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至超过90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21:31
中央企业综合实力 -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到超过90万亿元 年均增速7.3% [1][2] - 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 年均增速8.3% [1][2] - 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从59.4万元增长到81.7万元 [2] 经营质量效率 - 营业收入利润率从6.2%提升到6.7% [2] - 国有资本回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持续改善 [2] - 万元产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2.8%和13.9% [3] 科技创新投入 - 研发经费连续3年超过万亿元 投入强度从2.6%提升到2.8% [2] - 参与全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关 打造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 [2] - 组建23个创新联合体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 累计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8.6万亿元 较"十三五"大幅提升 [4] - 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 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个百分点 [5]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5个领域收入均超万亿元 [5] 产业转型升级 - 打造1854个智能工厂 布局"AI+"应用场景超800个 [3] - 中央企业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约占全国一半 [5] - 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占全国比例超20% [5] 重组与整合 - 6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 9家新央企组建成立 [3] - 开展邮轮运营等领域专业化整合 [3] - 设立创投基金总规模近千亿元 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5] 社会贡献 - "十四五"累计上交税费超10万亿元 [3] - 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股权1.2万亿元 [3] - 保障煤电油气基础产品供给及通信航空网络运营 [3]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资8.6万亿元
新华社· 2025-09-17 17:43
投资规模与成效 -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资达8.6万亿元 [1] - 2024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个百分点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5个领域的收入均超过万亿元 [2] 重点布局领域 - 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1] - 人形机器人、超导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 [1] - 工业母机、新材料等领域的托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1] 发展模式与举措 - 深入实施中央企业产业焕新、未来产业启航、“AI+”等专项行动 [1] - 开展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发布供需清单近万项 [2] - 设立创投基金,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积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 未来发展方向 - 将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加快打造一批引领未来竞争的新兴支柱产业 [2] - 进一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2] -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久久为功 [2]
“十四五”央企成绩单发布
第一财经· 2025-09-17 17:22
中央企业“十四五”总体业绩 -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至超过90万亿元,年均增速7.3% [2] - 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至2.6万亿元,年均增速8.3% [2] - 累计上交税费超过10万亿元,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股权1.2万亿元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 战新产业领域投资年均增速超过20%,“十四五”期间累计投资达8.6万亿元 [2][4] - 2024年战新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个百分点 [4]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5个领域收入均超过万亿元 [4] 战新产业细分领域成果 - 中央企业新能源累计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占全国一半,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占全国比例超20% [4] - 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4] - 在人形机器人、超导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 [4] 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模式 - “AI+”专项行动累计布局应用场景超过800个,数字化转型行动打造智能工厂1854个 [2] - 中央企业发布供需清单近万项,促进产业链融通发展 [5] - 中央企业设立创投基金总规模近千亿元,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5] 重组整合与布局优化 - “十四五”期间实施6组10家企业战略性重组,新组建9家中央企业 [7][8] - 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等领域营业收入占比超过70% [7] - 中央企业主业投资占比和从事主业子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90% [7] 重组整合的具体方向 - 服务国家战略:组建中国星网以建设卫星互联网,加快战略性矿产资源整合 [8][9] - 增强产业协同:鞍钢集团重组本钢集团,形成“南宝武、北鞍钢”格局 [8] - 优化公共服务:组建中国资环集团,打造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 [9] 监管与考核体系 - 全面实施“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出台26个行业考核实施方案 [7] - 2025年对中央企业考核的个性化指标占比将达到76%以上 [7] - 加快构建智能化、穿透式监管系统,实现经营、资金、债务等全覆盖 [7]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资8.6万亿元
新华社· 2025-09-17 16:24
核心观点 - 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资达8.6万亿元,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个百分点,产业发展呈现“梯次拓展、合力并进”的新格局 [1][2] 投资布局与规模 -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资规模达8.6万亿元 [1] - 2024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 [2] - 近两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中央企业的营收贡献度提升了8个百分点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5个领域的收入均超过万亿元 [2] 重点发展领域与成果 - 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1] - 人形机器人、超导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 [1] - 工业母机、新材料等领域的托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1] - 开展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以新兴产业为重点发布供需清单近万项 [2] - “AI+”专项行动落地落实,一批通用大模型、行业模型加速应用,赋能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 [2] 发展模式与未来方向 - 通过设立创投基金,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积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 -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久久为功,将持续加大布局力度 [2] - 未来方向是加快打造一批引领未来竞争的新兴支柱产业,进一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2]
央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四五”以来累计投资8.6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17 15:01
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效 - 中央企业在"十四五"期间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全局性工作 实施产业焕新、未来产业启航、"AI+"等专项行动[3] - 中央企业聚焦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6个未来产业进行系统化布局 累计投资达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时期大幅提升[3] - 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在人形机器人、超导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3] 产业格局与保障能力 - 工业母机、新材料等领域托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形成"梯次拓展、合力并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3] - 中央企业新能源累计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占全国50% 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占全国超20%[4] - 2024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 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个百分点[4] 新兴产业发展规模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5个领域收入均超过万亿元[4] - 中央企业设立创投基金总规模近千亿元 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和新兴领域[4] - 通过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发布供需清单近万项 有效促进供需对接[4] 创新发展模式 - "AI+"专项行动推动通用大模型和行业模型加速应用 赋能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4] - 创投基金采取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策略 形成产融结合新模式[4] - 通过供需对接和产业合作形成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4]
国资委:“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新产业投资达到8.6万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1:13
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 中央企业聚焦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6个未来产业并逐步积厚成势 [1] -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达8.6万亿元 [1] - 投资规模较"十三五"时期实现大幅提升 [1] 重点领域发展进展 - 集成电路 生物技术 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1] - 人形机器人 超导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1] - 工业母机 新材料领域托底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1] 产业发展格局特征 - 形成梯次拓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1] - 多领域呈现合力并进的发展态势 [1]
投资促进局欧洲代表处组织欧洲企业团考察铜陵
商务部网站· 2025-09-16 19:48
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唐颂表示,中国市场的广度与深度为创新提供了无限的舞台,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 愿继续扮演好"联络人"的角色,为企业来华考察、洽谈合作提供全链条的协助。铜陵市副市长杨如松表 示,铜陵市对国际合作保持高度开放态度,将持续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标准化的营商投资环境。 期间,欧洲企业团赴铜陵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地参访博日产业园、安徽微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了 解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 2025年9月10日-11日,投资促进局欧洲代表处组织来自英国、比利时、意大利、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的科 技企业团赴铜陵市开展投资促进对接活动,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唐颂出席相关活动。 铜陵市委书记杨宏星、铜陵市市长孔涛、铜陵市委组织部长郑刚等诚挚欢迎欧洲企业科技企业团的到 来,介绍铜陵市开放创新历程和蓬勃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情况,并推动本地企业与欧洲企业达成相关合作 意向。 在"欧企铜陵行"投资环境推介会上,欧洲企业听取了铜陵市投资环境介绍。A&B Smart Materials智能材 料公司、Hyper Wind清洁能源公司、LightOx生物技术公司、英国科兰医疗公司(Clan Healthcare)、 PDD Innovation生 ...
窄幅震荡,耐心等待靴子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9-16 13:27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多数收跌 上证指数微跌0.1%报3856点 深证成指跌0.26% 创业板指跌0.32% [2] - 科创50指数逆势领涨1.52%报1360点 科技成长板块展现韧性 [1][2] - 港股延续震荡上行 恒生指数微涨0.07%报26465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0.39%连续三日收涨 [2] - 全市场上涨2138家下跌3156家 半日成交额1.5万亿元较前日缩量12% [2] - 南向资金半日净买入29.4亿港元 连续七日净流入 [2] 领涨板块及驱动因素 - 科技板块强势领跑 AI芯片、算力基础设施等硬科技板块成为主要推手 [1][2] - 商贸零售板块领涨1.36% 受抖音概念股及统一大市场政策利好刺激 [3] - 汽车板块情绪回暖 受《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振 智能驾驶、车规级芯片概念活跃 [3] - 港股脑机接口概念掀起涨停潮 公司产品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认证且纳入港股通 [3] - 生物技术板块强势反弹 核心产品临床进展推动估值修复 [3] 领跌板块及驱动因素 - 有色金属板块跌2.28% 稀土概念领跌 工业金属价格短线回调 [4] - 锂电池产业链连续两日走弱 行业竞争加剧与原材料成本上升压制盈利预期 [4] - 农林牧渔板块跌2.19% 生猪价格持续探底与禽类养殖利润下滑引发避险 [4] - 港股原材料业指数跌2.96% 工业金属价格回调冲击周期股估值 [4] - 必需性消费板块承压 日常消费零售指数跌3.79% 市场对消费旺季预期偏谨慎 [4] 资金动向与市场特征 - 资金聚焦政策敏感领域与产业变革主线 科技板块内部呈现明显轮动特征 [1][2] - 市场呈现"科技领跑、消费回暖"结构性特征 政策敏感型板块与产业变革主线形成合力 [3] - 港股科技成长与医疗创新双轮驱动 激光雷达赛道获资金热捧且相关标的首日上市获超额认购 [3] 投资主线与配置方向 - 科技自主主线关注AI算力基础设施、半导体设备材料国产替代及机器人产业链技术突破 [5] - 消费复苏主线布局节假日催化的商贸零售及政策支持的汽车领域 [5][6] - 港股科技成长聚焦AI应用与硬科技 医疗创新关注纳入港股通的生物医药标的 [6] - 优质资产需具备政策确定性强、技术迭代快、全球竞争力突出特征 [6]
港股异动丨MIRXES飙升35%,再创上市新高
格隆汇· 2025-09-16 10:01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今日盘中一度飙升超过35%至75港元 创上市新高[1] - 市值突破200亿港元[1] - 自5月23日上市以来不到4个月时间 股价较IPO价格23.3港元累计上涨220%[1] 公司背景 - 公司为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微小核糖核酸(miRNA)技术公司[1] - 致力于使疾病筛查诊断解决方案在亚洲关键市场触手可及[1] 指数纳入 - 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相关变动已于9月8日起生效[1] - 公司已正式成为港股通标的[1]
新元素药业递表港交所 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08:11
公司上市进展 - 新元素药业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为专注于代谢 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疗法开发的生物技术企业 [1] 核心产品管线 - 核心产品ABP-671为URAT1抑制剂 正处于中美2b/3期临床试验阶段 [1] - ABP-671有望成为一线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治疗药物 [1] - 该产品在治疗合并高尿酸血症CKD和难治性痛风方面展现临床前潜力 [1] 技术平台与研发体系 - 基于结构代谢分析的药物发现平台支撑研发体系 [1] - 临床阶段候选产品包括ABP-671和ABP-745 [1] - 临床前管线包含AT6616 ABP-6016 ABP-6118等多个项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