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直播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超短裙“摇胸”、CP贴身热舞!直击MCN诱导下的低俗团播
南方都市报· 2025-05-26 14:31
行业现状 - 流量经济盛行导致部分MCN机构为逐利不择手段 包括操控网络水军 炮制谣言 批量生产低俗内容 [2] - 团播作为新兴直播形式 常通过擦边舞蹈等软色情内容畸形引流 诱导观众打赏 部分直播间单夜入账达350万元 [4] - 行业存在标准化擦边操作 包括暴露服装 性暗示舞蹈动作 湿身诱惑等互动设计 某案例显示观众打赏可触发主播湿身环节重复上演 [5] 商业模式 - 团播采用多人协作模式 配备主持人控场 包含团体表演 个人表演 PK互动等环节增强参与感与打赏意愿 [4] - MCN机构系统性设计低俗内容 包括制定擦边话术清单 3分钟诱导打赏流程 并对主播进行擦边技巧培训 [8] - 部分机构通过卖CP引流 如安排男主播赤裸上身热舞 使用皮带等道具表演 相关环节出现时用户留言量激增 [6] 机构行为 - MCN机构深度参与内容策划 涉及编导 运镜师 灯光师等岗位 部分账号主页直接标注所属机构信息 [8] - 典型案例显示机构强迫主播进行性暗示表演 包括贴身热舞等 违约需支付高额赔偿金 [8] - 抖音某案例中机构操纵11个账号发布低俗内容 最终被平台采取禁言 暂停营利权限等处罚措施 [9] 监管动态 - 中央网信办将打击低俗团播列入2025清朗专项行动整治重点 [3] - 国家网信办拟出台规定 明确禁止MCN机构组织账号实施宣扬低级趣味等12类行为 [11] - 专家建议MCN机构需承担内容合规审查责任 违规将面临行政处罚及平台黑名单等措施 [11] 行业影响 - 低俗内容导致直播行业与擦边标签绑定 损害行业形象 影响长远发展 [10] - 未成年人作为主要用户群体 可能因低俗内容产生审美认知扭曲与模仿行为 [10] - 部分机构通过刷量买粉制造虚假流量 干扰平台算法推荐机制 [10]
理顺传导机制 打通价格循环堵点
上海证券报· 2025-05-09 02:46
价格传导机制与全国统一大市场 - 价格作为市场运行核心信号,其传导效率直接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配置效率,当前产业链上下游价格传导出现失灵现象[1][2] - 我国97.5%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形成,但2023年3月起CPI持续在1%低位徘徊,对经济增长和企业活力造成压力[2] - 传统货币供给、大宗商品价格等因素对当前低物价解释力不足,数字经济和服务业转型成为新影响因素[3] 价格循环三大堵点 数字经济要素定价失衡 - 数字化转型使制造业营业总成本率下降13个百分点,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率从2012年18%降至2024年14.1%[6] - 审计行业费用降幅超50%,机票酒店价格同比下降30%,但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成本未在财务核算中显化[6][8] - 头部企业通过数字化降价挤压中小企业利润,销售端数字化快于生产端导致成本传导受阻[7] 社会服务业价格机制滞后 - 社会服务在CPI权重达25%,医疗教育等领域因普惠属性定价偏低,市场化供给不足[9][10] - 高质量教育医疗需求快速增长,但事业单位主导供给导致价格未能反映真实供需[9] 线上销售价格乱象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从10%升至27%,平台低价竞争导致售价与成本倒挂[11] - 直播电商"虚假比价"成维权热点,商家通过返利补贴规避低价倾销监管[12] 畅通价格循环四大举措 数字经济提质增效 - 推动中小企业通过产业链协同转型建立联合体,解决"不会转不敢转"问题[15] - 加速数据资产入表,完善技术要素估值定价制度,使成本与收入匹配[16] 服务业价格市场化 - 放宽外商独资医院定价权限,健全服务业负面清单实现"非禁即入"[17] - 水电气改革以居民端保本微利、非居民端合理盈利为原则[18] 线上销售监管强化 - 制定直播电商低价倾销审查标准,试点"沙盒监管"容错机制[19][20] - 规范平台流量分配算法,减少对过度低价商品的流量倾斜[20] 价格监管体系升级 - 建立大数据价格监测机制,对接平台数据实现智能预警[22] - 重点整治"全网最低价"话术,将不正当定价纳入企业信用记录[22]
系统推进平台经济领域信用监管刻不容缓丨法经兵言
第一财经· 2025-04-29 20:02
平台经济信用建设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平台经济领域信用建设,为规范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1] - 政策强调需与法治监管、智慧监管形成合力,以"依法监管、敏捷监管"为核心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 [1][7] 直播行业信用乱象及监管重点 - 直播行业存在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能)、售假、偷税漏税等三大典型失信行为,导致消费者信任度下降 [2] - 《意见》特别点名网络主播、自媒体、MCN机构为信用监管重点对象,要求纳入统一信用记录管理 [2][3] 信用分级管理机制设计 - 提出A级(诚信)、B级(正常)、C级(风险)三级分类标准,依据历史交易数据、用户评价、违规记录等维度动态评分 [3] - A级商户可获流量倾斜、广告优惠等激励,C级商户将面临限流、降权甚至跨平台联合封禁 [4] - 平台需运用大数据算法构建动态评分体系,同时防范信用分级可能引发的不公平竞争风险 [3][4] 跨平台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 当前存在数据标准不统一、接口不兼容等技术壁垒,以及央地管理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 [5] - 由国家发改委、央行牵头制定统一数据标准,明确交换范围、格式及安全要求 [5] - 采用联邦计算、数据脱敏等技术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平衡信息互通与隐私保护 [6] 失信联合惩戒与退出机制 - 建立统一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通过API接口实现跨平台信用记录实时更新,防止"换平台洗白" [7] - 严重失信企业退出时需审查未履行责任,同时设置信用修复通道避免"终身失信" [8] 监管与自律协同路径 - 建立实名注册+信用认证的准入机制,对MCN机构实行备案制 [9] - 运用AI技术实时监控内容,建立平台间数据互联的惩戒联动机制 [9] - 行业协会推动签署信用公约,建立行业信用评分标准强化自律 [10]
刘畊宏突发!被强制下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2 13:42
直播事件 - 刘畊宏在4月1日晚直播时因cos海王被强制关播 理由为"丝袜破洞、穿着诱惑" 其本人发文质疑审核标准并晒出直播穿着照片[1] - 直播期间在线人数超过10万人 刘畊宏强调其直播间已持续传播健康正能量近4年[1] - 网友对服装提出质疑 刘畊宏回应称紧身服装适合跳操 并解释奇异装扮是为增加新鲜感吸引观众关注健康[7][8] 职业发展轨迹 - 刘畊宏1972年出生 曾通过亲子综艺获得关注 但近年作为艺人热度下降[9] - 2021年末签约无忧传媒 初期尝试直播带货未获成功 后转型健身直播获得明显关注度提升[9] - 此前直播中因"衣着不当"被强制断播 次日穿羽绒服直播登上热搜 推动健身直播进一步破圈[11] 粉丝与流量数据 - 2025年2月与无忧传媒解约 近期直播观看量100-200万人次 仅为巅峰时期4476万人次的1/20[15] - 带货账号"刘畊宏健康来了"场均观看8.8万人次 场均销售额7.5-10万元 30日总销售额250-500万元[15] - 抖音账号累计掉粉1189.6万 从巅峰7003.5万降至6099.9万 刘畊宏表示将持续掉粉并计划在6000万粉丝时庆祝[24][27] 近期直播表现 - 2月16日直播观看人次110.4万[23] - 2月18日直播观看人次132.9万[21] - 2月20日直播未显示具体观看数据[19] - 2月23日直播观看人次105.6万[17]
凉凉,她被禁言!曾称一天躺赚30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8 12:57
网红顾茜茜事件核心分析 账号禁言与收入争议 - 顾茜茜抖音账号因违反法律政策被禁言 快手微博等平台被禁止直播 [1][2] - 自曝单日抖音橱窗成交金额116万元 佣金30.32万元 近七日两平台成交额分别为1039.05万元和894.29万元 [3] - 相关话题日收入超30万引发争议 直播回应称收入为辛苦钱 "啥也不干"言论系气话 [4] 商业版图扩张 - 担任8家企业法定代表人 其中7家存续 4家企业股东 6家企业高管 [6] - 2024年新成立4家文化传媒公司 注册资本均为10万元 持股比例80%-90% [7] - 全资控股青岛顾茜茜生物技术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 成功注册"GUXIXIBIOTECH"日化用品商标 [8] 行业收入结构 - 星图报价显示其视频广告报价:1-20秒43600元 21-60秒51200元 60秒以上57600元 [9] - 头部主播带货分成比例:个体主播30% A/B级工会30%-40% S级工会40%-55% [12] - 行业数据显示仅13.7%主播月收入超8000元 31%主播月收入低于3000元 36.9%低于1000元 [12] 行业对比案例 - 抖音网红樊小慧2023年12月个税收入达3400万元 [11] - 快手主播辛巴双11单场直播GMV达64.1086亿元 [11] - 头部主播与新人收入差距显著 月入百万者凤毛麟角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