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播电视
icon
搜索文档
广电系公司入局短剧:净利率超 50%,服务 100 + 剧组,3 部作品已上星
36氪· 2025-05-19 19:01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9.79亿元,同比微跌1.37%,归母净利润4亿元,同比下滑2.38%,净利率超40% [1][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35亿元,同比微跌5.19%,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7.45%,净利率突破50% [1][3] - IPTV业务贡献超95%营收,其中基础业务收入7.95亿元(同比微增0.02%),增值业务收入1.39亿元(同比下滑14.61%) [3] - 销售费用1848.25万元(同比增26.70%),研发费用4139.6万元(同比减14.25%),合计占营收约6% [5] 业务结构 - IPTV业务具有垄断属性,独家运营山东IPTV集成播控业务,用户覆盖超4549.64万人 [3][16] - 微短剧业务处于起步阶段,子公司八爪互娱2024年净利润仅1758.88元,占整体营收比例极小 [1][3][8] 微短剧布局 硬件基建 - 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2024年服务100余个剧组,拍摄102部短剧(含11部精品剧、13部出海剧),盈利依赖场地服务费 [8] 渠道建设 - 移动端上线"章鱼小剧场"微信/抖音小程序及"海看剧场"APP,但缺乏买量投流导致存在感弱 [9] - 大屏端依托IPTV资源开通短剧专区,覆盖4500万山东家庭用户,中老年受众优势显著 [11] 内容策略 - 重点布局"微短剧+"模式,推出普法、反诈、文旅等题材,如《以法之声》《暗渊之下》《代码与尾巴》 [12] - 自主拍摄竖屏微短剧5部,投资精品剧4部,参投出海剧1部,引入1000多部二轮版权剧 [15] 竞争优势与挑战 - 优势:拥有移动互联网视听、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等稀缺牌照,IPTV用户基础庞大 [7][16] - 挑战:移动端竞争力不足,缺乏互联网运营能力,编剧及人才储备存在短板 [16]
芒果为何重拾《天天向上》?
36氪· 2025-05-19 17:37
节目回归背景 - 老牌周播综艺《天天向上》在停播三年后于2025年芒果春季招商会宣布回归,与《你好星期六》共同构成芒果"一双脚"的战略布局 [1][13] - 2022年《快乐大本营》被《你好星期六》取代,《天天向上》则彻底停播,两者曾被称为湖南卫视的"一双脚" [1][2] - 《你好星期六》已逐步站稳脚跟,而《天天向上》的回归被视为芒果重新平衡周播综艺布局的关键举措 [1][8][13] 历史表现分析 - 收视数据:2021年末收视率跌至0.4%,2022年上半年未进入全网电视综艺播放TOP20,同期《你好星期六》位列第11名 [4] - 商业价值:2011年冠名费1.3亿,2015年特步冠名费达2.5亿,但2020年出现无赞助期,2022年停播前已完全失去冠名商 [5] - 改版尝试:2021年转型文化公益节目虽延长一年寿命,但未能扭转收视下滑和招商困境 [2][7] 回归战略考量 - 市场空白:当前综艺市场缺乏头部周播综艺,仅存《你好星期六》,芒果可通过《天天向上》抢占稀缺赛道 [11] - 内容差异化:节目兼具脱口秀属性与文化特色,可弥补芒果在脱口秀赛道的短板,与竞品形成区隔 [11][12] - 用户粘性:周播模式具备培养长期用户忠诚度的优势,有助于提升芒果TV会员留存 [11] 挑战与关键问题 - 团队重建:需围绕汪涵重塑"天天兄弟"IP价值,简单引入流量明星难以解决团队凝聚力问题 [15] - 内容定位:需平衡娱乐性与文化公益性,停播前转型已证明单一文化路线市场接受度有限 [15][16] - 市场竞争:相比《快乐大本营》的怀旧价值,观众对《天天向上》回归期待度较低 [8][9] 战略价值评估 - 长期主义: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回归符合芒果寻找增量用户和巩固综艺市场领导地位的战略需求 [16] - 互补效应:与《你好星期六》形成周播综艺矩阵,共同支撑芒果内容生态体系 [1][13] - 创新空间:节目灵活的主持团队配置和脱口秀基因为内容创新提供基础 [15]
合作共赢绘就绚烂篇章: “中国(北京)联合展台”沙漠明珠之行交出亮眼成绩单
北京晚报· 2025-05-19 14:36
中国(北京)联合展台亮相CABSAT2025 - 12家参展企业大幅拓展海外市场,4家企业现场签约,成果丰硕 [1] - 采用"1+1+N"活动模式(1个主题展台+1场国际交流会+N场配套主题活动)为企业搭建国际合作平台 [1] - 参展企业覆盖广电视听全产业链,包括业务平台与终端、超高清与先进视频、传输与覆盖、制作与播出等环节 [1] 参展企业及产品亮点 - 爱奇艺、华策、优酷等平台携《玫瑰的故事》《有你的时光里》等优秀京产剧亮相超高清展示区 [3] - 三天内举行12场创新产品与技术方案推介活动,展示5G+4K背包、沉浸式虚拟拍摄系统等前沿技术 [5] - 数码视讯展示AI+4K/8K超高清技术,推动自主创新标准融入国际媒体技术体系 [17] - 盛世飞扬展示4K/8K传输技术、AI内容生产平台,与38个优质客户深入交流 [28] 签约与合作成果 - 盛火科技与迪拜、坦桑尼亚、土耳其、俄罗斯企业签订协议,总金额达98万美元 [7] - 智为科技与英国、迪拜企业签订协议,涉及巴基斯坦演播室项目和迪拜电视台项目,金额30万美元 [10] - 方向华信与迪拜企业签订协议并形成意向订单,金额13万美元 [12] - 裕宽科技与巴林企业签订埃及Orange电信项目合同,金额10万美元 [12] - 华创视通首次参展即拓展60多家客户,达成意向签约 [27] 技术应用与市场反馈 - 酷开科技发现中东用户对本土化内容和AI技术有迫切需求,其Coolita系统获高度认可 [16] - 永新视博与10余家伙伴达成战略合作,合作范畴延伸至5G+OTT融合创新、AI智能终端研发 [19] - 澜景科技XR实时渲染、虚拟拍摄解决方案吸引众多客商,精准对接本土化需求 [22][23] - 卓曜科技电影摄影机等产品试用者络绎不绝,整合产业链资源形成"中国方案" [24]
总台牵头的5G制播标准在ITU正式发布
央视新闻· 2025-05-16 14:39
技术标准突破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欧洲广播联盟共同编制的5G视音频内容制作传输国际标准《基于5G网络的视音频内容制作传输应用场景和关键技术》正式发布[1] - 这是总台发布的第6项超高清国际电联技术标准,此前包括《8K超高清图像测试序列》《超高清HDR与高清SDR同播技术方案》等5项标准[1] - 总台在超高清生产领域的国际电联技术标准发布数量位列全球第一方阵[1] 标准内容与制定过程 - 该标准系统总结了5G传输环境下大小屏制播的实践经验,提出5G公网超高清内容制作与传输的场景定义及关键技术[2] - 标准由总台2024年3月发起,2025年3月正式通过,过程中整合了欧洲广播联盟提出的5G专网节目制作技术方法[2] - 标准填补了ITU在5G技术应用于超高清内容生产领域的国际标准空白[2]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多国代表认为该标准将推动全球5G与媒体超高清行业的深度融合[2] - 总台另有《基于"云边端"架构的全媒体内容生产平台》《HDR Vivid技术及应用》两篇标准文稿正在审议中[3] - 总台计划加速超高清制播、5G制播关键技术、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的成果提炼,推动"5G+4K/8K+AI"创新实践的理论化和标准化[3]
重大突破!总台牵头的5G制播标准在ITU正式发布
快讯· 2025-05-16 14:38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牵头,协同欧洲广播联盟(EBU)共同编制的推荐报告Report ITU-R BT.2550《基于 5G网络的视音频内容制作传输应用场景和关键技术》于今日在国际电信联盟(ITU)网站正式发布。这标 志着总台在国际广播电视技术标准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是继《8K超高清图像测试序列》《超高清 HDR与高清SDR同播技术方案》《8K百城千屏技术方案》《电视制作中肤色分析方法》《Audio Vivid 格式及应用》之后,总台发布的第6项超高清国际电联技术标准,总台技术已经成为全球超高清制播标 准体系的重要组成和支撑,总台在超高清生产领域的国际电联技术标准发布数量也位列全球第一方阵。 (央视新闻) ...
海看股份分析师会议-20250515
洞见研报· 2025-05-15 22:16
报告核心观点 - 海看股份2024年全年经营总体平稳、结构趋优,虽整体业绩略有下滑但主营业务稳定,创新业务有竞争力,2025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未来有望更好发展 [28] - 公司IPTV业务发展平稳,未来将深化与运营商合作,拓展多元发展模式,提升增值业务转化率 [24][25] - 公司依托自身优势,坚持资本运营战略,积极寻求优质投资标的,构建资本与产业协同增长良性循环 [26] - 公司实施积极、稳健、可持续的分红政策,兼顾自身发展与投资者收益 [29] - 公司暂不享受文化企业所得税免征优惠政策,正在积极推进转制认定申报工作 [30]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海看股份,接待时间是2025年5月15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会秘书邓强、财务负责人杜鹃等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为投资者网上提问,接待对象类型为其它 [20] 主要内容资料 业绩相关 - 2024年全年度利润负增长,原因是第四季度利润贡献低,叠加年末集中性费用支出、预计负债计提等常规财务安排 [24] - 2024年合并口径营业收入9.79亿元,同比下降1.37%,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下降2.38%;2025年一季度合并营业收入2.35亿元,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7.45% [28] IPTV业务相关 - 2024年IPTV业务整体发展平稳,基础业务收入7.95亿元,同比增长0.02%,有效用户1685.05万户,增值业务收入1.39亿元 [24] - 完成电视大屏端“双治理”阶段性任务,推出IPTV一体机等创新服务 [25] - 未来深化与三大运营商合作,拓展多元发展新模式,开展精细化、数据化、智能化运营,加大技术研发和内容建设,提升增值业务转化率 [25] 公司优势相关 - 作为山东省IPTV平台独家运营公司,依托当地人口和经济总量,有优质用户基础和市场渗透空间 [26] - 推动“看 电视”到“用 电视”转变,开展智慧广电多场景服务,应用新模式 [26] - 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研发投入,自研系列垂类应用产品,提升内容创作效率和优化运营策略 [26] - 受益于多项政策支持,广电总局“双治理”促进大屏用户回归,微短剧业态蓬勃发展 [26] 股权投资相关 - 坚持“围绕主业、培育生态”资本运营战略,聚焦有前景、盈利能力和商业价值的投资标的 [26] - 2021年出资1500万元合资设立山东文旅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7.78%,延伸文旅产业链条 [26] AI技术相关 - 当前IPTV业务在智能交互领域未全面应用多模态AI技术,但有明确AI技术战略布局 [27] - 构建全链条AI能力矩阵,探索AI与网络视听服务融合创新,拓展应用场景 [27] 分红相关 - 上市至今不到两年,累计实施4次现金分红,合计每10股派发红利14.88元,累计派现规模6.20亿元(含税) [29] - 2024年度分红预案以总股本4.17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 [29] 税收政策相关 - 暂不享受文化企业所得税免征优惠政策,正在积极推进转制文化企业认定申报工作 [30]
华数传媒(000156) - 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17:30
公司概况 - 全国领先的数字化内容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也是浙江省广电5G移动通信业务运营商,服务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等,控股股东为华数集团,连续5年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 [2] - 2024年度营业收入93.95亿元、净利润5.34亿元,期末总资产290亿元、净资产149亿元,拟分红3.34亿元,上市累计分红35.9亿元 [3] - 业务分智家、科技、新媒体三大板块,2024年智慧家庭业务收入35.03亿元,占比37.29%;科技板块收入35.62亿元,占比37.92%;新媒体业务收入23.29亿元,占比24.79% [3][5] - 连续六年获浙江上市公司内控30强,发布《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入选深指ESG领先指数 [3] 业务板块发展情况 智家板块 - 开展电视宽带提质,聚焦“超高清整转”,宽带用户净增近20万户;推进全省广电5G一体化,用户超240万户;深化固移融合,打造全融合智家产品体系 [5] 科技板块 - 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5%,全年中标项目金额33.8亿元,百万级以上项目777个、同比增长22%;九大领域中标项目超1600个,金额超22亿元,应急、安防、信创领域签约金额分别为2.7亿元、6.3亿元、1.7亿元 [5][6] 新媒体板块 - 业务覆盖多类电视用户及户外大屏;推出“诗画浙江·文旅惠民卡”,销量超30万张;打造文创IP,拓展微短剧+文旅赛道,上线小程序平台,实现风景名胜慢直播 [6] 新兴领域布局 人工智能 - 以应用为引领,聚焦多领域打造数智化平台,推动多个应用落地 [7] 低空经济 - 优化网络、平台和生态整合能力,结合主业拓展产业机会 [8] 算力 - 衢州区域子公司投资云计算中心项目,有标准机柜415个,为政府提供服务,投资超2亿元,累计收入3.6亿元;全资子公司拟投资5亿元建设智算产业园项目;参股公司子公司参与组建浙江算力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5% [9] 经营预期与发展方向 2025年经营预期 - 营业收入预算93亿元,利润总额预算5.3亿元,净利润预算5.25亿元,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11] 未来发展方向 - 以“领先的数字化社会赋能者”为愿景,围绕目标提出发展思路,秉持融合理念,开展八大行动计划 [4][12]
海看股份(301262) - 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17:04
业绩情况 - 2024 年全年经营总体平稳、结构趋优,合并口径营业收入 9.79 亿元,同比下降 1.37%,归母净利润 4.00 亿元,同比下降 2.38% [5] - 2025 年一季度,合并营业收入 2.35 亿元,归母净利润 1.17 亿元,同比增长 7.45% [6] - 2024 年第四季度利润贡献度低,叠加年末集中性费用支出、预计负债计提等,对全年利润形成阶段性压力 [1] IPTV 业务 - 2024 年 IPTV 基础业务收入 7.95 亿元,同比增长 0.02%,基础业务有效用户 1,685.05 万户,增值业务收入 1.39 亿元 [2] - 完成电视大屏端“双治理”阶段性任务,推出 IPTV 一体机等创新服务 [2] - 未来深化与三大运营商合作,拓展多元发展新模式,开展精细化、数据化、智能化运营,加强技术研发和内容建设,提升增值业务转化率 [2] 公司优势 - 作为山东省 IPTV 平台独家运营公司,依托山东省人口和经济总量,有优质用户基础和市场渗透空间 [3] - 开展智慧广电+多场景服务,推动“新功能+新场景+新消费+新联动+新生态”模式应用 [3] - 加大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产品研发投入,自研一系列垂类应用产品 [3] - 受益于文化产业振兴等政策支持,广电总局“双治理”政策促进大屏用户回归,微短剧业态蓬勃发展 [3] 股权投资 - 坚持“围绕主业、培育生态”资本运营战略,聚焦有前景、盈利能力和商业价值的投资标的 [4] - 2021 年出资 1,500 万元合资设立山东文旅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持股 27.78%,延伸文旅产业链条 [4] AI 技术布局 - 目前 IPTV 业务在智能交互领域未全面应用多模态 AI 技术 [5] - 进行明确 AI 技术战略布局,深化技术攻关,推进人工智能在前沿场景创新实践,构建全链条 AI 能力矩阵 [5] - 探索 AI 技术与网络视听服务融合创新,拓展应用场景,实现向智媒体验进化 [5] 分红政策 - 上市至今不到两年,累计实施 4 次现金分红,合计每 10 股派发红利 14.88 元,累计派现规模 6.20 亿元(含税) [6] - 2024 年度分红预案以总股本 417,000,000 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0.50 元(含税) [6] - 未来继续履行分红回报规划,实施积极、稳健、可持续分红政策 [6] 税收政策 - 目前暂不享受文化企业所得税免征优惠政策 [7] - 正在积极推进转制文化企业认定申报工作 [7]
个人转让著作权是否免征增值税?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13 18:39
个人转让著作权增值税政策 - 个人转让著作权免征增值税 [1] - 政策依据为财税〔2016〕36号文附件3中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第十四条规定 [2] 电影行业增值税优惠政策 - 销售电影拷贝(含数字拷贝)收入免征增值税 [3] - 转让电影版权(含转让和许可使用)收入免征增值税 [3] - 电影发行收入及农村电影放映收入免征增值税 [3] - 政策依据为财税〔2019〕17号文对电影制片、发行、放映企业的规定 [3] 广播电视行业增值税优惠政策 - 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免征增值税 [4] - 农村有线电视基本收视费免征增值税 [4] - 政策依据为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1号文对广播电视运营服务企业的规定 [5] - 优惠政策执行期限至2027年12月31日 [6]
A股优胜劣汰提速,ST股风险骤升,基金如何应对?
券商中国· 2025-05-12 08:53
A股市场ST股现状及公募基金持仓分析 - 年内已有超过140家上市公司被实施ST 其中5月6日和4月30日分别有27家和43家公司"披星戴帽" [3] - 多数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个股在公告披露后股价重挫 如*ST天择在5月5日和6日遭遇两个跌停 股价触及15.59元/股创一年多新低 [3] - 公募基金"踩雷"比例较低 140余家公司中仅有19家有基金持仓 且多为ETF等被动资金 [5] 公募基金对ST股的筛选机制 - 基金公司股票池分为基础库、备选库、核心库和风险库 从备选库到核心库需研究员提交深度报告并经投研联席会议大比例通过 [5] - 新"国九条"发布后 部分基金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加紧调整选股池风险指标 调出风险系数增加的个股 [6] - 指数基金对ST股处理方式因基金而异 有些会及时剔除 也有些选择暂时保留 [7] 个别ST股的机构持仓情况 - *ST天择基金重仓比例达5.57%创历史新高 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持有385.37万股市值约9900万元 [4] - *ST松发基金重仓比例高达7.09% 博时主题行业和华夏产业升级出现在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4] - ST华通在被ST后股价反弹超80% 一季度末有22只权益类产品布局 5月6日调研吸引鹏扬基金等多家机构 [8] 潜在摘帽公司的投资机会 - *ST铖昌在4月调研中吸引银华基金等机构 公司表示2025年一季度营收高增长且净利润扭亏为盈 [8] - 部分公司在可能摘帽时仍会被公募相中 但基金经理需经过复杂审批流程才可配置 [8] - 在强监管态势下 基金经理配置ST类个股的必要性降低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