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疗

搜索文档
年内第二次并购!通策医疗加速省外扩张
国际金融报· 2025-08-25 16:33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通过两家全资子公司以4600万元总价收购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资金全部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 其中通策口腔投资收购99%股权 杭州通盛医疗投资收购1%股权 [4] - 此次收购是公司2025年第二次重要并购 4月26日公司刚以5541.36万元完成收购杭州海胤科创有限公司100%股权 [3][4] 战略布局意义 - 公司长期以浙江省为大本营 通过区域总院+分院模式在省内开设44家分院覆盖全部11个地级市 [4] - 2024年起公司调整省外策略 从自建转向并购+轻资产加盟双轮驱动 [5] - 此次收购上海门诊部是突破区域限制、进军高端市场的重要落子 [5] 标的公司特点 - 上海存济口腔定位中高端会员制服务 儿童口腔专科客单价超5万元瞄准高净值家庭客群 [6] - 具备种植与综合科室技术优势 引入国际专家团队及卫生士联合服务模式 [6] - 坐落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核心区 精准覆盖高收入人群 [6] 行业背景分析 - 2023年种植牙集采政策落地后单颗种植牙价格降幅超50% 直接刺激需求释放 [6] - 2024年公司种植牙案例数增长24%至6.6万颗 成功实现以量换价 [6] - 行业集中度处于低位 前五大民营口腔集团市占率合计仅9.6% 并购整合空间巨大 [7] - 公司作为龙头企业2024年市场份额仅约2% 通过收购区域性优质标的扩张成为必然选择 [7]
通策医疗20250823
2025-08-24 22:47
公司财务与运营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4.48亿元,同比增长2.68%,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3.67%,经营活动现金流3.55亿元,同比增长9.7%[2][3] * 公司旗下拥有89家医疗机构,4452名医疗人员,营业面积超26万平方米,开设牙椅3100余台,口腔医疗门诊人次173.22万人次,同比增长1.21%[3] * 医疗服务收入13.45亿元,同比增长2.3%,扣非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增长3.9%[3] * 七八月份整体客流量增长态势好于上半年[2][23] 业务板块表现 * 种植收入2.55亿元,同比持平,种植牙数量3.2万颗,同比增长1.1%,集采占比78%,但二季度非集采比例上升约1.5%,客单价环比略有上涨[2][9][24] * 正畸收入2.29亿元,同比增长7.8%,病例数增长超12%,但净收入仅增长8%,固定矫正与隐形矫正比例约为80%对20%,与去年基本持平[4][6][24] * 儿科收入2.36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修复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3.6%,大综合收入3.94亿元,同比增长2.44%[24] * 正畸业务增长7.75%,受益于AI技术、新材料应用及消费信贷政策支持,预计2030年正畸市场规模将达或超1000亿元[2][4] 分院与总院运营 * 蒲公英分院48家整体营收3.93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5368万元,同比增长36%,门诊人次55万次,同比增长23%,其中盈利31家占比66%,基本盈亏平衡5家,亏损11家主要为新运营医院[7] * 蒲公英分院预计全年增速25%,目标营收9亿元[2][8] * 总院中杭口营收2.4亿元同比下降10%,剔除投资收益利润下降5.4%,陈曦营收1.8亿元同比下降8%利润下降9%,林口营收0.8亿元收入利润均增长,诸暨持平,义乌收入略降利润增长[7] * 二级总院表现亮眼,湖州院区营收0.44亿元同比增长20%利润增长22%,未来科技城总院营收0.33亿元同比增长8%[7] * 单张牙椅产值总院中陈曦和诸暨分别为90万元左右,蒲公英分院整体单椅产值仅为33万元[7] 新院建设与规划 * 紫金港总院一期试运营,面积8800平方米设计103张牙椅,启用42张,首月门诊人次3844人收入350万元,未来将打造为杭州区域最大总院区[10][12] * 紫金港一期平均装修摊销预计每月30万元,成本影响不大,与城西医院同一管理班子运营仅增加少量辅助人员,设备多利用闲置仅少量新购[10] * 公司放缓新医院投建,重点完善现有项目如紫金港和滨江,年底医疗机构数量预计达90多家,宁波文化广场、嵊州、衢州等地新蒲公英分院开始或即将试营业[11][13][21] * 公司重点提升内部机构盈利能力,完善信息系统实现统一ID管理,以适应大规模扩张[20] 行业与市场 * 口腔行业潜力巨大,消费者需求和教育仍处早期阶段,缺牙种植存在巨大潜力,市场集中度较低,大量小机构存在倒闭风险[25][26] * 公司主要服务中高端客户,不参与低价市场竞争,浙江地区口腔项目定价基本稳定温和,医保局将尽快出台具体定价,初步有些小项目费用增加[14][16][17] * 行业竞争趋于稳定,中小机构经营困难出清速度加快,但新投资者不断进入,公司致力于成为行业整合者[14][15][26] * 第三季度为正畸业务旺季,病例数和客户量均增长,客单价稳定,种植业务定位于中高端客户群不参与低价竞争[18] 技术与政策支持 * AI技术及新材料应用主要体现在隐形矫治治疗方面占比稳步增长,提升患者治疗体验[5] * 公司与银行合作推出12期免息消费信贷产品,享受国家大健康消费信贷补贴政策,对拓展正畸市场有积极影响[5] * 公司关注利用国家促进大健康消费政策如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推动高值项目如正畸领域发展[6] 省外拓展与全国化 * 公司按计划推进省内外业务拓展,夯实现有省外业务如湖南、江苏等地专家资源增加,新增项目如收购湖南娄底等地项目[19] * 公司全国化扩张以稳健为主,优先考虑合作模式而非贸然并购,频繁接触全国范围内多家口腔机构但谨慎应对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及数据质量问题[20]
通策医疗拟收购上海存济口腔100%股权
北京商报· 2025-08-22 22:04
收购交易概述 - 通策医疗全资子公司浙江通策口腔医院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99%股权 [1] - 全资子公司杭州通盛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1%股权 [1] - 交易总金额为4600万元 [1] 战略意义 - 本次交易标志着公司在上海这一关键市场的战略性进驻 [1] - 有望提升品牌在高端市场的辐射力与知名度 [1] - 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区域布局和产品服务结构 [1] 财务影响 - 该举措有助于扩大收入来源 [1] - 增强盈利能力 [1] - 对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带来积极影响 [1]
通策医疗: 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8:18
公司基本情况 - 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于2023年7月5日由上海通策口腔医院有限公司投资设立 注册资本未披露 注册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10115MACPKGAK1P [1] - 公司经营范围仅限于医疗服务 需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1]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 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 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2] - 除金融工具外 财务报表均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 资产发生减值时计提相应减值准备 [2] 重要会计政策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3][4][5]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和其他金融负债 后续计量分别采用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 [5][6]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或风险报酬转移 [6][7][8]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满足法定抵销权利时可按净额列报 [9] - 公允价值优先采用活跃市场报价 不存在活跃市场时采用估值技术确定 [9] 资产减值 - 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应收款项等计提减值准备 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 [10][11][12] - 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按账龄组合评估信用风险 关联方款项单独评估 [13] - 长期资产于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减值测试 可收回金额为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高者 [16][17] - 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予转回 [17] 政府补助与所得税 -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 与资产相关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分期计入损益 [18][19][20][21] - 当期所得税按税法规定计算 递延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 [22][23][24] - 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除特殊情况外计入当期损益 [24] 税项优惠 - 公司作为小微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 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减按25%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5][26] 主要财务数据 - 货币资金:2025年4月30日为6,346.88元 较2024年12月31日的8,450.98元下降24.90% [26] - 在建工程:2025年4月30日为46,099,848.00元 较2024年12月31日的45,840,248.00元增加0.57% 全部为上海存济口腔医院装修项目 [26] - 应付职工薪酬:2025年4月30日为12,800.11元 其中短期薪酬6,364.91元 设定提存计划6,435.20元 [27] - 其他应付款:2025年4月30日为7,151.21元 较2024年12月31日的22,999.49元下降68.91% [28]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实收资本:2025年通过债转股增加至15,000,000.00元 其中上海通策口腔医院有限公司以应收账款14,409,200.00元转为出资 [28] - 未分配利润:2025年4月30日为-605,260.55元 2025年1-4月净利润为-131,857.81元 [28] 关联方交易 - 母公司为上海通策口腔医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100% 实际控制人为吕建明 [29][30] - 关联租赁:从上海中欧物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租入房屋 享受免租金优惠 [30] - 关联方资产交易:2025年1-4月向上海通策口腔医院有限公司购置长期资产259,600.00元 [30] - 应付关联方款项:2025年4月30日应付上海通策口腔医院有限公司31,690,648.00元 [30]
通策医疗最新公告:收购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100%股权 交易总金额460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2 17:46
交易概述 - 全资子公司通策口腔投资收购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99%股权,杭州通盛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其1%股权,交易总金额为4600万元 [1] - 标的公司为上海通策口腔医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1] 战略影响 - 收购将提升品牌在高端市场的辐射力与知名度 [1] - 优化业务区域布局和产品服务结构 [1]
通策医疗:收购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100%股权,交易总金额为46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17:37
公司收购交易 - 全资子公司浙江通策口腔医院投资管理集团收购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99%股权 [1] - 全资子公司杭州通盛医疗投资管理收购标的公司1%股权 [1] - 交易总金额为4600万元人民币 [1] 交易关联方关系 - 标的公司为上海通策口腔医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1] - 上海通策口腔医院法人代表吕建明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1]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1]
天岳先进挂牌港交所,山东已拥有71家港股上市企业
大众日报· 2025-08-21 12:54
天岳先进上市与市场地位 - 天岳先进于2025年8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成为唯一"A+H"上市的碳化硅衬底公司 迈出国际化发展关键一步 [2] - 公司专注于高品质碳化硅衬底研发与产业化 是全球少数实现8英寸碳化硅衬底量产并率先完成2英寸至8英寸商业化 且率先推出12英寸衬底的企业 [5] - 2024年全球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市场中 天岳先进以22.80%的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二大制造商地位 品牌与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高知名度 [5] - 港股IPO募集资金将部分投入海外产能建设 以满足国际客户增长需求 通过全球化布局拓展发展空间 [5] 山东企业港股上市动态 - 天岳先进上市后 山东港股上市企业达71家 其中国资港股上市企业18家 [2] - 山东企业2025年明显加快香港资本市场进军步伐 除沪鸽口腔外 另有山推股份 潍柴雷沃 山金国际 建邦高科 歌尔微电子 玲珑轮胎 酷特智能 国恩股份 圣桐特医 文达通 快驴科技 胜软科技等多家企业排队 [4] 沪鸽口腔港股申请进展 - 山东沪鸽口腔医疗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公司Huge Dental Limited于2025年8月18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此前2025年2月18日申请已失效 [4] - 公司为专业口腔材料企业 2024年营收3.99亿元 净利润7656.9万元 2025年前六个月营收1.97亿元 净利润2610.0万元 [4]
大众口腔(02651.HK)拟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8 18:37
公司公告 - 大众口腔将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内容包括审议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董事会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 [1]
瑞尔集团五年战略跃迁,逐浪口腔变革|我们这五年
华夏时报· 2025-08-18 18:1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财年收入达16.88亿元,运营利润同比大增39%至3623万元,净利润增长20.5%至1617万元 [2] - 忠诚客户复诊率达48%,新患者中21%来自现有客户推荐 [4] - 瑞泰口腔贡献收入9.53亿元,超越瑞尔齿科的7.35亿元 [6] 行业政策影响 - 2022年约2万—3万家口腔诊所关闭,占全国口腔医疗机构总数的20%—30% [3][4] - 种植牙集采导致单颗种植牙费用从3万—5万元降至1.5万—2万元,部分地区低至1万元左右,平均降幅达50% [4] - 2024年国家医保局整合口腔种植类价格项目为15项,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8] 公司战略调整 - 聚焦存量客户,老客户信任成为最坚固的护城河 [4] - 推出创新合伙人机制,多名牙医成为合伙人,其管理的诊所实现高速增收 [5] - 双品牌战略:瑞尔齿科定位中高端,瑞泰口腔定位大众市场,形成完美覆盖组合 [6][7] 数字化与AI技术应用 - 数字化系统积累上千万份病例数据,AI技术全面融入诊疗流程 [6] - AI影像筛查、病例辅助书写、医务质量检查及智能客服等应用落地 [6] - 每牙椅年均就诊次数同比增长约0.4% [6] 门店与医生团队 - 全国运营107家诊所和11家医院,其中瑞尔齿科诊所48家,瑞泰口腔诊所59家及医院11家 [7] - 全职牙医团队达999人,45.3%拥有硕士或以上学历,平均行业经验11.5年 [7] - 工作年限超过五年、十年及十五年的牙医占比分别达44.3%、16.7%和6.4% [7] 未来战略方向 - 持续强化AI技术赋能,深化合伙人机制,推进大区管理体系 [9] - 加大医务培训力度,严控质量标准 [7][9]
朝“问”健康丨孩子要不要正畸,戴哪种牙套好?@家长 进来速查
央视新闻· 2025-08-17 09:23
口腔医疗行业暑期就诊高峰 - 暑假期间口腔医院门诊量激增 部分医院增长200%-300% [1] - 牙齿矫治患者低龄化趋势显著 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占比提升 [1] - 最小矫治患者年龄低至1-2岁 反映早期干预需求上升 [1] 儿童正畸最佳时机与适应症 - 常规矫治最佳年龄为12岁 恒牙发育完成后疗程短且并发症少 [2] - 反咬合病例需乳牙期干预 典型表现为下巴前伸或偏斜 [4] - 上颌骨前突/狭窄病例建议8-10岁替牙期介入治疗 [4] 矫治器类型比较 - 隐形矫治器优势为美观舒适且可摘戴 但依赖患者配合度 [6][8] - 固定钢丝矫治器加力效果稳定 但影响口腔清洁效率 [6][8] - 治疗方案需个性化定制 不存在通用最优解 [9] 牙外伤应急处理方案 - 牙齿断裂需保存大块断片 生理盐水冲洗后携往医院 [10] - 全脱位牙齿应即刻再植 或保存于鲜牛奶/生理盐水中 [10] - 处理牙根时需避免触碰牙根表面 仅捏持牙冠部位 [10] 儿童口腔健康认知误区 - 乳牙病变必须治疗 否则影响恒牙发育及全身健康 [11] - 牙线使用不会扩大牙缝 2颗相邻乳牙阶段即可开始使用 [12] - 邻面龋齿预防需依赖牙线 牙刷无法清除紧密牙缝菌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