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搜索文档
经济日报金观平: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新浪财经· 2025-11-04 08:45
政策方向 -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 [1] - 补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目标为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1] 政策现状与挑战 - 已出台一系列政策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1] - 当前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依然不小 [1] 未来措施 - 必须继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提高政策效能 [1] - 确保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1]
金观平: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经济日报· 2025-11-04 08:04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达10.8万亿元,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超过10% [1] - 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5.47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达53.19万亿元 [1] -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 [1] - 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 [2] 农业支持保护机制 - 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推进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改革 [2] - 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在补贴领域、对象、方式上适应形势变化 [2] - 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健全政策性保险、商业性保险等保险产品体系,推动扩面、增品、提标 [2] 农村改革与农民权益 - 实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3] - 赋予农民更充分的财产权益,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获得收益 [3] -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 [3] 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 [2] -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建设 [2] - 农村基础设施存在重建轻养、重用轻管问题,公共服务存在质量不高、不够均衡问题 [2]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经济日报· 2025-11-04 06:29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达10.8万亿元,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超过10% [1] - 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5.47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达53.19万亿元 [1] -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 [1] 农业支持保护机制 - 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推进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改革 [2] - 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在补贴领域、对象、方式上适应形势变化 [2] - 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健全政策性保险、商业性保险等保险产品体系,推动扩面、增品、提标 [2] 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 [2] -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建设 [2] 农村改革与农民权益 - 实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3] - 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赋予农民更充分财产权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3] - 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3]
茶室“村讲”连民心(在现场·“村字号”文体活动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1-03 06:21
文章核心观点 - “民心茶室”作为基层治理平台,有效汇聚民智、发展产业、调解矛盾,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 [1][3][4] 平台模式与治理成效 - “民心茶室”平台由老党员、热心群众等担任茶室长,覆盖镇、村两级 [1] - 平台推动基层矛盾调解成功率提高34.3% [3] - 平台集纳的上百条乡村治理“金点子”均得到兑现 [3] 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 - 平台推动茶叶、黄精等特色产业项目发展,惠及群众5000余人 [3] - 产业发展带动村民户均增收3000元 [3] - 渠江源村依托紧邻景区优势,村民通过开办农家乐、民宿走上致富路 [2][3] 乡村旅游与营销创新 - 当地民宿产业面临竞争,策略从价格竞争转向提升服务品质和开发年轻人喜爱的体验项目 [3] - 返乡创业青年通过社交平台发布视频,部分视频播放量达到数十万,有效吸引客源 [3] - 乡镇组织高校专家、电商能人传授新媒体经验,网络被视为新时代农民的新农具 [3] - 双林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通过拍视频、做直播推动农货出山 [3]
热词里的“十五五”丨这些“三农”关键词,透露增收新路径--经济·科技--人民网
人民网· 2025-11-01 21:45
政策支持框架 - 构建多元投入格局,包括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和社会积极参与,以确保乡村振兴投入持续增长 [1] - 强化对农民的政策支持与协同,具体措施涵盖价格支持、补贴和保险 [1] - 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力度,并实施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1]
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
新浪财经· 2025-10-28 17:00
乡村振兴投入格局 - 健全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 [1] 农业支持与补偿政策 - 保护和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强化价格、补贴、保险等政策支持和协同 [1] - 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力度,实施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 [1] - 加强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 [1] - 推进农产品进口多元化,促进贸易和生产相协调 [1] 城乡要素流动与土地利用 - 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激励各类人才下乡服务和创业就业 [1] - 节约集约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盘活用好闲置土地和房屋,分类保障乡村发展用地 [1] - 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1]
农业农村部:加力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第一财经· 2025-10-24 21:20
农业发展战略方向 - 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 大力发展科技农业 绿色农业 质量农业 品牌农业 [1] - 加力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1] - 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1] 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 -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 [1] - 持续抓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着力培育文明乡风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1] 政策与改革支持 - 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1] - 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释放农村发展活力 让广大农民更多分享现代化成果 [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建立健全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 优化完善帮扶政策 [1] - 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强化重点区域帮扶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1]
“真金白银”支持“工具箱”帮扶 强农惠农富农让亿万农民得实惠
央视网· 2025-09-17 11:03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 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出现风险的群众平均获得3至5项支持 [3] - 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每年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 [8] - 东部8省市、310家中央单位、6000多家企业及近300家社会组织参与帮扶工作 [8] 财政与政策支持 - 中央财政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累计投入达8505亿元 [12] - "十四五"以来全国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达到10.8万亿元 [15] - 连续5年提高小麦和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三大主粮作物实现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全覆盖 [15] 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 - 支持建设21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98个农业产业强镇项目 [21] - 2024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约9000亿元,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9.4万家,其中国家级2250家 [23] - 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农村改厕、供水保障、污水处理设施、村级卫生室及幼儿教育等项目建设 [18] 重点区域与制度保障 - 聚焦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3.5万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加强资金倾斜 [10] - 在7个省份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其他省份组织整县、整乡镇试点 [24]
农业农村部重申: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8:27
政策核心方向 - 政策概括为聚焦夯实基础、补上短板、提高质效、保持稳定四个方面 [1] 夯实基础:保障粮食与重要农产品供给 - 健全补贴、价格、保险“三位一体”支持政策体系,连续5年提高小麦和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三大主粮作物实现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全覆盖 [1]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补助标准由每亩约1000元提高至2000元以上 [1] 补上短板: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农村改厕、供水保障、污水处理设施、村级卫生室及幼儿教育等项目建设 [2] - 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建设养护 [2] 提高质效: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收约18万亿元,实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年行动 [2] - “十四五”期间支持建设21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98个农业产业强镇 [2] - 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约9000亿元,培育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4万家,其中国家级2250家 [2] 保持稳定: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 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在7个省份启动整省试点 [3] - 明确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和宅基地,严禁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3] - 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住房 [3] 财政与金融支持规模 - “十四五”以来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10.8万亿元,其中2024年支出2.7万亿元 [4] - 截至目前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5.47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53.19万亿元 [4] - “十四五”以来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10%以上 [5]
农业农村部重申: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4:24
政策支持体系 -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概括为四个方面,聚焦夯实基础、补上短板、提高质效和保持稳定 [1] - "十四五"以来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达10.8万亿元,其中2024年为2.7万亿元 [6] - 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10%以上 [6] 粮食安全与农业生产 - 健全补贴、价格、保险"三位一体"支持政策体系,稳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 [3] - 连续5年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三大主粮作物实现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全覆盖 [3] -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中央补助标准由每亩1000元左右提高到2000元以上 [3] 乡村产业与企业发展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收约18万亿元 [4] - "十四五"期间支持各地建设21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98个农业产业强镇项目 [4] - 全国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9.4万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250家 [4] - 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去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约9000亿元 [4] 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国家将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财政上优先保障 [3] - 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农村改厕、供水保障工程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村级卫生室、幼儿教育等设施 [3] - 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 [3] 土地与农民权益保障 - 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先后在7个省份启动整省试点 [5] - 明确要求不能通过下指标、定任务或搞考核强制推动土地流转,必须尊重农民意愿 [5] - 农民可依法将合法拥有的闲置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 [5] 固定资产投资与金融支持 - "十四五"以来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5.47万亿元 [6] - 截至目前涉农贷款余额为53.19万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