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半导体并购潮涌!这家A股公司16亿元吞并同行
半导体芯闻· 2025-03-13 18:55
文章核心观点 - 半导体行业并购活跃,华海诚科拟11.2亿元购买衡所华威70%股权,收购完成后年产销量或超2.5万吨跃居全球第二,有望提升市场地位、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1][2][4] 华海诚科收购衡所华威交易情况 - 3月12日晚华海诚科公布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债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绍兴署辉等13名股东持有的衡所华威70%股权,交易价11.2亿元,将以56.35元/股发行股份567.88万股支付3.2亿元,发行可转债479.99万张支付4.8亿元,现金支付3.2亿元 [2] - 配套募资8亿元,3.2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其余投向生产线技术改造、建设及研发中心升级等 [2] - 去年华海诚科已4.8亿元收购衡所华威30%股权,此次交易完成后将持有100%股权,衡所华威成其全资子公司 [1][4][5] 衡所华威情况 - 深耕半导体芯片封装材料领域四十余年,是国内首家量产环氧塑封料厂商,融合德韩技术,有知名品牌,积累全球知名半导体客户,打入多家企业供应体系 [3] - 采用市场法评估,评估值16.58亿元,较账面价值增值321.98% [3] 华海诚科业绩情况 - 2022年和2023年业绩连续两年下降,2024年前9个月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17.33%,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3491.67万元、3366.25万元,同比增长48.08%、52.85% [3] 收购影响 - 交易完成后华海诚科在半导体环氧塑封料领域年产销量有望超2.5万吨,居国内龙头、全球出货量第二,整合研发优势推动先进封装材料研发量产,打破“卡脖子”局面,延伸生产销售基地 [4] - 上市公司在衡所华威权益提高,归母净利润增加,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以2024年前10个月数据测算,交易完成后总资产从12.50亿元增至30.12亿元,增幅140.97%,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提升至6.56亿元、5714.05万元,增长146.57%、46.95% [5] 半导体行业并购情况 - 今年政策暖风下半导体领域并购活跃,此前光弘科技、有研硅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并购计划 [5] - 3月5日有研硅拟现金收购高频(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约60%股权,光弘科技拟7.33亿元购买All Circuits S.A.S. 100%股权及TISCircuits SARL0.003%股权 [5]
汽车芯片行业,大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08 11:39
汽车行业技术变革与供应链重构 核心观点 - 汽车行业正经历从硬件驱动向软件定义车辆(SDV)的转型,涉及芯片、软件、电气架构及供应链关系的全面重构 [1][13][14] - OEM厂商采取差异化策略应对变革,包括垂直整合、供应商合作模式创新及chiplet技术应用 [1][3][6] - 电动汽车半导体含量达传统燃油车2倍以上,成为半导体增长关键驱动力 [7][8] 技术架构演进 - 传统分布式ECU架构(单车150个ECU)正向域控制器/中央计算单元转型,新势力车企更易实现架构跃迁 [5] - Chiplet技术兴起:OEM可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3nm等先进工艺成本,PHY等非核心部件采用28nm成熟工艺 [3] - 软件复杂度激增: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等需求使汽车软件开发生态面临完整性、安全性挑战 [4][12] 供应链关系重塑 - OEM直接介入芯片设计:部分厂商自研SoC作为差异化竞争手段,一级供应商角色被重构 [10][11] - 新型共生关系案例:ADI与塔塔集团合作晶圆厂建设与ECU定制,实现资源互补 [10] - 半导体IP供应商与OEM建立直接沟通机制,提前5年对接技术路线图 [11] 电动汽车与半导体 - 全球EV渗透率梯度:中国领先(未披露具体数据),欧洲次之,美国当前仅10%但2035年有望达60-80% [7] - EV专属技术需求: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电机控制芯片成为OEM差异化竞争焦点 [8] - 半导体价值量:EV/HEV半导体含量较燃油车提升100%以上 [7] 开发模式转型 - 硬件开发周期需从5-7年压缩至3-4年,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软硬件并行开发 [16] - 软件定义车辆(SDV)推动商业模式变革:功能订阅制、OTA升级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16] - 组织架构挑战:打破传统职能孤岛,需同步推进技术、方法论与组织变革 [15] 区域市场动态 - 中国EV市场引领全球技术迭代节奏,欧洲OEM面临传统架构转型压力 [7][15] - 美国供应链本土化趋势明显,电池技术路线(固态vs锂离子)与回收体系正在重构 [17] 行业关键瓶颈 - 系统集成复杂度:需协调7-10家供应商的硬件/软件组合,确保功能安全与实时性 [6] - 人才缺口:传统汽车厂商缺乏AI、先进半导体设计等前沿技术储备 [4][12] - 标准滞后性:ISO 26262等传统标准难以覆盖机器学习等新型控制系统 [4]
两会|深市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锚定新质生产力,驱动传统产业变革,焕新民生活力
证券时报· 2025-03-05 12:50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核心观点 - 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方向,涵盖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升级、数字经济创新三大领域 [2] - 需求侧政策聚焦"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强调"投资于人"的民生导向,形成经济循环与产业升级的双向促进机制 [2][12]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政策层面提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加强产业布局统筹和产能监测预警 [5] - 新能源领域代表企业德方纳米累计申请专利830余项(发明专利占比超20%),建议国家系统性支持新能源企业出海,降低当前高于日韩水平的海外项目失败率 [6] - 半导体材料企业江丰电子建立覆盖铝/钛/钽/铜等金属材料的全流程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形成"靶材+精密零部件"多元化产品布局 [6] - 激光行业龙头锐科激光通过"技术自主化—制造智能化—市场全球化"全链条创新,建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7]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路径 - 制造业升级政策包括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重大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品牌建设等四大方向 [8] - 美的集团通过16个国家级科创平台实现向新能源/智能建筑/机器人等领域的转型,完成从家电制造商到科技集团的跨越 [9] - 矿业企业提出"人工智能+矿业"三大变革:智能勘探体系(数据采集-算法建模-靶区优选)、数字孪生矿山系统、无人化开采作业 [10] - 丝绸纺织企业万事利建立行业首个AIGC实验室,拥有50万花型数据库和300多种AI算法,但呼吁国家支持垂直领域AI平台建设 [10][11] - 化工企业华融化学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综合能耗降低6%,建议建立传统行业"产学研用"融合生态和金融支持机制 [11] 民生导向的消费与投资 - 经济政策明确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产业升级"的循环模式,上市公司成为ESG建设重要载体 [12] - TCL建议下调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费率,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当前该群体社保参保面临收入不稳定导致的缴费压力 [12] - 摩托车制造企业今飞凯达指出国内摩托车市场受消费税/购置税/禁限令等政策制约,与本田/雅马哈等国际品牌技术差距扩大,建议参照汽车消费刺激政策 [12]
打回去
猫笔刀· 2025-03-04 22:20
回北京了,到家吃晚饭都8点多,抓紧时间复盘准备上钟。 今天a股挺平淡的,成交量萎缩1.44万亿水平,就前几天连续涨那会到过2万亿+,上周五受挫后就逐渐 在萎缩。市场中位数+0.94%表现还行,涨最好的是军工+4.3%,这个真不多见。 军工的逻辑是美国放弃支援乌克兰后,欧盟已经开始动员成员国重振军备,欧洲军工板块大涨,带动全 球军工股估值提升,另外中国军贸出口的份额也在逐年提升,市场期待之后会从欧洲获得更多订单。 还有一个点就是3月5日全国rd开会,会议期间会公布2025年国防预算。中国国防预算占gdp的比例多年 来维持在1.5%以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现在世界局势动荡,可能一部分市场资金也在押注看看有没 有意外。 我本人对军工板块长期以来不太感冒,中国不是一个偏重武备的国家,起码现阶段不是,像军工这种 toG的产业缺乏向上的想象空间,跌的特别多的时候可以捡便宜投机买一点,但很难指望它能独立于大 盘走出行情。历史上军工概念渣男惯犯,每次稍微涨点就开始割了。 这背后可能也有身为乙方的一部分原因,毕竟能挣钱的外贸生意,能不打就不打,能少打就少打。除了 加税外,中方还停掉了3家美国大豆输华的资质、将15家美国实体列入 ...
台积电在美国:再建三座晶圆厂,两座封测厂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04 08:53
台积电在美投资计划 - 台积电宣布将在美国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使在美总投资额达到1650亿美元[1][5] - 投资包括建设三个新制造厂、两个先进封装设施和一个大型研发团队中心[5] - 该项目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单笔外国直接投资[5] 亚利桑那州工厂进展 - 台积电2020年首次在亚利桑那州设厂,2024年底开始量产[2][6] - 目前工厂占地1100英亩,拥有3000多名员工[6] - 计划到2030年再增加两家工厂,其中第二家工厂将生产2纳米技术[3] 政府支持与补贴 - 美国商务部向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提供66亿美元政府补贴[3] - 台积电已收到15亿美元《芯片法案》资金[3] - 合同包括高达50亿美元的低成本政府贷款[3] 经济与就业影响 - 预计创造数万个高科技岗位和4万个建筑岗位[5] - 未来十年将为亚利桑那州和全美带来超过2000亿美元间接经济产出[5] - 特朗普称将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2] 技术布局 - 将在亚利桑那州使用最先进的A16芯片制造技术[3] - 首次在美国进行先进封装投资,完善AI供应链[6] - 生产的芯片应用于智能手机、汽车、AI服务器等多个领域[2] 行业意义 - 将加强美国半导体生态系统[6] - 减少美国对亚洲制造半导体的依赖[3] - 为苹果、NVIDIA、AMD等美国科技公司提供支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