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真金白银”支持“工具箱”帮扶 强农惠农富农让亿万农民得实惠
央视网· 2025-09-17 11:03
央视网消息:9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我 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积极进展,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十四五"期间,我国全面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不断丰富帮扶政策"工具箱",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的群众,在"工具箱"里平均都 得到了3—5项支持。 "十四五"以来,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每年都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驻村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这"四支力量"的 作用。东部8省市、310家中央单位、6000多家企业,还有近300家社会组织倾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帮扶的浓 厚氛围。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介绍,完善产业奖补、就业扶持、医保补贴、就业补助、公益岗位等措施,做到了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此外,聚焦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3.5万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等重点区域,国家也加强了资金的倾斜支持。 韩俊介绍,中央财政专门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已经达到8505亿元,这是"真金白银"的支持。 我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覆盖面越 ...
农业农村部重申: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8:27
视频 丨 王学权 9月1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 农村发展成就。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 农政策,并将这些政策概括为四个方面。 记者丨 李莎 编辑丨李博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政策底线并非首次明确 。今年2月24日,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 任祝卫东就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中央的要求非常明确,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 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这两条政策底线必须守住、不能突破。此次 发布会重申,进一步强化了政策执行的严肃性与一致性。 在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下,韩俊透露,"十四五"以来,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10.8万亿 元,其中2024年2.7万亿元,截至目前,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5.47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 53.19万亿元。"十四五"以来,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10%以上。 出品丨21财经客户端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丨金珊 实习生林芷仪 黄金首次突破3690美元,金饰价逼近1100元 10天9板,一房企借宇树科技狂飙,机器人概念大爆发 21君荐读 SFC 同时, ...
农业农村部重申: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4:2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9月1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出台了 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并将这些政策概括为四个方面。 同时,韩俊再次表示,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严禁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发 第三聚焦提高质效,加快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年行动,2024年,全国规模 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收18万亿元左右,实施了一大批农业产业融合项目,"十四五"期间,支持各地建 设21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98个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打造了一批专业村镇。 大力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去年全国休闲 农业营业收入9000亿元左右。加大政策力度,分行业培育龙头企业,全国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4万 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250家。 第四聚焦保持稳定,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要求,坚持"大 稳定、小调整",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先后在安 ...
农业保险遥感技术迎来应用规范   
金融时报· 2025-08-20 09:59
行业标准发布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联合发布《农业保险遥感技术应用规范》系列标准 [1] - 系列标准首次明确水稻、小麦、玉米和棉花4类作物保险的遥感应用规范 [1] - 标准编制工作历时4年,组织了30余家保险公司、遥感公司和50余名各领域专家共同参与 [1] 标准制定的背景与目的 - 因行业技术标准缺失,各遥感公司在数据源选择、解译技术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分析结果不一致甚至引发争议 [1] - 该现状阻碍了遥感技术规模化应用,制约了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1] - 标准旨在规范遥感技术在农业保险上的应用,为行业提供科学适用的统一标准 [1][2] 标准内容与制定过程 - 标准按作物和灾害类型对保险遥感技术、数据获取与处理、承保遥感核验、灾损遥感评估等实操环节进行规范 [2] - 标准于2021年5月开展可行性研究,经立项论证、多次技术调研和实测验证,召开10余次现场会议并公开征求意见后完成 [2] 标准实施的预期影响 - 有利于遥感技术在农业保险领域规模化应用,提供更精准的承保核验与灾损评估服务 [2] - 有助于提升农业保险经营合规性,打击保险欺诈行为 [2] - 有利于提升农户对农业保险满意度和认可度,增强农户风险应对能力 [2] - 将指导行业在统一标准下开展工作,减少承保理赔争议,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有积极作用 [2]
记者手记 | 端牢中国饭碗有信心有底气
农业实践与农民生活 - 农民徐淙祥长期坚持科学种粮和精耕细作,成为当地知名的种粮大户 [1] - 夏收季节小麦主产区呈现丰收景象,包括麦浪翻滚、机械化收割和农户晾晒麦粒的场景 [1] - 农民尽管劳动辛苦,但普遍表现出丰收的喜悦和对农业的信心 [1] 农业政策与农民收入 - 国家通过土地改革和农业补贴政策(如农机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保障农民权益并提高收入 [2] - 农机手张培亮夏收一季收入近2万元,同时获得3.7万元的农机购置补贴 [2] - 一系列惠农政策(如小麦"一喷三防"补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助)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2] 农民态度与行业精神 - 农民在农忙期间表现出高度的专注和勤劳,强调"干好自己的事"的朴素理念 [3] - 农民在采访中展现出对农业工作的责任感和满足感,体现了行业的坚韧与奉献精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