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解密主力资金出逃股 连续5日净流出495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7:55
主力资金净流出个股统计 - 沪深两市共495只个股连续5日或以上主力资金净流出 [1] - 高盟新材连续1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持续时间最长 [1] - *ST九有连续1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持续时间第二 [1] 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 - 光线传媒连续5天累计净流出20.24亿元,规模最大 [1] - 中国中免13天累计净流出18.03亿元,规模第二 [1] - 赤峰黄金5天累计净流出12.77亿元,规模第三 [1] 主力资金净流出比例 - *ST龙宇主力资金净流出占成交金额比例最高,近6日下跌26.28% [1] - 湖北宜化净流出比例达12.18% [1] - 青农商行净流出比例达12.93% [1] 累计涨跌幅 - 凯利泰近8日累计下跌32.30%,跌幅最大 [1] - 罗博特科近9日累计下跌27.43% [1] - 沐邦高科近9日累计下跌27.23% [2] 黄金相关ETF - 黄金股ETF(159562)跟踪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指数 [4] - 近五日黄金股ETF下跌1.39%,市盈率19.23倍 [4] - 最新份额增加1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333.7万元 [4]
全球首次!优必选正式签署小批量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商务部等6部门联合发文,优化离境退税办理流程;加强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和监管——《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08:19
重要市场新闻 - 下调离境退税起退点至200元人民币,境外旅客同日同店购买退税物品金额达到该标准即可申请办理离境退税 [1] - 提升退税商品供给水平,增加老字号产品、中国消费名品、智能产品、非遗产品、工艺美术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文化创意产品、名优特产、体育用品等优质产品供应 [1] 行业掘金 人形机器人 - 优必选与采购方签订大型双足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涉及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与商用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C,用于汽车工厂的生产制造和商用接待等环节 [2] - 这是全球首次在工厂制造业场景签署小批量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标志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场景的商业化落地迈出坚实一步 [2] - 优必选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单机自主向群体智能进化,开展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协同实训 [2] - 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未来五年持续增长,有望突破万亿规模 [2] - 相关概念股包括汉威科技、南山智尚、东土科技等 [2] 人工智能 - 国家强调人工智能领域需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集中力量攻克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 [3] - 深圳市福田区部署DeepSeek-R1应用于240个现实政务场景,整体工作效率提升超过20% [3] - 深圳推出全国首个面向公众的AI政务助手,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3] - AI赋能政务信息化市场空间广阔,提效降本空间较大,未来AI+政务有望快速落地 [3] - 相关概念股包括博思软件、新点软件、中科江南等 [3] 离境退税 - 优化离境退税办理流程,加快完善离境退税管理系统,提升信息录入、比对、验核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4] - 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推广至全国,鼓励更多退税商店、退税代理机构提供该服务 [4] -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境外旅客较集中的区域设立集中退付点 [4] - "即买即退"政策范围扩大+便利性提升,与入境免签政策叠加,进一步激发境外旅客入境消费活力 [4] - 相关概念股包括中国中免、王府井、武商集团等 [4] 核电 - 国务院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共计5个工程、10台新机组,其中8台采用华龙一号机组 [5] - 新项目均采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单台国产百万千瓦三代核电机组投资约200亿元,本次新核准机组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 [5] - 核电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涉及产业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5] - 受益AI数据中心快速扩张,核电等绿电需求加速爆发 [5] - 相关概念股包括国光电气、精达股份、合锻智能、应流股份等 [5] 避雷针 - 星光股份及董事长戴俊威、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振江、董事会秘书张桃华收到广东证监局警示函,因业绩预告与实际差异较大且未及时披露风险提示 [6] - 科威尔董事蒋佳平、任毅、邰坤,监事夏亚平,高级管理人员唐德平和叶江德计划减持不超过2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21% [6] - 祥生医疗股东无锡祥鼎投资企业、上海御德科技有限公司、无锡祥鹏投资企业拟减持不超过193.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72% [6] - 海源复材股票自4月29日起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简称变更为"*ST海源" [6]
中金:海南自贸港“羽翼”渐丰
中金点睛· 2025-04-25 07:40
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情况 - 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标志着海南全岛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新阶段,配套政策涵盖税收优惠、离岛免税等关键领域[3] - 2020-2024年海南GDP复合增速达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显示政策红利初步显现[1] - 2025年底封关运作是核心目标,将实施"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五大原则,形成"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特殊监管模式[5][6] 航空机场业发展 - 海南现有3座民航机场(海口、三亚、琼海),2024年实际客流量4931万人次,占设计容量83%,其中国际线占比仅4%[9][11] - 短期客流受分流影响:2024年海南客流较2019年增长10%,但修复速度落后全国国内线,主因出境游恢复及新兴旅游目的地竞争[9] - 长期增长潜力明确:海口机场规划2035/2050年旅客吞吐量达6000万/9000万人次,对应CAGR分别为8%/3%[11] - 海航控股作为最大承运人(32%市场份额)经营改善,机队利用率和收益指标快速修复,叠加企业所得税优惠(15%税率)及航材免税政策,成本端持续优化[20][24] 旅游零售业趋势 - 离岛免税政策6次调整后,2020-2021年销售额同比激增104%/80%,但2023-2024年出现客单价下滑,主因高端消费外流及套代购打击[13] - 2025年省政府目标离岛免税销售额同比增长10.6%,预计客流增长将带动客单价企稳[13] - 封关后税收制度可能双轨并行:离岛免税商免销售税,一般零售主体需缴纳,长期或取消牌照区分[18] 交通基建规划 - 航空是主要进出岛方式,2024年占离港旅客量74%,现有3座机场扩容计划中(三亚凤凰三期将提升容量至3000万人次)[7][11] - 第七航权开放政策允许外航经营海南至第三国航线,有望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地位[24]
报告预计海南自贸港封关后旅游零售市场将逐步推行“落地免税”
中国新闻网· 2025-04-13 23:42
文章核心观点 - 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发布《海南自贸港旅游零售白皮书2025版》,预计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短期形成免税与有税零售并轨共存格局,长期推行“落地免税”政策;2024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低于2023年但市场仍具活力,今年封关临近预计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推动行业向好 [1][2] 海南自贸港零售格局预测 -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短期内形成免税(离岛免税、岛民免税、离境退税等)+有税(传统线上线下有税、回头购、跨境电商O2O新试点等)共存格局,长期逐步推行“落地免税”政策 [1] - “落地免税”政策执行后,实现所有主体经营的消费品进口上岛关税全免,零售端统一征收简化的销售税,给予离岛旅客“二线”出岛环节行邮物品限额大幅度优惠 [1] 2024年海南离岛免税市场情况 - 2024年海关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低于2023年,原因是出境消费全面恢复使部分高端消费者回流境外购物,国货崛起分流部分国际品牌销售 [2] - 2024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环比分别录得44.6%和24.9%的增长,显示市场仍具活力 [2] 行业未来趋势 - 今年随着封关临近,预计政府将进一步出台扶持政策,推动行业向好发展 [2]
中信证券: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利好入境旅游及零售
快讯· 2025-04-10 08:47
文章核心观点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政策优化利好入境旅游及零售,对内需消费市场有提振作用,中长期市场空间广阔,建议关注相关领域企业 [1] 具体内容 -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有助于推动入境游增长和入境购物提升 [1] - 参考日本退税政策发展,政策优化显著带动入境旅游及退税渠道销售额增长 [1] - 建议关注旅游零售运营商、旅游服务提供商、消费基础设施和相关运营商、景区、跨境生态服务商 [1]
5000亿超级定增来了
猫笔刀· 2025-03-30 22:19
人形机器人行业 - 金沙创投朱啸虎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因商业化路径不清晰且缺乏真实可持续的客户需求,现有客户多为高校研究机构、竞争对手或展示用途[1] - 行业估值因市场情绪快速上涨,但商业化能力未验证,市场共识过高,朱啸虎认为此时应退出[2] - 机器人公司注重展示技巧(如"翻跟头"),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客户需求多为凭空想象,替代人工的经济账不明朗[3] 消费板块 - 朱啸虎目前看好消费板块,因市场情绪悲观、估值偏低,存在结构性机会[3] 银行定增 - 中、建、交、邮储银行定增规模分别为1650亿、1050亿、1200亿、1300亿,定增价采用20日均价基准,但实际溢价10%-20%以安抚市场[4] - 银行股普遍破净,此前华夏银行(2022年定增220亿溢价206%)、农业银行(2018年定增1000亿溢价53%)均有超高溢价增发先例[4] - 主要银行定增价与市价对比:中国银行(6.05 vs 5.5)、建设银行(9.27 vs 8.52)、交通银行(8.71 vs 7.36)、邮储银行(6.32 vs 5.2)[5] 公司动态 - 湘财股份80亿吸收合并大智慧,换股比例1:1.27,大智慧股东现价换股后亏损约3%[5] - 美的集团2024年利润385亿(+14.3%),计划每股分红3.5元(股息率4.5%)并回购50-100亿股份,合计回馈股东约368亿[5] - 赣锋锂业2024年亏损20.74亿,四季度亏损5.3亿(同比减亏2/3),每股分红0.15元[5] - 中国中免2024年净利润同比降36.4%,每股分红1.05元[5] - 上海机场2024年利润19.34亿(+107%),因低基数效应显著[5] 其他事件 - 李嘉诚出售港口交易因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审查推迟,旗下公司市值已跌600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