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河航运
icon
搜索文档
从耗能大户到减碳先锋,内河航运如何实现绿色逆袭?
中国环境报· 2025-07-09 07:11
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政策 - 交通运输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构建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重点包括发展新能源船舶、打造绿色港口、建设绿色航道等任务 [1] - 内河航运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内河货运量达49.5亿吨(2012年的2.2倍),货物周转量2.2万亿吨公里(2012年的2.9倍) [1] - 内河航运成本优势显著,吨公里运价仅为铁路的1/3、公路的1/7,且运能更大(一艘万吨级货船相当于100节火车车厢或400辆大型卡车) [1] 内河航运的环保优势与发展现状 - 水运单位货物碳排放仅为公路的1/10,国家正推进"公转水"、铁水联运等以降低碳排放 [2] - 2023年拆解老旧船舶2500艘,新建大型化、标准化船舶,新能源内河船舶已超1000艘 [2] - 部分地区仍存在岸线管理粗放、港口污染治理不到位等问题 [2][3] 绿色船舶发展面临的挑战 - LNG燃料动力船舶成本比柴油动力船舶高40%,且燃料价格波动影响船东积极性 [3] - 需完善LNG加注站等配套设施,加大技术研发,出台优先靠离泊等支持政策 [3] - 部分地区存在港口违规占用岸线、废料露天堆放、污水处置不完善等问题 [3] 港口与航道绿色化措施 - 推进码头绿色改扩建,建设近零碳码头,鼓励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 [4] - 推动港口机械和运输工具使用新能源,大宗散货疏运优先使用铁路和新能源货车 [4] - 开展"美丽航道"建设行动,应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减少水资源污染 [4] 内河航运的战略意义 - 内河航运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通道,对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4] - 对内陆城市是实现通江达海的关键,对沿海地区可发展江海联运 [4] - 需实现内河航运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4]
内河航运建设“加速跑”:前五个月货运量超20亿吨 江海直达降本增效强活力
央视网· 2025-07-06 10:35
内河货运量增长 - 今年前五个月我国内河货运量超过20亿吨 同比增长近4% [1] - 长江干线江海联运量达15.6亿吨 约占长江干线总运量40% [3] 航道建设进展 - 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年底完工 枯水期水深将提升0.5米以上 [1] - 水深每提升0.1米 5000吨级货船可增载约150吨货物 利润提高约12% [1] - 预计年底新增高等级航道里程900公里 [3] 江海联运发展 - 舟山已开通江海直达航线10条 船队规模23艘 形成全国最大规模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队 [7] - 1-6月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江海直达货物吞吐量256万吨 同比增长11.3% [7] - 每天超20艘次江海联运船舶靠港和出港 [7] 物流效率提升 - 宁波舟山港实现化肥与硫磺货物无缝衔接 大幅提高大宗商品周转速度 [5] - 舟山片区将拓展湘江、资水等内陆河流联运 形成江海河联运体系 [8]
前5个月我国内河货运量超20亿吨 畅通“大动脉”通达江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06 08:58
内河货运量增长与航道建设 - 前5个月我国内河货运量超20亿吨 同比增长近4% [1] - 预计年底新增高等级航道里程900公里 长江荆江河段枯水期水深提升0.5米至4.5米 船舶吨级从3000吨级提升至5000吨级 [2][3] - 航道水深每提升0.1米 5000吨级货船可增载150吨货物 利润提高12% [3] 江海联运发展 - 2023年长江干线江海联运量达15.6亿吨 占长江干线总运量40% [5] - 舟山开通10条江海直达航线 船队规模23艘 1-6月货物吞吐量256万吨 同比增长11.3% [5] - 江海直达模式使运输时间从15-20天缩短至10天 单趟成本降低20万元 [5] - 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计划拓展湘江、资水等内陆河流联运 构建江海河联运体系 [6][7] 智慧航道建设 - 全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超9950公里 长江水系电子航道图覆盖5606公里 [8][9] - 电子航道图实现长江干线、京杭运河苏北段、赣江、汉江等支流航道及长江口电子海图互联互通 [8] - 江苏、浙江实现船舶过闸"一次申报、一键过闸、一体调度、一屏管控" [9] - 目标2030年全国高等级航道电子航道图覆盖率达85% [9]
内河航运比较优势进一步释放
经济日报· 2025-07-02 06:12
内河航运发展现状 - 全国多地高温天气频发导致电煤需求大幅提升 内河航运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1] - 长江干线货运规模连续20年位居全球内河首位 内河航运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降低物流成本至关重要[1] - 2024年内河货运量达49.5亿吨 是2012年的2.2倍 货物周转量达2.2万亿吨公里 是2012年的2.9倍[2]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 - 2024年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1.6万公里 较2012年增长62% 长江 西江 京杭运河等主干线能力持续提升[2] - 内河港口能力不断提升 2012年以来年均增加10个万吨级以上泊位 2024年内河亿吨大港达23个 是2012年的2.3倍[2] - 交通运输部构建"1+1+N"政策体系 包括《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和《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3] 运输效率提升措施 - 鼓励发展内河水运网络货运平台 缩短船舶空驶和等货时间 提升运输组织效率[5] - 推动"通港达园"航道建设 长三角已建在建15条短支航道 打通水运"最后一公里"[6] - 培育船队经营主体 船队运输运量大 能耗低 成本低 可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6] 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 - 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实现自主航行 远程控制和岸基信息支持一体化[7] - 全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超9950公里 长江干线与多条支流航道实现互联互通[7] - 2024年底国内航行船舶中新动力 新燃料船舶超1000艘 港口 船舶和航道绿色化发展取得进展[8]
三峡枢纽今年上半年货运量超8000万吨
快讯· 2025-07-01 08:09
三峡枢纽通航建筑物运行情况 - 上半年累计货运量超8000万吨 其中三峡船闸货运量8140 02万吨 升船机货运量75 80万吨 [1] - 三峡船闸运行5206闸次 通过船舶19125艘次 升船机有载运行1790厢次 通过船舶1810艘次 [1] - 升船机通过旅客超28万人次 自2016年试通航以来累计通过游客180多万人次 [1] 三峡船闸历史表现 - 设计年通过能力1亿吨 自2003年开放以来累计过闸货运量达22 4亿吨 [1] - 年货运量连续11年突破1亿吨 连续3年突破1 5亿吨 从初期3400万吨增至最高1 68亿吨 [1] 设备技术特点 - 三峡船闸是世界连续级数最多 总水头和级间输水水头最高 技术最复杂的内河船闸 [1] - 船闸与升船机优势互补 联合运行充分释放航运效能 [1]
城市24小时 | 动真格了?江苏“十三妹”想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23:01
常州足球发展 - 常州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常州市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重点包括青少年足球发展、校园足球普及、专业队伍建设、群众体育活动及体育与文旅融合 [1] - 常州在"苏超"联赛中表现不佳(前五轮零分零进球),但通过创意营销(如9.9元门票套餐、A级景区免票、恐龙文创等)获得网络热度 [1] - 常州此前已有多项足球发展政策:2021年《"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校园足球布局和专项资金投入,2023年《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足球产业布局和赛事引进 [2] - 常州足球面临职业俱乐部缺失、球员外流、青训薄弱等问题,计划借鉴南通经验(构建"特色学校+训练营+职业队"体系)实现"逆袭" [2][3][4] 四川文旅产业 - 四川省委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决定》,提出到2027年文旅产业目标: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800亿元、旅游总花费2万亿元,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5] - 计划引育文旅链主企业,打造特色文旅业态,到2030年实现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 [5] 低空经济 - 江苏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正式开放,实现有人/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管理,提供飞行申报、航线规划等服务 [6] 水利工程 - 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拟选址宁夏中卫,总用地119.1494公顷(农用地99.0203公顷),建设内容包括枢纽工程、鱼类增殖站等 [7][8] 能源基建 - "宁电入湘"特高压工程投运,初期送电能力400万千瓦,9月将达800万千瓦,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新能源为主的输电通道 [9] 轨道交通 - 长三角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开工,全长132公里,连接沪苏浙(上海水乡客厅站-杭州萧山机场),被称"超级地铁" [10] 旅游产业 - 全国县域旅游百强县榜单显示:2024年县域平均接待游客580.79万人次(+14.26%),旅游总收入增长9.96%,44个县域收入超200亿元 [13] - 浙江(34席)、四川(11席)、江苏(7席)领跑百强县,新疆90个县域实现旅游指标双增长,阿勒泰市首次入围百强 [13][15] - 内河航运发展显著:2024年我国内河亿吨大港达23个(2012年的2.3倍),货运量49.5亿吨(2012年的2.2倍) [12]
2024年我国三级及以上航道达到1.6万公里 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央广网· 2025-06-28 08:53
内河航运发展 - 2024年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1.6万公里,航道网络体系不断完善 [1] - 长江、西江、京杭运河等主干线大通道能力持续提升,江汉运河、江淮运河建成通航,平陆运河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 [1] - 2024年内河亿吨大港达到23个,是2012年的2.3倍 [1] 货运量增长 - 2024年内河货运量达到49.5亿吨,是2012年的2.2倍 [1] - 货物周转量达到2.2万亿吨公里,是2012年的2.9倍 [1] 新能源船舶应用 - 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快速发展,已实现规模化应用,总计超过1000艘新能源内河船舶 [1] - 长江经济带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实现常态化 [1] - 2024年用电量达到1.9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3万吨 [1] 智能化建设 - 长江干线2800多公里航道实现电子航道图全覆盖 [1] - 一批内河自动化码头、智能堆场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1] 航海日活动 - 2024年航海日活动以"绿色航海 向新图强"为主题,将在海南琼海举办系列论坛等主场活动 [2]
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2024年比2012年增长62% 我国内河航运能力持续提升(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6-28 05:47
内河航运发展现状 - 内河亿吨大港数量达23个,是2012年的2.3倍 [2] - 2024年内河货运量达49.5亿吨,是2012年的2.2倍 [2] - 货物周转量达2.2万亿吨公里,是2012年的2.9倍 [2] - 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1.6万公里,比2012年增长62% [2] - 新能源内河船舶数量超过1000艘 [2] 船舶与运输服务提升 - 货船单船平均吨位从2012年不足700吨提升至1790吨 [3] - 2023年拆解老旧船舶2500艘,新建大型化、标准化船舶 [3] - 长三角集装箱河海直达运输时间平均缩短2天,单位物流成本降低约800元 [3] 绿色低碳与智慧转型 - 长江经济带船舶靠港岸电使用达1.9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3万吨 [3] - 长江干线2800多公里航道实现电子航道图全覆盖 [3] - 全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超过9950公里 [5] - 江苏、浙江等地实现船舶过闸"一次申报、一键过闸" [5] 政策体系与规划 - 构建"1+1+N"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4] - 包括《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和《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4] - 实施长三角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行动等专项 [4] 智慧港口建设 - 全国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3座,自动化干散货码头29座 [5] - 5G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智能闸口等技术广泛应用 [5] - 自动化码头应用规模、作业效率、技术水平世界领先 [5] 中国航海日活动 - 2025年航海日活动主题为"绿色航海向新图强" [7] - 将发布"引领航运绿色低碳智慧发展新趋势"倡议 [7] - 举办"航运新质生产力发展研讨会"探讨科技创新 [7] - 活动突出海南自贸港元素,宣介建设成果 [8]
体系不断完善、能级持续提升、绿色智慧转型加快——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06-27 20:20
内河航运发展现状 - 2024年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1.6万公里,内河亿吨大港23个,货运量49.5亿吨,货物周转量2.2万亿吨公里 [1] - 货船单船平均吨位从2012年不足700吨提升至1790吨,长江干线内河货船平均吨位达2207吨 [2] - 2023年拆解老旧船舶2500艘,新建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清洁化船舶 [2] 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 - 交通运输部联合多部门出台方案意见,推动物流降本增效、设施装备升级、绿色智慧转型 [2] - 实施两轮老旧船舶报废更新政策,支持"两新"政策促进船舶更新换代 [2] - 鼓励港航企业开展网络平台水路货运业务,研究建立新业态制度体系 [3] 智慧化转型进展 - 长江干线2800公里航道实现电子航道图全覆盖 [4] - 全国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3座、自动化干散货码头29座 [4] - 应用5G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智能闸口等创新技术 [4] - 将制定智慧港口航道评价标准,推进智能感知设备和数字孪生技术应用 [4] 绿色低碳发展 - 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推动船舶动力转型 [4] - 打造绿色低碳港口,加强码头绿色改扩建,建设内河近零碳码头 [4] - 开展"美丽航道"建设行动和绿色航道养护行动 [4] 平台经济发展 - 发展具有物流查询、运输组织功能的内河水运网络货运平台 [2] - 减少船舶空驶和等货时间,优化船货匹配效率 [2] - 网络货运平台在道路货运领域已普及,水运领域处于业态形成阶段 [3]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内河航运是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 [5] - 统筹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运输服务"软提升" [5] - 全面推进全要素、全链条高质量发展 [5]
交通运输部:全面推进内河航运全要素全链条高质量发展
第一财经· 2025-06-27 13:04
内河航运发展现状 - 内河航运具有运能大、成本低、绿色低碳等比较优势,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2024年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1.6万公里,较2012年增长62% [1] - 2024年内河货运量达49.5亿吨,是2012年的2.2倍 [1] - 货物周转量达2.2万亿吨公里,是2012年的2.9倍 [1] - 长江、西江、京杭运河等主干线大通道能力持续提升 [1] 船舶更新与新能源应用 - 2024年拆解老旧船舶2500艘,新建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清洁化船舶 [2] - 新能源内河船舶已超1000艘 [2] - 长江经济带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已实现常态化 [2] 存在问题与发展规划 - 京杭运河、长江、西江等航道仍存在堵点卡点 [3] - 港口枢纽辐射能力不强,运输组织化水平不高 [3] - 交通运输部印发《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和《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3] - 提出7个方面23项重点任务,目标构建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 [3] 智慧化转型与未来活动 - 将推进水运基础设施智慧化转型,促进船、港、航智能协同 [4] - 研究制定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评价标准 [4] - 推动应用智能感知设备、数字孪生等技术 [4] - 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场活动主题为"绿色航海、向新图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