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电信网络诈骗
搜索文档
储户质疑办张银行卡被“多重审核”,反诈与客户便利该如何平衡?
新浪财经· 2025-10-18 08:13
反诈政策下的银行业务操作 - 银行在为客户开立银行卡时,需核验身份信息并可能要求提供辅助证明材料,如工作证明、户口本或房产证等[6] - 个人银行账户分为三类:Ⅰ类户功能全面,Ⅱ类户提供存款及限定金额的消费支付服务,Ⅲ类户仅提供限定金额的消费缴费服务[6] - 为配合反诈工作,银行会依据客户声明的用途(如经商、升学、接收工资)来设置相应的转账限额,例如每日转出限额2000-5000元[1][7] 反诈工作的规模与银行压力 - 国家反诈中心2024年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电信诈骗损失超3000亿元,受骗人群覆盖18岁至70岁全年龄段[2] - 商业银行承受了落实公安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巨大压力[2][10] - 部分银行通过大数据模型自动调控客户银行卡转账额度,例如设定最低线上支付额度为5000元,且触发限额后可能不通知用户[9] 客户办理业务的具体案例 - 有客户因在办卡地无工作记录,仅能办理每日转出限额2000-5000元的二类银行卡,无法满足其用于接收工资的额度需求[1][3][8] - 有客户在银行柜台办理解除转账限额时,因向同一账号多次汇款被询问关系,并被要求出示结婚证以证明非诈骗风险后方可办理[4] - 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若开卡用于接收工资,客户需提供工作证明或证明所在公司在该行开有对公账户[7] 行业专家观点与建议 - 专家指出,银行应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不得提出额外要求或将公安部门备案作为业务办理前提,并应运用技术手段提高工作精准度[2][11] - 公安机关被建议优化工作机制,不应超出法律规定干涉银行正常业务,对账户限额、冻结等行为应更加审慎[11] - 金融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银行的指导检查,客观对待银行反诈工作,对已尽审查义务而后期账户涉诈的银行不应过于苛责[11]
重磅!多家银行集体行动,清理长期不动账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20:22
银行清理长期不动户的行业动态 - 近期全国多家银行密集发布公告,对个人和单位长期不动户开展清理工作 [2][4] - 清理行动呈现普遍性,涉及新疆和田农村商业银行、湖北远安农商银行、兴业银行、贵安发展村镇银行、葫芦岛银行等众多机构 [1][2][4][6] 清理账户的具体标准与特征 - 清理对象普遍聚焦于“低余额”与“长期无主动交易”两类特征的账户 [2][6] - 各银行认定标准存在差异但核心相似,例如兴业银行将标准从“余额100元以下+180天无交易”调整为“余额10元以下+365天无交易”,呈现余额门槛降低、时间周期延长的特点 [2][6] - 清理范围从传统借记卡延伸至手机银行等电子账户,例如新疆和田农村商业银行针对连续4年以上未登录且无交易记录的个人手机银行账户进行清理 [8] 清理行动背后的驱动因素 - 清理工作旨在应对电信诈骗、洗钱等非法活动,是重要的风险控制手段,大量“沉睡账户”因缺乏监控易被黑灰产团伙利用 [3][11] - 行动有助于银行提升运营效率,优化账户结构,降低数据存储与维护压力,释放系统资源 [11][13] - 此举也间接保护消费者权益,提醒用户整合金融资源,避免因遗忘闲置账户而产生不必要的管理费用或忽视异常变动 [13] 清理工作的新特征与监管背景 - 部分银行强调对“一人多户”情形开展专项清理,例如武定农村商业银行对同一客户存量账户数量大于或等于5个的情况进行清理 [10][11] - 清理工作符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监管要求,银行有权对异常开户情形加强核查或拒绝开户 [12] - 行业研究指出,清理睡眠账户是落实账户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体系的体现 [11]
男子回国手机遭“保护性关停”,中国移动致歉:号码被系统判定存在风险,已协助客户依法合规完成号码复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7:07
事件概述 - 一名用户在从尼泊尔回国后,其中国移动手机号因被系统判定存在风险而遭遇“保护性关停”,导致无法使用,引发网络热议 [1][5] - 公司核查后确认,因境外网络原因,两条停机前提醒短信未能成功触达用户 [1] - 公司承认在事件处理过程中存在跨省协同不畅、主动服务意识不足等问题,并向用户致歉 [1] 公司回应与处理 - 公司高度重视并迅速组建专项小组进行核查 [1] - 用户回国后首次联系客服时,因表示号码非本人实名登记,客服无法在线完成复通 [1] - 后续经多次沟通,用户确认本人为实名登记人,公司已协助其依法合规完成号码复通 [1] - 公司承诺将进一步落实服务承诺,优化紧急情况服务流程 [1] 用户经历与诉求 - 用户于10月5日从樟木口岸回国时发现手机停机,充值200元话费后仍无法使用 [5] - 用户被告知需进行二次实名验证,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指定营业厅办理,但当时因环境限制未能成功 [5] - 用户提出希望退还误充值的200元话费,并赔偿其更改行程前往营业厅的交通费 [6] 行业政策与操作规范 - “保护性关停”措施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电信业务经营者对监测识别的涉诈异常电话卡用户应重新进行实名核验 [6] - 系统检测到号码异常使用情况时会触发关停,停机前15分钟会发送提醒短信 [5] - 对于未按规定通过核验的用户,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限制、暂停有关电话卡功能 [6]
用户手机被保护性关停?中移动致歉:已协助客户依法合规完成号码复通
新浪财经· 2025-10-16 15:58
事件概述 - 中国移动新疆公司就客户李先生从尼泊尔归国后手机号码被“保护性关停”一事发布情况说明 [1] - 李先生回国后准备叫车时发现号码已停机,被告知是“保护性关停”,后求助海关工作人员才得以抵达聂拉木县 [3] 事件处理过程 - 李先生的号码于9月19日被系统判定存在风险导致关停,但停机前两条提醒短信因境外网络原因未能成功触达客户 [1] - 10月5日李先生回国后拨打10086要求复通,因客户最初表示号码非本人实名登记,客服无法在线完成视频复通 [1] - 10月5日至16日期间,公司多次与李先生沟通,客户最终确认自己为号码实名登记人,并已协助其依法合规完成号码复通 [1] 公司回应与服务改进 - 公司承认存在跨省协同不畅、主动服务意识不足等问题,给客户生活带来不便并深表歉意 [1] - 公司将进一步落实“客户诉求,高效响应”等十项服务承诺,优化紧急情况服务流程,以提供更优质暖心的服务 [1] 行业监管背景 - 2022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11条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对监测识别的涉诈异常电话卡用户应重新进行实名核验 [3] - 根据风险等级,电信业务经营者可采取有区别的核验措施,对未按规定核验或核验未通过的用户,可以限制、暂停有关电话卡功能 [3]
层层转租1068短信码号资源 6家公司成电诈“帮凶”
每日商报· 2025-10-14 06:20
商报讯(通讯员杭互法记者朱慧丽)"【大麦网】HI,尊敬的客户您已成功订购XXX演唱会门票,您本次订 单编号为:8127……,请在15分钟内支付票款……"这样的短信,看着是不是还挺正规? 然而这些短信并非来自官方,而是诈骗人员伪装成购票"黄牛"在微博发布信息,并通过涉案1068号段伪 装成某票务平台发送演唱会、体育赛事等门票购票成功短信,使不少受害人对虚假票务信息信以为真, 通过支付宝转账受骗上当。2023年7月至8月期间,杭州市滨江区等地发生多起涉1068短信电信网络诈骗 案件。 昨天上午,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开审理一起反电信网络诈骗民事公益诉讼案。 记者从庭审中了解到,上述涉诈短信系原河北某公司(该公司已注销)使用安徽某公司短信平台发送,一 条1068码号被层层转租转借的灰色链路渐渐浮出水面。 1068码号,是由工信部统一发放管理的短信号码,通常用于跨省或全国范围内非经营短消息类服务接入 代码,申请码号资源后仅供申请人使用,不得擅自出让、出租。 涉案1068短信码号资源由广东某公司、无锡某公司分别向工信部申请获得。获得码号资源后,广东某公 司、无锡某公司将码号交由武汉某公司运营,之后武汉某公司将两个1068码号 ...
浙江两部法规将于12月1日起施行
每日商报· 2025-09-29 08:35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 - 浙江省出台全国首部反诈领域地方性法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办法》[1][2] - 法规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有权拒绝用户办卡 并需对开通境外短消息和电话服务进行风险提示[2] - 法规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有权拒绝客户开户 并实施账户分类分级管理和可疑交易监测[3] - 法规将涉案和涉诈异常互联网账号所关联注册的其他账号纳入重新核验范围 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加强动态监测[3] - 法规单设宣传教育章节 要求针对重点行业和群体开展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 公安机关需及时发布新型典型案例[2] 院前医疗急救条例 - 浙江省出台《浙江省院前医疗急救条例》 明确院前医疗急救属于公益性事业 政府需加大财政投入并承担救护车通行费用[4] - 条例要求建设具备病毒、细菌等生物防控要求和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能力的急救点 建立应对化工园区和海上事故的协调机制[4] - 条例规定急救中心和急救站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 接到呼叫后须立即调度 不得拒绝或延误[5] - 条例要求建立院前与院内医疗救治联动机制 按照就近、就急原则运送患者 同时兼顾患者送院选择权[5] - 条例加强急救知识普及 要求学校将急救技能纳入教学内容 并对警察、消防员、公交司机等特定群体进行培训[5][6]
浙江查明境外诈骗窝点452个 摧毁犯罪团伙843个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20:49
执法行动成果 - 今年以来查明境外诈骗窝点452个,摧毁犯罪团伙843个,铲除黑灰产窝点736个 [1] - 通过破案追赃为受害民众挽回损失9.32亿元 [1] - 共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2.6万余名、诈骗犯罪集团头目40名,并对潜逃境外的63名头目发布红色通缉令 [1] 技术防范与预警成效 - 拦截涉诈短信11亿余条、阻断涉诈来电7500余万次、封堵涉诈网址6800余万条 [3] - 通过预警提醒劝阻成功避免民众损失52.36亿元,及时阻断向涉诈银行卡转账资金14.76亿元 [3] - 抓获"洗钱"犯罪嫌疑人2427名,拦截、缴获向"洗钱"团伙寄递、运送的黄金42公斤、现金4.21亿元 [3]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当前电诈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呈现职业化、产业化、智能化、国际化、黑恶化的趋势特点 [3] - 将加强国际执法协作,并加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以筑牢"数字防火墙" [3] 案件数据变化 - 今年电诈案件受理数、损失数和重大案件数同比分别下降11.98%、37.78%和65.85% [3]
全国首部反诈领域地方性法规将于今年12月起实施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20:36
法规概述 - 全国首部反诈领域地方性法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办法》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 [1] 行业监管责任 - 法规明确政府组织领导、公安机关牵头负责、金融电信等部门行业监管以及相关经营主体风险防控等方面责任 [3] - 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工作协作 规定浙江省公安机关应当推动省际合作 并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96110"运行机制 [3] 电信行业治理 - 电信行业需强化源头治理、技术治理、综合治理 浙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受理数、损失数和重大案件数同比下降 [4] - 浙江全行业今年以来拦截涉诈有害电话7500余万起 通过短信、智能外呼等方式预警易感人群2604.1万人次 [4] - 法规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全面落实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认证 健全语音专线等电信资源管理制度 [4] - 电信业务经营者有权拒绝用户办卡的具体情形 并对开通境外短消息、电话接收接听服务进行风险提示 [4] 互联网行业治理 - 互联网治理逐渐成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主战场 [4] - 法规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履行涉诈信息监测和处置等义务 指导开展电话卡与互联网账号关联的安全风险防范 [4] - 将涉案和涉诈异常互联网账号所关联注册的互联网账号也纳入到重新进行核验的范围 [5] - 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加强动态监测 并明确对涉诈互联网账号、网站访问链接和应用程序的处置措施 [5] 金融行业治理 - 金融治理是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的核心环节和最终屏障 [5] - 法规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有权拒绝客户开户的具体情形 源头遏制诈骗资金转移通道 [5] - 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实施账户分类分级管理 动态调整客户风险等级 加强异常账户和可疑交易监测 [5]
“广东通信杯”第五届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在深圳落幕
搜狐财经· 2025-09-07 21:15
赛事概况 - 广东省信息通信行业第五届网络安全技能大赛暨全国总工会第二届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数据安全管理员赛项选拔赛于9月5日在深圳前海举办[1] - 大赛由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总工会、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联合主办[3] - 广东省通信行业协会和深圳市前海互联网安全保障中心承办 深圳观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撑[3] 赛事主题与特点 - 大赛以"AI铸网 守护安全"为主题 聚焦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热点[3] - 打造兼具专业深度与实战价值的省级竞赛场景 精准对标人工智能、数据安全、云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车联网安全、物联网安全、反电信网络诈骗等科技发展新趋势[3] - 全方位检验参赛者风险研判、应急处置与协同防御能力 是省内信息通信行业高水平、大规模、有特色的行业赛事[3] 参赛规模与范围 - 赛事设个人赛与团队赛两大组别[3] - 185名选手参与个人赛比拼 192人组成64支队伍角逐团队赛[3] - 参赛者不仅来自传统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 还涵盖能源电力、汽车制造、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水务、邮政物流等多个领域 覆盖范围广泛[3] 比赛结果 - 来自中山联通公司的两名选手分获个人赛特等奖与一等奖[4] - 佛山移动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分别斩获"通信企业组""互联网融合组"团队赛一等奖[4] 行业建设 - 颁奖典礼现场为"广东省互联网协会互联网领域反诈专业委员会"进行揭牌[4] - 为深圳市前海互联网安全保障中心牵头组建的"网络和数据安全联合实验室"进行揭牌[4] - 这些举措为广东省网络安全治理与技术研发再添新力量[4]
全民反诈在行动:湖南联通30天,跑出 “反诈加速度”
齐鲁晚报· 2025-08-15 16:09
反诈宣传活动执行 - 湖南联通于7月至8月开展为期30天的反诈主题宣传活动 主题为"反诈是门必修课 筑牢防线守好责" [1] - 线下活动触达2.5万人次 发放宣传折页6000余份 联合民警进入社区 学校 企业等场所开展面对面宣传 [1] - 线上推送反诈短信1800万人次 通过微信朋友圈 短视频 LED显示屏等渠道发布反诈内容 [1] 差异化宣传策略 - 针对内部员工采用有奖小游戏形式 通过看图抢答等方式强化反诈意识 [3] - 针对老年群体在购物超市和老年大学开设反诈课堂 [3] - 针对青少年学生群体进入校园 结合高考志愿填报场景提供防诈指南 [3] 活动成效与社会影响 - 活动获得线上线下群众一致认可 提升民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认知水平 [5] - 有效普及"两卡"买卖面临的刑事打击及金融 电信网络 信用联合惩戒等法律后果 [5] - 公司持续推进"天下无诈"的常态化宣传目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