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obotics
icon
搜索文档
12家机器人公司抢滩港股 未盈利企业资本新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4:28
港股机器人企业上市热潮 - 2025年上半年已有12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包括乐动机器人、卧安机器人、斯坦德、仙工智能等新兴企业,以及埃斯顿、兆威机电等A股上市公司 [1] - 2025年前5个月机器人领域融资额达232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209亿元的总和 [1] - 港股市场IPO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完成42宗IPO,集资额超过1070亿港元,较2024年全年增长22%,暂列全球第一 [4] 行业现状与商业模式 - 机器人行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人形机器人仍处于场景找寻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 [3] - 中航证券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累计需求约200万台,对应市场空间约5700亿元 高盛预测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1540亿美元 [4] - 港交所2023年推出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新规(18C章),降低未盈利企业上市门槛,已商业化公司市值门槛从60亿港元降至40亿港元,收入门槛仅需2.5亿港元 [4] 企业财务表现 - 已上市的优必选2024年营收13.05亿元,净亏损11.6亿元 越疆科技2024年营收3.74亿元,净亏损9536.3万元 [3] - 排队IPO的12家机器人企业中有10家亏损 例如乐动机器人近3年营收分别为2.34亿元、2.77亿元和4.67亿元,但同期净亏损分别为0.73亿元、0.68亿元和0.56亿元,3年累计亏损2亿元 [3] - 卧安机器人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75亿元、4.57亿元、6.1亿元,但同期亏损分别为8698.3万元、1637.6万元、307.4万元,三年累计亏损1.06亿元 [3] A+H战略与成熟企业动向 - 兆威机电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5亿元、1.8亿元和2.25亿元 2024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6.83亿元,占整体营收44% 公司推出自研灵巧手产品切入具身机器人赛道 [5] - 埃斯顿2024年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下降13.8% 归母净利润亏损8.1亿元,同比下降700.1% 公司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并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 02 [6][7] - 港股市场再融资表现强劲,2025年股权融资规模达2879.82亿港元,同比大增350.56% 地平线机器人14个月内完成4次配售融资46.74亿港元 [7]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被视为中国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资本将加速向技术头部聚集,行业或将迎来洗牌 [8] - 港股IPO热潮本质是机器人行业在资本与技术鸿沟间的"撑竿跳" 对亏损企业是维系研发投入的"及时雨",对盈利企业则是开辟新业务、完成全球化布局的跳板 [8]
开放世界任务成功率82%!美的攻克机器人泛化控制难题
量子位· 2025-07-15 14:28
模型概述 - 美的AI研究院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推出ChatVLA-2模型,具备开放世界具身推理能力,结合视觉-语言-动作(VLA)功能 [1] - 采用动态混合专家架构和双阶段训练流程,保留多模态认知能力并实现推理到动作的转化 [1] 核心能力 - 在数学推理、空间理解和泛化操作能力上表现优异,开放世界任务成功率达82% [4] - 通过数学匹配游戏评估数学推理能力,通过玩具摆放任务测试空间推理能力 [6] 模型架构 - 引入混合专家模型(MoE),动态选择专家模块以平衡任务特征与共享特征,优化计算资源分配 [7] - 在模型深层使用推理令牌替换观测嵌入,生成调控动作参数,增强决策精准度 [8] 训练策略 - 采用双阶段训练:第一阶段协同训练图文数据与机器人数据,激活开放世界理解能力 [13] - 第二阶段冻结视觉语言模型,专注训练动作专家,强化对未知推理场景的响应能力 [14] 实验效果 数学推理 - 在开放世界测试中,OCR得分3.58/4,数学推理得分1.73/2,操控成功率82.7% [19] - 对比其他模型(如DexVLA成功率10/52),ChatVLA-2显著领先(43/52) [19] 空间推理 - 目标识别得分0.94,操控成功率81.4%,优于同类方法 [21] - 能识别训练中未出现的物体并理解空间关系,完成精准摆放 [20][21] 行业意义 - 为通用机器人控制提供新思路,推动复杂场景与多模态交互研究 [21]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天桥区着力构建“3+2”现代化产业体系
齐鲁晚报网· 2025-07-15 13:51
天桥区产业战略规划 - 天桥区计划到2025年构建"3+2"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新能源装备、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先进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以及集成电路、新型建材两大特色产业 [1] 传统产业升级策略 - 通过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技术赋能龙头企业如天鹅棉机,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2] - 实施优质企业提升行动和工业技改升级计划,为济南锅炉等骨干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 [2] - 针对科亚电子等百余家潜力企业打造"研发孵化-融资对接-升规培育"闭环服务体系 [2] 新兴产业集群布局 - 新能源装备产业围绕德源电力、先泽电力等企业构建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链,并依托比亚迪、吉利等品牌发展汽车智能装备产业 [3] - 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产业加快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培育德晟机器人、希润自动化等重点企业 [3] - 先进材料产业以建邦胶体、银丰纳米为链主企业,延伸布局新型能源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等产业链,目标突破百亿产值 [4]
南大等8家单位,38页、400+参考文献,物理模拟器与世界模型驱动的机器人具身智能综述
机器之心· 2025-07-15 13:37
具身智能技术综述 - 具身智能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课题,关注智能体在物理世界中感知、推理并行动的能力,被视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关键路径[1][5] - 物理模拟器与世界模型的深度融合是当前最具潜力的技术方向:物理模拟器提供安全高效的虚拟训练环境,世界模型则赋予智能体内部预测与规划能力[1][5] - 该领域研究由多所顶尖高校与机构(南京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等)联合推进,论文整合25张图表、6张表格及超400篇参考文献[1][4] 核心技术框架 - **物理模拟器**:主流平台包括Webots、Gazebo、MuJoCo、Isaac系列,差异体现在物理引擎精度(ODE/DART/PhysX)、渲染质量(OpenGL/Vulkan/RTX)及对柔性体/流体等特殊场景的支持[12][18][19] - **世界模型**:架构涵盖预测网络、生成式模型和多任务复合模型,应用于自动驾驶轨迹预测、关节机器人仿真-现实闭环校准等场景[13][20] - 技术协同效应:物理模拟器提供外部训练环境,世界模型构建内部认知框架,二者结合推动从虚拟训练到真实部署的跨越[5][9] 机器人能力分级体系 - 提出IR-L0至IR-L4五级标准:从基础执行(L0)到完全自主(L4),涵盖环境感知、多模态交互、目标生成与伦理决策等维度[10][15] - 关键技术里程碑包括:L2级实现多模态感知与避障,L3级突破动态场景人机协作,L4级需具备自我目标生成与长期学习能力[15] 行业应用进展 - **运动控制**:深度强化学习推动腿式机器人从模型预测控制(MPC)向端到端策略演进,双足行走与摔倒恢复技术显著提升[16] - **操作交互**:视觉-语言-动作一体化模型(VLM/LLM驱动)实现单臂抓取到全身协同控制,认知协作与社会嵌入成为研究热点[16] - **自动驾驶**:世界模型在nuScenes、Waymo等数据集上实现轨迹预测、BEV语义建模等突破,扩散模型与Transformer架构主导前沿研究[20] 开源生态 - 论文团队维护持续更新的文献与开源项目仓库(GitHub),涵盖物理模拟器配置、世界模型实现及跨平台部署方案[4][5]
越疆折价配股募10亿港元 加码机器人与全球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1:30
融资计划 - 公司计划通过配售1910万股新H股募资超10亿港元,配售价54 3港元,较公告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折让9 5%,较近五个交易日平均价折让6 2% [1] - 配售股份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4 73%,完成后总股本将小幅稀释至4 51%,净筹资额预计为10 22亿港元 [1] - 募资用途包括核心技术研发、产业链整合、全球销售渠道拓展及日常营运资金补充 [1] 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营收达3 74亿港元,同比增长30 3%,但净亏损1 03亿港元,经调整后亏损同比收窄55 4%,毛利率提升至46 6% [2] - 核心产品六轴协作机器人贡献总收入55 9%,同比增长55 5%,复合机器人收入增速达64 7%,商用服务场景收入飙升111 6% [2] 技术实力 - 公司关键零部件自研率超90%,累计获得专利961项 [2] - 2025年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搭载自研神经驱动灵巧操作系统(NDS),实现毫米级操作精度 [2] 市场布局 - 公司产品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80家世界500强企业,海外收入占比59% [3] - 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预计2028年达50亿美元规模 [2] 市场反应 - 配售公告当日股价盘中下探2 67%至58 4港元,但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146 41% [3] - 市场分析认为高折价配售可能引发短期股价波动,但长期有望加速盈利拐点 [3] 战略方向 - 公司采取"协作机器人+具身智能"双轮驱动战略,推动估值体系重塑 [3] - 研发费用2024年达7752万港元,需通过规模化应用摊薄成本 [3] - 商用服务机器人如咖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的商业模型验证是关键挑战 [3] 股价表现 - 截至发稿,公司股价报58 2港元/股,跌3% [4]
摩根士丹利:人形机器人-订单已公布;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将有更多订单
摩根· 2025-07-15 09: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In-Line(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表现一致),分析师预计未来12 - 18个月行业覆盖范围的表现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相符 [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焦点已从发布新模型转向跟踪采用进度,成为关键股票催化剂 [8] - 各方积极推动人形机器人采用,以构建更好的生态系统和良性循环 [8] - 预计2025年下半年会有更多行业和商业服务领域的采用公告,硬件和软件的持续技术进步将提振人形机器人市场情绪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人形机器人订单情况 - UBTECH的天工行者已获约100台订单,预计2025年交付超300台,公司正扩大产能以满足国内外需求,超60%订单为标准和高级版本 [2] - Agibot和Unitree赢得中国移动1.24亿元人形机器人合同,Agibot获7800万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订单,Unitree获4600万元小型机器人、计算背包和灵巧手订单 [3] 股票评级情况 |Stock Rating|Count|% of Total|Count (IBC)|% of Total IBC|% of Rating|Count (MISC)|% of Total Other MISC| | --- | --- | --- | --- | --- | --- | --- | --- | |Overweight/Buy|1497|40%|372|45%|25%|702|41%| |Equal-weight/Hold|1632|44%|380|46%|23%|776|45%| |Not-Rated/Hold|4|0%|0|0%|0%|2|0%| |Underweight/Sell|593|16%|79|10%|13%|233|14%| |Total|3726||831|||1713|| [25]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及价格 |Company (Ticker)|Rating (As Of)|Price* (07/11/2025)| | --- | --- | --- | |China Railway Group (601390.SS)|E (05/12/2022)|Rmb5.80| |China Railway Group (0390.HK)|O (09/01/2017)|HK$3.80|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601668.SS)|O (04/24/2023)|Rmb6.08| |Han's Laser (002008.SZ)|E (10/25/2024)|Rmb24.54| |Hefei Meyer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002690.SZ)|O (08/30/2024)|Rmb16.89| |iRay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688301.SS)|E (01/16/2025)|Rmb88.55| |Shanghai BOCHU Electronic Technology (688188.SS)|O (08/22/2024)|Rmb130.20|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002837.SZ)|O (08/19/2024)|Rmb30.63| |Centre Testing International Group (300012.SZ)|E (11/18/2024)|Rmb12.23| |CRRC Corp Ltd (1766.HK)|O (07/03/2024)|HK$4.93| |CRRC Corp Ltd (601766.SS)|E (06/30/2022)|Rmb7.21| |DR Laser (300776.SZ)|E (12/17/2021)|Rmb58.04| |Estun Automation Co Ltd (002747.SZ)|U (06/30/2022)|Rmb20.18| |Haitian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1882.HK)|O (01/08/2025)|HK$20.35| |Hongfa Technology Co Ltd (600885.SS)|O (05/23/2023)|Rmb22.77| |Jiangsu Guomao Reducer Co Ltd (603915.SS)|U (01/08/2025)|Rmb14.17| |Jiangsu Hengli Hydraulic Co.Ltd (601100.SS)|O (05/23/2023)|Rmb71.26| |Jingsheng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300316.SZ)|U (01/08/2025)|Rmb28.10| |Leader Harmonious Drive Systems (688017.SS)|E (05/19/2025)|Rmb121.89|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600031.SS)|O (01/08/2025)|Rmb18.83| |Shenzhen Inovance Technology (300124.SZ)|O (05/19/2025)|Rmb64.00| |Shenzhen SC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rp (300724.SZ)|E (07/03/2024)|Rmb56.74| |Sinotruk (Hong Kong) Limited (3808.HK)|E (05/19/2025)|HK$22.10| |Suzhou Maxwell Technologies Co Ltd (300751.SZ)|U (09/15/2023)|Rmb72.71| |Times Electric (3898.HK)|O (08/30/2022)|HK$30.70| |WeiChai Power (2338.HK)|O (01/05/2024)|HK$15.86| |WeiChai Power (000338.SZ)|O (01/05/2024)|Rmb15.32|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688516.SS)|E (01/08/2025)|Rmb33.92| |Wuxi Lead Intelligent (300450.SZ)|E (01/08/2025)|Rmb23.97| |Zhejiang Dingli Machinery Co Ltd. (603338.SS)|O (08/28/2024)|Rmb46.70| |Zhejiang Hangke Technology (688006.SS)|E (01/08/2025)|Rmb19.26| |Zhejiang Shuanghuan Driveline Co. Ltd. (002472.SZ)|O (08/25/2023)|Rmb31.73|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1157.HK)|E (01/05/2024)|HK$5.85|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000157.SZ)|E (05/23/2023)|Rmb7.37| [57][59]
Aquablation® Therapy’s Assigned Category I Code in 2026 Medicare Proposed Physician Fee Schedule
GlobeNewswire· 2025-07-15 09:15
核心观点 - Aquablation疗法获得2026年1月1日生效的Category I CPT代码52XX1,取代原有的Category III代码0421T [1][2] - 新代码对应的2026年Medicare医师支付标准为16.14 RVUs,折合全国平均约540美元,略高于TURP手术的15.82 RVUs(约529美元) [3] - 该代码的获批标志着Aquablation疗法在临床价值和普及度上获得认可,有望成为BPH手术治疗新标准 [3] 支付政策更新 - 2026年Medicare医师付费计划(PFS)提案于2025年7月14日发布,最终规则将于2025年11月公布,2026年1月实施 [4] - 当前提案中的支付标准和RVU分配可通过CMS官网查询 [5] 技术优势 - Aquablation是首个且唯一采用超声引导、机器人辅助、无热效应的水刀BPH治疗技术 [5] - 实时超声成像提供多维前列腺视图,支持个性化治疗规划,精准切除目标组织的同时保护性功能相关解剖结构 [5] - 机器人辅助执行确保组织切除的精确性和可控性 [5] 公司及产品 - PROCEPT BioRobotics专注于泌尿外科手术机器人开发,产品包括AQUABEAM和HYDROS™机器人系统 [6] - HYDROS是唯一搭载AI的Aquablation治疗系统,其疗效不受前列腺大小、形状或医生经验影响 [6] - 公司拥有超过150篇同行评审文献,临床证据显示该疗法对4000万美国BPH患者具有持久疗效和安全性优势 [6]
一台机器人“两班倒”相当于1.5个人工作量 要为人形单独开发零部件
南方都市报· 2025-07-15 07:09
融资策略与产业协同 - 公司今年完成三轮融资(A+轮、A轮、Pre-A轮),引入七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未引入财务投资机构[6][7] - 七家投资方均为汽车及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包括零部件制造、材料供应和渠道经销等领域[7][8] - 融资目标聚焦产业资源整合而非资金,通过与上市公司合作弥补关键零部件短板[7] - 已与两家上市公司成立合资企业:与伟创电气等设立灵巧手技术公司,与福然德设立汽车产业机器人公司[9] 技术路线与产品定位 - 采取"硬件先行"策略,认为稳定可靠且低成本的硬件是行业早期门槛[12] - 与产业链头部企业共同研发人形机器人专用零部件,解决工业级适配问题[12] - 双足人形机器人"先行者K2"量采基础版售价3万美元(约22万元人民币),通过产业链协同形成价格优势[13] - 开发双形态产品:双足人形和可拆卸底盘的轮式人形,后者作为工厂过渡方案[16] 商业化路径与市场规划 - 聚焦工业场景(搬运/上下料),回避科研教具和表演市场,目标解决刚需问题[14] - 机器人8小时续航可实现"两班倒",按人工效率0.75倍计算回本周期约2年[17] - 2024年出货目标百台级别,2025年目标千台级别,已在佛山建设年产能500台的组装工厂[17] - 通过上市公司渠道资源规划北美市场首发,利用涛涛车业北美制造和营销网络[9]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差异化路线:智元机器人全栈布局、银河通用聚焦AI模型、宇树科技侧重硬件自研[12] - 工业场景落地进度慢于预期,部分投资人认为工厂应用难度大[14] - 轮式底盘双臂机器人效率接近人工(40秒/箱 vs 人工30秒/箱),但复杂度高的装配环节仍难突破[15][16]
机器人企业抢滩港股IPO,并购重组现新契机
Wind万得· 2025-07-15 06:45
机器人行业资本化浪潮 - 2025年以来机器人行业迎来密集资本动作,包括十余家企业扎堆港股IPO、21亿元并购案及极智嘉成功登陆港交所,标志行业进入技术验证向商业化量产的关键转折点 [3] IPO扎堆港股 - 极智嘉7月9日以16.8港元发行价登陆港交所,首日涨超5%,市值超220亿港元,募资27.1162亿港元为年内港股最大规模机器人IPO,2024年收入24.1亿元,累计交付56000台AMR机器人 [4] - 极智嘉上市前完成超10轮融资,累计金额超17亿元,投后估值最高达150亿人民币,投资方包括CPE源峰、祥峰投资等 [5][7] - 斯坦德机器人6月23日递交招股书,2024年全球工业移动机器人销量第五,累计融资超7亿元,估值21亿元 [8] - 镁伽科技6月25日递交招股书,累计融资超30亿元,专注生命科学及半导体领域智能化解决方案 [8] - 埃斯顿6月27日递交招股书,2024年钣金折弯及光伏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全球第一,收入超40亿元(净亏损8.18亿元) [9] - 港股成为首选因包容未盈利科技企业、国际化融资渠道及全球化品牌拓展优势 [9] 大陆市场IPO动态 - 宇树科技6月完成近7亿元C+轮融资,投后估值超120亿元,累计融资超19亿元,投资方包括腾讯、阿里等,公司更名被市场解读为科创板IPO铺垫 [10][12] 并购重组活跃 - 智元机器人7月8日宣布以21亿元收购上纬新材至少63.62%股份,成立两年估值超150亿元,获腾讯、京东等8轮融资超17亿元 [14][16] - 拓斯达拟并购谐波减速器企业上海行芝达,前进科技成立机器人子公司布局智能制造 [17] - 行业趋势从分散竞争转向集中整合,推动全球竞争力提升 [18] 行业挑战 - 技术层面:人形机器人存在关节电机过热、续航不足等问题,特斯拉Optimus因技术缺陷暂停量产 [19] - 商业化:极智嘉三年累计亏损超35亿元,埃斯顿2024年亏损8.18亿元,行业普遍未盈利 [19] - 竞争:细分领域同质化严重,6月人形机器人新品超17款,领益制造等跨界企业加剧竞争 [20]
September 5, 2025 Deadline: Contact Levi & Korsinsky to Join Class Action Suit Against IRBT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7-15 04:28
诉讼案件概述 - Levi & Korsinsky律师事务所通知iRobot Corporation投资者有关证券集体诉讼事宜 诉讼旨在为2024年1月29日至2025年3月11日期间因涉嫌证券欺诈而遭受损失的投资者挽回损失 [1] - 投资者可通过指定链接或联系方式获取更多信息并参与诉讼 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5日 [1][3] 诉讼指控内容 - 指控iRobot公司管理层虚假陈述和/或隐瞒以下事实:重组计划对公司终止与亚马逊收购后维持稳定的帮助被夸大 [2] - 指控iRobot作为独立公司难以实现盈利运营 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疑虑 [2] - 指控公司公开声明在相关时间段内存在重大虚假和误导性 [2] 律所背景信息 - Levi & Korsinsky律所过去20年为受损股东追回数亿美元 在证券集体诉讼领域具有丰富经验 [4] - 该律所连续七年被ISS证券集体诉讼服务评为美国顶级证券诉讼律所之一 拥有70多名专业人员团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