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蔬菜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四问速冻西兰花:为何冻?如何冻?营养价值几何?谁在吃?
经济观察报· 2025-09-18 14:38
鲜菜为何要冻 - 西兰花从采摘到超市货架不超过48小时 但菜市场运输配送需3-6天 长途运输导致营养成分随时间下降[4][5] - 速冻技术通过零下低温环境降低酶活性和微生物繁殖速度 实现抑菌和营养保存 解决蔬菜季节性供应和价格波动问题[6] - 蔬菜采摘后维生素C等成分会快速流失 常温储存7天维生素C损失50% 而速冻保存能维持更稳定的营养价值[12][15] 如何冻 - 速冻流程包括当天采摘 切断处理 漂烫灭酶 零下20-30度快速冷冻 通过快速降温避免大冰晶破坏细胞结构[8] - 漂烫处理类似焯水工艺 能消灭氧化酶和大部分细菌 使蔬菜化冻后保持青绿色 安全性优于常温放置数天的蔬菜[9][10] - 工厂速冻需在零下20多度深冻状态 家庭冷冻效果差 建议1-2月内食用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速冻蔬菜专门标准[8][19] 冻菜的营养价值几何 - 研究显示速冻西兰花维生素C含量50.6毫克/100克 与新鲜产品50.2毫克/100克无显著差异 叶酸含量61.7微克/100克[13] - 速冻产品胡萝卜素损失较大 平均含量78毫克视黄醇当量/100克 低于新鲜的169毫克视黄醇当量/100克[13] - 速冻蔬菜营养价值优于常温储存3天以上的蔬菜 冷冻豌豆维生素C含量随储存时间会超过新鲜和冷藏产品[15] 谁在吃速冻蔬菜 - 速冻西兰花零售价较高 300克售价25元 而常温西兰花1斤不超过10元 主要客户为餐饮企业和健身人士 上班宝妈等家庭用户[18] - 速冻蔬菜可实现周年供应和价格稳定 对连锁餐饮企业非常重要 并能增加食物多样性 对膳食平衡有益[6][18] - 美国膳食指南推荐速冻果蔬与新鲜果蔬同等看待 国内学界看法统一 实验证实其安全性与营养价值[18]
时令蔬果丰富居民“菜篮子” “小果子”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央视网· 2025-09-18 14:21
农业丰收与产量提升 - 安徽省霍邱县元圩村千亩生态梨园总产量预计达500吨 梨品种包括翠冠梨 秋月梨和黄金雪梨 [1] - 浙江浦江县6.7万亩葡萄迎来丰收 通过电商平台直采直销和冷链物流拓展销路 [1] - 山东滨州市惠民县淄角镇建设千亩黄瓜种植基地 整合2000多万元涉农资金 流转4个村近千亩土地 [1] - 湖南澧县林下种植冬瓜进入采收旺季 日加工能力超200吨 可消化数千亩冬瓜产量 [1] 特色水果产业发展 - 湖北大冶市金牛镇发展猕猴桃 葡萄等特色水果产业 流转土地2.6万亩 [2] - 大冶市特色水果产业总产值达1.3亿元 带动就业近4000人 [2] - 有机猕猴桃种植基地果实品质优异 果实个头较大 汁水丰富且甜度高 [2] 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升级 - 梨园采用科学种植技术 实现梨子个头大且糖分高 [1] - 电商平台推动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 通过数字化渠道扩大优质农产品销售范围 [1] - 改变传统小地块分散种植模式 实施跨村联建现代化设施大棚 [1] - 种植大户升级改造生产线 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 [1]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特色产业联农带农 推动乡村共富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8:13
南昌县南新乡大港村种鸭养殖产业 - 种鸭养殖基地成立于2011年,年出栏绿头鸭100万羽,年孵化鸭苗300万羽 [1] - 基地每日产蛋量约12000枚,拥有20余台全自动孵化机不间断工作,为省内100余家养殖基地供应鸭苗 [1] - 采用绿色循环小水系种鸭养殖技术,鸭粪经生物发酵转为有机肥用于种植,养殖废水沉淀后用于莲藕种植,实现生态养殖 [2] 公司运营与联农带农模式 - 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为农户提供鸭苗及技术指导,出栏后统一收购,带动当地种鸭产业发展 [2] - 已与南昌市100余户农户建立合作关系,帮助农户实现稳定增收 [2] - 蔬菜种植基地采用“基地带动农户”模式,由基地统一提供技术和销售渠道,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蔬菜 [4] 南昌县幽兰镇潭林村蔬菜种植产业 - 蔬菜种植基地自2021年流转田地300多亩发展至目前620余亩,采用轮作方式种植多种常见果蔬 [4] - 基地年产果蔬近1.7万吨,引进水肥一体浇灌设施和生物防治技术,从源头保障蔬菜绿色安全 [4] - 基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日常管护及采摘需大量劳动力,当前雇佣农户50余人,人均年增收近3万元 [4] 南昌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策略 - 南昌县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引导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果、设施蔬菜、家禽养殖等优势产业 [2] - 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有效推动农业增效和百姓增收 [2]
连州菜心 鲜甜大湾区
南方农村报· 2025-09-16 16:05
核心观点 - 连州菜心作为具有地理标志潜力的特色农产品 正通过良种培育、标准化种植和市场开拓 实现产业提质扩面和品牌化发展 [1][8][20] 产品特性与生长环境 - 连州菜心以甜嫩脆爽、鲜美可口而闻名 采用花生麸和山泉水进行生态种植 [8] - 得益于连州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的独特气候 产品具有更香甜、细嫩、爽口汁多的特点 [9] 种植技术与供应链优化 - 通过配套种植早、中、晚熟不同熟性的菜心品种 并运用配套栽培技术 将上市时间提前至9月初 极大延长了市场供应周期 [10][11][12][13] - 携手科研部门培育"粤薹4号"、"粤芯2号"等良种 并落实地方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 推广标准化种植 [14][15] 品牌建设与行业认可 - 成功申报连州菜心为首批广东地理标志培育产品 推动其品牌在中国首届县域品牌擂台赛近1000个产品中进入前20强并荣获铜奖 [16][17] 市场拓展与销售渠道 - 2024年连州市农业农村局聚焦生产和销售双向发力 锚定产业重点工作任务 确保种植面积 推动产业提质扩面 [20][21][22] - 举办湾区名厨天团产销对接活动 邀请餐饮企业实地考察品鉴 促成采购意向签约 [23][24] - 对接电商协会、多地供销社及餐饮商会 通过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形式助推产销对接 并积极开拓北方及福建市场销售渠道 [24][25][26][27][28][29][30][31] - 连州菜心现已走上大湾区人民餐桌 并受到全国各地关注与喜爱 为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 [32][33]
广东特色蔬菜盘点丨岭南沃土孕育“蔬菜王国”
南方农村报· 2025-09-16 16:05
北回归线穿过广 东,这里凭借温 暖湿润的气候与 多元地貌,成为 全国蔬菜种类最 丰富的地区之 一。从珠三角冲 积平原到粤北山 地,独特的红壤 与沙壤土培育出 众多地理标志农 产品。 这些蔬菜不仅承 载着岭南物华天 宝的美誉,更在 饮食文化中占据 重要地位——或 如杜阮凉瓜般苦 尽回甘,或似水 东芥菜般清甜爽 脆,共同构筑起 广东特色蔬菜盘 点丨岭南沃土孕 育"蔬菜王国"_ 南方+_南方plus 岭南沃土孕 育"蔬菜王国" 。 根基。 本文将带您细品 多种最具代表性 的广东特色蔬 菜,探寻其背后 的自然密码与人 文故事。 一片绿油油的连州菜心长势喜人。 杜阮凉瓜:侨乡 翡翠的苦尽甘来 作为江门蓬江区 的地理标志农产 品,杜阮凉瓜以 肥短如凿、翠绿 似玉的外形和甘 而不苦的口感著 称。其种植可追 溯至明代,采 用"红烟迹地"轮 作等传统农法, 形成金顶粒粗的 独特品相。 粤菜鲜为本味的 为高档食材。这 种藤本植物兼具 观赏与食用价 值,体现了岭南 人化平凡为神奇 的饮食哲学。 水东芥菜:电白 翡翠的爽脆传奇 茂名电白的水东 芥菜以无渣脆嫩 闻名,叶片宽大 呈碧绿色,芥辣 味较淡。当地用 虎头陂水库灌溉 的沙壤土种 ...
增城迟菜心,育苗啦!
南方农村报· 2025-09-16 16:05
增城迟菜心产业概况 - 增城迟菜心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因上市比一般菜心晚而得名[4] - 其品质优异,具有纤维少、皮脆肉软、茎肥叶厚、烹煮快熟、菜味浓郁、清甜爽脆且带清香的特点,营养价值高,被誉为“菜心之王”和“菜品之冠”[5][6] - 增城区小楼镇等地处于北回归线23度黄金走廊南侧,冬无严寒,偶有轻霜,土壤有机质丰富,非常适合增城迟菜心生长[21][22] 种植生产与上市周期 - 增城迟菜心于8月中下旬开始育苗,冬至前后迎来新一季上市[3] - 传统本地农家品种通常在12月底至次年1月上市,需要长达120天的完整生长期[16][17] - 为适应市场需求,选育出生长期仅70-90天的品种,该品种植株较小、生长周期短、早上市、经济效益较高,被广泛引种[11][12] 品种差异与品质影响 - 生长期70-90天的品种由于生长时间不足、营养物质积累不充分、未到风味最佳时期,口感不够清甜,严格来讲不是真正的增城迟菜心[14][15] - 长够120天的增城迟菜心经历了更长时间的营养积累,尤其在经过低温历练后,口感更清甜爽脆,风味更浓郁[17][23] - 最经典的吃法是盐水迟菜心,能最大程度保留其原味与甜味[18] 行业规范与品牌保护 - 为保护品牌和推动产业良性发展,增城区今年创新推出“菜票”制度,授权符合“120天完整生长期”的迟熟品种使用迟菜心专用标识[26][27] - 由专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致力让增城迟菜心回归“清香、嫩滑、爽脆”的本味[27][28][29] - 行业在品种与技术推广中应更注重品质,大力推广120天的增城迟菜心[25]
广东菜心大迁徙 种全国卖全国
南方农村报· 2025-09-16 16:05
广东菜心大迁徙 种全国卖全国_ 南方+_南方plus 8月一天的上午 10时许,杨起龙 师傅开着17米长 的冷藏车载着22 吨菜心驶出宁夏 吴忠市富霖农业 科技有限公司门 口,大约30个小 时后这些菜心将 抵达广州。 宁夏平原是粤港 澳大湾区的"菜 篮子"。在当地 蔬菜基地的务工 人员中,5万多 贵州农民约占总 数的80%。他们 大多数来自曾经 苦甲天下的麻山 片区,如今过上 了有房有车的生 活。 广东菜心何以变 成宁夏菜心?贵 州菜农是如何进 入并主导这个行 业的?为什么他 们能在最传统也 被认为赚不到钱 的农业领域逆转 命运? 在银川市永宁县菜地上,紫云农民岑仕祥(右)和家人包裹得严严实实顶着烈日工作,菜心在臂弯里排列得整整齐齐。 麻山农民与菜心的缘分 大约从1993年 起,紫云自治县 少数农民南下广 东进入蔬菜种植 行业,随后通过 亲友邻里等纽带 关系扩大到4万 多人。 他们大部分来自 猴场、宗地、大 营、四大寨等麻 山片区的乡镇。 麻山曾经是贫穷 的代名词。贵阳 市年轻的税务干 部周宁至今记 得,小时候外公 吓唬她,"不听 话就送去麻 山" 。 麻山可谓另一 个"西海固" 。 1990年,西海固 人均 ...
9月19日,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携手上天山,闯欧亚!
南方农村报· 2025-09-16 00:00
2025新疆国际茶文化博览会 - 2025新疆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将于9月19日至22日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近300家优质茶企携上万种产品集中亮相 10多场茶文化主题活动将陆续登场 [2][3][4] 英德红茶与西牛麻竹笋参展 - 英德红茶首次以专场推介会形式携手西牛麻竹笋共同登陆2025新疆茶博会 展位号T128 [6][7] - 英德红茶作为"世界高香红茶"和"中国红茶品牌价值第一"产品 西牛麻竹笋被誉为"蔬中第一珍" 将通过新疆乌鲁木齐及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条"亚欧黄金通道"进入西北、中亚及欧洲市场 [8][9][25] 新疆市场地位与茶叶消费 - 新疆是"亚欧黄金通道"和"一带一路"核心区 与8国接壤 拥有20个对外开放口岸 外贸经济发达 [11][12][13] - 新疆人均茶叶消费量达4千克 茶叶销售量位居全国前5名 [15][16] - 2024年乌鲁木齐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801.1亿元人民币 创历史新高 2024新疆茶博会4天实现交易额过亿元 [20][21] 英德红茶产业数据 - 英德红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1.78亿元 增幅8.5% 首次荣登全国红茶类第一 [32][33] - 英德红茶综合产值已超90亿元 目标2025年突破百亿元 [41][43] - 英德市茶园面积达18.16万亩 茶叶企业880家 [42] 西牛麻竹笋产业数据 - 西牛麻竹笋2024年底种植面积达99.25万亩 从业人员超17万人 产量达151.36万吨 全产业链产值达109.65亿元 [34][35] - 西牛麻竹笋远销日本、东南亚和中亚地区 综合产值率先突破百亿 [40] 市场拓展战略 - 广东英九庄园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在新疆设立首个英德红茶营销推广中心 位于乌鲁木齐华凌国际商贸城中厅 这是英德红茶在全国建立的第六个营销战略根据地 在新疆范围设立的首个据点 [56][57][58] - 该中心将通过品鉴会、推介会、渠道对接会等活动深耕新疆市场 并辐射中亚、南亚及欧洲地区 [68][69][70] 历史合作与市场潜力 - 英德红茶2023年作为国茶代表参与"中法元首松园茶叙" 2024年4月与喜茶联名推出"英红·芝士糯糯"系列产品 单日销量突破80万杯 [29][30][31] - 在第十五届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上 英德红茶吸引多国客商洽谈采购 外商代表认为英德红茶在中亚、欧洲市场"空间极大" [45][46][63]
青海海东打造高原冷凉蔬菜输出地
经济日报· 2025-09-15 12:18
行业核心观点 - 海东市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实现丰收并畅销国内外市场,打造输出地成效显著 [1][2] 行业生产规模与布局 - 海东市冷凉蔬菜总面积达到31.17万亩,约占青海省的一半 [1] - 行业坚持"占川、进沟、上山"的规划布局发展,产品花色品种达到284种 [1] - 行业强化集中连片基地建设,建立1个万亩基地、4个千亩基地、57个百亩基地 [1] 行业产品与品牌建设 - 乐都区着力发展紫皮大蒜、蒜苗和乐都长辣椒三大优势产业,其中乐都紫皮大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1] - 行业打造"黄河彩篮"和"河湟彩园"两大区域公用品牌 [1] - 行业获得国家有机认证品种9个、国家绿色产品认证105个 [1] 行业市场表现与出口 - 海关认证出口蔬菜基地达29个,备案面积5.7万亩 [1] - 行业出口量占青海省的54.3% [1] 行业参与主体 - 目前海东市从事蔬菜经营的农户有2.69万户,种植大户480户,专业合作社1536家,企业12家 [2]
“曾家山蔬”跑出助农“鲜”速度
每日商报· 2025-09-15 11:31
"曾家山蔬"是广元市朝天区打造的蔬菜品牌。从养在深闺无人识的高山蔬菜,到如今市场哄抢的"网红 味道","曾家山蔬"俨然成为杭广东西协作的亮眼招牌。今年,"曾家山蔬"在明康汇的参与下,与杭州 蔬菜物流有限公司签署10000吨蔬菜产销战略合作协议,不仅填补了杭城蔬菜市场缺口,更让朝天农户 尝到了品牌农业的甜头。 当地种植大户陈永明拎起印着"曾家山蔬"LOGO的纸箱,举起像小臂样长的青椒,语气欣然:"我们现 在走上'订单农业'路径,'曾家山蔬'也是跑出'鲜'速度,拥抱大市场了。" "'曾家山蔬'现在在杭州卖爆了!各大渠道在问我们要货,已经供不应求了,现在价格较以往涨了50%, 还有很多大渠道想订。"在广元,杭州援派广元市朝天区委常委、副区长于健接到来自杭州市场端明康 汇负责人的"喜报",非常激动。 东西协作开展"蔬菜革命" 曾家山蔬菜好在哪里,于健以辣椒做比喻:"曾经杭州市场上供应的辣椒大概只有一支笔那么长,而我 们能做到小臂那么长,并且价格和品质都较之前有优势。"现如今,朝天已经逐步构建起了西葫芦、四 季豆、白菜、番茄、黄瓜、甘蓝等多元化"种植版图"。"我们从农户种植的理念到生产运输的标准都做 了规划和赋能,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