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稻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海南好米”评选活动在三亚举行
海南日报· 2025-08-09 08:02
行业动态 - 第七届"海南好米"室内食味品鉴评选活动在三亚举办 四十多个电饭锅同时烹饪不同品种大米进行专业品鉴 [2] - 评选标准包括气味 外观 适口性 滋味 冷饭质地五个维度 专家通过观察颜色光泽 品尝黏性弹性软硬度等指标进行评分 [2] - 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饮食需求提升 优质大米需兼具色香味和低淀粉含量等健康指标 [3] 品种选育 - 活动从2019年开始连续举办 旨在通过选育推广优质稻米品种推进海南稻米品牌化和产业化 [3] - 评选活动从种子环节开始 去年11月向全国征集优质水稻品种 经过统一管理种植后选出34个品种进入品鉴环节 [3] - 除主食大米外 还专门评选13个适宜制作稀饭的品种 考核标准包括水饭分离度 软硬度及抗馊性 [3] 获奖成果 - 色香优粉丝 香禾优1002两个品种获得"海南好米"金奖 广香优银丝获稀饭金奖 [3] - 获奖品种将获得政策扶持和专家指导 加快推广种植 [4] 产业规划 - 活动旨在推进海南水稻产业结构调整 扩大"海南好米"品牌影响力 [4] - 计划通过持续推广让省内外消费者都能了解品尝到海南优质大米 [4]
守护大国粮仓!黑土地闪耀巾帼力量
新华社· 2025-08-08 17:13
行业技术发展与推广 - 研究员刘凤艳主持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在黑龙江及周边地区累计种植面积超过400万亩 [1] - 新品种实现每亩增产50多公斤,为农户增收上亿元 [1] - 建三江七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女科研班组年均开展助农活动200余场,提供一对一技术指导 [5] 农业商业模式创新 - 新农人陈雨佳通过直播营销帮助村里大米提升销量,并成立合作社吸引157户当地村民加入 [3] - 抚远市玖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培养女性田间主播,探索电商赋能与妇女增收的特色发展路径 [5] - 陈雨佳在村里组织插秧节、丰收节等活动,并计划开展乡村稻田音乐节和青年交友联谊会以推动农文旅融合 [4] 人力资源与产业带动 - 陈雨佳带动村里200多名妇女学习直播、开办农家乐、担任导游和创办民宿 [3] - 当地妇联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专家指导等资源 [3] - 刘凤艳创立三八红旗手工作室并举办技术培训班,充分发挥女性细致耐心的优势 [1]
日本水稻面临极端高温,米价要再创新高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08 15:37
极端天气对日本水稻生产的影响 - 日本主要水稻产区(东北和北陆地区)在7月经历了近80年来最少的降雨量 [1] - 8月热浪席卷全国,打破多项气温纪录,局地气温升至40摄氏度以上,并接连刷新高温纪录至41.8摄氏度 [1] - 由于高温少雨持续,福井县、新潟县和长野县等地严重缺水,水稻长势受影响 [1] - 极端天气正值水稻收获季前夕,给产量带来巨大不确定性 [1] - 日本的极端热浪正变得越来越频繁,构成长期挑战 [4] 日本大米市场供应与价格现状 - 由于2023年夏季酷热导致收成创下十多年来新低,今年米价已比一年前高出约50% [1] - 2023年酷暑重挫水稻产量,引发全国性"大米危机",东京超市出现米袋被抢空、限购现象 [2] - 部分学校被迫减少米饭供应天数,商店和餐馆也纷纷提价 [2] - 日本6月大米价格同比涨幅达100.2%,5月涨幅达101.7%,处于超过半个世纪以来的最快增长水平 [2] 政府应对措施与产量前景预测 - 日本首相打破数十年政策常规,鼓励农民无视产量上限、扩大种植 [3] - 政府成立专门工作组,并调动水车帮助灌溉农田,试图缓解危机 [3] - 若无极端天气影响,因种植面积扩大,今年日本水稻产量本有望增长约8%,达到735万公吨 [3] - 有观点认为种植面积扩大可抵消部分极端天气影响,预计产量将会增加,但由于供需前景不明,价格最终仍可能上涨 [3] - 日本农林水产省表示确切产量需秋收后才能知晓,且风险可能根据未来天气扩散到其他地区 [3] 日本大米市场的结构性特征 - 日本大米市场相对封闭,为保护本国产业对进口实施严格管制,每年仅允许77万吨免关税大米进入 [4] - 超出免税额部分的进口大米关税高达每公斤341日元(约合2.30美元),难以通过大量进口平抑国内米价 [4] - 与全球市场形成对比,亚洲基准米价已跌至近八年最低水平 [4] - 日本正寻求适应方案,例如在北海道等过去被认为过于寒冷的地区种植水稻,自2018年以来北海道已成为日本第二大水稻产区 [4]
陕北的好江南 今日新模样 南泥湾“牵手”北大荒
人民日报· 2025-08-07 06:20
南泥湾农业复兴 - 南泥湾水稻种植面积已恢复至1000亩,延安成立南泥湾开发区推动发展 [4] - 修复改建老旧水渠,打井6口解决灌溉问题,持续改良盐碱化土壤 [5] - 引入无人驾驶插秧机、联合收割机、无人机等先进农机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5] 南北农业技术合作 - 南泥湾集团与北大荒集团合作建设千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 [7] - 北大荒带来优质水稻品种和先进种植管理技术,筛选出3个主栽品种适应南泥湾环境 [9] - 水稻平均亩产从2019年950.4斤提升至2022年1186.6斤,亩产值超4000元 [10] 现代农业技术应用 - 采用数据思维管理温度、湿度、pH值等参数,调整插秧机参数和无人机作业方案 [9] - 育秧技术本地化,加装遮阳网、铺设无纺布,精准调整苗床土壤酸碱度 [9] - 千亩示范田亩产值已超4000元,"南泥湾大米"品牌逐渐打响 [10] 农文旅融合发展 - 打造抗日主题稻田画,吸引游客体验农耕生活 [11] - 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成为陕北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生态恢复成效显著 [11] - 2024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形成革命旧址参观、稻田研学等多元业态 [12]
中国援布隆迪农业专家组帮助当地种植杂交水稻3800公顷 “为布隆迪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人民日报· 2025-08-04 05:55
项目成果 - 在布隆迪15个水稻主产区建立76个示范村[2] - 成功选育7个适合当地稻种[2] -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3800公顷[2] 产量提升 - 示范村水稻单产从不足3吨/公顷提升至9-12吨/公顷[2][3] - 实现年均增产2.85万吨稻谷[2] - 鲁塔纳省试种145公顷杂交水稻单产达9吨/公顷以上[2] 经济效益 - 项目带动年均增收1425万美元[2] - 布班扎省林格四村134户1072人全部脱贫[3] - 农户通过种植杂交水稻实现收入大幅增长并改善生活条件[1][2] 技术推广 - 创新采用"生产性投入基金"模式保障生产资料供应[3] - 该模式已在56个减贫示范村成功推广[3] - 为当地培养农业技术骨干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3] 区域发展 - 鲁塔纳省成为布隆迪新粮仓[2] - 布吉加村合作社规划将种植面积扩大至280公顷[2] - 布隆迪政府将水稻高产技术列入国家农业发展规划[3]
扬大团队发现控制垩白的关键基因
新华日报· 2025-07-30 05:26
水稻垩白基因研究突破 - 扬州大学严长杰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突破性成果,首次精准定位并系统揭示了控制水稻垩白形成的关键基因Chalk9,破解其分子调控机制 [1] - 垩白表现为稻米上不透明的斑块,是淀粉颗粒与蛋白质基质合成节奏失衡导致的结构性缺陷,直接影响稻米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 [1] - 数据显示垩白度每降低1%,稻谷收购价格上涨0.8%-1.2% [1] 基因作用机制 - Chalk9基因编码一种E3泛素连接酶,通过调控OsEBP89转录因子的蛋白稳态,确保淀粉与蛋白质合成同步 [1] - 当Chalk9基因功能减弱时,OsEBP89蛋白积累增多,导致垩白形成 [1] - 研究人员在Chalk9基因启动子区发现了一段64个碱基长度的插入/缺失变异,携带优良版本Chalk9-L的水稻种质能显著降低垩白率 [1] 应用前景 - 全球约30%的籼稻品种缺乏Chalk9-L优异等位基因 [2] - 该发现为解析稻米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提供新视角,为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直接可用的基因资源 [2] - 研究成果有望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实现高产与优质协同,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潜力 [1][2]
低碳大米提振东南亚农业竞争力
经济日报· 2025-07-29 05:52
低碳水稻技术应用 -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试点低碳水稻模式覆盖4518公顷土地,每公顷产量提高5%至10%,利润增加114美元至190美元,同时减少12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1] - 核心技术为交替湿润灌溉,结合精准施肥后单季可削减3吨至12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0%氮肥和40%灌溉用水量 [1] - 泰国正大集团推出"皇族金辉低碳大米"进入欧洲超市,将低碳概念转化为农业竞争力战略 [1] 生产体系协同优化 - 越南芹苴农民整合节水灌溉与秸秆回收,每公顷降低生产成本41.8美元,增加40万越南盾秸秆销售收入 [2] - 缅甸28家出口米厂安装41.9兆瓦太阳能系统,塞因莱米厂实现487kWp光伏供电延伸至产业链下游 [2] 国家农业转型框架 - 越南"百万公顷优质低排放水稻计划"目标2030年覆盖湄公河三角洲50%产区,已授权7家公司生产1.92万吨低排放稻米,中安高科公司以820美元/吨高价出口日本 [3] - 泰国正大集团通过订单农业提供250泰铢/吨补贴,计划将低碳大米产量从2025年2万吨增至2026年4万吨 [3] - 菲律宾南哥打巴托省投资1.2亿比索(约210万美元)建设废弃物制能项目支持生态农业 [3] 全球市场影响 - 泰国白米价格2024年5月跌至431美元/吨同比降30%,低碳大米通过绿色溢价创造新利润空间 [4] - 越南试点农户每公顷利润提高36.7%,泰国品牌溢价抵消市价压力,越南筹备将低碳稻纳入碳信用体系 [4] 产业链挑战 - 越南同塔省因灌溉渠道老化无法满足技术要求,硬件升级具紧迫性 [5] - 碎片化土地限制技术效率,泰国正大集团需250泰铢/吨补贴激励农户 [5] - 减排量缺乏统一核证,认证体系缺失可能导致绿色溢价沦为炒作工具 [5] 碳市场发展 - 越南立法构建碳交易框架,稻作碳汇完成认证后湄公河三角洲可产出可交易碳信用 [6] - 东南亚低碳大米革命既是农技升级也是全球竞争力重构战略 [6]
日本多地严重缺水 水稻产区面临“新米危机”
快讯· 2025-07-27 22:09
天气影响 - 日本近期遭遇高温天气 降水量较往年同期大幅减少 [1] - 多地严重缺水 部分地区水库蓄水量告急 [1] 农业影响 - 水稻长势缓慢 新米收成面临危机 [1]
水稻播种用上“3D打印”(三夏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7-17 09:16
水稻播种技术革新 - 江西万载县妈妈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水稻播种,通过精量定位的印刷播种机将稻种精准排列并粘在可降解育秧纸上 [2][3] - 传统育秧方式存在种子分布不均问题,每个秧盘孔洞种子数量差异大,多则八九粒,少则一粒没有,影响发芽和生长 [3] - 新技术使用淀粉、葛根粉等原料制成的胶水,每个胶水点粘一两粒种子,与秧盘孔洞一一对应,解决分布不均问题 [3] 技术优势与效益 - "3D打印"播种技术使90%以上的孔洞都有种子,育秧纸覆盖两天左右分解,能够保湿保温、提高种子发芽率 [3] - 新技术使每亩田用种量从四五斤减少到3斤,节省种子成本五六十元 [4] - 秧苗质量提升,插秧后比普通秧苗提前5天左右返青,苗壮且根系发育良好 [4] 生产流程优化 - 传统"双抢"时期需在20天内完成早稻收割和晚稻插秧,时间紧迫,秧苗易出现徒长现象 [5] - 新技术可提前"打印"育秧纸并卷成筒储存,随用随取,储存时间可达半年 [5] - 稀播、匀播技术使秧苗在秧盘中存放二三十天也不会出现徒长,为"双抢"留足时间 [5] 行业应用前景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专家指出该技术可实现精量化、机械化育秧,降低种植成本,提升水稻产量 [3] - 新技术已在100亩试验田成功应用,参与试种的农户反馈效果良好 [4] - 该技术解决了传统育秧方式导致的"高脚苗"、"黄化苗"问题,提高移栽后成活率和产量 [4][5]
多点发力降低高温对农业生产影响 “新”潮澎湃为稳产优产保驾护航
央视网· 2025-07-13 18:36
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持续高温天气对农作物和水产养殖造成一定影响 [1] - 山东河南等地采取科学灌溉和设施防护措施降低高温影响 [1] 山东青州花卉种植应对措施 - 智能化温控设备将花卉大棚温度稳定在26℃左右 [2] - 技术人员下沉一线指导花企和农户降温控湿工作 [2] - 采用智慧监测加人工巡检模式及时检修设备隐患 [2] 山东乐陵泥鳅养殖保障措施 - 高温天气和养殖关键期对泥鳅养殖构成威胁 [4] - 新建2条专用供电线路确保增氧设备24小时运转 [4] - 保障水体溶氧量恒定避免泥鳅缺氧死亡 [4] 河南淮滨抗旱水源调度 - 水利部门调度全县18座中小型水库保障抗旱水源 [6][7] - 抽水机全天候工作确保水稻充分浇灌 [7] - 农业技术人员根据水稻生长阶段提供科学浇水指导 [7] 田间灌溉管理机制 - 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实现24小时田间有水 [9] - 选择早晚时段浇水避免中午高温水分蒸发过快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