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信运营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电信就“用户亲情号码扣费错误”致歉
快讯· 2025-06-19 16:48
事件概述 - 中国电信江苏公司针对媒体报道的"亲情号码扣费错误"问题发布情况说明 [1] - 公司高度重视并立即组织调查核实 [1] 问题原因 - 用户近期申请办理亲情网业务 根据业务内容亲情网内号码互拨免通话费 [1] - 由于偶发平台延迟问题 该用户业务未能立即生效 [1] - 业务生效前用户拨打亲情网成员产生少量费用 [1] - 次日早上业务生效后便无额外费用发生 [1] 处理措施 - 公司已退还相关费用 [1] - 积极与用户沟通 [1] - 为给用户带来的误解与不便深表歉意 [1] - 已对业务平台进行升级 避免类似业务生效"延时"问题 [1]
中国联通:智慧家庭生活 一句话“通通”搞定!
新华社· 2025-06-19 13:18
产品发布与功能 - 中国联通于今年5月正式发布"智家通通"产品,该产品已成为全国各地联通营业厅的"大明星" [3] - "智家通通"集成了机顶盒、摄像机、可视电话、智能音箱、游戏机等多种功能,重新构建家庭交互体验 [3] - 产品作为家庭AI入口,体型不大但功能全面,成为懂客户、会思考的家庭全能数字伙伴 [3] 用户体验与场景应用 - 用户可通过"你好通通"语音指令唤醒AI助手,无需遥控器或复杂操作,实现"解放双手"的智慧生活体验 [3] - 产品功能覆盖视频通话、家庭数字档案馆、家庭影音库、家庭监控台等家庭生活全场景 [5] - 所有场景操作均可通过一句话指令完成,实现智能生活"一呼百应"的便捷互动方式 [5] 技术支持与生态建设 - 公司发挥算网融合创新优势,调动300多个通智一体云池资源和全屋光宽带家庭网络高速接入能力 [5] - 基于元景大模型整合主流AI技术,构建"通通"智能体,发挥数智融合创新优势 [5] - 未来计划持续升级平台并拓展应用,叠加云智电脑、云游戏等功能,覆盖美食、出行、商超等服务场景 [5] 市场推广与用户反馈 - 产品已在石家庄联通大厦营业厅"智家体验馆"展示,用户可沉浸式体验全屋智能带来的智慧家庭生活 [3] - 用户反馈"智家通通"统一控制家庭设备非常方便,成为家庭生活的"大管家" [3]
消息称三大运营商将于今年下半年全面重启eSIM,eSIM有哪些好处?为何此前暂停这一业务?
新浪财经· 2025-06-19 10:21
eSIM技术重启背景 - 中国三大运营商计划2025年下半年全面重启eSIM业务 中国联通已在25省市率先行动 中国移动优化系统准备全国铺开 中国电信处于业务升级阶段 [1] - 该技术曾因诈骗风险与计费难题暂停 现借助实名认证升级与5G技术回归 可能重塑通信行业生态 [1] eSIM技术优势 - 用户体验升级:芯片焊接于主板 无需物理卡槽 支持多号存储与在线切换运营商 实现"无感切换" [3] - 国际漫游成本降低:用户可在线购买当地流量套餐 规避高价漫游费 模式被形容为"点外卖式便捷" [3] - 硬件设计优化:取消卡槽腾出空间 可用于增强防水性、降低厚度或扩容电池 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直接受益 [3] - 物联网与安全提升:支持共享单车、智能电表等设备远程批量管理 加密芯片技术安全性高于传统SIM卡 [4] 此前暂停原因 - 运营商生态冲击:eSIM便捷转网功能加剧市场竞争 "一号多终端"场景存在计费难题 运营商需改造计费系统 [5] - 诈骗风险:不法分子利用技术便利批量注册eSIM号码 用于电信诈骗与垃圾短信群发 导致2023年业务叫停 [5] 重启关键措施 - 实名认证升级:采用"身份证 人脸识别"双重认证 通过生物识别实现"人证合一" 提高犯罪成本 [6] - 后端系统优化:运营商攻克计费系统兼容性难题 中国移动系统优化基本完成 中国联通25省市试点验证运营能力 [6] - 5G技术协同:低延迟、高带宽特性与eSIM形成技术协同 提升联网体验 [6] 行业影响展望 - 通信行业从"卡槽时代"迈向"芯片时代" 用户将获得国际漫游自由、设备设计优化与物联管理效率三重红利 [7] - 5G与eSIM深度融合 推动从智能手表到工业电表的数字化革命 [7]
运营商增长“熄火”? 华为MWC现场献计:盯紧骑手和主播!
新浪科技· 2025-06-19 08:18
电信行业增长困境与转型 - 三大运营商一季度营收增长乏力 中国移动营收2638亿元同比微增0.02% 中国电信营收1345亿元同比微增0.01% 中国联通营收1033.5亿元同比增长3.88% [2][3][4] - 行业面临技术过剩和需求饱和 进入稳定发展周期 对企业形成增长挑战 [2] - 运营商将AI作为新增长点 中国移动董事长称正在进入AI+时代 硅基生命将形成新的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 [6] 5G-A商用进展 - 中国移动开通三载波聚合基站超5万个 RedCap基站超60万个 5G-A网络覆盖超330个城市 计划今年发展5000万5G-A用户 [8] - 中国电信推出三档5G-A套餐 资费199-399元/月 199元套餐包含120GB流量+1000分钟语音 [8] - 中国联通计划2025年在39个重点城市主城区全面启动5G-A业务 [9] AI与机器人应用 - 中国联通发布U PLUS SMART产品体系 将AI融入连接通信计算和智能应用 [10] - 中国电信展示搭载星辰大模型的天翼AI手机和AI云电脑 [1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展示全身动作能力 乐聚机器人演示搬运物品技能 智元机器人展示毛笔写字能力 [13][15]
电信业面临增长挑战 5G-A驱动运营商从“流量经营”转向“体验经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8 23:04
6月18日至20日,是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以下简称2025MWC上海)时间,本届大会 以"汇聚·连接·创造"为主题。三大运营商、华为等产业链企业纷纷出席活动,并带来新产品、新应用。 其中,5G仍然是焦点话题,而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AI"则随处可见。 在物流行业,5G-A的广域覆盖与AI路径规划的结合被认为是提升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比 如在智慧物流领域,借助5G-A网络,无人机配送能实现更高效的路径规划和实时感知,从而显著提升 配送时效并降低运营成本。 可以看到,5G-A的增强能力正使网络从辅助性角色转变为生产核心环节的关键支撑。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放眼全球,5G-A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已有中国三大运营商、泰国"AIS"、阿联酋"Du"、科威特"Zain"等 十多家运营商进行了规模部署,其中8家发布了商用套餐。同时,还有60家运营商宣布了商用计划,其 中超过30家已完成技术验证。 大会期间,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演讲中重点分享了如何从用户需求的变化入手,找到增长机会的路 径。他特别就两个具有潜力的高价值群体分析道:"2024年全球骑手达7000万人,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 1. ...
电信业如何继续增长?华为轮值董事长分享4个“发现”
观察者网· 2025-06-18 22:16
电信行业发展现状 - 电信行业经历近40年快速发展后已进入相对过剩阶段,消费者基本需求趋于饱和,增长停滞 [1][4] - 2024年前2个月中国电信业务收入2950亿元,同比增速0.9%,创近五年新低,较去年同期4.3%增速显著下滑 [1] - 前4个月电信业务收入5985亿元,同比增速1%,低于去年同期4%增速 [1] - 全球头部电信运营商普遍呈现低于5%的营收增长率 [1] 华为提出的增长路径 - 洞察成长型需求(如外卖骑手、直播电竞等新群体)驱动增长,2030年全球骑手数量预计达1.6亿,占工作人口5% [3] - 外卖骑手群体MoU为普通用户4倍,DoU为2倍,ARPU值达1.6倍 [3] - 通过系统工程激发高清视频流量供给与消费 [1] - 推动5G联接智能网联汽车以捕捉增长机遇 [1] - 利用FTTR技术联接个体工商户,把握智能化发展机会 [1] 新兴市场需求特征 - 新终端(智能眼镜、智能潮玩等)和新用户行为(高铁办公、地铁刷剧等)催生差异化网络需求 [3] - 运营商需重新定义网络体验目标以满足成长性需求 [3] - 华为提出解决方案需结合各国运营商差异化竞争环境实施 [3]
中国移动(600941):国内稀缺核心资产,高分红高股息价值凸显
中泰证券· 2025-06-18 20:5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通信运营商,近年来在云计算、新兴业务领域持续快速发展,随着大模型应用快速发展,有望带来云/IDC价值重估,且高分红高股息价值凸显,与国际主流通信运营商估值对比仍凸显其价值低估,预计2025 - 2027年净利润和EPS将实现增长 [6] 各部分总结 公司概况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网络、客户、收入规模第一的通信信息服务商,2023年营收破万亿,2024年12月移动客户总数达10.04亿户 [10] - 主营业务包括个人、家庭、政企和新兴市场,正从传统通信运营商向新一代通信与信息技术综合业务服务商转变 [12] - 实控人为国资委,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合计控股69.20%,还设立省级子公司和专业分公司 [15] - 高管团队具备丰富通信运营商从业经验和深厚专业技术背景 [17] - 2020年和2022年执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 [19] - 2024年在港股市场累计回购310.50万股,回购总金额达2.05亿元,重视市值管理 [21] 经营情况 - 2022 -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0.49%/7.69%/3.12%/0.02%和8.21%/5.03%/5.00%/3.45%,经营业绩有望持续稳健增长 [23] - 2022 - 2024年,无线上网业务收入占比下降,应用及信息服务和有线宽带业务收入占比上升,主要受数字化转型和新兴技术驱动 [27] - 2023 - 2025Q1,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3037.80/3157.41/313.17亿元,现金储备丰富,毛利率、净利率和各项费用率基本稳定 [28] 四大业务 - 个人市场:公司打造三大客户品牌,坚持“连接+应用+权益+硬件”策略,推进AI+信息服务收入增长动能转换 [34] - 家庭市场:构建“全千兆+云生活”智慧家庭生态,推动“千兆+FTTR”连接、“AI+智家”应用和智家服务升级 [34] - 政企市场:以“网+云+DICT”规模拓展,创新打造“AI+DICT”能力,构建“三化”解决方案运营体系,算力网络布局覆盖全量“东数西算”枢纽节点 [34] - 新兴市场:推动国际业务、数字内容、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四大板块创新拓展,加强优质产品和解决方案出海,推进海外数字基础设施升级 [34] 各市场情况 - 个人市场:2024年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14亿户,公司5G网络客户数为5.52亿户,实际使用率为55%,未来需关注5G套餐和实际使用5G网络用户渗透率 [36] - 家庭市场:2024年IPTV用户总数达4.08亿,移动家庭宽带客户数达2.78亿,千兆宽带渗透率提高,家庭综合ARPU持续提升,公司家庭市场收入保持正增长 [50][54][59] - 政企市场:2020 - 2024年政企客户数从1384万户增至3259万户,移动云收入2024年突破千亿,增速20.4%,公司加强算力投入布局,国内市场份额和业绩排名持续提升 [62][65][67] - 新兴市场:2021 - 2024年数字内容收入CAGR为21.79%,国际业务收入2024年达228亿元,同比增长10.2%,新兴业务收入增速较快但占比小,未来增长空间大 [79][84][86] 红利资产 - 2024年公司营业成本为7387.72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低于收入增速,各分项成本有不同变化 [88] - 公司总资本开支数值和占收比持续下降,2024年为1640亿元,同比下降10.48%,2025年计划为1512亿元,结构上转向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93] - 2015 - 2024年股利支付比例逐年增长,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超1000亿元,股利支付率为72.82%,未来3年有望提升至75%以上 [102] - 2024年每股股利为4.69元,同比增长3.99%,中国移动(H)连续多年保持7%以上静态股息率,A股股息率为3.95%,红利资产属性明显 [10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755.70、11149.64、11585.78亿元,无线上网业务收入将下降,信息技术应用及服务收入将增长 [112]
中国移动发布卫星物联网系列产品,推出两款全国产化卫星通信芯片
新浪科技· 2025-06-18 19:17
公司战略与倡议 - 公司积极把握"AI+"时代机遇,加速推进万物智联,提出三点倡议:聚力科技创新、数实融合、产业共创 [2] - 公司聚焦"人-机-物"泛在智联应用链,加速突破存算一体、类脑计算等前沿技术,推动AI与5G-A、卫星通信融合 [2] - 公司计划分批次推进全场景网联化、智能化升级,释放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乘数效应 [2] - 公司将充分发挥物联网联盟、物联网子链作用,拉通产业供需,探索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 [2] AI+物联网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AI+物联网"系列产品,从通信、感知、智能、价值四个方面推动生产方式转变 [3] - 在通信方面,公司聚焦5G增强、卫星补盲、无源激活三大重点,打造空天地海全域立体网络 [3] - 在感知方面,公司发布两款AI模组:351A(小算力、多媒体处理)和373Q(48TOPS算力、多模态模型) [3] - 在智能方面,公司发布物联网AIoT平台,将大模型、多模态交互等AI能力与超10亿级连接深度融合 [3] - 在价值方面,公司发布"众智"生态合作计划,推进超200个合作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 [3] 卫星物联产品发布 - 公司联合产业生态打造"卫星物联"系列产品,包括天地一体物联网管理平台 [4] - 在卫星芯片领域,公司发布两款基于RISC-V架构的全国产化卫星通信芯片CM6650N和CM3510 [4] - 在卫星模组领域,公司发布两款国产化卫星物联模组MU329N、MU305A(支持双网智能切换、全球覆盖) [4] - 在卫星物联应用领域,公司推出物流、电力、水利三大解决方案,解决网络覆盖不足等问题 [4]
中国移动杨杰:硅基生命即将迎来群体性涌现
南方都市报· 2025-06-18 18:29
行业趋势与技术创新 - 硅基生命与碳基生命深度融合将孕育新动能,开创文明新形态,硅基生命具备快速部署、无限复制等特性,未来数量将超过人类 [3] - 数字空间与现实世界深度交融,硅基生命拥有7×24小时在线、多模态感知等能力,极大拓展人类活动边界 [3] - 智能经济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高阶形态,依托硅基生命的知识迁移、记忆共享等特质,催生新业态并重塑产业链 [4] - 5G-A/6G与AI技术融合呈现"三个一体"趋势:天地一体化演进、通感一体化发展、通智一体化融合 [4] 运营商战略转型 - 三大运营商资源向算力网络、AI等新兴领域倾斜,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5] - 中国电信2025年一季度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2%,IDC收入95亿元,智能收入同比激增1516%,量子通信收入增长811% [5][6] - 中国联通云收入1972亿元,大增114%,智算规模超21EFLOPS,5G+工业互联网项目累计落地3万个 [6] - 运营商算力投资"不设上限",中国电信初步安排22%增长但将灵活调度,中国移动强调推理资源投资不设上限 [6] 算力基建与生态布局 - 三大运营商在"东数西算"工程中累计建成超150个智算中心,覆盖全国八大枢纽节点 [6] - 中国移动构建从算网基础设施到应用服务的全栈能力,推出"AI+"行动计划并联合DeepSeek等企业 [7] - 中国电信"云改数转"为核心战略,2025年计划新增智算中心8个,推出"息壤"智算平台 [7] - 中国联通聚焦"联网通信+算网数智"双主业,推动IDC向AIDC升级,AInet网络完成3000公里无损数据传输验证 [7]
独家|知情人士:暂停两年后,三大运营商将于今年下半年全面重启eSIM
新浪科技· 2025-06-18 17:05
eSIM业务重启 - 三大运营商将于2023年下半年全面放开已暂停两年的eSIM业务 [1] - 2023年三大运营商曾以业务维护升级为由暂停受理eSIM手表一号双终端及独立eSIM卡办理 [1] - 已办理eSIM业务的用户可继续使用但取消后无法再次办理 [1] eSIM业务功能 - 一号双终端业务允许手机主号码与手表、平板等设备共享号码及套餐并支持独立通话上网 [1] - 独立eSIM业务可为设备配备独立号码及专属资费套餐支持短信通话及网络连接 [1] 暂停原因及影响 - eSIM暂停对智能手表用户影响较大部分用户购买支持独立eSIM的手表后无法开通功能 [1] - 暂停原因涉及安全考虑及运营商之间的利益问题如随意切换运营商 [1] - 运营商正在制定行业规范以解决相关问题 [1] 当前业务恢复进展 - 中国联通已在天津、北京、河北等25个省市重启eSIM功能 [2] - 中国移动正逐步开放全国范围eSIM业务进行系统优化和资源准备 [2] - 中国电信eSIM业务尚未完成升级暂不支持开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