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物联网
搜索文档
新恒汇上市、信通电子申购,淄博高新区闪耀资本市场
齐鲁晚报网· 2025-06-20 12:00
新恒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情况 - 公司于6月20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1678,注册地位于淄博高新区中润大道187号 [1] - 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封装材料,涵盖引线框架、模块封装、晶圆减薄划片与测试 [1]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4亿元、7.67亿元、8.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1.52亿元、1.86亿元 [1] - 智能卡业务是公司传统核心业务,也是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 [1] - 本次发行5988.8867万股,发行价12.80元/股,开盘价50元/股,涨幅达290.63%,截至10:30股价43.79元,总市值超100亿元 [3] 新恒汇股权结构与募资用途 - 实际控制人为虞仁荣(持股31.96%)和任志军(持股19.31%),虞仁荣同时为韦尔股份实控人 [1][2] - 募集资金将用于高密度QFN/DFN封装材料产业化项目和研发中心扩建升级项目 [1] 公司发展战略与行业机遇 - 公司目标成为国际一流集成电路封装材料领军企业,产品已远销海内外 [2] - 在中美科技竞争背景下,集成电路封装材料国产化需求为公司创造发展空间 [2] 淄博高新区资本市场动态 - 新恒汇上市后淄博A股上市公司增至34家,数量居全省第四 [4] - 淄博高新区A股上市公司将达13家,位居山东功能区第一梯队 [5] 信通电子IPO进展 - 公司开启申购,拟发行3900万股,发行价16.42元/股,市盈率20.39倍 [3]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81亿元、9.31亿元、10.0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1.24亿元、1.42亿元 [4] - 募资4.75亿元用于输电线路巡检平台研发、维保基地建设等项目 [4]
信通电子今日申购 顶格申购需配市值12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09:31
发行信息 - 公司此次发行总数为3900 00万股 其中网上发行1248 00万股 申购代码001388 申购价格16 42元 发行市盈率为20 39倍 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1 20万股 申购数量为500股的整数倍 [1] - 股票代码001388 股票简称信通电子 参考行业市盈率38 10倍 申购日期2025 06 20 顶格申购需配市值12 0万元 中签号公布及缴款日2025 06 24 [2] 募集资金用途 - 输电线路立体化巡检与大数据分析平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资金额20945 06万元 [2] - 补充流动资金16000 00万元 [2] - 信通电子研发中心项目投资金额5282 85万元 [2] - 维保基地及服务网点建设项目投资金额5267 80万元 [2]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年总资产15 33亿元 同比增长13 30% 2023年总资产13 53亿元 同比增长29 35% [2] - 2024年净资产8 53亿元 同比增长19 97% 2023年净资产7 11亿元 同比增长21 12% [2] - 2024年营业收入10 05亿元 同比增长7 95% 2023年营业收入9 31亿元 同比增长19 05% [2] - 2024年净利润1 43亿元 同比增长15 32% 2023年净利润1 24亿元 同比增长5 98% [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 22元 同比增长15 09%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1 06元 同比增长6 00% [2] - 2024年每股经营现金流1 30元 同比增长103 13% 2023年每股经营现金流0 64元 同比增长146 15% [2] - 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18 26% 同比下降4 55% 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19 13% 同比下降14 06% [2] 公司业务 - 公司系一家以电力 通信等特定行业运行维护为核心服务目标的工业物联网智能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1]
6月20日投资早报|顺丰控股5月速运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36%,康达新材拟收购中科华微不低于51%的股权,今日两只新股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6-20 08:35
隔夜行情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沪指报3362 11点跌0 79% 深成指报10051 97点跌1 21% 创指报2026 82点跌1 36% 两市成交额约12506 38亿元 较前一个交易日放量约595 5亿元 [2] - 港股三大指数单边下行 恒指跌1 99%或472 95点报23237 74点 恒生国企指数跌2 13%报8410 94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2 42%报5088 32点 全日成交额2200 99亿港元 [2] - 美股因六月节休市一天 [2] 新股上市 - 新恒汇创业板证券代码301678 发行价格12 8元/股 发行市盈率17 76倍 公司为集成电路企业 主营业务包括智能卡业务 蚀刻引线框架业务和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 [3] - 华之杰证券代码603400 发行价格19 88元/股 发行市盈率13 05倍 公司主营智能开关 控制器 无刷电机等电动工具及消费电子零部件 产品应用于家电 电动工具 新能源储能等领域 [3] 新股申购 - 信通电子证券代码001388 发行价格16 42元/股 发行市盈率20 52倍 公司为工业物联网智能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主要产品为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 收入占比最高 [4] 行业动态 - 上海国智技术揭牌 首期注册资金10亿元 由国泰海通 中国太保 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及金融科技企业共同发起设立 [5] - 北京市印发游戏电竞行业支持办法 对精品游戏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对获奖作品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支持游戏企业与历史文化景区合作 [5]
国网“小伙伴”今日申购,另有两只新股上市丨打新早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07:10
新股申购与上市概况 - 6月20日有一只深市主板新股信通电子(001388 SZ)申购,两只新股上市分别为沪市主板华之杰(603400 SH)与创业板新恒汇(301678 SZ)[1] 信通电子(001388 SZ)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工业物联网智能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电力、通信等行业运维,主要产品包括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变电站智能辅控系统及移动智能终端,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 - 2024年主营收入结构: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6 51亿元,64 88%)、变电站智能辅控系统(1 53亿元,15 24%)、移动智能终端(1 02亿元,10 17%)、其他产品(0 97亿元,9 72%),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收入占比连续三年超50%且逐年增长[5] 客户与市场 - 与国家电网合作15年,2024年来自国家电网的收入占比近50%,同时与南方电网等头部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市场从山东省扩展至全国及部分海外地区[5] 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投向:输电线路立体化巡检与大数据分析平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2 094亿元,44 10%)、维保基地及服务网点建设项目(0 527亿元,11 09%)、研发中心项目(0 528亿元,11 12%)、补充流动资金(1 600亿元,33 69%)[4][5] 华之杰(603400 SH)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智能控制行业供应商,为电动工具、消费电子领域提供智能开关、智能控制器、无刷电机及精密结构件等产品[7] 市场与客户 - 境外收入占比60%,境内收入集中在华东及华南地区,主要客户包括百得集团、TTI集团、佳世达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11][12] - 参与起草电子开关领域多项行业标准[11] 募投项目与财务数据 - 募集资金投向:电动工具智能零部件扩产项目(4 26亿元,87 66%)、补充流动资金(0 60亿元,12 34%)[11] - 发行价19 88元/股,发行市盈率13 05倍,低于行业市盈率34 45倍,可比公司市盈率区间16 93-119 35倍[8] 新恒汇(301678 SZ)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集成电路企业,业务涵盖智能卡材料、蚀刻引线框架及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柔性引线框架产品2023年全球市占率32 32%排名第二,智能卡模块年产能23 42亿颗[13][14] 市场与客户 - 智能卡业务合作客户包括紫光国微、中电华大等芯片设计厂商及恒宝股份、楚天龙等智能卡制造商[13] - 蚀刻引线框架业务2023年全球市占率仅0 45%[14] 股权结构与募投项目 - 实控人虞仁荣(韦尔股份实控人)与任志军合计持股51 25%,虞仁荣以950亿元财富位列2022年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32名[14][15] - 募集资金投向:高密度QFN/DFN封装材料产业化项目(4 56亿元,87 92%)、研发中心扩建项目(0 63亿元,12 08%)[13] - 发行价12 80元/股,发行市盈率17 76倍,低于行业市盈率37 99倍,可比公司市盈率区间16 93-69 61倍[13]
A股申购 | 信通电子(001388.SZ)开启申购 主要产品为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06:43
公司概况 - 信通电子开启申购,发行价格为16.42元/股,申购上限为1.2万股,市盈率20.39倍,行业市盈率38.1倍,属于深交所主板,招商证券为保荐人[1] - 公司系一家以电力、通信等特定行业运行维护为核心服务目标的工业物联网智能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1] - 主营业务旨在通过工业物联网智能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解决客户在运行维护环节的综合性智能化运维需求[1] - 主要产品为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变电站智能辅控系统和移动智能终端[1] - 主要采取直销模式,通过招投标、竞争性谈判和商业谈判等方式获取客户订单[1] - 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大型国有企业以及为其提供配套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客户、电商平台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1]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2023年度及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7.82亿元、9.31亿元、10.05亿元人民币[1] - 净利润分别约为1.17亿元、1.24亿元、1.43亿元人民币[1] - 2024年度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50.21%,2023年度为52.86%,2022年度为48.48%[2] - 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100,506.14万元,2023年度为93,090.25万元,2022年度为78,176.30万元[2] - 2024年度净利润为14,277.98万元,2023年度为12,404.00万元,2022年度为11,745.90万元[2]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277.98万元,2023年度为12,404.00万元,2022年度为11,745.90万元[2] - 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560.42万元,2023年度为10,873.36万元,2022年度为10,968.41万元[2] - 202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2元,2023年度为1.06元,2022年度为1.00元[2] - 202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7元,2023年度为0.93元,2022年度为0.94元[2] - 2024年度稀释每股收益(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2元,2023年度为1.06元,2022年度为1.00元[2] - 2024年度稀释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7元,2023年度为0.93元,2022年度为0.94元[2] - 2024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8.26%,2023年度为19.13%,2022年度为22.26%[2] - 2024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6.06%,2023年度为16.77%,2022年度为20.78%[2] - 2024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5,211.48万元,2023年度为7,490.75万元,2022年度为2,992.41万元[2] - 2024年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06%,2023年度为7.50%,2022年度为8.75%[2] 收入结构 - 2024年度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收入为65,086.00万元,占比64.88%,2023年度为51,278.97万元,占比55.19%,2022年度为39,280.28万元,占比50.34%[1] - 2024年度变电站智能辅控系统收入为15,287.21万元,占比15.24%,2023年度为8,493.34万元,占比9.14%,2022年度为6,333.47万元,占比8.12%[1] - 2024年度移动智能终端收入为10,200.36万元,占比10.17%,2023年度为16,015.36万元,占比17.24%,2022年度为17,467.69万元,占比22.39%[1] - 2024年度其他产品收入为9,747.12万元,占比9.72%,2023年度为17,118.63万元,占比18.43%,2022年度为14,949.53万元,占比19.16%[1] - 2024年度合计收入为100,320.68万元,2023年度为92,906.29万元,2022年度为78,030.98万元[1] 业务战略 - 公司电力工程业务收入分别为9308.57万元、约1.08亿元和3260.0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1.91%、11.59%和3.24%[2] - 从事电力工程业务目的在于更好的了解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全场景的需求和痛点,从而强化公司在电力行业其他场景智能运维业务的布局[2] - 无需大规模开展电力工程业务,而是选择性承接具有代表性、与现有业务具有一定关联性的电力工程业务[2]
【私募调研记录】鼎萨投资调研映翰通
证券之星· 2025-06-18 08:13
公司调研纪要 - 公司整体经营受关税波动影响较小 得益于全球化战略布局 海外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1]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下滑因产品收入结构变化 长期看工业物联网等产品可支撑毛利率稳定 [1] - 车载业务快速增长 主要应用于海外公共交通 车载产品可用于无人物流车 但尚未贡献规模收入 [1] - 数字配网产品市场拓展强劲 IWOS项目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 海外市场也有进展 [1] - 参股公司攀雀智能研发建筑内装机器人 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研究项目处于早期阶段 [1] - 未来产品规划重点是AI技术与既有业务的深度融合 开拓新兴领域 [1] - 企业网络产品线2024年增速近100% 未来将保持持续规模化增长 [1] 机构背景 - 北京鼎萨投资有限公司于2012年3月成立 2012年6月发行第一支产品"山东信托-鼎萨1期" [2] - 2013年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员和中国证券业协会会员 [2] - 2014年3月作为首批50家私募机构获得基金业协会颁发的私募基金牌照 [2] - 创始人彭旭是国内公募基金知名投资总监和明星基金经理 坚持"价值+成长"的个股精选投资策略 [2] - 公司荣获2019年股票型阳光私募公司收益排行榜(北京地区)冠军 2020年上半年季军 [2] - 2019年度获"东方财富私募风云榜-五年期最佳私募基金产品"等奖项 [2]
A股又现“肉签”!本周两只新股将申购
证券时报· 2025-06-16 08:40
新股申购信息 - 本周A股市场将有两只新股申购,分别为北交所的广信科技和深市主板的信通电子,申购时间分别为6月17日和6月20日 [1] - 广信科技是国内绝缘材料领先企业,产品覆盖全电压等级输变电设备,与特变电工、正泰电气等变压器龙头企业长期合作 [1][3] - 信通电子是电力行业工业物联网智能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等细分领域市占率领先 [1][5] 广信科技业务与财务数据 - 广信科技发行价10元/股,申购上限95万股,募集资金用于电气绝缘新材料扩建、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3][4] - 公司产品应用于输变电系统、电气化铁路、新能源及军工装备领域,是国内少数具备750kV及以上超/特高压绝缘材料生产能力的企业 [3]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4亿元、4.2亿元、5.7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5亿元、0.49亿元、1.16亿元 [3] 信通电子业务与财务数据 - 信通电子申购上限12000股,顶格申购需深市市值12万元,募集资金用于输电线路巡检平台研发、维保基地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5] - 公司主营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变电站智能辅控系统等产品,客户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三大电信运营商 [5]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82亿元、9.31亿元、10.0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1.24亿元、1.43亿元 [5] 上周新股表现 - 上周A股3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分别为交大铁发262.09%、影石创新274.44%、海阳科技386.7% [7] - 影石创新盘中最高涨近300%至187.99元/股,单签盈利超7万元,公司为全球知名智能影像设备提供商,主打全景相机及运动相机 [7][8] - 海阳科技盘中最高涨超500%至70元/股,单签盈利超2.9万元,公司为国内尼龙6系列产品主要生产商,产品涵盖切片、丝线及帘子布 [7][8]
下周,又有低价新股
中国证券报· 2025-06-15 13:46
新股申购安排 - 下周有2只新股申购,分别是北交所新股广信科技和深市主板新股信通电子 [1][2] - 广信科技申购时间为周二(6月17日),发行价10元/股,发行市盈率7.59倍 [2] - 信通电子申购时间为周五(6月20日),发行价待定 [2] 广信科技业务概况 - 公司是国内纸质绝缘材料龙头企业,专注于绝缘纤维材料及其成型制品的供应 [2] - 产品应用于输变电系统、电气化铁路及轨道交通牵引变压系统、新能源产业以及军工装备等领域 [2] - 覆盖中低压、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交直流电在内的全电压等级的输变电设备配套产品 [2] 广信科技市场地位 - 与特变电工、山东电工电气、山东泰开、保变天威和正泰电气等变压器头部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3] - 是这些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3] 广信科技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4亿元、4.2亿元、5.78亿元 [3]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472万元、4940万元、1.16亿元 [3]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63%至50.19%,净利润同比增长78.65%至98.50% [3] 信通电子业务概况 - 公司是工业物联网智能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3] - 主要产品包括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变电站智能辅控系统、移动智能终端等 [3] - 客户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公司和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营商 [3] 信通电子发行信息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3900万股 [3] - 网上发行申购上限为12000股,顶格申购需配深市市值12万元 [3] 信通电子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82亿元、9.31亿元和10.05亿元 [4]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1.24亿元和1.43亿元 [4]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9%至17.23%,净利润同比增长5.42%至16.53% [4]
信通电子:拟首发募资4.75亿元用于输电线路立体化巡检与大数据分析平台等项目 6月20日申购
搜狐财经· 2025-06-12 14:02
发行概况 - 公司拟公开发行39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计划募集资金4.75亿元 [1] - 募集资金投向:输电线路立体化巡检与大数据分析平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资额2.0945亿元,占比44.1%)、维保基地及服务网点建设项目(5267.8万元,占比11.09%)、研发中心项目(5282.85万元,占比11.12%)、补充流动资金(1.6亿元,占比33.69%)[2] - 申购日期为2025年6月20日,发行前每股净资产7.29元 [4] 业务与市场 - 主营业务为工业物联网智能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核心产品包括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变电站智能辅控系统及移动智能终端 [2] - 2024年营收构成: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占比64.8%(6.509亿元),移动智能终端占比10.2%(1.02亿元)[7] - 客户覆盖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三大通信运营商等,销售区域从山东省扩展至全国及部分海外市场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0.051亿元,同比增长7.97%;扣非净利润1.632亿元,同比增长11.48% [5] - 2024年毛利率33.3%,净利率15.02%,均高于行业均值(毛利率32.89%,净利率13.32%)[10][11]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26%,投入资本回报率17.9% [2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2亿元,同比大增103.07% [27] 运营效率 - 2024年总资产周转率0.85次,固定资产周转率14.56次,均显著高于行业中位数 [33][34] - 应收账款周转率3.21次,存货账面价值1.88亿元(占净资产22.05%),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8.81% [34][49] - 2024年流动比率1.92,速动比率1.64,2025Q1分别提升至2.05和1.69 [53] 发展战略 - 目标成为"行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龙头企业,强化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研发 [3] - 计划通过云、边、端产品形态扩展,深化电力、通信行业解决方案,并拓展其他行业应用 [3] 股东结构 - 第一大股东李全用持股47.27%,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83.84% [56] 资产与负债 - 2025Q1存货较上年末增长20.74%,占总资产比重上升3.05个百分点 [39] - 2025Q1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较上年末减少7.57%,合同负债增长21.38% [42] - 2024年资产负债率47.09%,高于行业均值43.89% [52]
2025-2031全球及中国食品和饮料 IIoT 解决方案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战略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25 10:31
食品和饮料 IIoT 解决方案市场概述 - 产品定义涵盖硬件、软件及服务两大类别,其中硬件和软件及服务在2020-2031年间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4]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生产制造、物流配送、销售与零售,各应用场景在2020-2031年全球规模均保持增长 [4] - 行业在"十五五"期间发展特点包括技术集成度高、数据驱动决策能力提升,进入壁垒主要体现在技术复杂性和初始投资规模 [4] 市场规模与区域分布 - 全球市场规模2020-2031年持续扩张,中国市场占比逐年提升,2024年占比达XX%(具体数据需补充) [4] - 北美地区(美加)2020-2031年市场规模预计达XX百万美元,欧洲主要国家(德英法意)同期达XX百万美元 [14] - 亚太地区(中日韩等)增速领先,2024年规模达XX百万美元,拉美和中东非洲市场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14]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Top 5厂商市场份额集中度达XX%(具体数据需补充),Emerson Electric、Schneider Electric等构成第一梯队 [14] - 中国本土企业收入份额从2020年XX%提升至2025年XX%,但国际厂商仍主导市场 [4][14] - 主要厂商产品布局差异明显,Emerson Electric毛利率达XX%(2020-2025),Siemens在硬件领域优势显著 [12][13] 产品类型与应用分析 - 硬件产品2020-2025年全球规模达XX百万美元,软件及服务同期达XX百万美元,后者增速更快 [11] - 生产制造应用占据最大份额(2024年XX%),物流配送应用2026-2031年预测增速达XX% [11] - 中国市场软件及服务占比低于全球水平,但2026-2031年预测将实现XX%的年均增长 [11] 供应链与商业模式 - 产业链上游以工业传感器、云平台供应商为主,下游客户集中在大型食品饮料制造商 [7] - 主要厂商采用直销+渠道合作模式,Rockwell Automation等企业通过并购完善解决方案 [12][14] - ABB、IBM等企业将AI技术与IIoT方案深度融合,开发预测性维护等增值服务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