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景区运营
icon
搜索文档
从废弃矿区到“天上宫阙” 江西“仙侠山谷”引客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9-07 17:11
核心观点 - 废弃矿区通过生态修复和文旅开发转型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 [1][2][3] 行业转型发展 - 花岗岩生产基地因无序开采导致生态破坏 2007年关停石材加工产业并启动生态修复工程 [1] - 引进文旅公司打造集景观 民俗体验 活动演艺于一体的度假旅游区 [1] - 废弃矿坑改造为悬崖咖啡馆和峡谷观景台 120米裸露岩壁通过栈道民宿灯光秀成为旅游亮点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接待游客超310万人次 其中省外游客占比80% 年轻游客占比70% [3] - 2024年海外游客超15万人次 逐步推进海外市场 [3] - 景区网红效应带动周边乡镇发展民宿超1000家 农家乐近400家 [2] 经济效益 - 当地受益民众达10万人 户均年增收约25万元 [2] - 返乡创业者民宿年营收超200万元 [2] - 餐馆节假日单日营业额达5万元 [2] 业务拓展 - 创业者从民宿扩展到汉服馆和餐馆业务 [2] - 开发轻奢自然型精品度假民宿瞄准高端客群 [2] - 计划打造当地最大户外营地展示望仙文化和传统手艺 [2] 市场影响力 - 悬崖仙侠世界概念在社交平台爆火形成网红效应 [2] - 吸引厄瓜多尔等国际游客专程前来打卡 [2] - 促进在外务工本地村民返乡创业 [2]
万科冰雪梦碎
虎嗅· 2025-09-01 09:59
万科剥离冰雪业务 - 万科将旗下冰雪业务核心资产(吉林松花湖度假区75%股权及北京万冰雪体育公司75%股权)出售予香港中旅 [2][4] - 交易包含重资产松花湖度假区(占地220公顷、50条雪道、日接待1.5万人次)和轻资产万冰雪管理平台(2024-2025雪季管理7家滑雪区、115条雪道、年接待200万人次) [4] - 交易金额未对外披露但已基本完成 [3] 冰雪业务发展历程 - 冰雪业务始于2011年吉林松花湖项目考察,2015年正式运营,2017年成立独立冰雪事业部并列为集团核心新业务 [5] - 业务布局包括自持的吉林松花湖度假区、北京石京龙滑雪场及轻资产输出的北大壶滑雪度假区 [5] - 2020年冰雪业务收入仅占集团总营收1.03%,同年冰雪事业部被并入酒店及度假事业部 [11] 业务剥离背景 - 冰雪产业存在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特性,依赖"以地养雪"模式(例如2016-2017雪季松花湖雪场营收1.1亿元,地产销售超3亿元) [8][10] - 2024年万科全年亏损494.8亿元且面临债务集中兑付压力 [13] - 2023年4月宣布"瘦身健体"计划,逐步退出非主业业务(仅保留综合住区开发、物业服务和租赁公寓三项主业) [14][15] 香港中旅战略布局 - 香港中旅2025年上半年收入19.74亿港元(同比降7.6%),亏损7476万港元(同比降174.5%) [18] - 截至2024年底投资运营约60家国内外景区(含18家5A景区和18家4A景区),但冰雪旅游板块相对欠缺 [20] - 通过收购获得6个室外滑雪场、1个室内滑雪场及11家滑雪学校,计划扩充雪道并更新设备 [21][23] 行业趋势变化 - 房企集体撤离文旅板块(如万达2017年以438.44亿元出售13个文旅项目予融创,融创2022年后处置文旅资产回笼资金) [26] - 国有企业正成为文旅资产主要接盘方,推动行业从地产驱动向专业运营模式转变 [27][28] - 专业文旅运营商采取长期持有、精细运营模式替代原有地产反哺逻辑 [28]
万科冰雪梦碎,“文旅+地产”模式面临终局?
新浪财经· 2025-08-31 22:19
万科冰雪业务剥离交易 - 香港中旅收购万科旗下吉林松花湖国际度假区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万冰雪体育有限公司75%股权 交易已基本完成但具体金额未公布[1][2] - 交易包含重资产松花湖度假区及轻资产万冰雪管理平台两大核心资产 松花湖度假区占地220公顷 拥有50条雪道总长55公里 日接待能力1.5万人次 配套酒店及商业街区 获国家级4A景区等资质认证 万冰雪公司管理7家滑雪度假区 运营雪道115条 滑雪面积390公顷 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3] 万科冰雪业务发展历程 - 冰雪业务始于2011年吉林松花湖项目考察 2015年正式运营 2017年成立冰雪事业部 与商业地产等并列核心新业务 运营三大雪场项目 包括吉林松花湖度假区(自持)、北京石京龙滑雪场(自持)、北大壶滑雪度假区(轻资产管理输出)[4] - 业务发展基于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及"三亿人上冰雪"政策背景 冰雪产业年增速超过30%[4] - 冰雪产业具有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特性 采用"以地养雪"模式补贴运营 2016-2017雪季松花湖项目雪季营收1.1亿元 地产销售超3亿元 2020年冰雪业务收入仅占集团总营收1.03% 同年冰雪事业部并入酒店及度假事业部[7][8] 万科战略调整背景 - 2024年全年亏损494.8亿元 面临债务集中兑付压力[10] - 2023年4月宣布"瘦身健体"计划 保留综合住区开发、物业服务、租赁公寓三项主业 逐步退出其他业务 清理转让非主业财务投资[10] - 冰雪业务作为长周期重资产板块被列入剥离清单[10] 香港中旅战略布局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9.74亿港元同比下降7.6% 期间亏损7476万港元同比下降174.5%[11] - 截至2024年底投资运营约60家国内外景区度假区 含5A景区18家4A景区18家 但冰雪旅游板块相对欠缺[13] - 通过收购获得6个室外滑雪度假区1个室内滑雪场及11家滑雪学校 有力扩充冰雪旅游业务 计划扩充雪道数量更新设备做大业务规模[14][15] 行业趋势变化 - 房企集体撤离文旅板块 恒大万达融创等通过出售文旅资产回笼资金缓解流动性压力[16][17] - 万达2017年以438.44亿元出售13个文旅项目给融创 以199.06亿元出售77家酒店给富力[17] - 国有企业正成为文旅资产主要接盘者 推动行业从地产驱动向专业运营模式转变[17][18]
西藏旅游上涨9.99%,报25.55元/股
金融界· 2025-08-13 14:55
股价表现 - 8月13日盘中上涨9.99%至25.55元/股 成交额9.72亿元 换手率17.8% 总市值57.99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西藏拉萨柳梧新区国际总部城 主营业务包括旅游景区运营、旅游服务和旅游商业运营 [1] - 拥有雅鲁藏布大峡谷等多家A级景区 年游客接待量超过200万人次 [1] - 在运营管理、资源整合和智慧能力建设方面形成核心能力 [1] 股东结构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2.66万户 人均流通股8532股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553.13万元 同比增长11.52% [2] - 归属净利润-912.24万元 亏损同比收窄53.93% [2]
提振消费进行时 | 古城新升级带动商业加速转型
广西日报· 2025-08-13 09:39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公司围绕对内对外开发开放战略 积极用活盘活闲置资产 扩展业务增长渠道[1] - 公司调整经营策略 改变过去经营权外包模式 结合景区资源推出演艺活动安排 取得显著成效[2] - 公司推出一系列举措吸引越南等东盟国家游客 致力于将景区打造成对外商业与旅游服务的新窗口[1] 业务发展与项目进展 - 太平古城·静安荟奥特莱斯项目成功签约 上海静安荟奥特莱斯正式入驻 预计2026年春节前试营业[1] - 该项目致力于打造集潮流零售 品牌折扣 特色餐饮 休闲娱乐 免税美妆等多种文商旅业态融合的主题街区[1] - 今年以来太平古城景区已开展演艺及营销活动400余场 带动客流215万人次 同比增长136% 街区销售额达1.7亿元[2] 市场表现与消费促进 - 太平古城景区已接待东盟各国游客2.6万多人次 促进了跨境旅游消费[1] - 太平古城"港动粤经典·星耀左江夜"港星之夜明星见面会和"活力夜广西"主题活动共吸引21.79万人参加 带动消费1743.2万元[2] - 项目有望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 加速崇左商业转型升级进程[1]
“上天入地”玩出新花样——贵州避暑旅游释放暑期消费新活力
新华网· 2025-08-12 14:04
贵州避暑旅游市场概况 - 贵州以“山地公园省”的定位,通过“水陆空”立体式玩法重新定义避暑体验,展现出“年轻逆袭者”的姿态 [1] - 2025年1至6月,贵州旅游接待总人次同比增长8.2%,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10.6% [9] 猴耳天坑景区(极限体验) - 景区核心项目“超级大秋千”是全球首个架设在天坑内部的极限秋千项目,垂直落差达92米,在短视频平台相关话题播放量超20亿,单条视频点赞量超300万 [2] - 景区从观光转向体验,游客中“00后”占比最高,2024年1至6月接待人次达10.7万人次,累计销售额近6800万元 [3] - 景区实行预约制,每日承载量有限,除超级大秋千外,还提供飞拉达攀岩、洞穴探险等项目 [2][3] 洛北河漂流(水上项目) - 洛北河漂流素有“黔中第一漂”之称,河道全长十余公里,起点到终点落差约88米,全程有7处大险滩,最高落差达8米 [4][5] - 2024年6月20日开漂以来,共接待游客约3.5万人次,同比增长近10倍,景区配备66名安全员和4艘救援艇保障安全 [5] - 景区以漂流为支点拓展多元玩法,开发水上秋千、深水跳台等新项目,周边摊贩在天气晴好的周末日销售额达三四千元 [6] 牂牁江景区(低空运动) - 牂牁江是国内知名的滑翔伞SIV训练场地,场地落差约700米,年可飞天数约300天,吸引了国内外运动员和学员 [7][8] - 体验双人飞行的游客中年轻人占一半以上,25岁以内游客增多,旺季需提前一周预约,过夜游客逐年增加 [8][9] - 景区通过举办“翱翔贵州”国际滑翔伞邀请赛等体育赛事提升知名度,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 [8][9]
峨眉山A2025年上半年业绩下滑,但第二季度净利润逆势增长
证券之星· 2025-08-08 06:07
经营业绩概览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57亿元,同比下降10.07% [2] - 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8.48% [2] - 扣非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9.65% [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6238.12万元,同比增长7.35% [2] - 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6200.2万元,同比增长6.73% [2] 主要财务指标 - 毛利率48.07%,同比下降3.09% [3] - 净利率24.3%,同比上升6.41% [3] - 三费总计8112.65万元,占营收比例17.75%,同比下降7.04% [4]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4.95元,同比增长3.64% [5]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元,同比增长2.97% [5] - 每股收益0.23元,同比下降8.47% [5] 主营业务分析 - 客运索道收入1.85亿元,占总收入40.48%,毛利率79.45% [6] - 游山门票收入1.22亿元,占总收入26.78%,毛利率46.47% [7] - 宾馆酒店服务业收入8272.53万元,占总收入18.10%,毛利率5.37% [8] 财务状况与现金流 - 货币资金16.51亿元,同比增长20.27% [9] - 应收账款5053.68万元,同比下降16.04% [9] - 有息负债5.01亿元,同比微降0.52% [9] 发展前景与挑战 - 公司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完善的产业链 [10] - 需提升服务质量并优化业务结构以应对游客减少和市场竞争 [10] - 需加强成本控制以提高运营效率和长期盈利 [10]
新疆一景区“网红桥”突然断裂,29人滑落,当地通报:5人遇难24人受伤,景区已关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07:57
事故概述 - 新疆伊犁州昭苏县夏塔景区吊桥于8月6日18时18分发生桥索断裂导致桥面倾斜 桥上29人滑落 造成5人遇难 22人受轻伤 2人伤势较重 受伤人员已送医且无生命危险 [1] - 事故现场有直升机参与救援 部分游客跌入湍急河流中 应急管理局称游客受伤及落水失联情况仍在核实 [4] - 该景区吊桥曾在2024年6月19日发生类似断裂事故 因一侧主绳损坏导致倾斜 景区当时承诺加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修 [6] 应急响应与处置 - 事故发生后伊犁州和昭苏县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组织应急、消防、卫健等部门赶赴现场救治伤员并安抚游客 [1] - 昭苏县夏塔景区目前已关闭 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1]
珠江钢琴:控股三级子公司中标白水仙瀑景区经营权
中证网· 2025-08-06 13:00
公司动态 - 珠江钢琴控股三级子公司广州白水寨景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成功中标白水仙瀑景区经营权招选项目 资源使用费起始金额为843万元/年 合作期20年 承诺投入不低于4亿元进行开发运营 [1] - 项目要求五年内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涵盖白水仙瀑和石马龙水库区域整体运营 [1][2] - 公司计划构建"白水仙瀑景区+石马龙音乐小镇+派潭体育公园"三位一体空间格局 投资不低于4亿元升级设施 [2] 战略转型 - 此次中标是珠江钢琴成立文旅平台公司珠江文之旅后在"艺术+文旅"新赛道的首个重大突破 标志着从传统乐器制造商向文化消费服务商转型的关键步伐 [2] - 项目采用"文旅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 融入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部署 通过打包整合区域资源联动乡村产业升级 [2] 项目规划 - 日间强化山水诗画游览 夜间通过光影瀑布、幻光森林等科技手段营造仙境氛围 打造昼夜双场景体验 [2] - 开发大湾区首个户外音乐主题小镇石马龙 布局幻乐剧场及滨水酒吧街等潮流业态 [2] - 在派潭体育公园植入"荔枝音乐节"IP 目标将年游客接待量从50万人次提升至150万人次 [2] 区域联动 - 通过举办旅游文化节、发行"引领区好物数字化文旅卡"等方式整合增城、从化区域酒店、民宿及农产品 [2] - 项目旨在打造南中国山水悦养旅居目的地 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2]
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三级子公司竞拍中标结果的公告
项目中标情况 - 公司控股三级子公司广州白水寨景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中标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白水仙瀑景区经营权招选项目 [1] - 中标价包括资源使用费起始金额843万元/年 并要求20年合同期内投资总额不低于4亿元人民币 [2] - 项目招标方为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及广州市增城区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管理处 [2] 项目运营要求 - 项目内容涵盖白水仙瀑和石马龙水库的经营权合作与运营服务 [2] - 需在合作协议签订后五年内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 - 项目运营包括投资开发、建设管理、媒体宣传及景区经营等全链条服务 [2] 战略意义与财务影响 - 项目符合公司长远发展战略 为拓展文旅新赛道提供经济增长点 [3] - 项目资金来源于子公司自有资金 不会对母公司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3] - 通过延链补链强化产业协同 未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