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

搜索文档
美空军暂停一SpaceX联合项目
快讯· 2025-07-05 14:43
美空军暂停SpaceX联合项目 - 美国空军决定暂停测试高超音速火箭货物运输计划 该项目是与SpaceX的联合项目 [1] - 暂停原因是美国空军承诺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审查 且环境团体的反对导致初步报告书发表推迟 [1] SpaceX项目进展 - SpaceX与美空军合作的高超音速火箭货物运输项目目前处于暂停状态 具体重启时间未明确 [1] 行业监管动态 - 美国军方项目可能因环境审查压力而暂停 反映出航空航天领域监管趋严的潜在趋势 [1]
中证国新国企航空航天科技指数下跌0.42%,前十大权重包含中航沈飞等
金融界· 2025-07-04 22:48
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中证国新国企航空航天科技指数下跌0.42%报2449.8点 成交额178.8亿元 [1] - 中证国新国企航空航天科技指数近一个月上涨6.55% 近三个月上涨11.66% 年至今上涨5.93% [1] 指数构成 - 指数从国有企业中选取40家业务涉及航空航天装备、材料、空天信息、安全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反映该领域国有企业证券整体表现 [1] - 指数以2018年12月28日为基日 以1000.0点为基点 [1] 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航发动力(9.37%)、中航西飞(8.48%)、中航光电(7.71%)、中航沈飞(5.9%)、洪都航空(4.7%)、北方导航(4.12%)、中航机载(3.97%)、航天电子(3.9%)、中航高科(3.88%)、中科星图(3.76%) [1] - 持仓市场板块分布为上海证券交易所63.79%、深圳证券交易所35.60%、北京证券交易所0.60% [1] 行业分布 - 持仓样本行业分布为工业82.72%、原材料5.87%、信息技术5.03%、通信服务4.73%、可选消费1.65% [2] 指数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中国国家航天局:助力发展中国家提升航天能力,缩小太空鸿沟
环球网资讯· 2025-07-04 22:02
中国航天国际合作计划 - 中国将加强航天科技成果共享,助力发展中国家发展航天应用,提升航天能力,缩小太空鸿沟 [1] - 外空技术鸿沟加剧、发展失衡,许多发展中国家或面临太空边缘化 [1] - 中国探月工程与全球伙伴开展广泛合作、中国火星探测国际合作稳步推进 [1] 中国航天国际合作实践 - 中国与美国建立火星轨道数据交换机制 [1] - 中国分别与巴西、法国、意大利等开展卫星联合研制 [1] - 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已有十余个国家和组织参与 [1] 中国航天未来合作方向 - 中国将加强航天规划对接,在空间科学、对地观测、月球与生物探测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1] - 中国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享成果,共同推进航天技术发展 [2] - 通过相关机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防灾减灾、森林资源监测等科学研究成果 [2] - 通过必要措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航天能力 [2] - 与一些国家共同开展空间科学研究 [2]
新华鲜报|41国驻华使节探中国太空逐梦路:“航天故事打开世界了解中国新窗口!”
新华社· 2025-07-02 15:49
中国航天科技发展成果展示 - 公司展示了"句芒号"卫星升空,标志着中国碳汇监测进入遥感时代 [2] - 航天微电子技术为火箭和卫星提供可靠的"大脑"与"神经" [2] - 医疗救援直升机、无人机等技术提升了灾后应急响应与救援效能 [2] - 低空经济智能平台在城市空域交通、物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 国际合作与外交反响 - 公司已同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近200份政府间航天合作协议 [6] - 牵头发起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多边合作项目 [6] - 与巴基斯坦签署选拔训练航天员合作协议 [6] - 和巴西联合研制地球资源卫星 [6] - 嫦娥七号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 [6] 技术展示与参观反馈 - 空间站核心舱等比例模型、神舟十七号返回舱实物等展示品引发使节浓厚兴趣 [4] - 建成空间站、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等成就获得国际认可 [4] - 阿根廷驻华大使称赞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引领作用和开放姿态 [4] 具体合作案例 - 帮助玻利维亚拥有自己的通信卫星,惠及当地民众 [6] - 中国援建的航天测控站培养了纳米比亚年轻人才 [6] - 纳米比亚国旗被中国航天员带入太空,两国保持密切合作 [6]
“夕发朝至”动卧连通京蓉,成都企业家:“时空折叠”打开产业合作新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7-02 13:35
交通基建与区域经济融合 - 成都至北京"夕发朝至"动卧列车7月2日开行,全程11小时覆盖1800公里,每日两班夜间运行,次日清晨抵达北京丰台站 [1] - 该线路被企业家视为"创新要素输送带"与"商务成本时间账本",促进京津冀与成渝双城经济圈融合 [1] - 列车采用CRH1E-1061卧铺动车组,提供"睡眠旅程"模式优化商务出行体验 [3][9][13] 科技创新产业协作 -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创始人表示动卧解决频繁往返京蓉痛点:飞机耗时不可控,白班动车占用全天,新模式下每年可节省十余天有效工作时间 [4] - 京津冀聚集全国60%以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和标准组织,动卧实现"当天沟通、次日达"协作模式,加速技术交流与产学研合作 [4][6] - 影目科技通过动卧高效对接北京高校资源,其AR眼镜技术实现40多种语言实时互译,并与北京联合研发下一代产品 [14][15][17] 医疗科技产业协同 - 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创始人称动卧为"区域融合加速器",临床专家沟通时间从2天压缩至1晚,溶解跨域协作壁垒 [10] - 该线路促进成渝技术创新与京津冀临床资源整合,AI远程手术临床试验得以高效推进 [10] - 动卧推动"零请假差旅"模式,实现两地人才周循环,吸引多元化人才加入医疗科技生态 [10][11] 高端制造与航天产业布局 - 星际荣耀在成都双流区建设火箭总装基地,年产20发双曲线三号火箭,填补成都产业链空白,计划2025年上半年封顶 [18] - 企业已形成"德阳-绵阳-成都"三地协同布局,带动卫星发射服务全产业链集聚 [18] - 董事长彭小波每月往返京蓉,动卧开通显著提升商务效率,助力2025成都全球招商项目落地 [18] 人才流动与创新生态 - 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超50%海外博士成员通过动卧实现京蓉研发中心与学术机构高效穿梭 [6] - 博恩思指出动卧是"人才引力倍增器",促进工程师、医生、科研者常态化跨区域协作 [10][11] - 影目科技高管强调动卧准点率与市中心站点优势,使技术顾问可清晨抵达后直接投入实验室工作 [15]
他种下的“苹果树”,如今已根深叶茂
科技日报· 2025-06-30 09:19
钱学森的战略决策与科技贡献 - 1955年钱学森力排发展航空的主流意见,主张优先研制导弹,认为导弹在攻防兼备方面更具战略优势且核心技术存在短期突破可能[1] - 钱学森基于国情深刻洞察,指出中国工业基础薄弱难以攻克航空领域高端材料瓶颈,而国家最紧迫任务是解决"不挨打"难题[1] - 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钱学森在奠基阶段展现出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2] 关键科技项目突破 - 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设计寿命20天但仅模拟5天,钱学森果断批准出厂最终卫星稳定运行28天远超预期[2] - "两弹结合"试验中钱学森亲赴现场用科学解释说服兰新铁路旁工厂工人完成疏散,体现科学家权威[3] - 钱学森作为核心领导者成功实现自主研制首代中近程导弹、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和首次"两弹结合"试验[3] 科学家精神传承 - 钱学森科学精神正指引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3] - 钱学森种下的"苹果树"精神养分持续滋养科技工作者向更深邃宇宙进发[4]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举办纪念活动强调要在钱学森精神指引下勇毅前行[3]
“星际友好计划”全球首展北京开幕
环球网资讯· 2025-06-28 17:37
展览概况 - 全球首展《Project X:星际友好计划》航天科幻XR大空间体验展于6月28日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开幕 [1][3] - 展览以"中国天宫太空站"为蓝本,构想公元2350年的未来宇宙场景,展现中国航天在世界格局中的发展潜力 [1] - 观众可体验"无畏号"飞船任务,参与拯救地外文明的星际行动 [1] 技术亮点 - 融合实景构建、互动剧情与虚拟现实技术,打造超大空间、多区沉浸式体验 [3] - 包含研学互动区、裸眼探秘区、VR沉浸区和文创休闲区四大板块 [3] - VR沉浸区采用大空间定位技术与原创剧情,提供"全景第一视角"星际探险体验 [3] 互动体验设计 - 设有战情中心、训练中心等互动实景区,通过飞行理论学习和模拟风暴体验增强代入感 [3] - 原创角色如飞船指挥官瑞瑞、红熊猫啵哩、AI机器人星启8号贯穿剧情 [3] 合作与意义 - 由中国科技馆与天枢寰宇(北京)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5] - 是科技馆与科技文化企业合作模式的创新实践 [5] - 展览将持续开放至9月,推动科学普及与航天文化传播 [5]
2350年的宇宙是何场景?中国科技馆航天科幻展推出沉浸式体验
环球网资讯· 2025-06-28 17:37
展览概况 - 《Project X:星际友好计划》航天科幻XR大空间体验展于6月28日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开幕,呈现2350年的未来宇宙场景,以中国天宫太空站为蓝本构想中国航天发展可能[1][3] - 展览融合实景构建、互动剧情与虚拟现实技术,打造超大空间、多区沉浸式体验格局,观众可化身"天选之子"参与拯救地外文明的星际行动[3][5] 技术亮点 - 展览总面积超2000平方米,包含研学互动区、裸眼探秘区、VR沉浸区(1200平方米)等板块,采用大空间定位技术与原创剧情设定构建全景第一视角体验[5] - 设有战情中心、训练中心等互动实景区,通过飞行前理论学习、模拟风暴体验等环节增强观众代入感,并引入原创角色如AI机器人星启8号等[5] 合作与意义 - 由中国科技馆与天枢寰宇(北京)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是科学普及与航天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7] - 依托XR大空间等前沿技术拓展科学传播形式,展览将持续开放至2025年9月,为公众提供富有想象力的沉浸式体验[7]
8点1氪|小米YU7售价25.35万起,3分钟大定破20万辆;北约秘书长喻称特朗普为“爸爸”引争议;宾利回应“联名槟榔礼盒”争议
36氪· 2025-06-27 08:05
上市动态 - 瑞为技术计划赴港IPO [1] - 科技公司VISMA选择在伦敦而非阿姆斯特丹进行IPO [1] - 合合信息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1] 产品发布与销售 - 小米YU7正式发布,标准版售价25.35万元,Pro版27.99万元,Max版32.99万元 [2] - 小米YU7上市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 [2] - 小米首款AI眼镜发布,售价1999元起,支持第一人称视角拍摄和开放式耳机功能 [14] 公司动态 - 阿里巴巴2025财年年报显示9名合伙人退出,最新合伙人名单共17人 [5] - 宇树科技年度营收超10亿元,完成C轮融资,投前估值超100亿元 [5] - 英伟达股价创新高,总市值达3.77万亿美元,再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 [7] 融资与投资 - 宸境科技完成数千万美金战略投资,投资方包括歌尔股份和比亚迪 [15] - 美国预测市场平台Kalshi完成1.85亿美元融资,估值达20亿美元 [17] - 穿越者载人航天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亚轨道载人飞船研制 [17] 技术与创新 - 谷歌发布离线机器人AI模型Gemini Robotics On-Device,具备视觉识别和语言理解能力 [13] - Meta挖走三名OpenAI研究人员加入超级智能团队 [14] - SpaceX以2.6万亿元估值登顶全球独角兽榜首,马斯克旗下三家公司进入前四 [9] 行业政策与市场 - 民航局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6]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7月下达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设备更新支持力度为2000亿元 [7] - 美元指数跌破97关口,创2022年以来新低,年内累计跌幅达10.1% [10] 体育与娱乐 - 中国球员杨瀚森在NBA选秀大会首轮第16顺位被波特兰开拓者队选中 [6] - 梅西以2044万美元年薪成为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薪资最高球员 [9] - 成都网红涂鸦墙从熊猫花花变为Labubu引发争议,泡泡玛特称将维权 [8]
美媒:贝索斯要和马斯克抢美政府航天订单
环球时报· 2025-06-27 06:34
公司与政府关系 - 蓝色起源创始人贝索斯本月至少与特朗普会谈两次,首席执行官戴夫·林普也与白宫幕僚长会晤 [1] - 蓝色起源高管试图争取更多政府合同 [1] - 贝索斯邀请特朗普参加其在威尼斯的婚礼 [3] - 蓝色起源高管担忧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密切关系影响公司获取政府合同 [3] - 特朗普撤销对马斯克支持的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提名,并暗示可能打击马斯克商业利益 [3] 行业竞争格局 - SpaceX与蓝色起源的航天竞赛已持续多年 [3] - SpaceX"猎鹰9号"火箭持续执行卫星发射及国际空间站人员运输任务,"星舰"火箭进行试飞 [3] - 蓝色起源推进"新谢泼德"火箭第13次载人飞行,研发"新格伦"火箭 [3] - SpaceX获得美国太空军司令部59亿美元合同,蓝色起源仅获得24亿美元订单 [3] - 蓝色起源需要证明其轨道火箭能可靠、定期发射以赢得政府订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