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老陈醋
搜索文档
第六届中国(北京)生态食品展举行架起乡村振兴“产销桥”
证券日报网· 2025-11-09 19:37
展会概况与模式创新 - 第六届中国(北京)生态食品展于10月31日至11月10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 [1] - 多家展商结合现场体验展示产品,如绍兴黄酒设置试饮台,山西老陈醋让观众闻香辨味,秋梨膏展商现场熬制并包装 [1] - 展商突出展示“地理标志产品”和“有机认证”等标识,强调标准化与品牌化路径 [1] - 展会设置“潜力品牌孵化”通道,通过实地考察、质量抽检和产地核验后,帮助受资金、渠道等条件限制的农户和中小企业展示产品 [1] 乡村振兴战略定位 - 乡村振兴被列为“十五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旨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2] - 乡村振兴的本质指向是共同富裕的空间均衡,是解决我国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制度安排 [2] - 乡村振兴对当地的经济效益体现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提升附加值、农村电商打通渠道以及乡村旅游盘活资源带动就业 [2] 乡村振兴的多重意义与发展潜力 - 乡村振兴是内需扩容器,农民收入提升将释放广泛而稳定的消费需求 [3] - 乡村振兴是安全压舱石,通过基础设施与科技进步夯实粮食安全,同时也是社会稳定器和生态支撑 [3] - 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经济上体现在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延伸产业链,农村电商、乡村物流等领域有望诞生新经济增长点 [3] - 社会层面,城乡融合加速与农村公共服务升级将释放人力资本价值,生态与文化领域可打造特色文旅IP,绿色农业助力“双碳”目标 [3]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保障乡村全面振兴,涵盖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 [4] - 财政资金向农村倾斜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税收优惠减轻农村企业和农民负担 [4] - 金融支持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4]
山西太原力推文化生态保护 非遗传承赋能城市文化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21:35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 -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于2010年批准设立,并于今年6月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太原是其中唯一省会城市 [3] - 保护区内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项、省级42项、市级91项、县级290项,以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 [3] - 保护区建设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目标,推进环境生态、历史风貌、非遗传承协同保护 [3][5] 生态修复与历史风貌保护 - 在城市绿水青山建设方面,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生态修复的"西山模式"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分享经验 [5] - 构建"一湖点睛、一水中分、九水环绕"水韵龙城格局,推动晋祠泉持续复涌,并完成晋祠天龙山、太原古县城等景区景点提升改造 [5] - 统筹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太原钟楼街片区改造项目于2024年、2025年连续斩获两项国际大奖 [5] 非遗活态传承与产业发展 - 对外开放7个非遗综合传承中心、84处各类非遗展示馆和传承所,打造多个景区、小镇和集聚区 [7] - 实现文化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70多支乡村文艺小分队、550多名乡村文化能人参与文化生态保护 [7] - 推动非遗与各业态融合发展,2025年非遗版春节期间,太原位列全国年味目的地城市前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相关收入同比增长近750% [7] 特色文化品牌打造 - 清徐县素有"中华醋都葡乡"之称,山西老陈醋历史悠久,清徐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制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 - 全省280多种面食齐聚太原,太原连续举办两届中国非遗面食大会,打造"世界面食之都"品牌 [7] - 本地院团在保留经典剧目的同时创作新剧目,推动太原国潮文化出圈,打造"戏曲国潮之都"品牌 [7]
广盐股份与山河醋业达成战略合作,国企民企牵手振兴老字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20:58
核心合作事件 - 广盐股份与山河醋业于8月29日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并发布首款联名产品"山盟海誓"生态非遗联名产品 [1] - 合作标志着广东省属企业在调味品板块开启跨区域、跨领域协同发展新探索 [1] 企业背景与优势 - 广盐股份是华南地区盐业龙头 兼具国家食盐定点生产及批发资质 销售网络覆盖广东21个地级市 [1] - 山河醋业为省级非遗"山西老陈醋酿制技艺"保护单位 致力于打造全球生态有机老陈醋生产基地 [1]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合作响应国家"振兴老字号"政策 推动调味品行业向生态化、健康化、高端化转型 [2] - 通过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构建国企与民企协同发展样本 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可复制经验 [2] 企业经营表现 - 广东盐业集团上半年营业收入7.22亿元同比增长3% 利润总额2.13亿元同比增长超230% [2] - 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超320% 大食品板块多元品类拓展成效显著 [2] 企业发展方向 - 广盐股份持续推动食盐产品多元化健康化升级 加强生态海盐饮料研发并推进IPO申报 [1] - 山河醋业推动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 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1]
“品游山西” 感受太原文旅之“最”
央视网· 2025-07-23 10:14
太原文旅核心亮点 - 两岸新媒体联合采风活动在山西太原举行,旨在展示太原文旅之“最”[1] 历史文化地标 - 永祚寺双塔为全国现存砖塔成双组合中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善、塔身最高的实例,文峰塔高54.76米,宣文塔高54.78米[2] - 清晨的永祚寺双塔公园是市民晨练的场所[5] 博物馆客流 - 山西省博物院暑期成为热门打卡地,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包含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5个艺术专题[3] - 山西省博物院进入暑期后日均接待游客约1.7万人[3] 非遗文化体验 - 东湖醋文化园展示山西老陈醋酿制技艺,该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 - 山西老陈醋以高粱等谷物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制作,需陈酿400天以上,以其独特口感闻名[4]
锈迹新生 看我国轻工业遗产的蜕变之路
消费日报网· 2025-07-21 13:48
工业遗产改造与文旅融合 - 全国已有超200处工业遗址通过改造实现产值提升,文旅融合、科创孵化等模式为其注入新动能 [1] - 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由废弃老瓷厂改造而成,已斩获国内外64项荣誉,成为全球文化地标 [5] - 陶溪川创意集市从每周2天增至3天,摊位从55个增至1200余个,2024年接待游客1164万余人次 [6] 景德镇陶溪川案例 - 1平方公里文创空间在原宇宙瓷厂基础上改扩建,保留22栋老厂房及烟囱、水塔等工业元素 [5] - 街区汇集2.86万手艺人摆摊,平均年龄28岁,部分从业者月收入达9000元 [6] -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通过数千张黑白照片展示10万陶工历史贡献 [5] 中山罐头厂改造案例 - 中山市广利罐头厂闲置20年后改造为"潮人社区",占地66.96亩,总投资1.2亿元 [10][11] - 保留工业风同时融入潮流设计,改造为咖啡厅、餐饮、文创办公区等,入驻30余户商家 [10] - 通过"工改"微改造不拆建原有建筑,形成4.5万平方米文旅片区,实现"工文旅"融合发展 [10][11] 东湖醋园运营模式 - 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设有5个展馆展示山西老陈醋历史文化与82道古法酿造工艺 [15][16] - 开发系列研学活动如"醋动五谷""探秘山西老陈醋"等,年接待大量学生群体 [16] - 成立创新工作室研发含老醋成分的文创产品,计划融入AI技术提升体验 [17]
“醋葫芦”变“宝葫芦”,山西老陈醋打响提质升级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7 08:31
山西老陈醋行业现状 - 山西老陈醋拥有3000余年历史,面临江苏恒顺等大型醋企的激烈市场竞争和假冒伪劣产品的困扰 [1] - 清徐县作为发源地,年产量近80万吨,产业链产值65亿元,带动10万劳动力就业 [2] - 2020年获"中国醋都"称号,2022年入选山西首批十大省级重点特色专业镇 [2] 产品标准与认证 - 山西老陈醋需满足总酸度6度、陈放一年以上等10项指标要求,执行GB/T19777国家标准 [2][3] - 新标准将指标从5项扩充至10项,包括川芎嗪≥30mg/L、总黄酮≥60mg/100g等严格要求 [3] - 清徐县打造5500平方米检测认证创新平台,投入1亿元,配备500余套设备 [4][5] - 平台开发《冰乙酸假冒食醋鉴别方法》等检测技术,为市场监管提供支持 [5]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通过五大中心建设推动产品质量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 [4] - 技术团队承担多项检测任务和科研项目,积累丰富经验 [4] - 将食品真实性指标引入《清徐陈醋》团体标准,引领质量提升 [5] 健康功能开发 - 山西老陈醋富含总黄酮等健康成分,具有免疫调节等功能 [6] - 平台正筛选功能性强、品质优的产品,研究其营养功能特性 [6] - 目标是将产品从调味品拓展到健康食品领域,开辟新赛道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