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百年高炉遇见“未来世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4 06:51
工业旅游发展趋势 - 工业旅游从小众探索逐渐走向大众潮流,成为年轻人游览的新偏好,包括参观工业遗址、工厂等[1] - 首钢园作为改造后的工业遗址,融合工业风与现代潮流元素,吸引大量游客[3] - 首钢园通过功能改造和空间更新,将老厂房转变为冬奥组委办公地、训练馆、购物中心等,实现有机更新[3] 首钢园改造与运营 - 首钢园改造自老工业遗址,保留工业遗产风貌,同时融入现代功能,如西十筒仓成为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地,精煤车间老厂房改为国家队训练馆[3] - 一高炉改造为沉浸式科幻乐园"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开业一年多累计接待公众10余万人次[5] - 园区客流显著增长,2024年达1300万人次,同比提升超8%,2025年上半年客流超665万人次,同比提升17%[6] 游客结构与消费潜力 - 首钢园40岁以下游客占比达七成,年轻游客成为主力[6] - 园区消费表现强劲,2025年上半年入园客流带动消费约2.6亿元,同比增长8%[7] - 香格里拉酒店的电厂酒廊在工作日也座无虚席,显示园区消费场景的吸引力[6] 首钢园的多功能定位 - 首钢园不仅是科幻乐园,还成为潮流运动、艺术休闲、亲子出游的目的地[7] - 园区举办多项大型活动,如服贸会、科幻大会、WTT中国大满贯比赛等,成为城市会客厅[7] -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巴赫称赞首钢园为"让人惊艳的城市规划和更新范例"[7] 未来发展规划 - 首钢园持续更新,四高炉峰会会场升级,形成"一核多点"会议空间布局[7] - 园区定位为消费新地标和科幻新乐土,未来将进一步强化潮流属性[7]
日本经济衰退的30年,仍有不少企业保持高速增长
创业家· 2025-07-27 17:44
中日消费经济对比与启示 - 日本过去25年国民资产显著提升 老年人平均持有3500万日元资产但消费需求未充分释放 [3]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2021年达19% 2035年将升至30% 老龄化趋势与日本高度相似 [4] - 日本低消费风潮催生优衣库、无印良品等成功企业 优衣库提出"消费者优先主义"理念 兼顾价格与价值观 [5][6] 日本银发经济创新案例 - 养老旅游公司NIKKO TRAVEL年销售额20亿日元 服务5000多名客户中90%为60岁以上老人 复购率达70% [5] - 该公司主打"三宽松"旅行模式(身体/时间/心灵) 利润达数亿日元 [5] 日本观光业成功要素 - 主题公园表现突出 东京迪士尼为全球最赚钱迪士尼 大阪环球影城成全球销售冠军 2019年入园人数超1500万 [8][9] - 休闲度假产业发达 轻井泽成为全球知名度假目的地 [9] - 农文旅融合创新 MOKUMOKU农场等案例实现一二三产联动 投资风险低且满足"微度假"需求 [9] - 工业旅游激活传统产业 三得利/朝日啤酒等老字号通过观光研学焕发新生 [9] - 文化艺术赋能成功 越后妻有地区通过艺术介入转型为世界级文旅目的地 茑屋书店成为超级IP [9] 传统文化与IP开发 - 传统节庆如京都祗园祭等年吸引大量游客 歌舞伎/茶道等成为特色体验项目 [10] - 富士摇滚音乐节等跻身全球十大音乐节 成为青年亚文化中心 [10] - 动漫IP开发成效显著 大阪环球影城引入海贼王/美少女战士等本地IP 转型为"世界最强娱乐旗舰店" [10] 消费趋势变革 - 中国经济从"重商时代"转向需求精细化阶段 过去"投入即回报"模式失效 [11][12] - 明治食品/萨莉亚等日企专家将分享效率革命与需求重构方法论 [13][14]
新闻有观点·行业洞察丨从“闲人免进”到 “一票难求” 工厂转身成网红景点藏着哪些生意经?
央广网· 2025-07-22 14:03
工业旅游市场规模与增长 - 工业旅游市场规模预计全年突破450亿元 增长率至少达到18% [2] - 工业旅游正从"小众探索"走向"大众潮流" 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和促进文旅消费的重要力量 [1] 工业旅游对企业发展的价值 - 工业旅游使企业竞争从产品力转向体验力和品牌化阶段 增强品牌影响力和用户黏性 [2] - 工业旅游助力企业成本部门和费用部门转型为盈利部门 增加企业收入 [2] - 工业旅游满足消费者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认识产品的认知需求变化 增强消费者信任度 [2] 工业旅游改造的核心策略 - 运营中企业改造核心为"体验至上" 需突出特色技术并通过可理解方式设计体验空间 [4] - 投资不足企业可采用"数字化体验"方式 如VR虚拟场景还原或云直播生产流程 [5] - 非运营企业改造核心为打造与工业遗址匹配的文旅业态 实现商业文旅与工业文化契合 [5] - 中小企业可挖掘非遗资源 结合企业特色形成特有文化产业模式 [5] 工业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 - 工业遗址商业服务占比不应超过30% 遵循"商业留白"原则保护工业原貌 [9] - 评估工业旅游成功的五个核心指标:接待人数和收入 产品业态丰富度 项目带动效应 游客复游率 旅游IP形成 [9] 工业旅游未来发展趋势 - 工业旅游将成为城市文化符号 基于工业历史发展形成的独特工业印记和情感羁绊 [10] - 在政府主导下确定工业遗址开发边界后 工业旅游将成为城市显眼文化符号 [10]
锈迹新生 看我国轻工业遗产的蜕变之路
消费日报网· 2025-07-21 13:48
工业遗产改造与文旅融合 - 全国已有超200处工业遗址通过改造实现产值提升,文旅融合、科创孵化等模式为其注入新动能 [1] - 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由废弃老瓷厂改造而成,已斩获国内外64项荣誉,成为全球文化地标 [5] - 陶溪川创意集市从每周2天增至3天,摊位从55个增至1200余个,2024年接待游客1164万余人次 [6] 景德镇陶溪川案例 - 1平方公里文创空间在原宇宙瓷厂基础上改扩建,保留22栋老厂房及烟囱、水塔等工业元素 [5] - 街区汇集2.86万手艺人摆摊,平均年龄28岁,部分从业者月收入达9000元 [6] -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通过数千张黑白照片展示10万陶工历史贡献 [5] 中山罐头厂改造案例 - 中山市广利罐头厂闲置20年后改造为"潮人社区",占地66.96亩,总投资1.2亿元 [10][11] - 保留工业风同时融入潮流设计,改造为咖啡厅、餐饮、文创办公区等,入驻30余户商家 [10] - 通过"工改"微改造不拆建原有建筑,形成4.5万平方米文旅片区,实现"工文旅"融合发展 [10][11] 东湖醋园运营模式 - 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设有5个展馆展示山西老陈醋历史文化与82道古法酿造工艺 [15][16] - 开发系列研学活动如"醋动五谷""探秘山西老陈醋"等,年接待大量学生群体 [16] - 成立创新工作室研发含老醋成分的文创产品,计划融入AI技术提升体验 [17]
老电厂变身文旅新地标,淮北夔牛天街正式运营
人民网· 2025-07-07 14:44
项目概况 - 安徽淮北夔牛天街项目于7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运营,定位为"工业文化+科技体验"的文商旅综合体,涵盖工业博物馆、主题商业街区、研学教育等业态 [1] - 项目前身为大唐发电厂老厂区,2018年因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关停,2020年纳入淮北市城市更新重点工程,总建筑面积超10000㎡ [2] - 项目以《山海经》中夔牛为文化符号,打造安徽省首个机械巨兽主题文商旅综合体,保留红砖厂房、钢铁桁架等工业元素 [3][5] 改造特色 - 创造性采用"保护优先、功能再造"原则,通过10米高机械夔牛"雷雷"、3537件工业展品等实现工业遗产活化 [5] - 四层垂直业态布局:首层为机甲巡游与动力游乐,二层设主题影院与研学空间,三层为亲子乐园,四层为潮玩文创 [5] - 夜间转型为灯光艺术展与电音派对场地,形成"日游夜演"全时段消费链,带动周边商业体出租率提升15% [5][6] 政策与市场影响 - 项目响应国家发改委《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入选安徽省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典型案例 [2][6] - 试营业首月即吸引大量游客,未来将推广至更多工业遗存,推动淮北从"单一景点"向"全域旅游"升级 [6] - 市委书记强调工业遗产是"转型的财富",可形成"记得住历史、留得住乡愁、带得动消费"的城市名片 [6]
胶州开展提振消费系列活动 开启“工业旅游”新体验
搜狐财经· 2025-06-05 11:25
青岛灯塔味业工业旅游项目 - 青岛灯塔味业有限公司举办沉浸式工业旅游活动,500余名社会各界代表参与开园仪式 [2] - 灯塔博物苑•调味品科普园为公司2025年企业文化宣传重点工程,承载120年历史与文化传承 [2] - 园区通过古法酿造工艺展示、趣味互动装置等实现"工业+文旅"融合,推动非遗技艺传播 [2] - 对胶西街道中小学师生及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免票政策,践行公益理念 [2] 胶西街道文旅消费促进措施 - 街道系统谋划全年消费提振工作,已举办6场活动包括草莓采摘节、特色美食体验等 [3] - "五一"期间"'西游季'胶西五一行"活动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融合农产特色与红色教育 [3] - 以灯塔科普园开园为契机,加速推动消费升级与文旅融合,培育区域工业旅游品牌 [3] - 计划通过"百年匠心+现代科技"模式提升产品竞争力,打造文旅新名片 [3] 产业融合发展方向 - 工业旅游成为激活消费的重要引擎,推动"工业+文旅+乡村振兴"多业态协同 [3] - 企业强调品质与创新并重,丰富文旅体验场景以实现经典与潮流的平衡 [3]
推动工业旅游向体验化、情感化方向演进
消费日报网· 2025-06-05 11:10
工业旅游市场现状 - 工业旅游正成为文旅市场新亮点 通过展示工业景观 文化 遗产等资源 实现旅游 文化 教育等多功能融合[1] - 70%旅游者将"情绪价值"作为旅行首要考虑因素 要求景区创新游玩形式并满足情感诉求[1] - 工业旅游通过情景式生产流程体验让游客感受工业魅力 同时承载工业文化情感寄托[1] - 当前产品开发处于初级阶段 缺乏深度文化挖掘和创意设计 导致个性不鲜明 复游率低[1] 工业旅游产品开发方向 - 需提炼独特文化IP 通过故事性和情感性创造衍生内容延长产业链 如镇江醋文化博物馆推出IP形象"恒大师"并开发文创产品[2] - 增强产品可参与性 苏南地区工业旅游注重技艺传授 如无锡泥人 苏州刺绣 常州竹刻的体验式学习[2] - 北京北冰洋义利园区提供汽水调制 面包制作等复古工艺互动 强化游客与品牌情感联结[2] 工业旅游产业价值 - 推动二三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 促进工业遗产从生产资源向复合型创意体验空间转变[3] - 通过沉浸式 互动性场景激活游客情感联结 推动行业向体验化 情感化 品质化发展[3] - 该转变可培育城市新动能 为现代化工业强国建设注入活力[3]
工业文旅热潮起 企业品牌“泛舟”新蓝海
工业旅游发展现状 - 工业旅游已成为文旅市场现象级赛道,工业遗产与文旅消费的跨界融合重塑企业文化基因与品牌叙事 [1] - 全国已认定六批231项国家工业遗产、建成700余个工业类博物馆、认定100余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形成多元资源体系 [2] - 2024年湖南省拥有6家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山东省工业旅游接待游客超3000万人次,收入400多亿元,江西省景德镇工业旅游接待游客6000万人次,收入753亿元 [4] 政策支持与规划 - 2016年工信部与财政部提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工业遗产保护领域,鼓励建设工业博物馆 [2] - 2020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发展工业遗产体验式旅游、研学旅行等精品线路,形成一体化文旅新模式 [3] - 2023年工信部鼓励利用国家工业遗产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特色街区等 [3] - 上海、山东、湖南等省市出台专门政策支持工业旅游,湖南省计划到2030年建成200个省级基地 [4] 品牌化建设与创新 - 工业旅游品牌化存在同质化竞争、缺乏文化内涵等共性问题,需差异化IP打造,深挖工业历史与地域文化关联性 [6] - 建议通过AR还原生产历史、元宇宙构建虚拟工厂升级沉浸式体验,分层定制亲子工坊、工业风剧本杀等项目 [7] - 推动工业旅游与教育、体育等产业融合,构建"文旅+产业"、"工业旅游+科普教育"等协同生态圈 [7] 融合发展与消费激活 - 工业文旅融合成为消费市场新引擎,统筹产业园区、风景区、文化园区联动发展,推动"制造场景"向"消费胜景"转变 [8] - 餐饮行业与大众文化深度融合可激活存量市场并创造增量需求,成为拉动复购的重要引擎 [8] - 河北君乐宝公司通过开放生产线、科普剧场等成功实现品牌宣传,而破坏原始风貌的改造案例经济效益不佳 [10]
工业遗存改造催生京津冀文旅新地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7 22:30
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 - 北京首钢园通过改造炼钢高炉为科幻体验馆、运料通廊为极限运动场、工业厂房为网红餐厅,实现从"工业锈带"向"城市秀场"转型 [1] - 政策层面提出鼓励市场化方式推动老旧厂区更新改造,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植入新业态新功能 [1] - 京津冀地区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上已有许多尝试,工业遗产转变为观光、研学、旅游等全新场景 [1] 沧州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 - 沧州大化老厂区作为我国首批大型化肥企业之一,2016年停产搬迁后开启改造,保留造粒塔、管道设备等工业痕迹 [1][3] - 改造工艺借鉴北京首钢园经验,如大仓库按首钢大跳台工艺刷漆改造,形成"工业迪士尼"与运河文化融合的展示区 [3] - 游客可通过工业遗存体验热火朝天的机器轰鸣年代,实现工业文明与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结合 [3]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与唐山工业研学 -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利用废弃矿井开发"井下探秘游",展示不同时期采煤工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5] - 唐山发布"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研学之旅"精品线路,涵盖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工业博物馆等工业遗产点位 [6] - 研学游团队预约火爆,"五一"后热度不减,井下体验让百年矿山文化触手可及 [5][6] 石家庄石钢工业遗址公园 - 石钢工业遗址公园保留65米和75米高炉及老厂区设备,地面浮雕展现建筑轮廓,延续城市工业记忆 [6][7][9] - 夜间通过灯光、音乐表演打造"摇滚风"文旅地标,高炉与钢筋混凝土架构契合摇滚乐风格 [9] - 石家庄计划通过"音乐+文旅"模式培育新业态,推出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 [9]
为工业游按下加速键需要更多破局之举
北京青年报· 2025-05-07 19:14
行业趋势 - "工厂游"在小红书平台上有超过10万条笔记,成为一种新风潮 [1] - 多地颁布鼓励工业旅游的政策,为行业变革按下加速键 [1] - 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情况下是学生实习或业内考察参观的内容 [1] - 年轻人爱上逛工厂,推动供给侧改革,为行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 商业模式 - 需要将产品转化成资源,工厂改造成景点,文化演绎成故事 [2] - 由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扶持与专业援助,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 [2] - 工厂不仅成为旅游景点,也为企业多元化发展提供新路径 [2] - 成熟的"工业游"涉及点位改造与游客舒适度提升的经营调度 [3] 社会价值 - 普及制造业生产常识,弘扬"工匠精神"的有效手段 [2] - 为中小学教育、科普研学提供新的实践空间 [3] - 提高企业的管理和运营能力,带来正向效益 [3] - 知名酒企打造的"酒文化庄园"形成文化与生态的场景再造 [3] 经济效益 - 旅游示范和精品线路增加景点消费黏性,扩散品牌效应 [3] - 文化与生态的场景再造,实现旅游式体验和体验式旅游的内容重塑 [3] - 为"工厂游"的多赢之举找到最佳注脚 [3] - 未来将有更多政策扶持与典型示范,工业旅游将有更多破局之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