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管理系统

搜索文档
瑞浦兰钧上半年营收94.91亿元,同比减亏90.5%
巨潮资讯· 2025-08-12 10:36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双碳"目标的持续推动下延续强劲增长态势。根据Rho Motion数据,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约为910万辆,同比增长28%。在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产销量分别达到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 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瑞浦兰钧能源作为领先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充分受益于市场的快 速发展,其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品销量均实现显著增长。 瑞浦兰钧能源主要从事动力电池系统和储能电池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磷酸铁锂材料及电芯、 三元材料及电芯、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等,广泛应用于纯电动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 领域。在储能电池方面,公司拥有成熟的技术体系和完整的产品矩阵,涵盖储能电芯、标准化电池箱、电池簇、电力储能用锂 离子电池舱、工商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户外柜、户用储能系统等,满足集中式电力储能、工商储能和家用储能等多种应用场景需 求。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666)于2025年8月11日发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公告显 ...
格力钛申请电池管理系统等相关专利,实现大电流充放电条件下荷电状态精确控制
金融界· 2025-08-02 13:19
专利技术 - 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具有其的车辆"的专利,公开号CN120396773A,申请日期为2025年06月 [1] - 专利技术包括电池包、从控模块、显示模块和主控模块,从控模块用于周期性获取电池包的多个电芯状态参数,主控模块基于这些参数控制显示模块显示目标荷电状态 [1] - 电芯状态参数至少包括电芯实时温度数据、电芯实时电流和电芯实时电压 [1] 公司背景 - 珠海格力钛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位于珠海市,主要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参与招投标项目8次,拥有专利信息491条,行政许可19个 [1] - 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位于珠海市,主要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注册资本110333.5385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了2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3次,拥有商标信息72条,专利信息3895条,行政许可36个 [2]
你知道换一条生产线要多久吗?在这里,只要1小时
金融时报· 2025-07-01 20:32
公司运营与生产 - 华霆动力采用柔性产线且核心设备自研,实现多项目产品共线生产,生产线切换速度快至1小时完成产品转换[1][2] - 公司生产车间覆盖电芯检测、模组生产、总成装配到整包检测全流程,配备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等先进装备[1] - 截至2024年4月,公司已为约60家电动汽车整车厂设计动力电池系统,与约20家电芯制造商保持紧密合作[1] 行业地位与产业链 - 2024年安徽汽车出口量全国第一,占全国汽车出口总量的25%(每4辆出口车有1辆安徽造)[1] - 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10%,已组建16只汽车相关投资基金,总规模超600亿元[2] - 合肥市通过以旧换新政策发放资金14.8亿元、消费券6.6亿元,2024年带动新能源汽车销售超500亿元[2] 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 合肥市计划到2027年形成2-3家年产50万辆整车企业,新增10家百亿规模零部件企业[3] - 合肥市目标2027年新能源汽车产能超300万辆,产业集群营收超7000亿元[3] - 公司发展受益于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政府通过产业链专班工作机制和专项政策支持产业发展[2][3]
超291GWh!2025年上半年储能订单汇总
行家说储能· 2025-06-27 20:05
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产业订单分析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产业正处于政策驱动向市场化价值驱动的关键转折点 企业订单表现活跃 公开订单累计165起 涉及容量291 399GWh [1] - 海外订单占比超70% 澳大利亚和日本为最大市场 头部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海辰储能等斩获GWh级大单 [11][14][19][20] - 储能系统订单占比53 4%(155 591GWh) 电芯订单占比31 1%(90 719GWh) 工商业储能订单达8 315GWh [5] 订单时间分布 - 5月订单数量最多(40个) 2月订单容量最大(93 107GWh) 展会期间为订单密集期 [3] 订单类型分布 - 储能系统(含直流侧)订单110起 容量155 591GWh 占比53 4% [5] - 电芯/锂电池订单13起 容量90 719GWh 最大单为亿纬锂能与海博思创的50GWh战略采购 [5][21] - PCS订单3起(2 45GW) 汇川技术中标澳大利亚1 2GW/3 9GWh项目 上能电气获土耳其1 25GW订单 [6] - BMS订单以赣锋锂电采购天邦达5GWh系统为主 另涉及液流电池 固态电池等新兴技术订单 [7] 区域市场格局 - 海外订单占比70 3%(116起) 容量150 085GWh 澳大利亚(33 858GWh)和日本(22 446GWh)为前两大市场 [11][14] - 国内订单45起(121 754GWh) 特斯拉拿下首个电网侧项目(40亿元GWh电站) 或预示其正式进军中国市场 [10] - 78家国内外企业参与竞争 包括宁德时代 比亚迪等中企与特斯拉 LG等外企在海外市场直接竞争 [15][16] 头部企业表现 - **亿纬锂能**:63GWh总订单 含海博思创50GWh电芯采购 沃太能源10GWh合作等 [19] - **宁德时代**:43 3GWh订单 包括澳大利亚24GWh长时储能 阿联酋19GWh光伏配套项目 [19][21] - **海辰储能**:25GWh订单 含智光电气15GWh电芯采购 三星物产10GWh全球合作 [19] - **比亚迪**:获沙特12 5GWh 智利3 5GWh等订单 海外项目占比显著 [21] 重大项目案例 - 最大电芯订单:亿纬锂能50GWh战略采购(海博思创) [21] - 最大系统订单:宁德时代澳大利亚24GWh长时储能项目 [21] - 鹏程无限单次签约8家企业 总规模超15GWh [21] - 49起GWh级订单显示吉瓦级交易已成行业常态 [20] 技术路线动态 - 固态电池领域:海目星获4亿元量产设备订单 [24] - 钠离子电池:普利特获1GWh模块采购 [25] - 级联型高压储能:智光电气中标2 7GWh项目 [22] 国际竞争态势 - 日韩市场:国轩高科获日本超7GWh框架协议 瑞浦兰钧向韩国晓星供应2 5GWh产品 [14][24] - 欧洲市场:比亚迪波兰1 6GWh 阳光电源智利1GWh项目落地 [24][25] - 美国企业:特斯拉1 356GWh Clearway项目 Fluence获Cordelio Power两轮采购 [25]
向“智”升级 中德加强智能制造领域合作
新华社· 2025-06-26 20:24
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对接会成果 - 对接会促成28个贸易投资项目 总金额超68亿元 涉及新能源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 高端装备制造 生命健康 节能环保 人工智能等产业 [2] - 近100家德国企业及机构参与 包括宝马 西门子等龙头企业 [2] - 伍尔特电子已为江淮汽车等中国企业提供电池管理系统 智能控制器等产品 并与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合作研发智能产品 [2] 中德企业合作模式升级 - 合作模式从"技术引进"转向"联合创新"和"双向赋能" 形成全球智能制造协同范本 [2] - 55%在华德企预计中国竞争对手将在5年内成为行业创新领导者 半数德企计划通过中国伙伴提升竞争力 [3] - 通快集团与中国合作伙伴突破铜铝合金材料技术瓶颈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超2000种激光工艺 [3] 中德产业互补优势 - 德国企业强项:流程创新性 系统性 长期技术积累 [4] - 中国企业优势:供应链 发展速度 灵活性 思维开放性 [4] - 飞沃科技与德国Heggemann合作 融合中国低成本高效率与德国高质量精益生产 专注航空核心部件制造 [5] 中德合作生态建设 - 宝马中国接入DeepSeek 深化AI生态布局 此前已与阿里巴巴达成AI大语言模型合作 [5] - 法兰克福中德标准化合作创新中心投用 推动智能制造领域标准化成果 [5] - 安徽建成4个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 吸引大众汽车等100多家德企入驻 [5] - 湖南出台政策 对德资项目最高奖励1000万元 专项扶持对德合作园区建设 [5]
模拟芯片需求复苏的重磅信号! 亚德诺(ADI.US)营收大增22% 业绩展望超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5-22 21:00
业绩表现 - 公司第三财季营收预计达27.5亿美元,上下浮动1亿美元,高于华尔街预期的26.2亿美元 [1] - 第三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预计1.92美元,上下浮动0.10美元,高于华尔街预期的1.82美元 [1] - 第二财季总营收26.4亿美元,同比增长22%,高于华尔街预期的25.1亿美元 [2] - 第二财季Non-GAAP每股收益1.85美元,比华尔街预期高出0.15美元 [2] 需求驱动因素 - 汽车和工业领域对模拟芯片需求趋于旺盛,释放行业复苏信号 [1] - 生成式AI与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及工业应用融合推动需求增长 [1] - AI带动消费电子终端订单规模增加,行业全面回暖 [2] - 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变化推动个人消费电子产品出货量提前 [2] 业务部门表现 - 工业部门第二财季营收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 [3] - 汽车部门第二财季营收8.495亿美元,同比增长24% [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模拟芯片行业风向标,专注于高性能模拟、混合信号技术 [3]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工业自动化及消费电子领域 [3] - 在工业和电动汽车等长周期稳定市场布局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4] 市场观点 - 花旗将公司列为"首选芯片股",予"增持"评级及260美元目标价 [4] - 摩根士丹利认为行业复苏呈"U型",公司因高质量业务组合被视为最具防御性 [5] 行业趋势 - 模拟芯片行业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需求持续增长 [1] - 竞争对手德州仪器、安森美半导体等业绩也反映需求加速增长 [2] - 行业此前受需求萎靡困扰,现可能进入新一轮复苏周期 [4]
宁德时代 5月12日起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12 09:24
全球发售计划 - 公司拟全球发售1.18亿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884.21万股,国际发售1.09亿股,另有1768.41万股超额配股权 [1] - 招股日期为5月12日至5月15日,最高发售价263.00港元,每手100股,入场费约26565.24港元 [1] - 全球发售预计募资总额310.06亿港元,募资净额307.18亿港元 [1] 募资用途 - 募资将用于推进匈牙利项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设 [1] - 部分资金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1] 上市安排 - 公司预计于2025年5月20日在主板上市 [1] - 联席保荐人包括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中信建投(国际)融资有限公司、J.P. Morgan Securities (Far East) Limited、Merrill Lynch (Asia Pacific) Limited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燃料电池、动力电池、超大容量储能电池、超级电容器等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2] - 业务范围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可充电电池包、风光电储能系统及相关设备仪器的售后服务 [2] - 公司还涉及新能源行业投资及锂电池相关技术服务、测试服务和咨询服务 [2] 财务表现 - 2023年度净利润447.02亿元,同比增长45.47% [2] - 2024年度净利润520.33亿元,同比增长16.40% [2]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39.63亿元,同比增长31.94% [2]
奥联电子(300585) - 300585奥联电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9:50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2025年05月09日15:00 - 17:00,地点是价值在线网络互动,参与人员为线上参与公司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兼总经理薛娟华女士等 [2] 公司发展战略与信心 - 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源于清晰战略布局、扎实产业基础和员工努力,将以“破局思维”推动升级,聚焦汽车电子主业,推进新能源业务发展,优化内部流程和管理机制,提升精细化运营管理水平及盈利能力 [2] 主营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专业研发、生产、销售汽车动力总成核心零部件相关产品,涉及动力电子控制、车身电子控制及新能源系统控制等领域,主要产品有电子油门踏板总成等多种 [3] 市场开拓目标与计划 - 2025年紧跟汽车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围绕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领域加大研发力度,提效传统产品业务,关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部件,争取新业务突破,建立走访交流机制,推动产品研发和升级,巩固现有客户份额,开拓新客户 [3] 成本控制优势 - 公司在汽车电子零部件制造领域深耕二十余年,具备全流程作业链,致力于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提升全价值链质量管理水平,具有资源整合和规模降本效应,有一定竞争优势 [3][4] 产品供应保障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根据客户交货需求制定生产计划,生产部门按计划组织生产,设有质量部把控产品质量,各部门严格按计划执行确保各环节完成 [4] 盈利情况与举措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015.8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850.60万元,去年同期为522.42万元,主要因产品销售均价下降、部分客户车型销量下滑、业务收入结构变动及新业务期间费用影响;2025年将采取深耕主业、精准营销、优化组织流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举措提升盈利能力 [4][5] 知识产权作用 - 2024年公司新增专利证书42项,新增软件著作权证书10项,有利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增强核心竞争力,助力产品研发和升级,满足整车厂需求,在零部件国产替代中有优势 [5] 产能规划 - 公司将紧跟行业趋势,推动产品研发和升级,根据市场发展动态和客户需求变化合理规划布局产能 [5][6]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重视以分红回报投资者,在确保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前提下,按规定综合考虑因素履行分红义务 [6]
甘肃42亿储能项目新进展
起点锂电· 2025-05-06 17:54
甘肃银高储能科技8GWh磷酸铁锂电池项目 - 项目土建工程已完成95%,预计6月前完工,8月前完成设备安装及联调联试,12月前实现产品批量销售[1] - 项目总投资27亿元,占地354亩,总建筑面积169816㎡,分两期建设(一期56600㎡,二期112316㎡)[1] - 主要生产340Ah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应用于风光电储能、电子汽车、便携式储能和家庭储能四大领域[1] - 公司280Ah电池产品具有高电压(3.2V)、高能量密度(≥170Wh/kg)、长循环寿命(≥6000次)等技术优势[1] 白银市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 银高储能作为链主企业,项目建成后将年消耗磷酸铁锂20000吨、石墨10000吨、铜箔3400吨、铝箔2000吨,带动650个就业岗位[2] - 领储宇能西北智能制造基地总投资15亿元,建设进度达75%,预计6月底投产,主要生产储能变流器、BMS和PACK系统[3] - 白银时代瑞象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已投产,为全国单体规模最大项目[3] - 白银区已形成11家新能源企业组成的全产业链集群,涵盖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辅材(NMP、铝型材)、系统集成及回收利用等环节[4] 产业协同效应 - 银高储能项目可带动本地磷酸铁锂、铜材铝材、电池正负极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发展,预计实现年产值30.54亿元,税收2.56亿元[2] - 领储宇能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解决就业500余人,将填补白银市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空白[3] - 中天新材料已建成国内最大电子级氟化锂生产基地,为锂电池储能产业链提供关键原材料支撑[4] 技术发展动态 - 公司产品采用方形铝壳结构设计,具有无记忆效应、自放电率<3%/月等性能优势[1] - 新一代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实现规模化生产,能量密度较传统磷酸铁锂提升15-20%[3]
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等标准研制
快讯· 2025-04-28 19:16
汽车电子标准研究推进 - 持续完善汽车电磁兼容标准体系,推动道路车辆电磁兼容强制性国家标准审查报批 [1] - 公开征求静电放电等标准意见,推动整车天线OTA、电磁环境适应性等电磁兼容标准研制 [1] - 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等标准研制 [1] 电子设备质量提升 - 开展电子设备加速试验可靠性标准预研,推动IP等级、环境评价标准修订 [1] - 提升电气及电子设备质量水平 [1] 车载电子部件规范 - 推动车载MEMS激光雷达和前方视野辅助等标准审查报批 [1] - 公开征求车载显示终端等标准意见 [1] - 加快车载无线广播接收系统和车载惯导标准研制,规范车载电子部件产品性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