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仪器

搜索文档
聚光科技2025年一季度报:稳步前行,聚焦高端分析仪器业务
全景网· 2025-05-09 09:3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业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1.38% [1] - 归母净利润为-0.21亿元,同比增长18.77%,反映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进步 [1] - 一季度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约15%,毛利率波动因基数小和个别合同差异,全年毛利率相对稳定 [1] 业务概况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质谱、色谱、光谱技术和产品平台提供商,业务覆盖智慧环境、智慧工业、智慧实验室及生命科学领域 [1] - 多款产品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国产高端分析仪器行业领头羊 [1] - 服务对象包括环境监测、应急安全、半导体、材料、食药、生命科学等行业 [1] 行业趋势与政策支持 - 科学仪器国产替代趋势及环保部推动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政策带来新市场机遇 [1] - 传统环境、工业业务板块预计保持稳定增长,实验室仪器领域增速有望加快 [2] - 新兴业务如碳监测及医疗领域仪器设备因基数较小,预计迎来更快发展速度 [2] 研发与技术进展 - 掌握多项质谱关键技术,实现高端质谱仪产业化,加速推进LC-QTOF和静电阱超高分辨质谱研发 [3] - 成立谱聚医疗、谱康医学等业务单元,推出新产品并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3] - 生命科学仪器市场扩大,有望成为未来业绩增长重要动力 [3][4] 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 - 优化业务单元和费用管控显著提高人均效率 [3] - 丰富产品线增强国内高水平科研领域竞争力 [3]
Waters(WAT)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6 2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销售6.62亿美元,按报告基础增长4%,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7%,处于指引范围高端 [26] - 订单增长超过销售增长,凸显业务强劲势头 [26] - 非GAAP每股收益2.25美元,报告增长2%,固定汇率增长7%;GAAP每股收益2.03美元 [28][29] - 毛利率58.2%,调整后营业利润率25.5%,符合预期 [29] - 第一季度自由现金流2.34亿美元,占销售35%,自由现金流与调整后净收入比率74% [30] - 第一季度减少债务约1.7亿美元,净债务约11亿美元,净债务与EBITDA比率约1倍 [30] - 提高2025年全年固定汇率销售增长指引至5% - 7%,报告销售增长指引至4% - 6% [22][33][35] - 提高2025年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引至12.75 - 13.05美元,增长约8% - 10%,固定汇率增长10% - 12% [26][38] - 预计2025年全年毛利率约59%,调整后营业利润率约31% [37] - 预计2025年全年净利息费用约4000万美元,平均摊薄股数约5970万股,税率约16.5% [37]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固定汇率销售增长5% - 7%,报告销售增长4% - 6%;非GAAP每股收益2.88 - 2.98美元,报告增长10% - 13%,固定汇率增长12% - 15% [38][3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仪器业务 - 仪器增长11%,液相色谱和质谱销售均实现中两位数增长 [12][27] - 液相色谱中Alliance IS HPLC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两倍多,新增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扩展产品线 [15] - 质谱中Zevo TQ Absolute System销售额增长超50% [16] 化学耗材业务 - MaxPeak Premier色谱柱增长超30% [16] 其他业务 - 重复性收入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12][27] - TA部门第一季度推出两款新产品,今日宣布Empower用于多角度光散射检测器的发布 [2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终端市场 - 制药市场增长8%,亚洲和美洲实现两位数增长,欧洲增长3% [26] - 工业市场增长6%,由Waters部门带动,PFAS应用增长超90%,TA仪器受益于电池测试需求 [27] - 学术和政府市场增长3%,中国实现两位数增长 [26][27] 地区市场 - 亚洲增长13%,中国增长5% [27] - 美洲增长6% [27] - 欧洲实现低个位数增长 [2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三大指导原则:贴近客户、把握机会提升竞争力、加强与员工沟通 [10] - 凭借下游高销量应用的收入结构和运营行动,预计今年实现高个位数收益增长 [11] - 持续创新,推出新产品,加强核心业务并拓展高增长邻接领域 [20] - 积极应对关税,成立跨职能工作组,采取供应链调整、选择性附加费和限制自由支配支出等措施 [24] - 评估并购机会,考虑在2025年恢复股票回购计划 [3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第一季度业绩出色,客户支出超预期,各终端市场和地区需求稳定 [7][8] - 分析仪器市场处于复苏早期,公司团队执行良好,产品组合契合客户需求,创新差异化明显,在下游应用有领导地位 [14] - 新兴高销量测试驱动因素如GLP - 1和PFAS测试以及印度市场增长,为公司带来增长机会 [17][18][19] - 尽管面临关税和美国政策变化,公司仍有望实现2025年目标,对全年业绩有信心 [39] 其他重要信息 - 会议包含前瞻性声明,实际结果可能与预期有重大差异,可查看相关文件中的风险因素 [4] - 会议提及非GAAP财务指标,可在公司网站获取与GAAP指标的对账信息 [4][5] - 除非定期发布财报或法律要求,公司不打算更新指引、预测或预测 [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仪器替换周期动态及2025年仪器预测更新 - 第一季度仪器表现出色,双位数增长由液相色谱和质谱带动,制药领域替换周期已开始,漏斗强劲,客户对Alliance IS反应良好 [45][46] - 2025年指引变化主要针对美国学术和政府业务,预计该业务全年中个位数下降,对全年营收有50个基点逆风,但关税附加费带来50个基点顺风,两者相抵无影响 [47][48] 问题2: 制药生物技术客户在关税方面的行为变化 - 客户行为无变化,漏斗强劲,制药客户也在思考关税应对措施,公司与他们关系良好,若美国制药回流,公司将受益 [51][52] 问题3: 今年定价预期、提价能力及制药客户的反应 - 第一季度实现200个基点的同类价格增长,排除关税,指引中包含200个基点的同类价格增长,关税选择性附加费将带来1500万美元或50个基点的增量 [57] - 对于产品驱动的200个基点提价,客户欢迎;关税附加费方面,80% - 90%的客户理解,10%需沟通解释,公司对此有信心 [58][59] 问题4: 印度业务的长期风险及可持续性 - 印度仿制药公司有全球布局,若有关税,他们会采取供应链调整等措施,公司与他们关系好,可帮助应对;印度业务实现近20%的固定汇率增长,团队表现出色 [61][62] 问题5: 关税和供应链调整情况及LC和质谱是否受IP和转让定价影响 - 关税总影响4500万美元,大部分在下半年,团队已提前储备库存,部分抵消成本;约1500万美元通过附加费抵消,1400万美元通过制造成本行动抵消,600万美元通过自由支配支出管理抵消 [65][66] - IP和转让定价会影响成本,4500万美元的暴露包括这些影响,明年初有更多计划以完全抵消影响 [67] 问题6: 美国和欧洲以及印度制药客户在宏观环境下的想法及公司定位 - 公司在下游高销量应用定位好,处于替换周期初期,仪器增长强劲,与大型制药、仿制药和CDMO客户的替换讨论未放缓,客户在考虑制造足迹和供应链重新配置,公司将受益,这是提高全年指引的信心来源 [71][72] 问题7: 中国市场全年预期、客户支出犹豫情况及刺激措施假设 - 第一季度中国市场增长5%,由学术和政府领域刺激机会及RTA产品在电池测试领域的表现带动 [75] - 预计全年中国市场保持低个位数增长,刺激措施带来的收益视为上行空间 [76] 问题8: 对制药回流后需求出现时间的看法 - 目前处于早期,客户无详细计划,公司专注于后期或已上市化合物,预计在客户产能扩张中发挥作用,但尚未转化为订单,未纳入指引 [79][80] 问题9: 美国学术市场的收入、现状及未来机会 - 美国学术和政府业务占比约3%,年初实现两位数增长,由PFAS测试和国防部订单带动,但预计全年剩余时间下降20%,公司已进行风险调整 [85][86][87] 问题10: PFAS业务增长加速原因、是否有时间因素及全年假设 - PFAS业务过去两年每年增长40%,本季度增长90%,在食品、环境和学术领域均有增长,无提前拉动情况;EPA宣布多项措施应对PFAS污染,对检测仪器需求增加,Zivo TQ Absolute表现出色 [92] 问题11: 公司对十亿美元以上交易的兴趣及宏观波动对资产估值的影响 - 若有像Wyatt这样战略契合且财务合理的收购机会,公司会考虑;若不合适,将恢复股票回购 [98] 问题12: 仪器业务展望及全年增长预期 - 第一季度仪器双位数增长,液相色谱和质谱中两位数增长;全年剩余时间指引为5% - 7%,重复性收入取指引高端6% - 7%,仪器仍假设约5%增长,保持一定谨慎 [100][101][102] 问题13: 商业暴露情况及是否投资上游业务 - 公司对目前商业暴露满意,专注于高销量应用,有很多发展机会,如将光散射引入QAQC,不打算因宏观不确定性分心投资上游业务 [108][109][110] 问题14: 服务业务低于预期原因 - 服务业务增长低2%是由于少两天以及第三方服务提供商零件采购减少 [111] 问题15: TA业务增长差异原因、产品和客户情况及周期性业务展望 - TA业务整体表现良好,电池测试业务出色,中国市场两位数增长,美国市场受订单时间影响稍弱;业务有波动性,不必过于关注季度波动 [113][114][115] 问题16: 生物制药中质谱市场情况 - 公司通过改进Waters Connect软件,在药物代谢(DMPK)领域开始看到一些进展,在大型制药和中型CRO中有一定吸引力,质谱在临床诊断测试中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117][118] 问题17: 制药客户面对关税的行为变化及发现和开发业务情况 - 制药客户行为无变化,业务增长由替换周期、Alliance IS的吸引力和下游业务重点驱动,无提前拉动情况 [122][123] - 药物发现、制药研究和CRO业务仍面临压力,但占制药业务不到20% [125]
机械设备深度报告:国产替代专题-分析仪器进口数据梳理
中邮证券· 2025-04-27 18: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实验分析仪器用于测定物质特性,在多领域广泛应用,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等是重要分支,联用技术是未来趋势 [16][18][19] - 2020年全球分析仪器市场规模约670亿美元,中国约385亿元,与美、德差距大,2024年中国行业整体增长率约4.2%,学会预计2025年增速6 - 10% [5][21][33] - 实验分析仪器属“卡脖子”行业,国产化率低但持续上升,政策支持力度大,国产替代有望加快 [7][30] - 9027税号商品进口额呈下降趋势,美国是最大进口国,细分品类进口集中在少数国家 [8][34] - 建议关注聚光科技、钢研纳克等相关上市公司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1分析仪器主要用途为测定物质的组成、结构等特性 - 实验分析仪器用于测定物质组成、结构等特性,使样品处理等更精确简便,在多领域广泛应用,可分为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测试仪器,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等是重要分支 [16] - 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各有优劣,联用技术能克服单独使用的缺陷,是未来趋势 [18][19] - 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中游仪器制造商和下游应用领域 [20] 1.2分析仪器国产化率依旧较低,政策鼓励行业发展 - 2020年全球分析仪器市场规模预计达670亿美元,2015 - 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5.5% [21] - 2020年中国分析仪器市场规模约385亿元,与美国、德国相比差距大,质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为前三大品类 [5][24][26] - 实验分析仪器属“卡脖子”行业,国产化率低但持续上升,质谱仪等高端品类国产化率仍低 [7][30] - 国产分析仪器市场份额增长得益于政策引导、新市场需求推动和自主创新 [31] - 中央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国产科学仪器发展 [30][32] -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分析仪器行业整体增长率约4.2%,学会预计2025年增速6 - 10% [33] 1.3美国仍为分析仪器重要进口地区,受关税影响较大 - 2020 - 2024年9027税号商品整体进口金额分别为696、662、707、690、570亿元,2024年降幅明显,美国是最大进口国,占比除2024年有波动外整体呈上升趋势 [8][34] - 2024年质谱仪进口金额99亿元,新加坡、德国等为前六大进口国,CR6为93.2% [9][37] - 2024年色谱仪及电泳仪进口金额53亿元,德国、日本等为前六大进口国,CR6为84.6% [9][39] - 2024年使用光学射线的分光仪等进口金额51亿元,德国、美国等为前六大进口国,CR6为78.8% [9][41] 1.4相关上市公司 - 聚光科技是高端分析仪器行业领军企业,业务涵盖多领域,提供多种产品组合与解决方案 [44] - 钢研纳克检测分析仪器产品类型丰富,应用领域广泛 [44] - 莱伯泰科提供自动化、系统化的实验分析检测整体解决方案 [44] - 皖仪科技以光谱等技术为基础,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44] - 海能技术形成四大系列百余款产品 [44] - 必创科技子公司在光电分析仪器领域有竞争优势 [44] - 泰坦科技拥有自主品牌和外购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形成较完善产品线 [44]
国产替代专题:分析仪器进口数据梳理-20250427
中邮证券· 2025-04-27 16:52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核心观点 - 实验分析仪器用于测定物质特性,在多领域广泛应用,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等是重要分支,联用技术是未来趋势 [16][18][19] - 2020年全球分析仪器市场规模约670亿美元,中国约385亿元,中国与美、德差距大,2024年前三季度行业整体增长率约4.2%,学会预计2025年增速6 - 10% [5][21][33] - 实验分析仪器国产化率低但持续上升,政策支持力度大,国产替代有望加快,增长因素包括政策引导、新需求推动和自主创新 [30][31] - 9027税号商品进口额下降,美国是最大进口国,细分品类进口集中,新加坡、德国等是主要进口来源国 [8][9] - 建议关注聚光科技、钢研纳克等相关上市公司 [10] 各部分总结 分析仪器主要用途为测定物质的组成、结构等特性 - 实验分析仪器用于物质特性分析,使样品处理等更精确简便,在多领域广泛应用,可分为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测试仪器,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等是重要分支 [16] - 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各有优劣,联用技术可发挥优势,是未来趋势 [18][19] - 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中游仪器制造商和下游多领域应用 [20] 分析仪器国产化率依旧较低,政策鼓励行业发展 - 2020年全球分析仪器市场规模约670亿美元,2015 - 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5.5%,中国市场约385亿元,与美、德差距大 [5][21][24] - 2020年质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是前三大品类,市场规模分别为120、55、45亿元 [5][26] - 实验分析仪器是“卡脖子”行业,国产化率低但持续上升,质谱仪等高端品类国产化率仍低 [30] - 国产分析仪器市场份额增长因素包括政策引导、新需求推动和自主创新 [31] - 近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国产科学仪器发展 [32] - 2024年前三季度行业整体增长率约4.2%,学会预计2025年增速6 - 10% [33] 美国仍为分析仪器重要进口地区,受关税影响较大 - 2020 - 2024年9027税号商品进口金额分别为696、662、707、690、570亿元,2024年降幅明显,美国是最大进口国,占比除2024年有波动外整体上升 [8] - 2024年质谱仪进口金额99亿元,新加坡、德国等是前六大进口国,CR6为93.2% [9] - 2024年色谱仪及电泳仪进口金额53亿元,德国、日本等是前六大进口国,CR6为84.6% [9] - 2024年使用光学射线的分光仪等进口金额51亿元,德国、美国等是前六大进口国,CR6为78.8% [9] 相关上市公司 - 聚光科技是高端分析仪器领军企业,业务涵盖多领域,提供多种产品组合与解决方案 [44] - 钢研纳克检测分析仪器产品类型丰富,应用于多领域 [44] - 莱伯泰科提供自动化、系统化实验分析检测整体解决方案 [44] - 皖仪科技是研发驱动型企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44] - 海能技术形成四大系列百余款产品 [44] - 必创科技子公司在光电分析仪器领域有竞争优势 [44] - 泰坦科技科研仪器及耗材产品线较完善 [44]
中国液相色谱仪出口国排名:印度勇夺亚军
仪器信息网· 2025-04-23 15:40
导读: 液相色谱仪市场正经历进口收缩与出口扩张的双重变局,国产替代加速,贸易摩擦倒逼产业升级,为中国液相色谱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分析化学领域的"分离利器",色谱仪在制药、环保、食品检测等关键行业中占据核心地位。长期以来,中国高端色谱仪市场被进口品牌垄 断,特别是液相色谱仪的进口依存度超过8 5%。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爆发,叠加全球供应链波动、国产替 代政策加码等多重因素,中国色谱仪进出口市场经历剧烈震荡。 仪器信息网基于海关总署数据(液相色谱仪HS 9 0 2 7 2 0 1 2),对2 0 1 7 - 2 0 2 4年色谱仪进出口趋势展开分析,揭示市场结构性变化与国产化突围 路径。 进口市场:冲高回落 主要进口国结构性调整 从总体看,从2 0 1 7年以来,液相色谱进口市场整体呈现一个冲高回落的趋势。2 0 1 7 - 2 0 2 0年整体相对稳定,年进口台数再1 6 0 0 0台套在左右; 2 0 2 1 - 2 0 2 2,进口量快速增长,到2 0 2 2年的最高2 2 4 6 3台,进口额超过9 . 6亿美元,反映出市场对液相色谱仪的需求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受下游 ...
进口暴跌5.04亿美元!贸易战下中国质谱仪市场变革
仪器信息网· 2025-04-18 13:52
导读: 2018-2024年中国质谱仪进口市场在贸易摩擦背景下不断变化。仪器信息网基于海关总署数据,深入剖析七年间质谱仪进口趋 势、国别进口数量及金额变化,揭示市场格局演变与未来机遇。 特别提示 微信公众号机制调整,请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中国质谱仪进口市场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七年间,进口质谱仪数量在2 0 1 9年降到最低,为11 6 9 3台,而进口质谱仪金额在2 0 2 3年达到峰值,为1 8 . 9 8亿美元。根 据数据显示,2 0 1 8年进口质谱仪总量为1 2 , 4 2 4台,进口总额达1 4 . 4 3亿美元。随后市场走势可分为三个典型阶段: 第一阶段(2 0 1 8 - 2 0 2 0年):量价波动,贸易战阴霾初现。 从图中明显得出, 2 0 1 9年进口数量及金额双双跌至七年间 最低点 ,随后在2 0 2 0年开始回升,并较2 0 1 8年有小幅增长,呈现出明显的"正V型"走势。尽管我们无法定论质谱仪进 口量及金额的下降是否只是由中美贸易战引起的,但贸易战无疑对质谱仪等高 ...
越来越苛刻的半导体检测,如何破?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10 09:17
半导体检测技术发展背景 - 芯片制程已从14nm演进至1nm节点,对制造工艺和品质控制要求达到原子级精度[1] - 传统检测方法(XRF/TXRF)在ppt/ppq级杂质检测中面临瓶颈[1] - EUV光刻和先进封装工艺使非金属杂质(硅/磷/硫)和有机污染物(AMC)成为影响良率的新挑战[1] 珀金埃尔默公司概况 - 拥有80年分析仪器研发历史,1937年成立至今持续推动技术革新[2][3] - 里程碑产品包括:1944年首台商用红外光谱仪、1955年首台气相色谱仪、1983年全球首台商用ICP-MS[3][4] - 在中国市场深耕40余年,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本地化[8] 核心技术突破 ICP-MS技术演进 - 1983年推出Elan 250开启痕量元素检测新时代,1999年首创动态反应池(DRC)技术[4][11] - 2020年发布NexION 5000:业界首款化学高分辨多重四极杆ICP-MS,四组四极杆设计使检出限达10 ng/L级[11][16] 半导体检测应用 晶圆分析 - 支持全自动晶圆表面气相分解技术(VPD),检测能力超越传统X射线荧光法[15] - 通过氨气DRC模式消除40Ar+对40Ca+等干扰,实现ppq级金属杂质检测[16] 化学品分析 - 超纯水检测满足SEMI F63标准(26种金属杂质<1ppt),浓硫酸中钛/锌检测限达1ppt以下[17][18] - 氢氟酸原液直接分析技术(MRS模块)避免稀释污染,攻克高腐蚀性样品难题[19] 电子特气分析 - 开发气体直接进样技术(GDI-ICP-MS),消除传统滤膜/吸收法的污染风险,提升分析效率10倍以上[20][23] 有机污染物检测方案 - GCMS 2400平台整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专攻洁净室AMC监测[25][26] - 分体式触摸屏支持远程操控,SimplicityChrom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27] - 压力平衡进样设计使重现性达±0.5%,氢传感器提升操作安全性[28] 行业影响与定位 - 产品线覆盖ICP-MS/GC/FT-IR等全品类,服务全球高端半导体制造环节[6][8] - 技术迭代始终围绕半导体行业对"极致纯净"的需求,近五年推出7款革新性仪器[4][11][27] - 在中国市场通过Semicon展会等渠道强化本地化服务,明星产品市占率超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