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增城丝苗米
icon
搜索文档
多元套餐精准对接!广州两所高校采购80万元增城农特产
南方农村报· 2025-11-17 18:03
交易概述 - 广州航海学院与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采购增城农特产 总订单金额超过80万元 [4][7] - 广州航海学院采购量逾千份 总金额近44万元 [7] -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采购中秋套餐约700份 总额近40万元 [7] 产品与供应商 - 采购产品涵盖增城丝苗米 增城迟菜心面 花生油及增城腊味等多类名优农产品 [8][9] - 供应商为广州增城万家旅舍管理有限公司 该公司隶属增城农投集团 [15] - 增城农投集团持续以福利产品销售方式推广增城特色农产品 [16] 合作模式与未来展望 - 合作在增城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协调下开展 围绕教职工需求设计多款主题套餐 [2][3] - 未来相关部门将继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推动增城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 [12][13]
地理标志赋能乡村振兴 “粤字号”品牌擦亮大湾区名片(人民网)
人民网· 2025-11-06 17:12
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概况 - 广东省已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29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1] - 凤凰单枞茶、英德红茶、新会陈皮等10个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清单》 [1] - 国际地理标志产品服务基地围绕国际地理标志研究、大数据中心、产品交易运营等七大功能构建服务体系 [5] 增城丝苗米产业效益 - 增城丝苗米品牌价值突破51.5亿元 [1][4] - 产业带动3.4万户农户就业,年产量达4.4万吨,核心区产值近19亿元 [2] - 通过订单收购、优质优价机制累计带动农户超6000户,实现每户年均增收超2000元 [2] 品质管控与品牌建设 - 建立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一粒米从田间到餐桌需经过超20项检测 [3] - 产品包装上使用溯源码,可查询从种植到货架的全流程信息 [3] - 重点规范引导20家左右授权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推动统一生产环境和外包装 [4] 市场推广与产业融合 - 创新农旅融合模式,常态化举办丰收节、荔枝节等活动,并在广州塔、正佳广场等场景推广 [4] - 增城丝苗米、增城荔枝包揽广东省首届地理标志产品广货手信节前十名中的前两名 [4] - 线上开发地标小程序,集中推广20家授权企业产品,其中七成以上拥有自有电商平台 [4] 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 - 增城区拥有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量位居全省各区县第一 [2] - 增城荔枝品牌价值达24.8亿元 [4] - 地理标志产业正打通产品—产业—品牌—市场—保护—富民全链条 [5]
地理标志赋能乡村振兴 “粤字号”品牌擦亮大湾区名片
人民网· 2025-11-06 11:29
地理标志产业政策与规模 - 广东省地理标志产品数量达229个,位居全国前列 [1] - 《广东省地理标志条例》于2023年1月1日实施,为产业提供法治保障 [1] - 凤凰单枞茶、英德红茶、新会陈皮等10个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清单》 [1] 增城丝苗米产业发展成效 - 增城丝苗米品牌价值突破51.5亿元 [1][4] - 产业带动3.4万户农户就业,年产量达4.4万吨,核心区产值近19亿元 [3] - 通过订单收购、优质优价机制累计带动农户超6000户,实现每户年均增收超2000元 [3] 品质控制与品牌建设 - 建立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一粒米从田间到餐桌需经过超20项检测 [4] - 重点规范引导20家左右授权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推动统一生产环境和外包装 [4] - 增城丝苗米和增城荔枝品牌价值分别为51.5亿元和24.8亿元,包揽十大‘广货手信’前两名 [4][5] 市场推广与产业融合 - 创新农旅融合模式,常态化举办丰收节、荔枝节等活动,推广场景进入广州塔、正佳广场等 [5] - 线上开发地标小程序,集中推广20家授权企业产品,其中七成以上拥有自有电商平台 [5] - 国际地理标志产品服务基地围绕研究、大数据、交易运营等七大功能构建服务体系 [6]
广东农业品牌为何领跑全国?|南岭东风
南方农村报· 2025-10-14 12:03
行业政策与品牌成就 - 农业农村部公示《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广东省的增城丝苗米、郁南无核黄皮、从化荔枝、西牛麻竹笋、湛江对虾、程村蚝六个品牌入选,成为上榜品牌数量最多的省(市、区)[3][4][5] - 广东省农业品牌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全省农业企业品牌总价值超过2500亿元[9] - 从化区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推动荔枝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亿元[82][83] 核心理论体系与模式创新 - 为解决农产品“增产不增收”问题,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工作组提出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即建立1个农产品大数据,组建销区采购商和产地经销商2支队伍,拓展销区和产区2大市场,策划2场产销对接活动,实现品牌打造等1揽子目标[38][39][42][43][44][45] - “12221”体系在徐闻菠萝产业应用中成效显著,徐闻菠萝年产值从9.8亿元增长至25亿元,辐射带动近5万农户增收[47][48] - 该理论体系已从农业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中出发,揭示了品牌强农的深层规律,并运用至广东许多农产品品牌建设中,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指向针[58][59] 地方品牌建设实践案例 - 从化荔枝通过贯彻“12221”体系并结合科技创新,如超低温冷冻锁鲜技术及“5G+AI模式”,实现从“对标”到“定义”的品牌跃迁,成功打开欧洲等国际市场[64][65][66][78][79][80] - 清远市提出打造五大百亿级农业产业,其西牛麻竹笋产业通过举办尝鲜季暨产业招商推介活动,邀请国内外采购商走进产区,有效提升了采购信心和采购量[86][87][88][94] - 阳江市借鉴徐闻菠萝成功经验,依托互联网平台培养程村蚝专业养殖网红,并建设蚝文化示范推广基地,品牌价值提升后公司生蚝高峰期一天能卖出10万斤[95][96][98] 媒体赋能与营销创新 - 广东省发挥媒体作用破解“增产不增收”问题,如湛江遂溪县打造全省首个“小红书村”,镇干部带头制作短视频,全镇注册300多个账号发布千余条“种草笔记”,使遂溪“仙品荔”未摘先售超6成,预计总销售额超3亿元[111][112][113][114] - 广东举办“6·6给‘荔’节——广东荔枝全球品鲜嘉年华”活动,联合央视、主流媒体及网络大V、头部主播进行不间断直播,播放量远超千万次,助推释放荔枝产销新动能[116][117][118] - 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委宣传部联合印发《“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发挥媒体在信息传播、资源整合、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功能[119][120][121]
南农晨读 | 山海知味
南方农村报· 2025-10-14 11:04
粮食安全政策 - 《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修订通过,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共9章45条 [5][6] - 修订内容主要围绕耕地保护、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应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制度完善 [6][7] 农业品牌与精品培育 - 广东六个品牌入选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包括增城丝苗米、郁南无核黄皮等,上榜数量居全国首位 [10][11] 旅游行业表现 - 双节假期广东接待游客逾6517万人次,同比增长11.5%,旅游收入超613亿元,同比增长14.2% [12][13] - 红色旅游、古驿道游、乡村游等业态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乡村旅游人次同比增长17% [8][13][14] 农业科技与产业振兴 - 华南农业大学派出209个农村科技特派团,扎根全省21个地市的县镇村,将前沿农业科技成果带到田间地头 [21][22][23] -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20][37] 乡村振兴地方举措 - 汕头推动城乡风貌全域提档升级,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26][27] - 东莞以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重点,推动农文旅融合 [28] - 茂名聚焦普惠金融改革试点,推动金融资源深度融入乡村产业 [29] - 肇庆深挖古村落历史人文内涵,统筹美丽圩镇与示范带建设 [30] - 潮州加快“两违”清拆与“三线”整治,优化镇村色彩规划 [31] - 云浮全力整治城乡“三线”乱象,坚持“清除存量”与“遏制增量” [32] 农产品电商与销售 - 东方甄选在湛江的海上直播吸引超过200万人观看,创下5.8万单订单,卖出34.8万条金鲳鱼,总销售额超600万元 [42][43][44] - 直播成功凭借广东金鲳鱼的品质魅力,产品通过直播间销往全国 [45]
“双节”广东乡村旅游人次同比增长17% | “百千万”周周见
南方农村报· 2025-10-13 11:31
双节假期广东文旅市场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8天全省接待游客6517.6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7天增长11.5% [19][20] - 假期实现旅游收入613.2亿元,同比增长14.2% [20] - 全省游客人均花费940.8元,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2.5% [24] 各细分旅游业态数据 - 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2421.9万人次,同比增长16.5% [21] - 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365.5万人次,增长14.8% [21][22] - 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190.3万人次,增长14.7% [22] - 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269.1万人次,增长17.0% [23] - 纳入监测的80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市民游客291.6万人,增长16.2% [23][24]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 - 广东省六个农业品牌入选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上榜数量居全国首位 [3][4][36][38] - 入选品牌包括增城丝苗米、郁南无核黄皮、从化荔枝、西牛麻竹笋、湛江对虾、程村蚝 [36][37] - 郁南无核黄皮占据全球总产量四分之三,年产量14万吨 [41] - 湛江对虾年产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养殖产量25万吨,年加工量约50万吨 [43] - 程村蚝年产值超7亿元 [45] 地市高质量发展举措 - 汕头市举办2025年第三场“百千万工程”现场推进会,动员全市冲刺“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9][71][72] - 肇庆市委深改委选取并推介了16个涵盖教育科技、县域经济、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基层改革典型案例 [10][84][87] - 阳江市供销合作社与工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获得50亿元意向性金融额度,重点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冷链物流等六大板块 [12][90][98][99] 农民丰收节活动亮点 - 珠海市丰收节主会场活动首次创新融合海洋牧场、海岛旅游与农耕文化 [103][104] - 汕尾市丰收节举行“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战略合作授牌仪式,南方农村报社成为战略合作单位 [108][111][112]
南农晨读 | 云上畲乡
南方农村报· 2025-10-12 10:30
古树保护与绿美经济 - 广东现有古树名木8.5万余株 [4] - 通过创新机制、文旅融合、产业赋能探索“生态+产业+文化”融合发展模式 [5][6] - 古树名木保护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并持续释放绿美经济红利 [6][7] 人口老龄化趋势 - 截至2024年底,广东省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789.26万人,占全省户籍总人口17.46% [11] - 预计2030年老年人口占比将突破20% [12] 粤桂协作与农产品推介 - 粤桂协作框架下的专场对接已形成常态化机制,成为侗乡物产走进湾区的重要桥梁 [16][17] - 10月12至13日将举办粤桂协作・2025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农特产品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推介活动 [1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 - 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拟纳入94个区域公用品牌 [39] - 广东省从化荔枝、西牛麻竹笋、郁南无核黄皮等6个农业品牌入选 [40] - 融安金桔、荔浦芋、藤县粉葛和柳州螺蛳粉四个广西农业品牌入选,其中荔浦芋与藤县粉葛分别是其类别唯一入选品牌 [26][27][28] - 增城丝苗米入选,是全国9个入选的粮油类区域共用品牌之一,也是广东唯一入选的粮油类区域公用品牌 [31][32]
增城丝苗米入选!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公示
南方农村报· 2025-10-11 11:36
入选事件与品牌地位 - 增城丝苗米入选农业农村部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 [1][2] - 该品牌是全国9个入选的粮油类区域公用品牌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粮油类品牌 [2][3] - 这是继增城荔枝后,广州市增城区第二个有望正式入选的区域公用品牌 [4] 计划概况与品牌价值 - 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涵盖8大种类,全国共94个区域公用品牌拟纳入该计划 [8][9] - 增城丝苗米品牌价值为51.5亿元 [18] 产品特性与历史渊源 - 增城丝苗米产自“中国丝苗米之乡”广州市增城区,具有4500年稻作文化 [11] - 产品特点为米粒细长苗条、色泽晶莹、饭质爽滑绵软,被誉为“米中碧玉” [11][12] - 该品牌是广州市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双地标农产品” [12] 产业发展与规模 - 增城区丝苗米年种植面积达12.32万亩,年总产量为4.32万吨 [16] - 产业拥有注册商标72个,其中包括2个省著名商标和3个省名牌产品 [16][17] - 建有2个万亩种植示范基地和1个国家级丝苗米产业园 [17] 种质资源与科研创新 - 专家论证丝苗米发源于增城区白水山,后被中国南方多省引种推广 [21] - 增城区已选育改良了包括香丝苗2号、增科新选丝苗1号在内的30多个优质丝苗米品种 [22]
广东6个,全国最多!2025 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公示
南方农村报· 2025-10-10 23:32
文章核心观点 - 农业农村部公示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 全国共有94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 [2] - 广东省有6个品牌入选 包括增城丝苗米、郁南无核黄皮、从化荔枝、西牛麻竹笋、湛江对虾、程村蚝 成为上榜品牌数量最多的省份 [3][4][5] - 该计划旨在通过精准扶持 推动农业品牌高质量发展 重点培育23个品类的区域公用品牌 [10][11][12] 广东省入选品牌详情 - 增城丝苗米种植历史悠久 米粒细长、口感香滑 深受消费者喜爱 [15] - 郁南无核黄皮具有无核、肉厚、味甜特性 占据全球总产量四分之三 年产量14万吨 [16] - 从化荔枝果大肉厚、色泽鲜红、甜而多汁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是广东荔枝的代表品种之一 [17] - 西牛麻竹笋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富含膳食纤维与矿物质 远销海内外 年出口量稳步增长 [18] - 湛江对虾年产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 养殖产量25万吨 年加工量约50万吨 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 [19] - 程村蚝蚝肉肥厚、味道鲜美 营养价值高 市场认可度极高 已成为当地渔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年产值超7亿元 [20] 广东省历年入选情况 - 自2022年计划启动以来 广东省累计已有13个农产品入选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 [21] - 2022年入选品牌为增城荔枝、清远(麻)鸡、顺德鳗鱼 [22][23] - 2023年入选品牌为白蕉海鲈、凤凰单丛茶 [24] - 2024年入选品牌为化州橘红、英德红茶 [25] - 2025年入选品牌为增城丝苗米、郁南无核黄皮、从化荔枝、西牛麻竹笋、湛江对虾、程村蚝 [26] 2025年培育计划概况 - 培育计划针对在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的明确生产区域内 由相关组织所有 由若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共同使用的农产品品牌 [7][8] - 2025年在前三年重点培育品类基础上 综合产业规模、品牌基础、市场消费和国内外影响力等因素 重点培育23个品类的区域公用品牌 [9][10] - 入选品牌需满足发展优势明显、竞争力较强、发展潜力突出、影响力较大、带动力明显等条件 [13][14]
农业科技特派员扎根田间,全链条守护丹邱村丝苗米产业振兴路
南方农村报· 2025-09-16 00:00
农业科技特派员体系建设 - 增城区组建70人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构建区级统筹、镇街联动、村社落地服务体系 [17][18][19][20][21] - 创新建立三大机制:区级召集人机制按产业领域组织专家下沉、联席会议机制每季度研判对策、区镇街包村机制实现粮食主产区全覆盖 [23][24][25][26] - 2025年累计出动4187人次,服务农业经营主体2534次,解决生产技术难题527次 [35] 科技服务与数字化应用 - 通过农友圈、广州农博士信息群搭建线上问诊通道,实现拍照问诊快速响应 [29][32][33] - 科技特派员负责典型村挂点工作,开展农业技术面对面服务 [34] - 联动轻骑兵和乡土专家解决常态化农技服务需求 [33] 丝苗米全产业链升级 - 产业园按照科研+生产+加工+营销全产业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现代化转型 [39][40] - 聚集一批中高端品牌加工企业,研发应用高新技术夯实第二产业基础 [42][43] - 开展农用无人机植保作业,建立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 [45][46] 联农带农与经济效益 - 形成股份合作经营、订单农业、村企合作、产销联动四种联农带农模式 [49][50] - 农民每亩地收成从1000多元提升至1650元,实现租金与增值收益双收 [53][54] - 推动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紧密利益联结机制 [50] 品种创新与生态种植 - 保护增城丝苗种质资源,持续进行品种创新以维持产业竞争力 [59][60] - 联合高校开展富硒、低糖等功能米研发 [66] - 推广稻渔共生、稻鸭共育生态种植模式提升产业生态价值 [67] 人才培养与未来规划 - 开展农民技术员培训计划,培育懂技术、会经营的本土人才 [68] - 计划联动服务各类经营主体69家以上,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 [70][71] - 依托农友圈登记农技推广等服务700项次以上,带动农户2500人次以上 [73] 基础设施与品牌建设 - 建成育秧工厂、烘干中心,加工中心在建中 [75][76] - 公司已打造多个丝苗米品牌产品,持续拓宽销售渠道 [76][77] - 科技特派员持续聚焦产业升级,制定新一轮服务计划 [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