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

搜索文档
规范平台价格行为
经济日报· 2025-08-29 06:15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日联合起草了《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 意见。征求意见稿主要包括经营者依法自主定价、价格标示规范、价格竞争行为约束及协同共治机制构 建四方面内容。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在赋能实体经济、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 用。不过,部分平台仍存在利用技术优势实施"大数据杀熟"、强制商户"二选一",或通过流量限制、屏 蔽店铺等手段干预定价自主权等问题。下一步,相关部门应根据反馈情况完善征求意见稿,进一步细化 落实监管要求,构建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价格监管机制,引导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保护消费者和经 营者合法权益,推动平台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
恒生科技ETF(513130)两个交易日累计“吸金”超7.6亿元!政策与资金面共振助推港股科技板块回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4:22
市场流动性环境 - Hibor利率快速走高导致港股流动性边际收紧 但近期已逐步企稳 美联储表态转鸽进一步改善内外流动性 支撑港股阶段性补涨预期 [1] - 南向资金近两个交易日保持超百亿港元净流入水平 为港股市场提供坚实支撑 [1] 政策催化因素 - 国务院于2025年8月26日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为AI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和催化因素 [1] - AI产业化与商业化加速推进 政策面与资金面形成共振 利好利率敏感性较高的港股科技板块 [1] 恒生科技ETF(513130)表现 - 基金最新规模达351.89亿元 较年初199.88亿元增长超百亿 支持场内T+0交易机制 [1][2] - 截至2025/8/27日均成交额达49.57亿元 较7月全月39.22亿元的日均水平显著提升 近4个交易日单日成交额均超6亿元 [1] - 跟踪标的恒生科技指数前五大成份股权重占比仅38.90% 结构相对分散 可对冲单一个股波动风险 [1] 估值与资金面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为22.30倍 处于近5年26.82%的中低分位数水平 [1] - 港股市场与海外市场流动性放松预期同步升温 资金面有望迎来转变 [1]
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规范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营商环境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5:02
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范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引导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依法自主定价 规范收费行为 禁止平台采取限制流量 屏蔽店铺 下架商品等措施不合理限制价格行为 [2] - 明确价格标示要求 细化明码标价规定 要求公开价格促销 补贴 差别定价 动态定价 竞价排名等规则 接受社会监督 [2] - 规范价格竞争行为 提出具体认定标准和监管要求 引导有序竞争和公平竞争 构建协同共治机制 加强政府部门协同和行业自律 [2][3] PPP存量项目规范运营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存量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指导意见》 要求分类分级推进实施 保障合理融资需求 优先实施有收益项目 持续保障项目建成完工 [4] - 推动已运营项目平稳运行 地方政府需按合同依法履约 将政府支出责任纳入预算管理 鼓励社会资本方 金融机构 政府方平等沟通 优化项目实施内容 合作期限 融资利率等要素 降低运营成本 [5] - 地方政府可统筹运用一般债券 专项债券 中央转移支付资金 地方自有资金用于PPP存量项目建设成本和运营补贴 [5] 公用事业领域反垄断指南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公用事业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 旨在预防和制止供水 供电 供气 供热 污水处理 垃圾处理 广播电视 公共交通等自然垄断行业的垄断行为 [6] - 细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考虑因素 包括不公平高价 拒绝交易 限定交易 搭售 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和差别待遇等 针对限定交易行为提出具体认定标准 [7] - 指南进一步明确公用事业领域反垄断执法基本原则 细化垄断行为分析思路和认定标准 为执法和经营者合规提供明确指引 促进持续规范健康发展 [7] 重庆市金融支持政策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 目标到2027年科技贷款余额达1万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2万亿元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 养老产业贷款增速保持10%以上 数字经济产业贷款规模达1700亿元 [9] - 实施方案提出17条具体举措 包括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化金融支持 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参与股权投资试点 实施科技金融"长江领航计划" [10] - 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 探索养老 度假 文旅相融合的金融支持模式 迭代数字金融系统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10] 厦门市经营主体退出机制 -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代位注销"登记指引(试行)》 允许因投资者死亡 注销或被撤销导致难以注销的经营主体由合法继受主体或股东代为办理注销登记 [11] - 指引适用于公司股东 非公司企业法人主管部门 合伙企业合伙人 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 分支机构隶属企业 个体工商户经营者等投资者缺位情形 细化强制清算 破产等特殊情形注销规定 [11] - 分类提供8类投资者缺位情形的解决方案 明确事前救济和事后纠错途径 保障债权人 股东权益 形成代位注销办理闭环 [12] 上海临港创新创业支持 - 临港集团发布"超级个体288行动"方案 聚焦硬核科技 数据加工 跨境直播 跨境医疗 短剧基地 游戏创客 代码外包 小众赛事等8类创新业态 目标到2030年集聚10万名以上创新创业人才 [14] - 提供办公免费租3年零租金 届满递延2年租金减半 公寓免费住首年免租 届满递延2年续租优惠 配套生活管家服务 创业空间与公寓车程5分钟并设定点班车 [15] - 设立超级个体创业贷和梦想基金提供融资支持和无偿资助 实施百场千企推介计划助力市场拓展 提供特殊落户政策保障 数据跨境流动 跨境贸易结算等专业服务 [15]
21社论丨规范价格行为,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08:14
行业背景与监管动因 - 互联网平台经济已发展近30年 形成大型平台相互竞争的稳固格局超过10年 行业进入高度成熟的存量时代 [1] - 日常消费高度互联网化 涵盖购物 打车 餐饮 票务等领域 平台凭借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在数据 流量及算法方面建立相对优势 [1] - 平台常通过补贴或价格战吸引流量 算法定价和流量竞争易演变为无序竞争 损害消费者和经营户利益 [2] 算法定价监管重点 - 禁止基于支付意愿 支付能力 消费偏好等信息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价格 [2] - 禁止利用平台规则 数据和算法等手段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 [2] - 要求平台经营者和定价算法服务商承担法律责任 并在纠纷中提供算法定价协议 [2] 价格竞争行为规范 - 不得采取限制流量 屏蔽店铺 下架商品等措施逼迫经营者参与价格战 [3] - 要求公开价格促销 补贴 差别定价 动态定价 竞价排名等规则 [3] - 禁止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以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 [3][4] 法律体系协同 - 价格法修正草案增设禁止利用数据和算法等技术从事不正当价格行为条款 [2] - 反垄断法规定禁止利用数据和算法等技术及资本优势从事垄断行为 [2] - 反不正当竞争法同样禁止低于成本销售行为 需明确不同法律间类似规定的协调以提升市场治理效率 [4]
规范定价、补贴及促销等行为 三部门就《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搜狐财经· 2025-08-25 16:18
明确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依法自主定价的基本要求。规范平台经营者收费行为。提出保护平台内 经营者自主定价权的细化规定,特别是要求平台经营者不得采取限制流量、屏蔽店铺、下架商品或者服 务等措施,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价格行为进行不合理限制。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 积极作用。平台经济领域涉及的经营者众多,其价格行为关系消费者切身利益,特别是价格标示、大数 据定价等受到广泛关注。为营造有序竞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现行 法律法规对经营者价格行为作出一般性规定,但在平台经济领域如何更好落实,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实化 监管要求,引导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在征求有关 部门、地方、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经济和法律领域专家、消费者、社会团体意见基础上,研究 起草了《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为规则》)。 《行为规则》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1.引导经营者依法自主定价。 2.明确经营者价格标示要求。 细化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明码标价的规定,明确销售商品、提供服务需 ...
阿里美团京东齐涨,发改委等发布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规范价格竞争行为
第一财经· 2025-08-25 13:29
互联网平台股价表现 - 阿里巴巴股价盘中一度上涨6.78%至126港元,创5月15日以来新高,现涨5.34% [1] - 京东集团股价上涨4.2% [1] - 美团股价上涨2.79% [1] 监管政策动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三部门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于8月23日公开征求意见 [2] - 征求意见时间为一个月,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适应调整期 [2] - 规则聚焦大数据定价、价格补贴及价格诚信三大领域,要求平台经营者公示补贴促销规则,禁止虚假宣传和夸大补贴金额 [2] - 官方媒体明确表示文件未叫停补贴措施,仅规范补贴行为透明度 [2]
平台经济迎新规:不得强制商家“降价促销”
北京商报· 2025-08-25 00:29
核心观点 - 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发布 旨在规范平台经济领域价格行为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 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1][2] 经营者自主定价权 - 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依法享有自主定价权 可合理制定价格 [2] - 平台内经营者在不同平台提供商品或服务时 依法自主定价 [2] - 禁止平台经营者通过限制流量 屏蔽店铺 下架商品等措施对平台内经营者价格行为进行不合理限制或附加不合理条件 [1][2] 不合理价格限制行为 - 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降价或通过让利 返现等方式促销 [2] - 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在本平台价格不得高于其他平台 [2] - 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开通自动跟价 自动降价或类似系统 [2] 规则框架与监管目标 - 规则共七章30条 涵盖经营者自主定价 价格标示行为 价格竞争行为和消费者价格权益保护等内容 [1] - 构建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价格监管机制 细化实化监管要求 保持监管制度稳定性 [1] - 鼓励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创新技术商业模式 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合法获得利润 [2]
医美行业,风向变了
盐财经· 2025-08-24 17:0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医美行业存在严重非法执业问题 非法执业者数量是合规执业者的9倍 黑诊所数量是正规诊所的6倍 黑诊所年手术量超2500万例[3] - 消费者因过度治疗导致面部受损案例频发 有案例显示求美者花费近20万注射几十支材料后脸型完全"发泡"[2] - 行业缺乏专业规范与审美共识 治疗方案未实现量体裁衣[2] 消费需求趋势 - 20-34岁进阶期用户规模快速提升 年轻一代审美趋向个性化 开始追求皮肤质感与面部协调感[3] - 无创抗衰 水光补水和注射塑形项目线上交易年增速超过30% 近70%医美需求集中在维养与抗衰类项目[9] - 消费者核心顾虑集中在药品安全性 机构合规性和医生资质三个方面[10] 平台解决方案 - 美团发布2025北极星医美榜 覆盖39个城市的152家机构和26个城市的240位医生[4][7] - 建立双轨评估体系 包含医疗专业性与用户口碑 设立927项考察点 邀请10位行业教授参与评审[13][15] - 采用超2万大众评审 核验364万条真实评价 并通过神秘访客匿名探访机制强化评估真实性[7][15] - 推出"放心美"药品溯源服务 与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数据中心合作 通过药品追溯码与医疗器械UDI系统实现药械追溯[23] - AIoT智能验真设备覆盖全国104座城市近2000家机构 水光针等项目月均验真量增速超106.89%[38] 行业影响与成果 - 上榜机构订单量显著提升 有医生门店订单量同比增长约300% 吸引跨城市求美者[44] - 优质医美资源向三四线城市渗透 乌鲁木齐等12座城市首次跻身榜单 香港机构首次入选体现区域融合[41] - 2025年8月平台新开医美机构近9500家 同比保持增长 超200家上游品牌入驻[12] - 平台合作品牌数量在618期间实现翻倍增长[38] 技术赋能与创新 - 将推出AI导购助手和AI咨询师工具 为机构提供数智化支持[44] - 通过采销模式创新帮助机构降本提效 向上游供应链延伸[44] - 开发"找品牌"功能一键直联机构和医生 缩短用户决策链并提升货源周转效率[38]
为平台价格行为提供明确指引——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答记者问
人民日报· 2025-08-24 16:32
政策背景与总体思路 - 为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1] - 政策制定背景是平台经济快速发展但价格行为监管需细化,需构建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价格监管机制,引导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 [2] - 总体思路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事前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着力规范价格行为、推动公开透明、增强各方协同,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2] 核心监管方向 - 规范价格行为,围绕大数据定价、价格补贴、价格诚信等方面依法规范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行为,营造有序竞争环境 [3] - 推动公开透明,要求严格遵守明码标价规定、提高价格规则透明度、及时公示收费变更情况 [3] - 增强各方协同,综合运用法律法规,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平台经营者作用,形成协同共治局面 [3] 经营者自主定价权规范 - 明确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依法享有自主定价权,合理制定价格水平,鼓励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提升服务质量 [4] - 规范平台经营者收费行为,要求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并公示,新增或变更收费项目需公开征求平台内经营者意见 [4] - 保护平台内经营者自主定价权,禁止平台经营者采取限制流量、屏蔽店铺等措施对价格行为进行不合理限制 [4] 明码标价与价格标示要求 - 要求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明确标示价格或收费标准,销售商品需标示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提供服务需标示项目、内容及价格,禁止标外加价 [5][6] - 促销规则需真实标明折价、减价基准,积分、礼券等折抵价款需显著标明具体计算办法 [6] - 平台补贴需公平公正开展,不得虚假宣传补贴金额,需在显著位置标示补贴规则、对象、方式、参与条件及时间等信息 [6] - 差别定价和动态定价需公开相关规则,对影响价格的因素进行明确说明 [6] 价格竞争行为规范 - 维护价格竞争秩序,禁止平台经营者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但免费商业模式或正当理由降价除外 [7] - 规范大数据定价,禁止无正当理由基于支付意愿、支付能力等信息对同一商品或服务设置不同价格 [7] - 明确价格诚信要求,禁止使用欺骗性语言标示价格,不得通过虚假折价、价格比较等方式销售商品或服务 [8] - 禁止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禁止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 [8] 政策预期影响 - 政策将通过多维度的公开公示破解信息不对称,有效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9] - 为平台上经营的商家带来利好,规范平台经营者行为,营造更良好环境,推动市场竞争良性有序 [9][10] - 健全价格监管机制,使平台价格行为更理性规范,促进平台经济稳健发展,为扩内需、促转型、稳就业、惠民生作出贡献 [10]
规范定价、补贴及促销等行为,三部门就《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搜狐财经· 2025-08-24 11:59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 积极作用。平台经济领域涉及的经营者众多,其价格行为关系消费者切身利益,特别是价格标示、大数 据定价等受到广泛关注。 为营造有序竞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现行法律法规对经营者价格行 为作出了一般性规定,但在平台经济领域如何更好落实,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实化监管要求,引导经营者 依法合规经营。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在征求有关部门、地方、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 者、经济和法律领域专家、消费者、社会团体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 (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为规则》)。 《行为规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引导经营者依法自主定价。 明确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依法自主定价的基本要求。规范平台经营者收费行为。提出保护平台内 经营者自主定价权的细化规定,特别是要求平台经营者不得采取限制流量、屏蔽店铺、下架商品或者服 务等措施,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价格行为进行不合理限制。 细化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明码标价的规定,明确销售商品、提供服务需要遵守的价格标示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