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交易所
icon
搜索文档
(机遇香港)截至9月底香港交易所正处理近300宗上市申请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9:15
中新社香港10月22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署理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浩濂22日表示,来港上市申请个案 正快速增加。截至今年9月底,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正处理近300宗上市申请。 陈浩濂表示,2024年至2025年度香港股票印花税收入约520亿港元,较上年度上升约43%。2025年至 2026年度前两季的股票印花税收入约440亿港元,较上年度同期上升约143%。(完) 陈浩濂当日回应特区立法会议员提问时称,香港新股市场于2025年前三季度迎来69家新上市公司,首次 公开招股集资额超过180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超过两倍,位列全球首位。 陈浩濂表示,今年以来更多海外发行人选择在香港上市,中国内地企业也加快通过香港市场进行海外布 局。今年初至9月底,有超过一半赴港上市的公司有国际化业务布局,这些企业平均约一半收入来自海 外市场。 他称,为中小型企业而设的GEM(创业板)市场自2024年改革以来有4家企业上市,融资额达2.8亿港元, 今年以来收到11家中小企业申请上市。香港交易所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正进一步推进制度 优化,以增强香港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 ...
上半年沪深股通和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均创新高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8:53
互联互通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沪深股通和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1] - 截至2025年9月底,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日均成交额为人民币2064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68% [1] - 截至2025年9月底,港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到1260亿港元,是2024年同期水平的两倍以上 [1] 市场表现驱动因素 - 自2024年9月以来,国内经济政策和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中国投资机遇赢得全球投资者关注 [1] - 香港证券市场、衍生品市场以及沪深港通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 [1] - 香港新股市场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彰显市场活力与韧性 [1] 互联互通机制优化计划 - 港交所正与沪深交易所就沪深港通纳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机制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项目进行紧密合作 [1] - 港交所将继续优化上市制度安排,拓展优化互联互通机制,丰富产品,提高市场效率 [2] - 港交所将持续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生态圈,提供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工具 [2] - 港交所将积极拓展离岸人民币应用场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 [2]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香港在2025年重新登顶全球IPO市场榜首,当前逾300家企业正在排队上市
新浪证券· 2025-10-22 18:39
香港资本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香港资本市场显著回暖,港股市场呈现反弹态势 [3] - 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达到2564亿港元,同比增长126% [5] - 衍生产品市场平均每日成交合约168万张,同比增长11% [5] 新股发行与IPO市场 - 截至9月底香港交易所新股发行规模达182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 [3] - 当前上市科正在处理的公开上市申请接近300宗 [3] - 2025年香港重新登顶全球IPO市场榜首 [4] - 新申请上市企业中约有一半来自科技行业 [4] 企业融资活动 - 截至9月底企业再融资总额达4561亿港元,是同期新股市场募资的两倍以上 [4] - 今年前九个月A+H上市企业融资额占新股总额近一半 [3] 互联互通机制表现 - 上半年沪深股通与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额均创历史新高 [5] - 截至9月底沪股通与深股通日均成交额达人民币2064亿元,同比增长68% [5] - 截至9月底港股通日均成交额达到1260亿港元,是2024年的两倍以上 [5] - 截至9月底南向及北向ETF交易分别纳入17只与273只ETF [5] - 债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额截至8月达人民币440亿元 [5] - 互换通平均每日结算金额创下人民币220亿元新高,同比增长69% [5] 市场制度改革与优化 - 自去年10月推出上市申请审批流程优化措施后,合资格A股企业赴港上市效率显著提升 [3] - 今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协助特专科技与生物科技企业加快上市准备 [4] - 今年上半年启动下调证券市场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 [6] - 股份交收费用优化措施于6月正式生效 [6] - 已就缩短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发布讨论文件 [6] 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 - 正在优化"领航星"现货平台并开发新的衍生产品平台 [6] - 将推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期货" [6] - 正推进沪深港通纳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机制以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项目 [6] 市场参与者与资金流向 - 国际投资人特别是来自欧美、中东及新兴市场的长线资金积极参与中国科创企业发行 [3] - 互联互通机制已成为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桥梁 [5]
港股22日跌0.94% 收报25781.77点
新华网· 2025-10-22 17:59
市场整体表现 - 香港恒生指数下跌245.78点,跌幅0.94%,收报25781.77点 [1] - 主板全日成交额为2275.36亿港元 [1] - 国企指数下跌78.88点,跌幅0.85%,收报9223.78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84.85点,跌幅1.41%,收报5923.09点 [1] 蓝筹股表现 - 腾讯控股下跌1.11%,收报623.5港元 [1] - 香港交易所下跌1.58%,收报422.4港元 [1] - 中国移动下跌0.88%,收报84.45港元 [1] - 汇丰控股上涨0.1%,收报102.5港元 [1] 香港本地股表现 - 长实集团下跌0.26%,收报37.86港元 [1] - 新鸿基地产下跌1.44%,收报92.35港元 [1] - 恒基地产下跌0.87%,收报27.3港元 [1] 中资金融股表现 - 中国银行下跌0.23%,收报4.36港元 [1] - 建设银行下跌0.13%,收报7.81港元 [1] - 工商银行上涨0.17%,收报5.96港元 [1] - 中国平安下跌0.72%,收报55.5港元 [1] - 中国人寿下跌2.33%,收报24.36港元 [1] 石油石化股表现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上涨0.24%,收报4.13港元 [1] - 中国石油股份上涨1.15%,收报7.89港元 [1] - 中国海洋石油上涨0.93%,收报19.5港元 [1]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香港市场兼具活力与韧性
国际金融报· 2025-10-22 15:38
自去年9月以来,在国内各项经济政策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动下,中国投资机遇再次赢得了全球投资者 的关注。香港市场也在利好氛围中表现强劲,香港证券市场、衍生品市场以及沪深港通的成交量均创半 年新高,新股市场的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彰显了香港市场的活力与韧性。 10月22日,2025香港交易所中国机遇论坛在上海举行。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在致辞时表示, 伴随国家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关税影响下全球投资者去美元化并寻求多元资产配置,到DeepSeek引领 的科技浪潮,以及香港持续优化上市机制和市场微结构,港股市场在今年回暖反弹。 港股市场活跃 据陈翊庭介绍,"香港交易所新股发行规模大幅增长,截至9月底的IPO融资总额达1829亿港元,较2024 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新股市场的强劲势头仍在持续,上市科正在处理的公开上市申请近300宗。" 面对当下火热的港股一级市场,陈翊庭也观察到一些特点和变化。 首先是海外投资者参与新股认购的热情明显上涨。来自欧美,中东和新兴市场的国际长线资金积极参与 科创企业的新股发行,反映出国际市场对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度关注与信心。 陈翊庭还观察到,今年企业上市后的再融资发行活动也呈现强劲增长, ...
纳斯达克CEO:预计IPO市场在停摆期间将保持强劲,交易量和利润皆创新高 - 宏业金融报道
搜狐财经· 2025-10-22 15:00
纳斯达克首席执行官阿德娜·弗里德曼向分析师表示:"美国经济依然保持弹性,受到坚实基本面的支 撑,但经济信号好坏参半。" 纳斯达克市场服务交易收入增长14%,达到3.03亿美元。纳斯达克作为交易所运营商的股价早盘上涨了 4%。 IPO市场将保持强劲 美国政府关门已进入第四周,引发了人们对正在从关税引发的低迷中复苏的火热IPO 市场的担忧。 纳斯达克由于持续的波动性推高了交易量,该公司周二第三季度的利润超过了华尔街的预期,尽管华盛 顿陷入僵局,但纳斯达克CEO仍表示IPO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纳斯达克 CEO弗里德曼 由于投资者积极调整投资组合,以应对特朗普政府不断变化的关税政策以及对滞胀和劳动力市场疲软迹 象的担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美国交易所因此受益。 纳斯达克的金融科技和软件部门也实现了广泛增长,反映出该公司的战略重心转向产生更可预测的经常 性收入,而这些收入对市场波动的敏感度较低。 第三季度,其金融科技部门(包括反金融犯罪和监管软件)的收入增长23.2%,达到4.57亿美元,而其 指数业务收入增长13.2%,达到2.06亿美元。 弗里德曼在收益声明中表示,解决方案季度收入超过10亿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首 ...
港交所CEO最新发声!
证券日报网· 2025-10-22 14:45
新股发行市场 - 截至9月底香港交易所IPO融资总额达1829亿港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 [1] - 新股市场强劲势头持续 上市科正在处理的公开上市申请近300宗 [1] - 来自欧美、中东和新兴市场的国际长线资金积极参与科创企业新股发行 [1] - 今年"A+H"上市企业表现突出 占前九个月新股总融资额接近一半 [1] - 港交所新股审批流程优化 加快了合资格A股公司在香港上市进程 [1] - 提交上市申请的企业中接近一半来自科技企业 [2] 再融资与市场结构 - 截至9月底再融资总额高达4561亿港元 是同期新股市场募资金额的两倍以上 [2] - 上市政策改革释放了香港资本市场活力 吸引了大量优质科技企业赴港上市 [2] - 港股市场结构不断优化 [2] 二级市场交易 - 截至9月底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达到2564亿港元 同比上升126% [3] - 衍生产品市场平均每日成交合约168万张 同比上升11% [3] - 截至9月底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到2064亿元 同比上升68% [3] - 截至9月底港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到1260亿港元 是2024年的两倍以上 [3] 互联互通机制 - 前九个月南向ETF日均成交额达到42亿港元 北向ETF日均成交额达32亿元 [3] - 截至8月份债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额为440亿元 [3] - 互换通平均每日结算金额创下220亿元新高 同比上升69% [3] - 正在筹备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 引入大宗交易机制以及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 [4] 未来发展 - 港交所将推动市场与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 精准对接全球投资人需求 [4] - 将继续优化上市制度安排 不断拓展优化互联互通机制 丰富产品 提高市场效率 [4]
传港交所收紧加密财库公司监管 已拒绝部分公司核心业务转向DAT
智通财经· 2025-10-22 14:15
监管行动 - 香港交易所已对至少5间计划转型为数字资产财库的公司上市计划提出质疑 [1] - 港交所主要援引针对“现金公司”的规则 该规则限制主要持有流动资产的实体上市 [1] - 印度孟买证券交易所上月拒绝一家公司的上市申请 因该公司计划将募资投资于加密货币 [1] -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规则禁止上市公司将超过一半资产负债表配置于现金类资产(包括加密货币) [1]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多家公司寻求将核心业务转向数字资产财库但均未获得港交所批准 [1] - 随着加密货币市场深度回调 许多数字币财库公司股价持续下滑并跌破其资产净值 [2] - 数字币财库的商业模式在澳大利亚被认为“基本上不可能”实现 [1]
传港交所(00388)收紧加密财库公司监管 已拒绝部分公司核心业务转向DAT
智通财经网· 2025-10-22 14:14
监管动态 - 香港交易所正在抵制至少5家寻求转型为数字资产财库业务的公司上市 [1] - 港交所主要援引针对“现金公司”的规则 限制主要持有流动资产的实体上市 [1] - 印度孟买证券交易所上月拒绝了一家计划将募资投资于加密货币的公司上市申请 [1] -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规则禁止上市公司将超过一半的资产负债表配置于现金类资产(包括加密货币) [1] 商业模式挑战 - 数字资产财库的商业模式在澳大利亚“基本上不可能”实现 [1] - 许多数字币财库公司的股价已跌破其资产净值 [2] - 投资者对数字币财库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产生质疑 [2] 市场环境 - 近期加密货币市场出现深度回调 [2]
港交所,传拒绝部分上市公司核心业务转向DAT
搜狐财经· 2025-10-22 14:04
来源: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外电报道,香港、印度和澳洲的股票交易所正在抵制伪装成上市公司的加密货币囤积平台。 消息人士透露,港交所已经对至少5间公司的计划提出质疑,这些公司最近几个月寻求转向DAT(Digital Asset Treasury,加密货币储备)作为其核心业务。目前,这些公司均未获得批准。 消息称,香港目前禁止上市公司转型为纯粹囤积加密货币的公司。而所谓的DAT在印度和澳洲亦遭遇了 类似的反对。 港交所发言人响应报道时,拒绝对受到其质疑的具体公司发表评论,但表示其框架确保所有寻求上市的 申请人以及已上市申请人的业务和运营都是可行、可持续且有实质内容。 版权声明: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 者、微信ID,否则瑞恩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 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