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

搜索文档
北京证监局公布审计、资产评估5个警示案例
梧桐树下V· 2025-04-28 15:04
北京证监局会计及评估监管工作通讯案例总结 核心观点 - 北京证监局通过5个典型案例揭示会计师事务所及资产评估机构在执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旨在提升行业执业质量 [2] 审计案例问题分类 专家工作利用缺陷 - 注册会计师未验证外部评估专家对在建工程可回收价值评估的方法、假设及关键参数合理性 [3] 函证程序执行疏漏 - 注册会计师未交叉核验被询证对象的收件人姓名及电话,导致未发现不同对象使用相同联系方式的异常 [4] 关联关系识别不足 - 注册会计师未关注客户与供应商同为法院公告被告的异常,未能识别贸易业务上下游公司实际存在关联关系,相关交易额均超过审计重要性水平 [5] 资产减值测试瑕疵 - 注册会计师测算存货可变现净值时,使用的房产销售单价参数与评估专家数据不一致且未记录差异原因 [6] 资产评估案例问题 收入预测依据缺失 - 评估师未在底稿中披露系统集成类业务2023年收入预测金额的具体计算过程,仅说明由在手订单及预计订单构成 [7]
深度|监管部门重拳打击财务造假,审计机构却在“装聋作哑”?
证券时报· 2025-03-18 23:30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内控失灵 - 东方集团通过虚构业务链条虚增收入160亿元 但审计机构连续四年出具无保留意见[3] - 80%被处罚公司在罚前五年内控审计未获非标意见 显示审计机制存在系统性缺陷[4][8] - 国中水务被关联方占用资金27亿元未披露 同期内控审计却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7] 审计失效数据表现 - 2022年以来被罚公司中 895家(占比80%)在罚前五年内控审计无任何非标意见[8] - 财报违规公司中 178家(69%)在罚前五年内控审计未获非标意见 187家(73%)财报审计未获非标[12] - 退市公司样本显示 137家中有160份(48%)退市前内控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4] 审计失效原因分析 - 审计机构与监管存在能力差异 会计师缺乏执法权且需面对全面经营情况[17] - 低价竞争导致审计质量下降 费用年降10%-20%迫使事务所使用初级人员[19] - 资源分配失衡 审计机构更重视财报审计 内控审计投入不足[18] 行业改进建议 - 改企业委托为第三方委托 切断利益关联 实施穿透式监管[24] - 引入区块链存证 ERP系统筛查等数字化手段提升审计技术[25] - 整顿低价竞争 保证审计质量 打破恶性循环[26] 企业内控优化路径 - 通过ERP系统和AI工具实现流程自动化 减少人为干预[30] - 将合规纳入考核 实行一票否决制 建立内部举报奖励机制[31] - 优化治理结构 提高审计委员会独立性 强化"一把手"工程[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