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器械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跌0.45% 稳定币概念逆市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7-07 12:10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45%至23808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15%,早盘成交1095亿港元 [1] - 稳定币概念股表现强势,国泰君安国际涨8.2%,众安在线涨5.64%,移卡涨超9% [1] - 新茶饮赛道受外卖补贴战推动,古茗和茶百道均涨超9% [1] - 健康之路涨超9%,控股股东自愿延长禁售期,公司聚焦数字健康医疗服务平台 [1] - 思摩尔国际涨超5%,Glo Hilo在日本上线,公司利润率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1] 博彩行业 - 澳门6月赌收同比增长19%至211亿澳门元,超出摩根士丹利及同业预测9% [1] - 博彩股延续涨势,澳博控股涨3.7%,新濠国际发展涨1.6%,美高梅中国涨2.1% [1] 医疗器械行业 - 中国对欧盟医疗器械采取对等限制,药监局发文支持高端医疗器械 [1] - 医疗器械股普涨,春立医疗涨1.86%,永胜医疗涨7.27%,心玮医疗-B涨5.5% [1] 公司动态 - 中国罕王涨近9%,拟分拆黄金业务于联交所独立上市,分拆前或进行融资 [2] - 吉宏股份涨超10%,A股涨停,上半年归母净利同比预增逾55% [3] - H&H国际控股跌超6%,预计上半年纯利下跌45%至65% [4]
中欧贸易战开打?欧盟要限制中国!中国被迫反制!欧盟为何反水?
搜狐财经· 2025-07-07 10:26
中欧贸易争端 - 中国商务部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实施反倾销措施,裁定倾销幅度为27.7%-34.9%,自7月5日起实施为期5年的反倾销措施,但34家提交价格承诺申请的欧盟企业获免征资格 [1] - 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最高加征38.1%的额外关税,中方通过反倾销裁定回应欧盟未解决电动汽车关税问题 [1] - 法国财政部长隆巴尔主张修改贸易规则、强化贸易壁垒限制中国进口商品,认为这些商品可能损害欧洲工业经济 [2] 中欧经贸关系现状 - 中国电动汽车凭借智能化配置和高性价比在欧洲市场销量攀升,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为期5年的反补贴调查 [4] - 欧盟依据《国际采购工具》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欧盟医疗器械公共采购,针对核磁共振等高端医疗设备 [5] - 欧洲高端商品和汽车在中国市场长期享受开放红利,奔驰、宝马等品牌扎根中国市场数十年 [15] 中国立场与应对 - 中国商务部对白兰地实施反倾销调查和对欧盟医疗器械限制政策的回应,彰显维护贸易秩序的坚定态度 [6] - 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技术突破并进入欧洲市场,欧盟却通过修改规则打压中国产业发展 [5] - 中国始终以开放包容姿态寻求合作共赢,期待欧盟摒弃成见,视中国为合作伙伴而非对手 [15] 欧盟内部矛盾 - 欧盟内部27个国家存在利益冲突,部分国家对中国友好,部分国家怀有敌意 [8] - 欧盟对中国的一系列关税壁垒和制裁被指为"给自己下错了定位" [13] - 欧盟部分势力将中国无端指责为"规则违反者",但欧洲品牌在中国市场长期获益 [15] 中欧高层互动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访欧洲,与欧盟高层展开对话,强调维护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体制 [1] - 王毅在第十三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中指出中国有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不能用他国视角审视中国 [10] - 部分国外媒体传播不实信息干扰中欧正常交流氛围 [10]
跨山越海,他们在这里找到商机(大数据观察·投资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6-19 05:53
成都吸引外资的核心优势 - 成都已集聚超过4000家外资企业,在成都投资创业和发展的外国人超过10万人 [2] - 成都连续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和"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6] - 2024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旅客吞吐量突破87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全国每20架次航班有1架次在成都起降 [8] - 2025年前4月成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56亿美元,稳居中西部城市首位 [8] 外资企业在成都的发展案例 宜可睿科技有限公司 - 由荷兰人罗伯特和妻子陈汝泽于2016年创办,专注于帮助国际学校和在华外企招纳国际人才 [5] - 公司享受成都高新区国际人才城和国际人才港的租金减免政策 [5] - 已帮助上万名海外人才在成都找到工作,并计划推动成都本土人才与国际的双向交流 [6] 澳大利亚科利耳公司 - 2017年在四川天府新区立项建设全球唯一的人工耳蜗海外生产基地,总投资约8700万美元 [7] - 选择成都的原因包括发达的交通网络、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优势,以及高校人才和三甲医院资源 [7] - 产品通关时间从半个月缩短至1天,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8] "成都外籍人士"平台 - 由比利时人迪特尔于2015年创办,提供在蓉外籍人士的生活、就业等资讯服务 [9] - 平台小程序日均点击量上千人次,相关网站年点击量近30万次 [9] - 团队通过开放式架构整合餐饮、文化等多领域信息,实现盈利 [10] 成都的营商环境与政策支持 - 实施"成都人才计划"和"创业天府计划",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和留学人员 [5] - 国际友好城市数量达244个,为外资企业提供国际化交流场景 [10] - 天府新区为外资项目提供"一对一"服务,主动匹配支持政策 [7]
湖北最小城市,被顺丰带“飞”了
36氪· 2025-06-16 11:29
行业分析 航空货运行业 -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2024年货邮吞吐量达86.5万吨,同比增长252.7%,增速全国第一[4][7] - 全国机场货邮吞吐量排名第五,超越郑州新郑机场(82.5万吨)成为中部第一货运枢纽[5][6] - 设计目标为2025年245万吨、2030年330万吨,机构预测未来可能进入全国前三[9][10] 物流企业战略布局 - 顺丰将转运中心从萧山迁至花湖,2023年日均分拣量227.7万件,峰值处理能力28万件/小时[30] - 采用"轴辐式"网络结构,实现"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时效领先同行3小时[30][32] - 京东、圆通、中通等物流企业跟进布局航空货运[32] 公司分析 顺丰控股 - 2017年与湖北政府合作建设花湖机场,全面负责运营[25] - 开通95条货运航线(含38条国际航线),覆盖28国42个航点[36] - 与小米合作开通印度全货机航线,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30] 区域经济影响 鄂州临空经济 - 2024年引进亿元项目96个,总投资1080亿元[37] - 吸引80家物流企业(含京东、圆通)及50家国际货代公司入驻[37] - 形成"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与武汉光谷共建千亿级光电基地[39] 湖北省外贸发展 - 2024年湖北进出口总值7058.4亿元(+9.6%),其中1023.6亿通过花湖机场完成[44] - 带动"武鄂黄黄"经济区签约项目191个,总投资3651.5亿元[44] - 机场开放后湖北企业进出口增长686.9%,拉动外贸增速2.8个百分点[44]
华阳智能(301502) - 301502华阳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20:14
公司战略与目标 - 总体经营目标是做精做强精密电机,做行业小巨人;拓展深耕医疗器械,做产业领航者 [2] - 未来发展战略包括巩固现有基础业务竞争力,依靠技术创新驱动业务发展,在微特电机和精密给药装置领域升级延伸 [2] 业务进展与规划 微特电机及组件业务 - 2024 年进入小米、开利、夏普等企业供应链 [2] - 未来巩固客户合作,开拓市场,向高端领域倾斜,加快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改造 [3] 精密给药装置业务 - 2024 年子公司与连云港润众制药、成都景泽生物制药、Biocon 等药企达成合作,深耕多种药物领域 [3] - 未来紧跟生物药研发动态,开发新型给药装置 [3] 2025 年重点工作计划 - 业务扩张:加快微特电机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提升医疗器械业务产业化能力 [4] - 技术研发:突破无框电机核心技术和高黏度药物注射装置技术 [4] - 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强化品牌形象,多渠道推广 [4] - 人才发展: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4] - 管理体系:完善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体系,完善内控及风险防范制度 [4] 业务营收情况 精密给药装置业务 - 2024 年营收 3,676.15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36.17%,原因是客户订单周期性波动 [4] 公司整体营收 - 2024 年营业收入 483,409,860.19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5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3,648,492.26 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48.51% [8]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113,166,954.09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7,867,033.66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00% [8] 社会责任履行 - 保护股东利益,完善治理结构和内控体系,规范运作,履行信披义务,合理分配利润 [5] - 保护职工权益,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关注职业发展,建立薪酬体系,提供培训,保障劳动权益 [5] - 保护供应商和客户权益,建立合作共赢关系,把控产品质量 [5] - 推进绿色生产,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创造就业,参与公益慈善 [5] 募集资金使用 - 2024 年募集资金净额 34,515.81 万元,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已使用 13,103.79 万元,使用比例 37.96%,未使用 21,795.62 万元 [6] - 募集资金用于智能精密注射给药医疗器械产业化、精密微特电机及应用产品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6] 客户情况 - 主要客户包括美的、格力等家电企业和金赛药业、豪森药业等生物制药企业 [7] - 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提升自身水平,客户资源支撑业务发展 [7]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下游行业需求稳定,空调行业发展带动微特电机需求 [9] - 精密给药装置业务潜力大,适用药物市场扩大及新领域开拓 [9] -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 [9] - 市场拓展与客户资源优势,开拓新客户和市场 [9] - 生产管理优化与成本控制,降本增质 [9] 行业前景 - 微特电机应用广泛、市场规模增长、新兴赛道拓展,为公司发展夯实基础 [10] - 我国生物药行业前景好,为精密给药装置带来市场空间 [10] 利润分配方案 -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 5,708.35 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3.5 元(含税),送红股 0 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转增 0 股,尚需股东大会审议 [10] - 分配方案目的是回报股东,兼顾公司可持续发展 [10] 研发投入与方向 - 2024 年研发投入 18,838,342.91 元,占营业收入比例 3.90% [10] - 2025 年电机领域重点突破无框电机核心技术,给药装置领域研发大剂量高黏度持续注射装置 [10]
拥抱场景、医疗大健康特色产业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实践探析 | 财立方智库
搜狐财经· 2025-04-30 14:42
医疗大健康产业概述 - 大健康产业涵盖医疗产品及服务和健康产品及服务,由健康理念延伸形成[3] - 产业链上游包括医药研发外包、药品制造、医疗器械制造、保健品制造、健康器械制造[5] - 产业链中游包括医药商业(流通、零售、批发、仓储)和健康服务业(医疗、健康管理、养老、医美、互联网医疗等)[5] - 产业链下游主要为医疗机构、医生及消费者[5] - 2023年河南生物医药企业达1530家,总产值2820亿元,居全国前五;医疗器械企业总产值490亿元,部分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5] 医疗产业链供应链特征 - 主体结构呈"哑铃型"格局,下游医疗机构与上游生产商强势,中游流通企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6][7] - 资金周期错配严重:药品批发企业应收账款回款天数平均152天,医疗器械类结算周期180-360天,而上游生产商多要求"先款后货"[7] - 中小微流通企业面临双重资金压力,特殊医用设备账期通常超6个月,部分超12个月[9] - 中游流通企业亟需供应链金融服务缓解资金困境[10] 保理业务布局方向 - 针对医疗药品、耗材、设备三类产品延伸出医药流通保理、医疗耗材保理、医疗设备保理三种业务[12] - 医药流通保理采用"池保理"模式,通过资产池覆盖授信金额,需实现回款与资产一一对应[13][14] - 医疗耗材保理利用发票金额、销售金额、回款金额一致性特点,实现按月受让资产和回款[15] - 医疗设备保理采用"订单式保理",基于未来应收账款,需严格跟踪采购、安装、验收环节[16][17] 财立方保理实践案例 - "医商保"产品专注医疗设备领域,提供纯信用融资、预授信储备、差异化定价三大模式[18] - 产品嵌入医院招投标环节,实现T+1放款,资金周转效率提升60%,按项目回款节点灵活还款[19] - 风控体系整合交易流水、医保结算、物流数据,建立全流程监控和回款专户闭环监管[20] - 截至2023年3月推出后,已为26家供应商授信3.76亿元[22] 行业发展趋势 - 需从主体信用转向数据信用,结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重构风控逻辑[23] - 技术层面应挖掘大数据价值,构建实时风险预警体系,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23]
金安国纪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加速新能源与国际化市场布局
全景网· 2025-04-29 14:0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40.48亿元,同比增长13.36% [1] - 净利润3705.8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47.02% [1] - 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提升,体现经营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1]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 - 公司在电子元器件制造业保持领先地位,凭借产品质量和技术优势 [1] - 高端市场需求增加,公司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等级产品推广力度,实现业务快速增长 [1] - 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拥有高素质研发团队,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1] 多元化发展 - 在医疗器械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取得显著成绩,通过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提升竞争力 [2] - 医疗器械领域凭借先进技术和优质产品赢得国内外客户认可 [2] - 新能源领域布局光伏、储能业务,开发高效可靠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2] 国际市场拓展 -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2] - 通过国际展会和国际客户合作拓宽海外市场渠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