度关店1.4万家[5][38] - 药店数量大幅减少 累计已有35.4万家药店处于注销/吊销或停业状态 存续药店仅剩21万家[39] 漱玉平民具体经营状况 - 股东连续减持 一年内出现四轮股东减持潮 包括阿里健康减持3% 实控人一致行动人减持2% 董事秦光霞减持3%套现超1.4亿元[9][12][13][15] - 门店数量减少 2025年一季度门店数减少119家 超过2024年全年关店118家的数量[17][18][19][20] - 业务覆盖范围 截至2025年3月底拥有门店8916家 覆盖山东 辽宁 黑龙江 福建 河南 甘肃等地区[17] 大参林公司治理问题 - 实控人涉嫌违法 实际控制人柯金龙因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并处罚金50万元[27][28] - 信息披露违规 未及时披露实控人被刑拘事项 遭交易所监管警示及公开谴责[32][33] - 股东减持 实际控制人柯金龙计划减持2277.7万股(占总股本2%)私募股东高毅资本在2023年三季度从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34][35] 行业转型探索 - 开展"药店+"模式 尝试整合中医诊疗 健康管理 便利店 超市等业态 包括销售护肤品 化妆品 乳制品 休闲零食等商品[44] - 具体案例 一心堂打造便利店模式 漱玉平民试点引入高频生活便利品 与大树 旺旺合资成立"大树漱玉"药房[44] - 创新方向 探索药店加足疗 美容美发 药膳餐馆 蛋糕店等混合业态[46]
老百姓上半年净利3.98亿元,同比下降20.86%
北京商报· 2025-08-25 21:03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7.74亿元 同比下降1.51% [1] - 归属净利润3.98亿元 同比下降20.86% [1] 业绩变动原因 - 净利下滑主要系新零售业务销售占比增加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 [1] - 研发费用化同比增加影响净利润 [1]
益丰药房:副总裁章佳因个人原因辞职
新浪财经· 2025-08-25 16:57
公司高管变动 - 公司副总裁章佳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务 [1] - 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其他职务 [1] - 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1]
益丰药房: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14 21:47
公司治理动态 - 益丰药房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于8月14日晚间召开 [2]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豁免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通知时限的议案》 [2]
益丰药房现74笔大宗交易 均为折价成交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20:40
大宗交易概况 - 8月5日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74笔成交,合计成交量2352.65万股,成交金额5.38亿元,成交价格均为22.88元,相对当日收盘价折价6.42% [2] - 机构专用席位出现在69笔交易的买方或卖方营业部中,合计成交金额3.57亿元,净买入3.57亿元 [2] - 主要卖方营业部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买方包括摩根大通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瑞银证券及多家机构专用席位 [2][3][4][5][6] 二级市场表现 - 当日收盘价24.45元,下跌0.61%,日换手率0.31%,成交额9144.25万元 [2] - 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622.26万元,近5日累计上涨2.52%,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入251.58万元 [2] - 最新融资余额7812.60万元,近5日减少1346.58万元,降幅14.70% [2] 交易结构特征 - 单笔交易规模差异显著,最大单笔成交259.87万股(金额5945.83万元),最小单笔成交8.87万股(金额202.95万元) [2][6] - 折价交易集中度高,所有交易均以固定折价6.42%执行,体现大宗交易流动性折价特征 [2][3][4][5][6] - 机构参与度超93%(69/74笔),显示专业投资者主导本次大宗交易 [2]
一心堂投资2400万元加码医养市场,净利润已连降两年
新京报· 2025-08-05 16:48
公司动态 - 一心堂拟以自有资金2400万元购买昆明市5间房屋用于开展医养业务[1][2] - 医养业务已成为公司主营业务之一 在2024年财报中位列7项主营业务的第四位[2] - 公司自2020年起布局医养业务 成立全资子公司云南一心堂医养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2] - 当前医养业务以昆明金鼎老年病医院和养老院为核心 形成机构/社区/居家三级医养融合模式[2] - 通过药店网络建立居家养老驿站 提供药品配送 上门护理等社区融合服务[2] 行业背景 - 2023年中国医养结合市场规模达1.52万亿元 复合增长率20.65%[3][4] - 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亿 占总人口21.1% 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3]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医养结合 全国已有7800多家医养结合机构(床位200万张) 其中5500家为社会力量开办[4] - 行业参与者包括公立医疗机构 保险公司 药企等 如同仁堂医养已三次递交港股IPO[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2024年净利润连续大幅下滑 分别为5.49亿元(-45.6%)和1.14亿元(-79.23%)[5] - 医养业务所属的"其他业务收入"2024年为5.39亿元 占营收比重2.99%(2023年为2.90%)[5] - 医养业务当前规模较小 能否成为新增长点尚不明确[5] 产业链定位 - 一心堂位于医养产业链中游 主要涉及养老机构运营环节[5] - 上游包括康复辅具和医疗器械 下游为终端养老服务需求[5]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嘉应制药及相关责任人被罚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03:14
信息披露违规处罚 - 嘉应制药因2.2亿元关联资金拆借未及时披露被广东证监局处罚490万元,其中公司罚款150万元,董事长李能罚款160万元,总经理游永平罚款100万元,时任财务总监史俊平罚款80万元 [1][2][3] - 关联资金拆借发生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期间,累计金额2.2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8.83% [2] - 资金拆借以月初转出、月末转回方式进行,单笔金额4万元至5999万元不等,2024年转出1.7亿元,2025年1月转出5000万元 [2] 违规行为细节 - 关联方湖南药聚能医药有限公司由董事长李能实际控制,资金拆借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且未披露 [2] - 李能作为董事长组织资金转账,游永平作为总经理未勤勉尽责,史俊平作为财务总监未勤勉尽责 [3] - 公司设有防范关联方占用资金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但李能上任仅1个多月后即发生资金占用行为 [4] 关联方背景 - 药聚能为嘉应制药第二大股东养天和大药房子公司,养天和实控人李能同时担任嘉应制药董事长 [4] - 养天和2024年营收11.65亿元,净利润4993.67万元,总资产19.66亿元,净资产6.60亿元 [5] - 养天和2024年以3.55亿元高溢价收购嘉应制药7%股权,随后将全部股权质押融资 [5] 行业对比 - 同处湖南的老百姓和益丰药房2015年上市后门店超万家,总资产超200亿元,而养天和门店仅4000家左右 [5] - 养天和因未能上市融资,发展受限,资金短缺问题突出 [5]
益丰药房: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7-30 19:30
公司治理结构变更 - 益丰药房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取消监事会的议案[2] - 公司同步审议通过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以配合治理结构调整[2] - 该决议于7月30日晚间通过公告形式正式披露[2]
万家门店难掩盈利困局 一心堂净利连跌两年探底,欲加码医养业务谋变
证券之星· 2025-07-28 18:24
业绩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79 23%至1 14亿元 创上市以来历史新低 连续第二年下滑 [1] - 2024年营业收入180亿元 同比增长3 57% 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5] - 扣非后净利润2 5亿元 同比下滑65 83% [5] - 2023年首次出现营收 归母净利润双下滑 营收173 8亿元(降0 29%) 归母净利5 49亿元(降45 6%) [5] 扩张策略与成本压力 - 2020-2024年新开门店数量分别为1155家 1603家 1009家 1381家 1867家 年均超1000家 [4] - 截至2024年底直营门店达11498家 较年初净增1243家 覆盖10个省份 云南省外占比提升至51 51% [4] - 新店运营成本(房租 装修 人工等)激增 次新店处于亏损阶段 日均平效从2020年46 23元/㎡降至2024年34 42元/㎡ [5][6] 医养业务布局 - 斥资2400万元购买昆明房产 用于医养业务拓展 构建"医疗 康复 护理 养老"四位一体模式 [2] - 已形成昆明金鼎老年病医院 金鼎山养老院为核心的三级医养融合体系 计划在昆明主城推进"1+5+100"居家养老布局 [3] - 2023年中国养老产业规模达12万亿元(增16 5%) 预计2035年达30万亿元 占GDP10% [2] 收入结构 - 医药零售业务收入129 38亿元 占比71 88% 药品批发收入40 87亿元(22 71%) 便利品及其他业务合计占比5 41% [3] 行业竞争环境 - 线上医药电商崛起分流线下客流 监管趋严与税务政策调整增加合规成本 [5] - 未来将重点优化川渝地区存量门店 暂停大规模新增门店计划 转向服务模式扩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