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
搜索文档
 中国移动发布量子通信创新成果,金融科技ETF(516860)反弹上涨超1%,格尔软件涨停
 新浪财经· 2025-10-15 10:38
 指数与ETF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5日,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强势上涨1.23% [2] - 指数成分股格尔软件上涨10.00%,信安世纪上涨7.97%,电科数字上涨4.33% [2] - 金融科技ETF(516860)上涨1.07%,报1.52元,近3月累计上涨3.81%,涨幅在可比基金中排名3/6 [2] - 金融科技ETF盘中换手率为1.67%,成交额4048.64万元,近1月日均成交额2.71亿元,排名可比基金前2 [2]   行业动态与技术创新 - 中国移动研究院在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了通量一体系列成果,展示了其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科技创新路线和最新进展 [2] -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计划在其技术基础设施中新增基于区块链的共享账本,旨在实现即时、全天候的跨境交易,并与30多家全球金融机构合作 [3] - Swift共享账本计划的首个用例将聚焦实时、7×24小时的跨境支付,目前正推进第一阶段原型搭建 [3] - 量子计算与AI产业协同创新,为量子计算注入新动力,并可能为AI产业发展开辟新路径 [3]   市场规模与资金流向 - 金融科技ETF近1月规模增长6356.29万元,新增规模在可比基金中排名3/6 [3] - 金融科技ETF近1周份额增长600.00万份,新增份额在可比基金中排名1/6 [3] - 金融科技ETF最新资金净流出1827.93万元,但近4个交易日内合计资金净流入1094.07万元 [4]   指数构成与权重 - 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选取产品与服务涉及金融科技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同花顺、东方财富、指南针等,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55% [4]
 国盾量子股价涨5.04%,华泰柏瑞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57万股浮盈赚取31.3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09:56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5日公司股价上涨5.04%至417.00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7.43亿元 换手率为2.25% [1] - 公司总市值为428.93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量子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相关技术服务35.68% 量子通信产品34.31% 量子精密测量产品13.03% 量子计算产品12.42% 其他4.56% [1] - 公司为政务、金融、电力、国防等行业提供量子安全应用解决方案 [1]   基金持仓情况 - 华泰柏瑞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公司股票 [2] - 科创指数(588880)二季度减持2133股后持有1.57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1.89% 为第十大重仓股 [2] - 根据测算 10月15日该基金持仓浮盈约31.35万元 [2]   相关基金表现 - 科创指数(588880)今年以来收益率为48.84% 同类排名359/4220 [2] - 该基金近一年收益率为56.03% 同类排名330/3857 [2] - 基金经理谭弘翔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为273.42亿元 [3]
 国盾量子股价涨6.74%,博时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3.81万股浮盈赚取1036.1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09:44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9日公司股价上涨6.74% 收报374.65元/股 成交额3.80亿元 换手率1.24% 总市值385.37亿元 [1]   公司业务与收入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量子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并为政务、金融、电力、国防等行业提供量子安全应用解决方案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相关技术服务35.68% 量子通信产品34.31% 量子精密测量产品13.03% 量子计算产品12.42% 其他(补充)4.56% [1]   基金持仓与影响 - 博时科创100ETF(588030)二季度减持公司股份2.88万股 当前持有43.81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1.9% 为第十大重仓股 [2] - 10月9日股价上涨为该基金带来约1036.17万元浮盈 [2] - 博时科创100ETF最新规模63.37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59.16% 近一年收益63.85% 成立以来收益42.45% [2]
 国盾量子:9月30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18:07
 公司会议 - 国盾量子于2025年9月30日晚间发布公告 [1] - 公司第四届第十七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9月30日在公司会议室召开 [1] - 会议审议了《关于公司日常关联交易的议案》等文件 [1]
 原创科技成果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石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09:40
 自主原创科技的战略重要性 - 自主原创科技成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把握国家发展命运的核心支点 [1] - 在全球创新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构建原创科技根基对国家发展命脉至关重要 [1]   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 - 航空航天领域实现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核心构件国产化,为深空探测奠定基础 [2] - 生物医药领域原创新药研发体系完善,多个靶向抗癌药物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 量子通信领域墨子号卫星实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分发,推动信息安全体系发展 [2] - 华为麒麟芯片突破实现中国半导体自主可控 [2] - 励算科技从底层指令集、IP到架构全自主研发,6nm制程"7G100"性能对标英伟达GeForce RTX 4060,达到主流中端显卡水平 [2]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生态 - 华为5G领先优势源于将市场需求、技术攻关与应用场景紧密结合的创新生态 [3] - 腾讯医疗健康团队基于基层医院需求开发AI辅助诊疗系统,已在数千家医疗机构投入使用 [3] - 阿里云赋能恒逸石化构建智能炼化平台,将生产工艺优化周期从周级缩短至小时级 [3] - 中南大学科技园构建"科研团队技术研发→科研成果孵化→产业化"链条,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4] - 西南交通大学"早确权、晚分配"专利改革提升学校成果转化收益 [4] - 深圳设立投资周期长达十五年的"耐心资本"基金,为硬科技企业跨越研发死亡谷提供支撑 [4]   人才培养与跨学科建设 - 北航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创设跨学科培养模式,打通航空航天、材料、信息控制等多学科课程体系,毕业生被航天科技集团等尖端机构预定 [5] - 腾讯与深圳大学共建人工智能特色班,采用企业工程师驻校授课、真实项目进课堂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 [5] - 粤港澳大湾区推行"共享工程师"平台,使单项技术攻关成本下降七成 [5] - 重庆医科大学开设临床医学(AI医学创新班),通过"医学+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 [6] - 中南大学开设医疗中的法律、知识产权微专业,为科技创新提供价值导航 [6]   制度创新与治理体系 - 北京怀柔科学城建立大科学装置共享平台,统一管理二十余个国之重器,大幅提高设备使用率 [7] - 深圳科技创新条例确立"科技成果权属约定优先"原则,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 [7] - 上海数据交易所推出数据资产确权登记制度,为企业数据资源入表交易打通路径 [7] - 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建立双向评估体系,将减排效果量化为可交易指标 [7] -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专门知识产权法庭统一裁判尺度,缩短专利侵权案件审理周期 [7] - 杭州互联网法院探索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为数字内容确权提供新范式 [7]
 2025第八届“新奖”榜单正式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9-25 11:48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经济在政策与内需驱动下展现韧性,科技驱动的生产力变革、消费模式转型及金融市场调整为全年核心力量 [1] - 前沿技术如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加速产业化,成为推动行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1] - 消费市场呈现“性价比消费”主流趋势,“情绪经济”赛道及以旧换新政策成为亮点 [1] - 《财经》新媒体发起第八届“新奖”榜单,旨在通过甄选新科技、新消费、新价值领域的创新,促进技术突破与价值创造 [2]   新科技领域发展 - 人工智能、量子通信、6G通信、脑机接口等技术加速商业化,科技企业在算力竞争中持续加码投入 [1] - 中国AI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60%,保持领先地位 [1] - 新科技榜单关注核心技术、产业应用及社会影响,设置年度科技生态领军者、年度未来场景定义者等类别 [4] - 技术发展将重塑多个行业并为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 [1]   新消费领域趋势 - “性价比消费”成为主流,宏观政策通过“两新政策”及创新消费场景扩大内需 [1] - 潮玩、餐饮、文旅等“情绪经济”赛道表现突出,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回暖 [1] - 新消费榜单关键词为“AI+体验”“情绪价值”“下沉+国潮”,关注市场趋势洞察与精细化运营 [4] - 榜单设置年度现象级IP、年度AI交互创新、年度新能源汽车品牌全球化先锋等类别 [4]   新价值领域关注点 - 新价值体现技术、需求和社会变迁共同作用下的价值范式转移 [5] - 榜单从经济收益到无形收益(如认同、可持续性)等维度评选产业引领者 [5] - 设置年度前瞻性国资创投机构、年度ESG实践先锋、年度影响力人物等类别 [5]   榜单评选机制 - 评选周期为年度,遴选方式包括用户投票数据、专业数据公司提供的行业数据及移动端数据 [13][14][16] - 行业数据参考产品规模、覆盖用户、项目创新成果、企业效益等多维度 [14] - 移动端数据参考App下载量、排名、评分及公共平台粉丝量和口碑 [16] - 评选原则强调客观、公正、权威,对受监管机构严厉处罚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 [12]   主办方与支持机构 - 主办方为《财经》新媒体,旗下拥有财经杂志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流量端口,并入驻主流门户网站 [5] - 智慧支持机构包括易观分析、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中关村数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清博智能等专业分析及科技机构 [6][7][8][9] - 支持机构在数字商业模式、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数据、技术及行业分析支持 [6][7][8][9]
 国盾量子成交额创2024年12月12日以来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12:09
 交易表现 - 国盾量子成交额达18.77亿元 创2024年12月12日以来新高 [2] - 最新股价上涨13.35% 换手率为6.64% [2] - 上一交易日全天成交额为8.21亿元 显示单日成交额大幅增长 [2]   公司基本信息 -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05月27日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286.1001万元人民币 [2]
 国盾量子成交额创2024年12月13日以来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4:36
 成交表现 - 成交额达16.73亿元 创2024年12月13日以来新高[2] - 较上一交易日6.33亿元成交额增长164%[2] - 换手率为6.63%[2]   股价变动 - 最新股价单日上涨10.58%[2]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9年5月27日[2] - 注册资本为10286.1001万元人民币[2]
 国盾量子:9月1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18:00
 公司治理 - 公司于2025年9月12日召开第四届第十六次董事会会议 审议包括《关于公司日常关联交易的议案》等文件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中 量子通信行业占比57.79% 量子计算行业占比22.33% 量子测精密量行业占比15.32% 其他业务占比4.56% [1]   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收盘价为290.15元 市值为298亿元 [1]
 国盾量子(688027.SH):对量子互联网等前沿科研领域暂不涉及
 格隆汇· 2025-09-11 18:05
 公司业务聚焦 - 公司当前关注重点为量子经典融合技术方向 如QKD(量子密钥分发)[1] - 公司具体布局包括波分复用和量子通信光芯片等产业化领域[1] - 公司明确表示暂不涉及量子互联网等前沿科研领域[1]   技术发展路径 - 量子通信产业链发展以QKD技术为核心突破口[1] - 量子通信光芯片成为产业化的关键技术节点[1] - 波分复用技术提升量子通信网络传输效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