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交易所

搜索文档
香港交易所(00388):成长性可验证,有望迎来重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4 17: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港交所估值复盘显示下限基本为30倍PE,上限可达近70倍,基本面和流动性是核心驱动因子 [6] - 当前港交所PE 38倍,美联储处于降息环境,背靠中国内地,看好公司投资价值,其盈利核心因子ADT受总市值和换手率影响,港交所改革使新经济行业市值占比提升,南向资金推高ADT、改善换手率 [6] - 坚定给予买入评级,相对PE估值法下公司上行空间24%,预计2025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179、188亿港元,yoy分别+26%、+9%、+5% [6] 各部分总结 估值复盘 - 2014 - 2015年PE∈【29,67】,受益于沪港通开通、H/A折价、公募/险资投资松绑,港交所估值在15年3月快速上行 [6] - 2017 - 2018年PE∈【28,54】,16年末深港通开启为南向流入提供条件,经济复苏使企业盈利向好、港股估值洼地吸引资金流入,18年中美摩擦及美联储加息使港交所估值回落 [6] - 2020 - 2021年PE∈【29,68】,港交所针对未盈利科技企业、中概股革新IPO上市制度,市场认可其新经济、中概股枢纽地位,叠加全球低利率资产荒,内外资流入港股市场 [6] 下一阶段估值催化 - 内部因素:IPO改革重点转向支持AH上市导流与中概股归回,AH导流使A+H IPO募资占港股IPO的72%,中概股回流已有33家中概股回流,有30家潜在回归中概股可为港股带来ADT增量 [61][63][64] - 南向资金流入:在美元降息、国内低利率与资产荒背景下,南向机构资金向港股倾斜,交易成本下行驱动南向个人投资者加速进入港股,公募基金持有港股仓位创历史新高,险资举牌港股公司增多,南向个人关注交易成本 [71][72][73] - 不同ADT下港交所业绩与市值:港交所依赖从每日成交额中抽佣,轻资产模式下支出端刚性,EBITDA率维持70%+、分红率稳定90%+,港交所PE与ADT、业绩均呈正相关 [86][87] 估值与盈利预测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E营收分别为270、290、299亿港元,yoy分别+21%、+8%、+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179、188亿港元,yoy分别+26%、+9%、+5%,EBITDA利润率分别为74%、76%、77% [92] - 关键假设:预计2025 - 2027E港股ADT保持在2524、2737、2990亿港元,yoy分别为+110%、+8%、+9%;南向ADT分别为1205、1900、2540亿港元,对港股ADT贡献提升至2027E的42%;新增上市公司分别为80、85、90家 [7][8][93] - 相对PE估值法:选取洲际交易所、纳斯达克、伦敦证券交易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作为可比公司,2025E可比公司PE均值为26.37倍,考虑港交所ROE高于可比公司均值且港股流动性和市场结构佳,给予港交所2025E 42倍PE,对应合理市值6920亿港元,较当前上行空间24% [100][102]
美银证券:升香港交易所目标价至520港元 重申“买入”评级
快讯· 2025-07-24 12:30
香港交易所业绩预测 - 预期上半年纯利为80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上升31% [1] - 第二季日均成交额料维持在2380亿港元高水平 去年同期为1220亿港元 [1] - 强劲交易费收入和结算费收入支撑业绩 [1] 盈利预测调整 - 维持全年盈利预测不变 [1] - 对明年和后年盈利预测上调6%至7% [1] 目标价与估值 - 目标价由440港元升至520港元 [1] - 相当于预测2025至2026年市盈率40倍 [1] - 重申"买入"评级 [1]
智通港股早知道|香港金管局下周公布“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的摘要说明 大摩预测美联储今年不降息
金融界· 2025-07-24 08:29
香港稳定币监管 - 香港金管局将于下周公布"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阐述牌照申请安排[1] - 《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后,向香港公众宣传推广无牌稳定币属违法行为[1] - 近期出现借数码资产和稳定币进行的诈骗行为,导致民众损失[1] 美股市场表现 - 道琼斯指数上涨507.85点至45010.29点,涨幅1.14%[2] - 标普500指数上涨49.29点至6358.91点,涨幅0.78%[2] - 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27.33点至21020.02点,涨幅0.61%[2]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0.75%,爱奇艺涨超4%,拼多多涨近3%[2] 代币化货币市场 - 高盛与纽约梅隆银行将为机构投资者创建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购买渠道[3] - 项目已吸引贝莱德、富达投资等基金巨头参与[3] - 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达7.1万亿美元,将为持有者提供收益[3] 美联储政策预测 - 摩根士丹利预测美联储今年不降息,可能延至2026年3月[4] 印度旅游市场 - 印度自7月24日起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5] - 去哪儿平台印度德里机票搜索量瞬时增长最高达10倍以上[5] - 香港至德里机票平均含税价格862元[5] - 今年以来赴印度商务签证量同比增长63%[5] 多晶硅价格 - 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4.68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2.23%[6] - 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4.40元/吨,周环比上涨7.32%[6] 生猪养殖 - 全国生猪出场价格14.96元/公斤,较前期下降0.53%[7][8] - 生猪养殖头均盈利48.96元[8] - 猪料比价为5.50,环比下跌0.54%[8] 海南自贸港政策 - 海南自贸港内企业生产含进口料件加工增值达30%以上货物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9] - 涉及港股海南封关板块[9] 香港新股市场 - 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融资额达141亿美元,同比增长695%[10] - 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同比增长82%至2400亿港元[10] - 恒生指数期内上涨超过20%[10] 能源投资 - 国网新源控股增资规模365亿元,创国资产权交易史上现金募资规模之最[11] - 投资者包括中国石油、中国人保等大型央国企和金融机构[11] 人工智能 - 阿里云百炼上线Qwen3-Coder API,每百万Tokens最低输入和输出价格分别为4元和16元[12] - 推出低至5折的限时优惠[12] 半导体产业 - 时代电气宜兴IGBT芯片产线预计年内达产[13] - 株洲产线预计2025年底拉通,为8英寸SiC晶圆[13] - IGBT一期、二期产线已经满产[13] 企业动态 - 马可数字科技拟认购稳定币支付平台鲲KUN优先股,代价总额600万美元[14] - 中创新航预期上半年净利润7.09亿至7.93亿元,同比增长70%至90%[15][16] - 优必选推出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可实现7×24小时不间断作业[17] - 西部水泥预期中期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80%至100%[18] - 商汤-W拟向无极资本发行约16.67亿股新B类股份,净筹约24.98亿港元[19] 造纸行业 - 玖龙纸业7月第三次发布涨价函,涨幅30元/吨[20] - 新版国标加强能耗限制,或催化行业供给端出清[20] - 头部纸企新旧产能较中小纸企有明显优势[20]
港股保险、银行和港交所情况更新
2025-07-23 22:3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银行、保险、港交所 - **公司**: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建行、工行、中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招行、兴业银行、交行、沪农商行、苏州银行、民生银行、新华保险、太保、国寿、人保集团、中国财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银行板块 - **表现**:今年以来港股银行板块表现强劲涨幅显著,自 2024 年以来 A 股和 H 股银行分别上涨 80.4%和 68.4% ,今年 H 股和 A 股银行涨幅分别为 30.2%和 17.9% ,但近期受资金获利止盈和热点切换影响出现震荡 [3]。 - **中期业绩**:预计二季度业绩稳定,盈利增速接近零;杭州、常熟银行上半年营收环比改善,盈利稳定,营收增速环比提升 1.7 和 0.1 个百分点,盈利增速分别为 16.7%和 13.5% ,得益于扩表、息差收窄压力缓解及非息收入韧性 [1][4][5]。 - **利息收入**:6 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 7.1% ,杭州、常熟银行二季度末贷款增速回落;资产端定价无拐点但息差降幅收敛,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年末有望带来 10 - 20BP 息差降幅支撑净利息收入 [6]。 - **非息收入**:二季度预计环比改善,资本市场景气度回升和低基数效应使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有望转暖,债券市场震荡于较低水平也有利,6 月临近季末未见明显卖债动作提供潜在调节基础 [7]。 - **资产质量及信用成本**:杭州、常熟银行二季度末不良率持平,对公贷款不良生成低位,零售资产质量压力可控,预计二季度信用成本稳定,部分银行有利润反补空间 [1][8]。 - **A股上市银行二季度业绩**:中报营收增速环比小幅改善至 - 1%附近,盈利增速稳定,深耕优质区域城商行有望表现更好 [1][9]。 - **投资价值**:银行股绝对股息优势边际弱化,截至 7 月 22 日 A 股上市银行平均股息率约 3.9% ,AH 同步上市 H 股银行平均股息率约 4.7% ,建行、工行和中行等 H 股大行维持 5%以上,建议关注建行、中行、工行及光大、中信等 [2][10][11]。 - **潜在催化因素或风险**:高股息逻辑持续需宏观经济宽信用有数据反应,支撑投资逻辑向 ROE 改善演进;需提防资金局部止盈、向热门板块切换及高股息行业内部转换 [12]。 保险板块 - **行情表现**:2025 年经历两轮上涨,截至昨日 A 股保险指数累计上涨 6.7% 跑赢沪深 300 指数两个点,香港保险指数累计上涨 30.6% 跑赢恒指 5.3 个点,港股表现优于 A 股,新华保险涨幅最大 [22]。 - **基本面及展望**:负债端新单表现分化,受预定利率切换等影响,代理人渠道新单承压,银保渠道表现不错,预计负债结构有望改善;资产端标准化债券、权益资产占比提升,非标资产占比压降,会计准则切换使净利润对资本市场波动敏感性提升,预计中报业绩正增长 [23][24]。 - **后续投资逻辑**:以资产端为主,中长期资金入市和权益市场回升提振投资端,高股息策略支撑净投资收益,未来演绎贝塔行情 [25]。 - **推荐标的**:短期推荐新华港股、博寿港股、人保集团港股,长期推荐中国财险 [27]。 港交所 - **近期表现**:日均成交额同比翻倍,南向资金占比接近五成,估值高于历史均值,截至昨日累计上涨近 50% ,跑赢恒生指数约 24 个百分点,跑赢恒生科技指数约 23 个百分点 [30][31]。 - **基本面及展望**:收入分交易交收费用、投资收益和上市费三部分;交易交收费用预计维持双位数增长,投资收益预计稳健,上市费方面今年上半年新上市公司数量和募集资金大增,预计全年募集资金约 2200 多亿港币 [32]。 - **未来估值展望**:南下资金和外资推动港股活跃度提升,IPO 持续回暖,目前 PE 估值相对安全,短期有 20%左右上涨空间,中长期空间大 [3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资金配置**:险资及新增资金选择银行作为底仓;二季度公募基金显著增持银行板块,被动指数持仓增加 520 亿,主动权益部分重仓增加 70 亿;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银行 [14][16][18]。 - **新增资金对 A 股影响**:2025 年监管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保险提出量化指标,四家上市央国企可能新增股票投资约 3000 亿,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达 2220 亿 [29]。 - **人寿减持**:人寿减持杭州银行是 Pre IPO 锁定期过后减持,不代表国内险资整体投资策略变化 [20]。
港交所:香港恒生指数上半年涨逾20% 领跑全球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22:25
恒生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2025年上半年领跑全球,期内上涨逾20% [1] - 7月23日恒生指数收报25538.07点,单日涨幅1.62%,连升4个交易日并刷新逾3年高位 [3] 港股市场交易活跃度 - 港股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82%至2400亿港元 [1] - 7月23日全天成交金额达3330.67亿港元 [3] 香港股权融资市场增长 - 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融资额达141亿美元,同比激增695%,远超全球8%的增幅 [3] - 工业、消费、医疗保健、TMT及金融等行业公司推动新股融资额超过2022-2024年每年全年水平 [3] A股公司赴港上市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共有8家A股公司来港上市,总集资额101亿美元,主要目的为拓展国际布局 [3] 新股市场持续强劲 - 7月前两周已有8家公司成功上市,等候上市的公司络绎不绝 [3]
24小时不间断交易?伦敦证交所考虑延长交易时间
财联社· 2025-07-21 21:25
交易所延长交易时间趋势 - 全球交易所竞相延长股票交易时间以满足散户投资者需求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正在研究延长交易时间可行性 甚至可能推出24小时交易机制[1] - LSEG考虑的技术升级 监管问题 对双重上市公司影响及流动性潜在影响是延长交易时间的关键考量因素[1] - 年轻投资者使用智能手机交易及加密货币市场24小时交易特性推动交易所延长交易时间讨论[1] 交易所收入结构 - LSEG第一季度收入中仅2 7%来自股票交易手续费 大部分收入来自向银行 经纪商等机构出售金融数据[1] - 伦敦证券交易所(LSE)作为LSEG旗舰平台 成立于1773年 是全球四大证券交易所之一 交易时间为当地时间上午8点至下午4点半[1] 美国市场动态 - 美国交易所率先兴起延长交易时间风潮 纽约证券交易所 纳斯达克交易所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合计占美国场内股票交易的五分之二 均已向SEC申请延长交易时间[2] - SEC于去年11月批准24 Exchange运营"5×23小时"交易的全国证券交易所 该交易所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运营[2] 全球其他市场动向 - 印尼证券交易所考虑延长交易时间以提高投资者灵活性和市场流动性[2] 市场参与者态度 - 散户投资者通过Robinhood等经纪商热衷非正常交易时段交易 但专业基金经理对延长交易时间持谨慎态度 担心额外成本和监管风险[3] - 欧洲证券交易所联合会(EFSE)认为延长交易窗口期可能吸引散户交易 但可持续性和长期益处仍需观察[3]
港交所:下调香港证券市场股票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将于8月4日推出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19:02
港交所下调股票最低上落价位第一阶段安排 - 港交所宣布下调香港证券市场股票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将于2025年8月4日推出 该决定在完成市场演习并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后作出 [1] - 配套措施包括同步更新"香港交易所领航星"市场数据平台(OMD-C)及内地市场数据枢纽(OMD-CMMDH)的价位表代码 [1] 推出前测试安排 - 港交所将于2025年8月2日(星期六)上午9:00至中午12:10举行非强制性推出前测试 旨在验证交易所参与者系统准备情况 [2] - 测试期间将提供新的价位表代码 强烈建议所有交易所参与者参加测试以验证生产环境系统设置 [2] - 参与者需在2025年7月31日前提交英文版登记表格 逾期不获受理 测试需按资料册日程表执行 [2] - 交易所参与者需协调资讯供应商在测试期间提供市场数据支援 [2] 测试结果确认及应急安排 - 港交所将在2025年8月2日下午3点前通过专题网页公告测试结果并确认第一阶段正式推出 [3] - 若测试出现意外需转回安排 港交所将在同日下午3点前发布公告 参与者需及时查阅网页并采取对应措施 [3]
伦敦证交所也想搞24小时交易,追赶散户炒股热潮
金十数据· 2025-07-21 08:43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考虑延长交易时段 - 公司正在研究推出24小时交易或延长交易时段的可行性 包括技术支持和监管影响评估 [1] - 相关讨论涉及商业、政策及监管层面的沟通 目前交易时段为上午8点至下午4点30分 [1] - 股票交易收入仅占公司一季度总营收的2.7% 但旗下交易所仍是伦敦金融城核心渠道 [1] 延长交易时段的驱动因素 - 美国市场率先推动延长交易时段 加密货币市场24小时交易模式形成竞争压力 [1] - 年轻投资者通过智能手机交易的需求增长 促使交易所寻求业务现代化转型 [1] - 亚洲国家活跃的个人交易者群体可能成为潜在用户 美国夜间时段对应亚洲白天 [4] 行业动态与挑战 - 美国三大交易所(纽交所、纳斯达克、Cboe)合计占场内交易40%份额 均已提交延长交易申请 [3] - 专业基金经理对盘后交易持谨慎态度 担忧额外成本和监管风险 [3] - 欧洲证券交易所联合会认为延长时段的长期可持续性仍需观察 [3] 实施考量 - 需评估技术改造、流动性分布(目前集中在开盘/收盘竞价)及对双重上市企业的影响 [2] - 美国24X交易所虽获原则性批准 但隔夜交易许可因行业性问题被推迟 [3] - 时区差异导致美国西海岸投资者面临下午1点收盘的不便 凸显时段调整需求 [3]
据英国金融时报: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考虑推出24小时交易。
快讯· 2025-07-20 23:22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考虑推出24小时交易 -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正在评估推出全天候24小时交易的可能性 [1] - 该计划旨在增强交易所的全球竞争力并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 [1] - 此举可能改变欧洲金融市场的传统交易时间格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