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搜索文档
单产升 总量增 内蒙古玉米生产获丰收
新华社· 2025-10-23 22:03
近期,作为全国玉米主要产区之一的内蒙古自治区集中开展玉米收获工作,整体呈现单产提升、总量增 加的丰收景象。 在地处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源盛合农业专业合作社玉米种植基地,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 作业,金灿灿的玉米从卸粮口装入车厢。该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贾海说:"今年,我们一共种了2000多亩 玉米,平均亩产2200斤以上,亩均收益预计可达2000多元。跟过去相比,每亩地可多收玉米150斤左 右。" 拥有河套灌区的巴彦淖尔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200多万亩,是我国优质玉米主产地。近年来,全市坚 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推广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无膜水肥一体化高效栽培技术,将种 植密度从每亩4500株提升至6500株以上。 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牧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华说:"今年全市种植517.89万亩籽粒玉米,其中350万亩采 用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种植,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最大限度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多项 玉米单产指标创自治区最高纪录。" 新华财经呼和浩特10月23日电 题:单产升总量增内蒙古玉米生产获丰收 新华社记者李云平、恩浩 近年来,地处我国"黄金玉米带"的通辽市逐步构建玉米良田、良种、良 ...
全国秋粮收获近八成 各地多措并举保丰收
央视网· 2025-10-23 20:08
秋粮收获进度 -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接近80% [1] - 黑龙江省农作物收获进度超过90% [1] - 辽宁省粮食收获进度超过87% [1] 秋粮生产情况 - 水稻主产区富锦新品种亩产达到1100斤 [1] - 富锦水稻新品种出米率大幅提升 [1] 冬小麦播种进展 - 河北省已完成冬小麦播种750万亩 [1] - 黄淮海冬小麦主产省落实抗湿播种举措 [1] - 河南省受降雨影响麦播时间晚于往年 [1] - 河南省派出18路专家组指导选种和技术 [1] - 河南省已为晚播小麦整地约1000万亩 [1]
全国秋粮收获近八成!直击各地秋粮抢收抢烘一线→
搜狐财经· 2025-10-23 19:29
全国秋粮收获总体进展 - 截至10月21日,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近八成 [1] - 中稻、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收获基本接近尾声 [1] - 双季晚稻开始进入收获期 [1] 黑龙江省秋收情况 - 全省秋粮已收获面积超过2亿亩,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3] - 双鸭山市集贤县垦地合作示范田玉米亩产达到1800斤 [3] - 采用高效率农机,单台12行收割机每日作业面积约500亩,并减少损耗 [5] - 秋收与秋整地同步进行,实现黑土地保护与高效生产衔接 [3] 江苏省秋收保障措施 - 淮安市淮阴区组织3162台烘干机,设立469个粮食烘干服务点,确保稻谷在收获后24小时内达到安全储存水分标准 [7] - 全省已调配近9.2万台履带式收割机和超3.5万台固定式烘干机,服务于3344万亩水稻的抢收抢烘作业 [9]
种植业板块10月23日涨0.47%,新赛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8614.9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3 16:14
种植业板块市场表现 - 10月23日种植业板块整体上涨0.47%,表现优于上证指数(上涨0.22%)和深证成指(上涨0.22%)[1] - 新赛股份领涨板块,涨幅为1.22%,收盘价4.97元,成交额7239.37万元[1] - 板块内多数个股上涨,涨幅居前的包括新农开发(上涨1.14%)、敦煌种业(上涨1.10%)和万向德农(上涨0.99%)[1] 个股涨跌与成交情况 - 部分个股出现下跌,秋乐种业跌幅最大为1.62%,众兴菌业下跌1.45%,雪榕生物下跌1.33%[2] - 成交量较大的个股包括亚盛集团(34.52万手)、神农种业(65.40万手)和海南橡胶(25.57万手)[1][2] - 成交额较高的个股有诺普信(1.73亿元)、众兴菌业(2.55亿元)和神农种业(2.95亿元)[1][2]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种植业板块整体资金呈净流出态势,主力资金净流出8614.93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4913.76万元[2] - 散户资金净流入1.35亿元,显示出与机构和游资相反的操作方向[2] - 个股层面资金流向分化,众兴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57.18万元,占比2.19%[3] - 新赛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267.61万元,占比3.70%,万向德农主力资金净流入253.27万元,占比4.37%[3] - 部分个股遭遇主力资金流出,博闻科技主力净流出369.80万元,占比达12.33%,诺普信主力净流出274.53万元[3]
为啥我们至今还没挣脱 “靠天吃饭”?
虎嗅· 2025-10-23 15:32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眼下本该是充满喜悦的丰收季节,现实却是一场与天气赛跑的艰难战役。 继《北移的降水线不仅悄悄改变中国生态》一文引发广泛共鸣后,许多读者纷纷留言感叹: "今年的秋收实在太难了。" 确实,2025年秋收时节,我国最重要的"粮仓"——黄淮海主产区,正面临一场近年来罕见的"旱涝急转"严峻考验,无数来不及收割的玉米、花生只能发霉 发芽。 今年秋收究竟有多难 今年入夏后,河南、陕西等主产区率先遭遇"烤验",6月~8月河南降水偏少两成多、气温偏高,部分地块甚至干裂出手指宽的缝隙,农户们只能昼夜不停 抽水灌溉。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范围因干旱灾害造成1875.7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旱饮水困难牲畜达357.4万头(只)——国家防灾减灾救灾 委员会办公室10.17《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 更让农户措手不及的是"旱涝急转"的剧烈反差,而这种气候切换的剧烈程度也前所未有。 刚过9月,河南天气骤然"变脸",降水猛增,田间瞬间从"缺雨"转为"涝灾"。 刚喘过气的农户们好不容易盼到作物成熟,却因连绵不断的秋雨,立即就要投入新的"战场"。 10月18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农业气象专 ...
内蒙古巴彦淖尔成功建设百万亩玉米“吨粮田”
中国经济网· 2025-10-23 15:25
本次测产严格按照《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测产工作实施方案》开展,由自 治区内外10个单位的22名专家组成测产专家组,历时近1个月实地测产验收,涉及临河区、磴口县、乌 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4个旗县区的24个乡(镇、农场)、244个村组、3651个点位,百亩、千亩、万 亩、30万亩、百万亩高产区,玉米亩产均创自治区玉米最高纪录。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沙地玉米实现百 亩、千亩、万亩、10万亩最高单产分别达1348.07公斤、1325.96公斤、1154.65公斤、1129.11公斤,均创 全国沙地玉米单产最高纪录,标志着该市在生态改善与粮食增产协同发展上迈出关键一步。 "立足今年的高产成果,我市坚持实行'政府牵头、部门负责、旗县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农牧与统 计、推广与科研部门联动及多层级示范;组建专家团队,实行'双首席'专家负责制,以'专家+基层农技 人员'模式提升技术到位率;整合科研机构、高校力量推动联合攻关,突破单产提升'卡脖子'问题;结合 关键农时开展培训、组织高产竞赛,确保技术覆盖与良好氛围,全力推动全域玉米'吨粮田'建设。"巴 彦淖尔市现代农牧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永刚说。 ...
金秋好“丰”景:全国秋粮收获已近八成 特色轮作与多元种植模式促增产增收
央视网· 2025-10-23 15:11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 - 截至10月21日全国秋粮收获进度近八成 中稻 玉米 大豆收获基本接近尾声 双季晚稻开始进入收获期 [1] - 截至10月22日黄淮海地区秋粮收获近八成 其中河北九成半 山东 安徽过八成 山西 陕西过六成半 江苏近三成 [1] 农业种植模式创新 - 湖南益阳南县采用辣椒+玉米轮作模式 可调节土壤肥力 降低病虫害 提高辣椒风味和口感 实现土地长期循环种植及农作物增产增收 [4] - 湖南沅江采用稻菜轮作模式种植1700多亩迟菜芯 每日约30吨新鲜菜芯运往粤港澳大湾区 [6] - 江西南昌新建区农户进行差异化 多元化种植 以高品质黑米 糙米为突破口 借助全程机械化作业提升土地利用率并丰富农产品品类 [8] 农业产业发展方向 - 各地立足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1]
秋满神州“丰”景万里 科技“唱主角”让农户“粮袋子”更鼓“钱袋子”更实
央视网· 2025-10-23 13:53
全国秋粮收获总体进展 - 截至10月21日,全国秋粮收获进度接近80% [1] - 分作物看,中稻收获近80%,玉米收获超过80%,大豆收获近90%,双季晚稻收获超过20% [1] - 分区域看,黄淮海地区收获近80%,东北、西南、西北地区收获超过80%,长江中下游地区收获近70%,华南地区收获超过30% [3] 吉林通化晚稻生产情况 - 当地种植特色晚稻品种“吉宏6号”,该品种根茎粗壮抗倒伏,分蘖效果好,每株平均分蘖二十多株 [6][7][9] - 因霜期较晚,2025年收割比往年推迟10天,有利于保证水稻成熟度 [9] - 预计亩产可达1100斤左右 [9] - 合作社与当地米业集团签订订单,提前锁定销售渠道和价格,保障农户收益 [12] - 通化市秋粮收获面积超过214.15万亩,预计2025年粮食总产量将突破29亿斤 [14] 江西萍乡制种水稻产业 - 湘东区4.5万亩制种水稻进入收获关键期,平均亩产预计达370公斤,较2024年提升2% [16] - 种子纯度稳定在90%以上 [16] - 针对秋季阴雨天气,全区建成24座粮食烘干厂,配备130台大型烘干设备,日烘干能力达9100吨 [17] - 预计制种水稻总产量将突破1350万斤,较2024年增长4.8% [19] 宁夏西吉西葫芦产业 - 西吉县西葫芦种植面积2万余亩,以取籽为主,亩产籽粒300余斤 [20] - 西葫芦籽粒主要销往新疆作为瓜子原料,产值达3600多万元 [20][22] - 全县计划稳步扩大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22] 河南淅川石榴产业 - 淅川县万亩软籽石榴迎来收获季,果实采摘后经分拣中心快速分级,并送入恒温冷链仓库保鲜 [24] - 当地依托丹江口水库独特地理位置,采用绿色生态种植模式 [26] - 产业已带动各乡镇种植软籽石榴2万余亩,促进村民增收 [26]
多地抗秋汛抢麦播:农技指导+农机作业 全力推进小麦种植
央视网· 2025-10-23 11:39
在鹤壁市淇县,当地采取了深松散墒法,通过松土机上的深松铲进行深层松土,增强土壤的透气透水能力,促进土壤水分快速散失。 央视网消息:受到此前阴雨天气影响,河南的麦播较常年推迟约7至15天。目前各地正积极开展抗湿播种工作,解决土壤湿涝难题。 受前段时间连阴雨天气影响,安徽多地的秋季小麦播种被迫推迟。安徽省农业部门派出农技专家,下田指导农户关注种子和耕地质量,降 低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淮北市濉溪县,当地的小麦秋播工作暂未开始,农技专家正指导农户抓紧清沟沥水,为小麦播种做好各种准备。 在马鞍山市当涂县姑孰镇宝塔村,这里的农田刚刚完成水稻收获。受前不久连续阴雨天气影响,目前,土地仍然较湿,小麦播种工作暂时 不能进行。对此农技专家也给出了相应的判断。 在安阳市老店镇,当地的耕地目前达到了小麦播种条件,农机手操作精量播种机不停作业,抓紧时间进行播种。 目前,河南省已派出18个省级小麦生产指导组,联合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指导服务。据河南气象部门预测,10月底至11月上旬,全 省大部土壤墒情将转为适宜,预计10月25日左右全省可开展大面积麦播。 安徽:派出农技专家 积极应对小麦迟播 目前,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已经 ...
巴彦淖尔市建成百万亩“吨粮田”
内蒙古日报· 2025-10-23 10:40
玉米单产提升成果 - 巴彦淖尔市推进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350万亩,其中建设"吨粮田"310万亩 [1] - 对102.57万亩农田测产确认加权平均亩产1095.05公斤,创造全区玉米亩产最高纪录并达到"吨粮田"标准 [1] - 磴口县沙地玉米百亩、千亩、万亩、10万亩最高单产分别达1348.07公斤、1325.96公斤、1154.65公斤、1129.11公斤,均创全国沙地玉米单产最高纪录 [3] 高产技术体系 - 采用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将种植密度提升至6000-7000株/亩,搭配宽窄行种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2] - 结合水肥一体化、无膜浅埋滴灌技术提高光热与水肥利用率 [2] - 选育耐密、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并通过协同推广项目筛选适配不同区域的良种 [2] 农田基础与农机应用 - 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盐碱土改良、沙地保育技术,通过深松深翻、秸秆还田培肥地力 [2] - 推广应用北斗导航精量播种、高效低损联合收获等机械,引导使用高性能农机装备 [2] - 建立病虫害及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灾减灾机制,将损失率控制在最低 [2] 测产验证与组织保障 - 测产由自治区内外10个单位22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历时近1个月实地测产验收,涉及4个旗县区24个乡镇244个村组3651个点位 [3] - 实行"政府牵头、部门负责、旗县落实"工作机制,强化多部门联动及多层级示范 [4] - 组建专家团队实行"双首席"专家负责制,以"专家+基层农技人员"模式提升技术到位率,并整合科研机构高校力量推动联合攻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