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火箭

搜索文档
美国挥刀“砍”向国际空间站,反对者吵吵:不能把近地轨道让给中俄
观察者网· 2025-08-06 18:52
政府预算调整 - NASA计划在2030年国际空间站正式退役前缩减活动并逐步转向私营空间站[1] - NASA要求波音公司削减长期合同中为国际空间站提供的服务[1] - 研究减少国际空间站驻站航天员人数从当前4人缩减为更小规模[1] 商业空间站发展 - NASA宣布新计划为多家开发中的商业空间站提供更广泛支持[1] - 包括Voyager Technologies、公理航天公司、Vast公司和蓝色起源在内的多家美国公司竞相开发空间站[4] - SpaceX考虑将其星舰火箭的一部分改装为轨道空间站[4] - NASA已向数家公司提供研发资金开发商业空间站并与其他企业签署非资金支持协议[4] 国际竞争态势 - 美国政界人士希望避免在国际空间站与新一代私营商业空间站之间出现断档[3] - 中国天宫空间站已进入运行阶段并向其他国家提供进入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的机会[5] - 一些国家选择设施先进的中国空间站而不是美国国际空间站进行实验[5] 国际空间站现状 - 国际空间站由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加拿大联合运营但已显老态[4] - 国际空间站持续多年漏气有加剧风险可能出现灾难性故障[4] - 美俄关系恶化导致西方国家终止与俄罗斯大部分国际太空项目[4] - 建造并部署一座新空间站可能耗资逾30亿美元[4] 政策分歧 - 国会反对削减国际空间站拨款在税收与支出法案中为其保留资金[3] - 参议院立法报告强调NASA应在生命周期结束前尽可能充分利用国际空间站[3]
美国又要砍经费,反对者吵吵:不能让给中俄
观察者网· 2025-08-06 17:08
NASA预算调整与国际空间站转型 - NASA计划在2030年国际空间站退役前缩减其活动并转向私营空间站 要求波音公司削减相关服务合同 并研究将驻站航天员从4人缩减至更小规模[1] - 代理局长肖恩·达菲宣布新计划 为多家商业空间站开发商提供更广泛支持 强调需迅速行动[1] - 白宫年初提出削减国际空间站拨款 主张将资源优先用于月球和火星探索任务[1] 美国政界态度与战略考量 - 国会反对削减国际空间站预算 在税收与支出法案中为其保留资金 参议院要求NASA充分利空间站直至生命周期结束[3] - 政界普遍希望避免国际空间站与私营商业空间站出现断档 尤其在中国天宫空间站已运行的背景下[3] - 参议员特德·克鲁兹强调需建立系统支持美国在近地轨道的持续活动 防止主导权落入中国或俄罗斯手中[3] 国际空间站现状与挑战 - 国际空间站由美俄欧日加联合运营 已显老态 CNN报道其漏气问题加剧 存在灾难性故障甚至解体的风险[4] - 美俄关系恶化导致西方终止与俄大部分太空合作 但因技术限制两国仍勉强维持空间站合作[4] - 近25年来NASA与国际合作伙伴持续驻守空间站 开展科学实验并探索人类太空长期生存[3] 美国商业空间站发展进程 - 多家美国公司竞相开发商业空间站 包括Voyager Technologies、公理航天、Vast、蓝色起源和SpaceX[4] - NASA已向数家公司提供研发资金并签署非资金支持协议 业内估算新空间站建造部署成本超30亿美元[4] - 达菲最新指令摒弃原定今年挑选开发商签署大额合同的策略 转向更广泛支持模式[5] 国际竞争与影响力格局 - 中国天宫空间站已进入运行阶段 并向其他国家提供科学实验机会 部分国家选择中国而非美国空间站[5] - 《国会山报》批评若美国停止国际空间站强力研究 将损害国际声誉并使中国获得低价战略优势[5]
马斯克建“美国党”,特斯拉躺进ICU
创业邦· 2025-07-10 11:22
马斯克政治活动对特斯拉的影响 - 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高调介入政治,引发投资者担忧[5][11] - 特斯拉股价今年以来已下跌约22%,且持续震荡[18] - 特斯拉第二季度电动车交付量38.4万辆,同比下降13.5%[22] 特斯拉品牌与市场表现 - 美国消费者对特斯拉认可度降至32%,品牌价值跌幅"在汽车史上前所未有"[23] - 欧洲市场特斯拉销量暴跌,全球范围内"反马斯克"示威活动增多[20][21] - 特斯拉2025年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品牌认知问题[23] 商业风险与潜在影响 - 特朗普可能采取报复措施,如取消政府合同或收紧自动驾驶法规,阻碍特斯拉Robotaxi和Cybercab计划[24] - 特斯拉董事会可能介入马斯克的政治活动,导致内部冲突[25] - SpaceX"星舰"火箭爆炸事故对马斯克商业版图造成打击[24] 马斯克商业策略分析 - 马斯克"人设经济学"面临挑战,政治人设成为商业帝国最危险的衍生品[28] - 商业领袖沦为政治符号会导致价值迅速贬值[11] - 马斯克需在政治活动与商业运营之间找到平衡,品牌修复道路漫长[29]
如果马斯克被驱逐,北京凉水河会飘来火箭图纸吗?
观察者网· 2025-07-03 08:38
SpaceX技术保护与人才流动 - SpaceX未主动披露产品详细设计 仅因法律和营销需求允许公开摄录讨论[7] - 公司倾向以商业秘密而非专利保护核心技术 避免设计上网被抄袭[7] - 美国出口管制条例严格限制火箭发动机等航天技术出口[7] - SpaceX若解散 员工可流向蓝色起源、火箭实验室等美国竞争对手[10] - 美国90年代航空航天业裁员60%但技术保留 孕育出SpaceX等新势力[12] - 美国体系内技术人才有充足去处 不太可能大规模跨境输出[12]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现状 - 蓝箭航天完成朱雀三号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 距首飞仅差实际验证[15] - 朱雀三号采用一子级9机并联构型 目标3次试飞内实现回收[17] - 航天科技、天兵科技等6家企业新型火箭均进入动力系统试车阶段[18] - 中国与全球最先进火箭技术差距仅剩数月到一年的完善时间[18] - 行业已突破关键技术障碍 无需依赖外部技术引进[18] 中美商业航天对比 - SpaceX总部位于洛杉矶 中国商业航天企业聚集北京亦庄新区[1][3] - 中国上世纪90年代引进前苏联技术 现技术差距已大幅缩小[14] - 美国政局动荡可能引发人才流动 但中国当前需求度较低[19] - 中国民营火箭公司研发进度密集 多型号采用可复用构型[18]
曝马斯克已放弃殖民火星计划 原计划于2028年登陆
搜狐财经· 2025-07-01 16:49
火星殖民计划调整 - 埃隆·马斯克放弃火星殖民的政治愿景,认为其不再可行[1][3] - 火星殖民兴趣转向科技层面,而非建立新社会体系[3] - 2024年被视为马斯克不再相信火星可行性的转折点[3] 火星探索历史 - 2001年马斯克首次提出火星移民想法[3] - 2011-2017年SpaceX推出"红舰"概念,后升级为星舰计划[3] - 2025年5月宣布计划2026年底发射首枚火星火箭,携带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测试[3] - 原计划2028年实现人类登陆并建设基础设施[3][4] 技术挑战与挫折 - 2025年6月星舰火箭故障爆炸,影响太空探索进度[3] - 技术难度增加导致长期规划调整,转向更可实现目标[4] 早期愿景与目标 - 马斯克曾强调火星殖民对文明延续的关键作用[4] - 原定2028年人类登陆火星的目标未实现[4]
美媒:贝索斯要和马斯克抢美政府航天订单
环球时报· 2025-06-27 06:34
公司与政府关系 - 蓝色起源创始人贝索斯本月至少与特朗普会谈两次,首席执行官戴夫·林普也与白宫幕僚长会晤 [1] - 蓝色起源高管试图争取更多政府合同 [1] - 贝索斯邀请特朗普参加其在威尼斯的婚礼 [3] - 蓝色起源高管担忧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密切关系影响公司获取政府合同 [3] - 特朗普撤销对马斯克支持的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提名,并暗示可能打击马斯克商业利益 [3] 行业竞争格局 - SpaceX与蓝色起源的航天竞赛已持续多年 [3] - SpaceX"猎鹰9号"火箭持续执行卫星发射及国际空间站人员运输任务,"星舰"火箭进行试飞 [3] - 蓝色起源推进"新谢泼德"火箭第13次载人飞行,研发"新格伦"火箭 [3] - SpaceX获得美国太空军司令部59亿美元合同,蓝色起源仅获得24亿美元订单 [3] - 蓝色起源需要证明其轨道火箭能可靠、定期发射以赢得政府订单 [3]
荣耀将发布全球最轻薄折叠屏手机;“星舰”火箭在静态点火测试中发生爆炸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6-20 11:07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 - "星舰"火箭在静态点火测试中发生爆炸 目前正在调查事故原因 暂未收到伤亡报告 [1] 阿里云 - 将于本月底在韩国启用第二座数据中心 以满足生成式AI需求增长 [2] - 今年以来已在墨西哥、泰国等地新增节点 全球布局扩展至29个地域、88个可用区 [2] 蚂蚁国际(Alipay+) - 发布首个面向智能眼镜的嵌入式全球支付方案 [3] - 已联合星纪魅族在香港完成全球首笔基于智能眼镜的电子钱包支付交易 [3] 荣耀 - 将于7月2日发布全球最轻薄折叠屏手机Magic V5 [4] - 新机将搭载全栈式个人知识库、多智能体协同等AI功能 定位"行业最强"AI智能体手机 [4] 智能制造产业 - 提供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AGI等热门赛道行业图谱和报告 [5]
“星舰”又炸了
券商中国· 2025-06-19 20:16
SpaceX星舰火箭测试故障 - 公司旗下"星舰"火箭在静态点火测试中发生爆炸 事故被描述为"灾难性故障"和"重大异常" [1][3] - 测试地点位于得克萨斯州星际基地 当地消防部门已介入处置 [1][3] - 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目前未收到人员伤亡报告 [2][3] 星舰火箭技术参数 - 火箭总长度达120米 直径9米 采用两级可重复使用设计 [4] - 第一级助推器长约70米 第二级为"星舰"飞船本体 [4] - 设计目标包括地球轨道运输 以及月球和火星载人/货运任务 [4] 测试背景 - 此次为第十次飞行测试前的例行静态点火测试 [3] - 故障涉及编号36号的星舰原型机 [3] - 公司通过社交媒体平台X官方通报事故情况 [3]
撕破脸后,马斯克亏了多少钱?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13:16
特斯拉评级与股价表现 - 两家机构Argus Research和Baird将特斯拉股票评级下调至"持有"水平 [2] - 2025年以来特斯拉股价累计下跌超20%,成为"美股七巨头"中表现最差的股票 [2] - 自2024年1月特朗普就职以来,特斯拉股价累计下跌33%,同期标普500指数下跌不到1% [9] - 6月5日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14%,市值蒸发1530亿美元 [5] 马斯克个人财富变动 - 2024年8月至11月马斯克净资产从2300亿美元增至2900亿美元,12月达4860亿美元峰值 [4] - 2025年1月出任政府职务后,净资产缩水至3000亿美元 [4] - 6月5日因与特朗普矛盾,马斯克净资产单日减少330亿美元 [5] SpaceX政府合作与风险 - SpaceX估值3500亿美元,2000年以来从美国国防部和NASA获得超220亿美元合同 [6] - 提供"星链"卫星服务、卫星发射及载人登月火箭,对美军情报和NASA任务至关重要 [7] - NASA因波音飞船故障曾依赖SpaceX"龙"飞船接回宇航员 [7] - 特朗普威胁终止政府合同,NASA正加速联系至少三家商业航天公司寻求替代方案 [7] 特斯拉政策依赖与财务影响 - 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可能为特斯拉带来数十亿美元收益,特朗普拟取消该政策 [10] - 特斯拉六年内向其他车企出售监管积分超80亿美元,特朗普放宽排放标准或影响销售 [10] - 摩根大通估计取消税收抵免和积分销售或使特斯拉年损失32亿美元(12亿+20亿) [10] X平台与xAI监管挑战 - SEC正调查马斯克收购推特前购股行为是否违规 [12] - xAI计划发行50亿美元债券,但因马斯克与特朗普矛盾导致投资者需求低于预期 [12] - SpaceX和xAI融资活动可能受政治因素影响 [12]
特朗普马斯克“关系结束”
北京商报· 2025-06-08 22:38
马斯克与特朗普冲突背景 - 一架飞机拖着"拯救特斯拉,解雇马斯克"横幅飞过特朗普海湖庄园,公开激化矛盾 [2] - 冲突源于2024年7月马斯克公开支持特朗普后关系破裂,历时不到一年 [2] - 本质是权力与利益博弈,预示马斯克可能在未来选举中扮演对抗性角色 [2] "大而美"法案争议 - 特朗普政府5月22日通过的法案取消电动汽车7500美元补贴,马斯克称其"扩大预算赤字" [3] - 法案同时提高债务上限允许政府继续借款,被舆论批评"劫贫济富" [3] - 特朗普暗示马斯克反对法案是因个人利益及NASA局长提名被撤回 [4] 特斯拉商业影响 - 取消税收抵免政策将导致特斯拉每年损失12亿美元 [5] - 截至6月5日特斯拉股价下跌14.26%,市值缩水1520亿美元跌破1万亿美元 [6] 太空合作危机 - SpaceX承担NASA国际空间站运输及"星舰"火箭研发,特朗普威胁切断合同 [7] - 专家称冲突已影响太空计划长期合作基础,造成"令人寒心的影响" [7] 政治博弈动态 - 马斯克威胁组建新党派"代表美国80%中间派",网络投票支持率达80.4% [8] - 副总统万斯试图调解但特朗普表示无意修复关系,警告马斯克资助民主党将面临"严重后果"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