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原材料价格上涨
icon
搜索文档
原材料普涨助推高端化转型 冰箱市场一季度实现规模同比大涨
北京商报· 2025-08-14 07:12
行业趋势 - 2021年冰箱市场呈现"回暖"趋势 一季度规模同比大涨 4月增速有所回落但整体增长趋势不变 [1] - 1-4月冰箱市场零售量规模为888万台 同比增长26.3% 零售额规模为271亿元 同比增长39.3% [1] - 原材料普涨加速冰箱企业向高端化转型 [1] 原材料影响 - 铜、铝、钢材、塑料等大宗原材料价格接连多轮上涨 导致冰箱行业生产成本压力居高不下 [1] - 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法式、十字冰箱等细分市场进入利润竞争层面 [1] - 全球疫情控制后产能供给增加但原材料需求进一步加大 供需矛盾可能持续 原材料价格近期或维持高位 [1] 企业应对策略 - 冰箱企业应通过"调结构"、"保盈利"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 [1] - 惠而浦中国利用集团层面议价能力减少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负面影响 [2] - 惠而浦中国通过前端结构性优化改善盈利能力 在更有盈利能力的产品上适当调整价格 [2] - 惠而浦中国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两门、三门向多门、对开门方向迁移 [2]
原材料涨价难熬,“拖垮”南侨食品半年报
新京报· 2025-08-13 11:4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55亿元,同比下滑0.69%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96.08万元,同比下滑72% [1][2] - 扣非净利润3365.41万元,同比下滑72.21% [2] - 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报营收同比下滑 [1] - 5家子公司盈利,6家子公司亏损 [5] 成本与利润压力 - 产品提价幅度低于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 [2] - 提价措施具有滞后性,短期利润承压 [1][2] - 主要原材料棕榈油、椰子油、天然奶油价格同比涨幅明显 [2] - 2024年9月起采取调价和产品结构调整措施应对成本压力 [2] 市场与渠道策略 - 经销商数量增至471家,同比增长42家(+9.79%) [1][6] - 华南地区经销商最多(117家),境外最少(4家) [6] - 推进三四五线城市渠道下沉 [6] - 战略目标为全面布局烘焙、餐/饮、零售市场 [3] 海外扩张 - 泰国子公司实现预制烘焙品在地化生产 [7] - 参加国际行业展会提升海外品牌曝光度 [7] - 计划以东南亚为起点拓展全球化业务 [7] - 海外销售占比目前较低但预计有较大成长空间 [7] 募投项目进展 - 扩产建设及技改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原计划2025年9月) [7] - 延期原因为生产线需动态调整以匹配市场需求 [7] - 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3.83亿元,累计投入进度79.29% [8] - 项目必要性包括优化产品结构和适应行业趋势 [8]
透视半年报|原材料涨价难熬,“拖垮”南侨食品半年报
贝壳财经· 2025-08-13 11:3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55亿元,同比下滑0.69% [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96.08万元,同比下滑72% [8] - 扣非净利润3365.41万元,同比下滑72.21% [8] - 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报营收同比下滑 [5] 业绩下滑原因 - 产品提价幅度低于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 [9] - 提价措施具有滞后性,短期利润承压 [6][9] - 主要原材料棕榈油、椰子油及天然奶油价格同比涨幅明显 [10] 业务布局与战略 - 推进"全面布局烘焙、餐/饮、零售市场"战略目标 [12] - 开发新产品、拓展新渠道、开拓新客户以创造新增量 [12] - 持续开拓下沉市场,经销商数量增至471家,同比增长9.79% [7][16] - 海外市场拓展,泰国子公司实现预制烘焙品在地化生产 [18] 子公司与募投项目 - 主要子公司及参股公司中5家盈利,6家亏损 [14] - 扩产建设及技改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原计划2025年9月 [19] - 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3.03亿元,进度79.29% [21] - 延期原因为生产线及设备选型需动态调整以匹配市场需求 [20] 市场与渠道 - 销售市场划分为华东、华南等八大区域,华南经销商最多(117家) [17] - 境外经销商仅4家,但公司计划以东南亚为起点拓展全球化 [17][19] - 通过中小型客户服务和渠道下沉实现三四五线城市覆盖 [16]
上半年净利润跌八成 新天药业成本压力未解
新京报· 2025-07-31 21:5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3.58亿元,同比下降18.88%,净利润576.61万元,同比下滑80.99% [4] - 公司连续两年业绩下滑,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均呈下降趋势 [7] - 股价7月31日报收10.87元/股,单日跌幅1.09% [3] 产品收入结构 - 妇科类产品收入2.66亿元(占营收74.16%),同比下滑16.61%,为收入下滑主因 [4][5] - 泌尿系统类产品收入6105.89万元(占17.04%),同比下滑26.8% [5] - 清热解毒类产品收入2792.4万元(占7.79%),同比下滑23.04% [5] - 其他类产品收入360.52万元(占1.01%),同比微增7%,但对整体影响有限 [4][5] 成本压力 - 原材料成本占比从2023年的58.35%持续上升,直接成本(原辅料)呈现上涨趋势 [7][8] - 主要采购中药材包括阿胶、黄连、黄芩等,价格波动显著影响生产成本 [6][8] - 公司计划通过价格研判、采购优化及资金储备应对成本压力,但上半年尚未见效 [8] 费用管控 - 销售费用1.59亿元,同比下降11.61%,管理费用5814.99万元,同比下降17.35% [10] - 2023-2024年销售费用连续两年下降(17.79%和15.06%),但仍占营收超40% [9][10] - 公司明确将"降成本、控费用"列为2025年工作重点 [10] 负面舆情 - 成都分公司被举报通过虚假病例、超标讲课费等方式向37家医疗机构进行利益输送 [9] - 公司未正面回应举报事件,仅表示"已知悉相关事项" [9]
今年拿了9600多万元补助的东方雨虹,带头上涨防水涂料价格
观察者网· 2025-07-05 10:22
东方雨虹涨价决策 - 公司宣布从7月起上调民用建材部分产品价格,包括防水涂料(3%-13%)、美缝剂(4%-9%)、C0级瓷砖胶(1%-5%)[1] - 涨价原因表述为"维护品牌长期健康发展,稳定市场秩序,确保市场良性竞争"[1] - 此前工建集团已在2月上调价格1%-5%,此次涨价延伸至民建产品[1] - 业内人士指出涨价主要针对经销商,终端传导取决于市场需求[1] 行业涨价背景 - 化工涂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包括MDI(巴斯夫上调至18700-19000元/吨,上涨700元)、POE(LG化学中国区涨725元/吨)[2] - 国内企业如万华化学、龙佰集团相继上调产品价格,钛白粉国内涨300元/吨,国际涨50美元/吨[2] - 立邦中国年初已对内墙乳胶漆涨价1%-3%,工程产品3月中旬部分调价[2] - 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企业此前对民建产品调价谨慎[2] 竞争对手跟进 - 科顺建材次日跟进涨价,防水涂料/美缝剂/C0-C2级瓷砖胶涨幅1%-9%,卷材类涨3%-7%[2] - 北新防水同步调价1%-12%,明确表示因原材料成本压力无法内部消化[3] - 行业进入存量市场,头部企业通过价格战去库存导致利润受损[3] 公司经营状况 - 2023年营收280.56亿元(同比下降14.52%),净利润1.08亿元(暴跌95.24%)[5] - 2024Q1营收59.55亿元(同比降16.71%),净利润1.92亿元(降44.68%)[5] - 业绩下滑主因下游需求疲软及业务模式转型[5] - 二季度已下调部分产品价格影响毛利率[5] 政府补助情况 - 2024年累计获得政府补助9625.69万元,占2023年净利润的89.12%[4][6] - 补助分6次发放,单次金额1084.4-2451万元不等,多数为现金形式[6] - 行业整体面临洗牌,2023年以来涂料企业破产数量明显增加[6]
新恒汇今日上市:传统业务增长乏力,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搜狐财经· 2025-06-20 16:21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新恒汇实际控制人由陈同胜变更为虞仁荣、任志军,陈同胜仅担任顾问 [3] - 虞仁荣、任志军通过4.65亿元受让恒汇电子持有的新恒汇有限90.29%股权 [3] - 虞仁荣合计持有31.94%股份为第一大股东,任志军持有19.31%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4] - 任志军通过向虞仁荣借款1.16亿元(年利率12%)取得控制权,计划用上市后分红及股份转让还款 [6][7] 一致行动协议 - 虞仁荣、任志军签署协议约定以任志军意见作为一致行动意见 [5] - 一致行动期限自IPO上市起至少6年,若执行不力将影响公司控制权稳定 [5] 业务表现 - 智能卡业务收入2022-2024年分别为5.62亿元、5.83亿元、5.62亿元,占比从84.45%降至69.28% [8] - 蚀刻引线框架业务收入同期从7741万元增至1.94亿元,良率稳定在85% [8] - 全球柔性引线框架市场法国Linxens占63.23%,新恒汇占32.32% [9] - 2020年因国际巨头降价竞争导致市场价格下滑明显 [9] 原材料成本 - 氰化亚金钾、金丝等贵金属占采购额比重27.61%、27.41%、23.84% [10] - 氰化亚金钾2023-2024年平均采购价格同比上涨14.23%和29.10% [10] 股东动态 - 虞仁荣实际控制的韦尔股份(市值1500亿元)拟更名豪威集团并筹划发行H股 [2]
“多重压力”下,2025财年岛津如何稳增长?
仪器信息网· 2025-05-21 16:22
财务表现 - 2024财年营收连续第五年创历史新高,达539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68.8亿元),同比增长5% [1][2] - 2024财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至71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5.8亿元) [2] - 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至154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7.4亿元),利润同比增长12%至24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3亿元) [2] 区域市场表现 - 日本市场营收占比达43.5%,为最重要收入来源 [5] - 中国市场营业额同比下滑9%至91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5.6亿元) [5] - 除中国外,其他市场均实现增长 [4] 业务部门表现 - 分析计测部营收同比增长3%至347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74.0亿元),但营业利润同比下降9%至52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6.1亿元) [8] - 核心产品(LC、MS、GC)全球销售额同比增长3%至190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5.3亿元),若去除中国市场,其他地区销售额增长达7% [9] - 液体色谱(LC)在美国和印度制药领域表现良好,质谱(MS)在欧洲临床市场取得增长 [9] 未来战略与应对措施 - 预计2025财年营业利润将达51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7.6亿元),净利润同比骤降19%至58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9.0亿元) [11] - 美国市场短期采取价格调整、增加本土库存和扩大美国工厂产能等措施,长期将优化销售策略并重新规划全球制造体系 [11] - 其他地区市场短期借力中国刺激政策强化品牌推广,重点开发印度等新兴市场,中长期通过本地化采购完善区域产业链布局 [12] - 将推出超过10款提升业绩的新产品 [13] 技术创新与周年规划 - 推出全球首款小型化锶光晶格时钟"Aetherclock OC020",可应用于各国标准机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 [16] - 2025年迎来创业150周年,将继续贯彻"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理念,在医疗健康、绿色能源、材料、工业等领域开展工作 [16] - 医疗健康领域以延长健康寿命为使命,通过北美研发中心实现市场拓展 [16]
主要原料可可价格飙升,玛氏、费列罗两大巧克力巨头齐齐涨价
南方都市报· 2025-05-08 22:28
行业动态 - 中国巧克力甜食产品市场规模约230亿元,玛氏、费列罗合计市场份额超60%,雀巢排名第三 [2] - 巧克力行业主要品牌包括玛氏旗下德芙、士力架、M&M's、脆香米,费列罗旗下费列罗、健达,雀巢旗下脆脆鲨、奇巧、徐福记等 [2] - 全球范围内多个知名巧克力品牌已提高售价,包括好时、亿滋国际、瑞士莲、雀巢等 [11] 公司调价情况 - 玛氏部分单品涨价幅度在4.9%-15%不等,涨价从4月开始 [1][4] - 费列罗旗下健达巧克力产品6月将小幅上调价格,但未透露具体调价比例 [1][2] - 雀巢子品牌徐福记表示可可价格上涨对其影响不大 [11] 原材料价格变动 - 纽约可可期货价格从年初约3600美元/吨上涨至12月中旬约11200美元/吨,5月7日报9188美元/吨 [7] - 国际可可组织5月6日可可平均交易参考价8400.6美元/吨,较去年12月11984美元/吨回落,但仍远高于年初4200美元/吨 [8] - 科特迪瓦和加纳可可产量占全球60%-70%,近年因气候变化和病虫害导致供应量处于历史低位 [6] 供应链影响 - 巧克力品牌去年依靠囤积可可原料维持价格,随着库存消耗普遍面临涨价压力 [8] - 大品牌可通过压缩营销投入平衡成本上涨,小品牌因可可粉成本占比高涨幅更明显 [8] - 生鲜电商平台与巧克力品牌就涨价进行多轮谈判,部分渠道可能被迫接受调价 [6] 全球市场反应 - 好时去年第四季度销售额增长主要来自涨价,正通过调整配方减少可可使用 [11] - 亿滋国际已提高价格并可能在下半年或2026年再次调价 [11] - 瑞士莲2024年产品价格已提高6.3%,预计今年将按两位数百分比上调 [11]
受美关税政策拖累 丰田预计新财年净利润将减少超三成
快讯· 2025-05-08 16:30
公司业绩预测 - 丰田汽车预计2025财年净利润同比萎缩34 9% [1]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公司4月和5月销售额损失1800亿日元(约合12 5亿美元) [1] 经营压力 - 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运营造成较大压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