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零售

搜索文档
广州端午消费盛宴即将启幕,龙舟文化点燃湾区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5-23 06:54
消费政策与市场表现 - 广州市积极落实国家提振消费政策 创新打造"羊城消费新八景"品牌 以商旅文体健融合为特色 串联迎春花市 端午龙舟等全城盛事 [1] - 1-5月全市围绕四大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超1000场次 带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1] - 1-4月广州社零额同比增长4% 增速居一线城市首位 "五一"假期境外游客同比增长35.2% [1] 端午主题活动规划 - 广州作为主会场于5月24日启动"购在中国·2025大湾区消费季"活动 "同船渡·粤韵广州"主题将推出融合传统与创新的消费体验 [3] - 活动结合珠江游船 主题市集 非遗展演等特色内容 包含国际品牌创意龙舟 水上民俗展演 国风游船互动等亮点 [3] - 15个羊城夜市先行区推出夜间狂欢 Livehouse 潮玩市集轮番上演 全城联动打造"龙舟文化+特色消费"狂欢 [3] 餐饮与金融创新 - 重点餐饮商户推出特色"龙舟宴"主题套餐 部分商圈结合数字互动 非遗体验打造趣味消费场景 [5] - 金融机构创新开展"以旧换新送龙舟饭" 探索融合文化传承 消费激励与创新体验的消费新模式 [5] - 餐饮平台企业同步推出主题优惠活动 结合龙舟文化提供专属福利 [5] 旅游与配套服务 - 端午前后广州推出50条"赛事旅游"精品线路 开发过境免签专属旅游线路 [8] - 联合航空公司推出入境游"机票+酒店""机票+景点"等套票和折扣优惠 离境退税商店拓品扩围 更多老字号 国潮新品纳入离境退税范围 [8] - 中国银联推出全新App提供一站式服务 银联 抖音 饿了么 淘宝闪购等平台投入专属补贴资金助力节庆消费 [8]
农民工群体的五点观察
一瑜中的· 2025-05-12 18:53
核心观点 - 2024年农民工群体规模达3亿人,创历史新高,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41% [2][14] - 农民工流动呈现"东部集中但规模放缓"特征,2024年东部净流入4834万人,但较2019年减少450万人 [5][14] - 就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建筑业减少296万人,制造业增加180万人,批发零售增加149万人 [6][17] - 工资增速呈现行业分化:建筑业工资增速提升2.2个百分点至4.6%,制造业提升2.3个百分点至4.1% [8][24] - 消费结构向服务倾斜:2024年随迁儿童入学率提升至94.5%,人均居住面积增长2.9%,文娱支出占比提高 [9][30] 人口流动 - 农民工输出地集中在东部(1.1亿人)和中部(1.0亿人),分别占比35%和33% [5][14] - 输入地以东部为主(1.5亿人),占比51%,但净流入规模较2019年减少450万人 [5][14] - 中部地区净流出减少422万人,显示劳动力留存效应增强 [14] 就业结构 - 制造业吸纳农民工最多(8362万人),占比27.9%,2024年新增就业180万人 [6][17] - 建筑业就业减少296万人,占比降至14.3%,较2021年累计减少1272万人 [6][19] - 第三产业吸纳1.63亿农民工,批发零售业新增就业537万人(2021-2024年) [17][19] 工资水平 - 2024年月均收入4961元,增速3.8%,较全国低1.5个百分点 [8][22] - 建筑业呈现"缩量保价"特征:就业降6.9%但工资增速达4.6% [24] - 制造业实现"量价齐升":就业增2.2%同时工资增速提升至4.1% [24] - 居民服务业表现最弱:就业降2.5%且工资增速仅1.5% [24] 消费特征 - 历史消费结构侧重商品:食品烟酒占比达30-33.6%,高于全国28.2% [9][30] - 服务消费快速提升:随迁儿童入学率从90.9%增至94.5%,居住面积增长2.9% [30] - 文娱支出显著增加:上网占比提升6个百分点至53.3%,朋友聚会提升4.8个百分点 [30] 经济影响 - 2020-2022年农民工GDP增速低于官方数据,对应消费K型复苏 [11][31] - 2023-2024年农民工GDP增速反超,驱动消费下沉 [11][31] - 2025年一季度两者趋同(5.47% vs 5.40%),标志消费分化阶段结束 [11][32]
4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2
证券日报· 2025-05-12 00:12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 4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 2 较3月份下降0 3点 在一季度大幅上升后小幅回落 [1] - 分项指数1升7降 资金指数和劳动力指数处于景气临界值100以上 [1] - 宏观经济感受指数、综合经营指数、市场指数、资金指数、劳动力指数、投入指数、效益指数较3月份分别下降0 9点、0 3点、0 3点、0 2点、0 3点、0 5点和0 2点 [1] - 成本指数由降转升 较3月份上升0 1点 [1] 分行业指数 - 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由降转升 较3月份均上升0 1点 [1] - 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业和住宿餐饮业较3月份分别下降0 6点、0 3点、0 6点、0 3点、0 6点和0 3点 [1] 分区域指数 - 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分别为90 2、89 5、88 8和81 2 分别较3月份下降0 1点、0 5点、0 2点和0 2点 [1] 政策与建议 - 充分发挥现行政策效应 适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2] - 总结春节和"五一"假期消费状态 增强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的信心和能力 [2] - 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实施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帮扶解困力度 [2]
新华网关注汉口北国际贸易城升级转型路:从“批发集散地”到“商贸新城”
新华网· 2025-05-10 12:05
商业模式转型与消费场景升级 - 公司从传统批发市场转型为商贸数智新城,覆盖30大主力专业市场,总面积达600万平方米 [1][2] - 2019年推进线上线下融合,采用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优化库存与营销策略 [2] - 品牌服装城转型为"生活方式提案场",引入咖啡茶饮体验中心和"五分钟采购动线"等沉浸式场景 [3] 数字化供应链与产业生态构建 - 成立湖北华纺供应链平台,整合纺织服装产业链,覆盖原料、面料、辅料、成衣等场景 [4][5] - 在河南台前县设立中国羽绒交易中心,实现豫鄂两省供应链协同优化 [5] - 开发6大数字化供应链,包括"鲜花链"(年交易额超10亿元)、"海鲜链"(年规模20亿元)、"辣交所"(占全国辣椒进出口18%) [6] 直播电商与跨境贸易发展 - 直播基地签约2800多家商家,日均超千场直播,2024年线上线下总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 [3] - 跨境电商产业园日均撮合5000笔跨境订单,2021年进出口额达50亿美元 [8] - 加强前置仓和外贸监管仓建设,提升跨境物流效率,重点发展婚纱和消费品跨境业务 [7][8] 商户支持与市场运营 - 通过行业展会、电商培训等方式助力商户竞争力提升 [7] - 构建"商户成长-产业升级-市场繁荣"良性循环,形成产业共生体 [7] - 与政府、企业、商户形成互利共生模式,强化国际化视野 [7][9]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4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环比下降0.3点
快讯· 2025-05-10 09:13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 4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 2 较3月下降0 3点 在一季度大幅上升后小幅回落 [1] - 分项指数1升7降 分行业指数2升6降 分区域指数均有下降 [1] 分项指数 - 资金指数和劳动力指数处于景气临界值100以上 [1] - 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下降0 9点 综合经营指数下降0 3点 市场指数下降0 3点 资金指数下降0 2点 劳动力指数下降0 3点 投入指数下降0 5点 效益指数下降0 2点 [1] - 成本指数由降转升 较上月上升0 1点 [1] 分行业指数 - 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由降转升 较上月均上升0 1点 [1] - 工业下降0 6点 建筑业下降0 3点 交通运输业下降0 6点 社会服务业下降0 3点 信息传输软件业下降0 6点 住宿餐饮业下降0 3点 [1] 分区域指数 - 东部地区指数为90 2 下降0 1点 中部地区指数为89 5 下降0 5点 西部地区指数为88 8 下降0 2点 东北地区指数为81 2 下降0 2点 [1]
专访连平:央行5000亿再贷款,长期将拉动社零增长10%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18:32
央行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 - 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瞄准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批发零售、仓储物流等市场化服务业及养老领域,兼具扩内需与惠民生的双重功能 [1][4] - 该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模式,预计直接增加8300亿元信贷额度,长期或额外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超10个百分点 [5][6] - 若今年完成2500亿元再贷款投放,叠加"以旧换新"政策,预计撬动居民消费超9000亿元 [1][6] 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 长期可能带动6万亿元以上的中长期信贷增量,带动信贷与社融额外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并带动投资增长5个百分点以上 [6] - 支持服务行业发展能有效带动就业、提升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消费端改善后将扩大服务企业盈利,撬动更大社会资本参与服务业与养老产业投资 [6] - 短期来看,今年若完成2500亿元投放,可能带动社零增长0.5-1.0个百分点 [6] 以旧换新政策效应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支持资金达3000亿元,预计拉动居民最终消费约7500亿元-9000亿元,拉动居民最终消费约1.35-1.6个百分点 [7] - 政策通过财政补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费品需求释放,撬动居民消费杠杆系数为2.5-3倍 [7] 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 - 2025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有望升至65%,支撑因素包括"两新政策"、多元化消费场景、房地产市场回稳、新型城镇化建设等 [8] - 面对外部关税压力,需通过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实现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9] 促消费的紧迫措施 - 扩大服务领域开放,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提升服务供给能力,2024年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例已升至46%以上 [11] - 拓展入境旅游消费,2024年入境游客超1.3亿人次,总花费超900亿美元,国内旅游市场具备价格、交通、安全等优势 [11] -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居住及相关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约25%,房贷利率调降有助于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 [11] 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互补性 - 财政工具侧重居民端发力,如消费券、交通住宿优惠等,直接快速带动消费增长 [9] - 再贷款资金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解决服务行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二者在需求端和供给端形成互补 [9] 动态监测指标 - 重点监测服务业细分行业的新增贷款规模、物价变动、企业经营数据、PMI指标及消费者回访问卷等 [10]
让1+1+1>3,临沂兰山解锁“商文旅”融合密码
齐鲁晚报网· 2025-05-08 21:19
商文旅融合转型 - 临沂市兰山区通过"商文旅融合"战略将传统商贸市场转化为沉浸式旅游目的地 实现"1+1+1>3"的乘数效应 [1] - 临沂小商品城引入非遗项目、国潮文创等新业态 配备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 支持线上包邮发货 形成"进货式"消费体验 [2] - 累计投资1.5亿元改造15处市场 其中3家市场获评国家3A级景区 2家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购物街区 [3] 消费场景重构 - 华丰国际商贸城非遗文创区通过鲁绣技艺产品提升溢价空间 形成"可带走的沂蒙文化符号" [4] - 中国酒店用品城打造6D场景化展厅 实现婚礼主题沉浸式购物 厨房样板间产品远销南非、尼泊尔等国家 [5] - 临沂进口商品城联动周边文旅地标 形成10大品类进口商品消费闭环 包括美妆、食品、奢侈品等 [5] 基础设施与服务升级 - 创新"美德信用积分金融转化"活动 对商户进行多维评估 推动商户从批发转向文旅服务 [6] - "五一"期间免费开放58处停车场共5073个泊位 新增3条公交赏花专线 延长夜巴士运营时间 [7] - 设置12处文旅志愿服务站 提供咨询引导、行李寄存等亲情服务 强化"游客至上"理念 [7] 商业模式创新 - 从"货场人"转向"人文感受" 构建"有温度的商城" 使消费行为转化为文化体验 [4] - 通过非遗活化、场景重构推动传统市场从交易空间向"文化共同体"跃迁 [4] - 商品成为文化叙事载体 市场转变为情感共鸣场域 消费升级为文化体验旅程 [8]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印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增加消费金融供给|每周金融评论(2025.3.10-2025.3.16)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3-17 19:27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围绕金融领域热点事件展开,涵盖消费提振政策、金融监管举措、市场异常现象打击及黄金价格走势等内容,反映当前金融市场动态及政策导向,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3][4][6][7] 热点聚焦 - 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方案旨在提振消费、扩大需求,通过增收减负等解决制约消费问题 [3] - 政策将从提升服务供给质量、提供财政补贴、优化信贷政策等多方面支持居民消费,注重培育新兴消费领域,目标是年底消费回暖,将公布消费数据并调整方案 [4] 重大会议 - 2025年3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要增加消费金融供给,金融机构需围绕各类消费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消费服务行业信贷投放 [4] - 国家多部门密集出台政策,关注保护消费者权益,满足消费领域金融需求,助力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 [5] 重大政策 - 中国证监会将整治股市虚假信息作为重要工作,会同公安、网信等部门全链条联动,打击编造、传播股市谣言行为,具体举措包括加强监测查处、主动辟谣和投资者教育 [6] - 股市“小作文”会引发市场异常波动和操纵股价牟利,多部门打击旨在保护投资者、维护市场原则,建议投资者通过官方渠道验证信息 [7] 重大事件 - 3月14日凌晨,COMEX黄金期货价格一度站上3000美元/盎司,傍晚现货黄金首次突破该关口,2025年以来涨幅超14% [7] - 黄金突破3000美元关口原因包括特朗普加征关税带来全球经济动荡、近期全球出现“黄金荒”现象、美国政府考虑延期兑付债务 [8] 重要数字 - 2025年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14万亿元,2月单月新增近万亿元,社融增量2.24万亿元,同比多增7416亿元,2月贷款增量达万亿元属历史较高水平 [8] - 2025年2月贷款增量虽处传统信贷“小月”但保持较高水平,传递出政策支撑实体经济、信贷结构优化、未来政策仍有发力空间等信号 [10]
热点思考:税收增速为何跑输GDP?——“大国财政”系列之一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2-26 18:26
税收与GDP增长规律 - 税收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存在非对称波动特征,弹性系数约为2:1,即GDP增速每偏离5%基准1个百分点,税收增速波动幅度可达2个百分点 [2][7] - 税收弹性主要源自所得税机制:企业所得税对名义GDP弹性略大于2,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工资收入弹性明显大于2 [2][8] - 2024年税收下降主要源于国内增值税(-2662亿)、出口退税(-2159亿)、契税(-740亿)和土地增值税(-425亿),合计占降幅的97.1% [9] 行业税负差异 - 税收行业集中度显著高于GDP,2021年前五大行业(制造业、批发零售、金融、房地产、采矿业)贡献77.4%税收,而GDP前五大行业占比仅58.8% [3][13] - 房地产(28.3%)、金融(27.3%)、租赁商务服务(22.9%)税负最高,农林牧渔(0.2%)、教育(1.3%)最低 [3][14] - 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税收受PPI主导,房地产税收与土地购置和销售周期相关,金融业税收取决于信贷规模、盈利及薪酬 [3][15][16][17] 2025年税收趋势 - PPI回升及金融地产周期改善或推动税收恢复性增长,预计全国税收总量有望回升至2023年18万亿元水平 [5][19] - 21个省份2025年税收预测均值3.9%,青海(13.8%)、新疆(8.0%)、湖北(7.8%)增速领先 [5][19] - 税制改革将聚焦新业态税收制度完善和央地财政关系调整,包括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等举措 [5][20] 税收结构性影响因素 - 增值税下降受PPI下行和金融地产活跃度降低双重影响,2024年同比下降3.8% [10] - 出口退税因出口量增长扩大12.6%,进口环节税收(-1.6%)未能有效对冲 [11] - 房地产五大税种(契税、土地增值税等)与行业周期强关联,2024年贡献税收降幅显著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