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运载

搜索文档
长四丙火箭成功发射试验二十八号B星02星
科技日报· 2025-08-18 09:12
航天科技集团发射任务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于8月17日16时5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试验二十八号B星02星 [1] -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1] - 试验二十八号B星02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 [1]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 -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 为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 [1] - 具备发射多种类型 不同轨道要求卫星的能力 [1] - 700公里高度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为3吨 [1]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89次飞行 [1]
突破再+1!不起飞的“点火发射” “系留”如何进行?一文读懂↓
央视网· 2025-08-16 12:47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系留点火试验 - 我国成功实施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系留点火试验",这是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的重要阶段性突破 [1] - 试验是将试验箭体固定在平台上点火试车,模拟最接近飞行状态的大型地面试验 [3] - 试验箭体直径5米、高25米,7台发动机产生近千吨推力,创我国火箭发动机试车推力新纪录 [4] 试验技术细节 - 长征十号火箭由3个相同模块组成,起飞推力是试验的3倍 [4] - 研制团队使用200多个螺栓将试验箭体与平台固连,确保安全可控 [4] - 由于缺乏千吨级发动机试车台,试验在发射场进行以节约经费和建设进度 [4][6] 火箭构型与任务 - 长征十号系列包括长征十号和长征十号甲两种构型,分别承担载人登月和空间站发射任务 [8] - 试验验证了一子级动力系统模块,考核了多机并联、故障诊断等关键技术 [8] 动力系统试验规划 - 此次试验是国内最大推力规模的全系统试车,是动力系统试验"四步走"的第二步 [9][11] - 2024年6月已完成第一步试验(三台发动机并联点火),后续将进行低空飞行和7台发动机入轨验证 [11][12] - 动力系统直接决定火箭运载能力、飞行性能和任务可靠性 [9]
长征十号首次系留点火试验圆满成功!我国载人登月工程取得重要阶段性突破
央视网· 2025-08-16 11:01
运载火箭技术进展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系留点火试验 标志着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取得重要阶段性突破[1] - 试验产品七台发动机同时点火 按预定程序完成多项试验流程 考核额定工况和高工况下并联工作能力[3] - 通过试验获取完整数据 验证多机并联力热环境及系统匹配性 为飞行首飞风险释放提供关键支撑[5] 航天工程研制进程 - 动力系统试车是火箭研制关键环节 重点考核5米直径箭体安装7台发动机的工况适应性[5] - 试验成功验证箭上各系统工作匹配性 为后续首飞任务奠定技术基础[3][5] - 试验于8月15日15时00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组织实施 取得圆满成功[1][3]
“火箭的力量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
观察者网· 2025-08-16 10:01
长征十号火箭技术进展 - 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完成首次7机静态点火试验,验证启动和关机流程,为后续低空飞行试验奠定基础 [1] - 火箭采用7台YF-100K系列发动机,总推力892.2吨,其中3台为可摇摆YF-100K,4台为固定YF-100L [3] - 重复使用型号长征十号A采用YF-100N/YF-100P发动机组合,推力相同但具备重复使用能力 [3] - 采用"模拟箭"点火方案,通过加固结构实现发射台兼作试验台,验证7机并联启动特性 [11] 地面试验技术特点 - 地面试验可设置密集传感器获取全箭数据,但无法完全模拟飞行环境(如失重、气动加热等) [4][5] - 国内曾用500吨全箭试车台支持长征五号等火箭测试,但长征十号推力超出现有平台承载极限 [8][10] - 采用"牵制释放"技术替代传统试车台,蓝箭航天朱雀三号已成功应用该方案 [10] 文昌发射场建设 - 载人登月工位塔架高130米,配备双登船臂以适应92.5米登月构型和67.4米近地构型火箭 [13] - 发射场扩建4个推进剂储罐(3个直径20米+1个15米)及超大规模航天器厂房 [13] - 取消回转平台设计,提升火箭加工精度和发射效率,抗风能力显著增强 [16][17] - 导流槽为国内最大单体结构(40×140×10米),浇筑量达4-5万吨 [20] 配套项目进展 - "梦舟"飞船完成零高度逃逸试验,"揽月"着陆器通过怀来起飞试验 [21] - 登月宇航服、深空通信卫星等配套系统同步推进,目标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 [21] 历史试验背景 - 国内火箭地面试验始于1970年代风暴一号,2014年长征五号完成合练箭点火 [7][8] - 2024年长征十号在101所完成三机点火试验,验证模块化测试能力 [8]
不起飞的“点火发射”怎么做到的?长征十号系列火箭需闯“四道关”
央视网· 2025-08-16 09:23
长征十号系列火箭动力系统试验 - 此次试验为"系留试验",将试验箭体固定在试验平台进行点火试车,是最接近飞行状态的大型地面试验 [1] - 试验使用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一子级试验箭,直径5米,高25米,7台发动机产生近千吨推力,创我国火箭发动机试车推力新纪录 [1] - 长征十号火箭由三个相同模块组成,起飞推力是此次试验的三倍 [1] - 研制人员通过200多个螺栓将试验箭体与平台固连,确保试验安全可控 [2] 试验背景与技术突破 - 目前我国尚无满足千吨级发动机试车的试验台,研制团队将试验搬到发射场进行 [3] - 长征十号系列火箭包括长征十号和长征十号甲两种构型,分别承担载人登月和中国空间站发射任务 [3] - 此次试验全面验证了一子级动力系统模块,重点考核多机并联、故障诊断等关键技术 [3] 动力系统试验"四步走"计划 - 此次试验是国内最大推力规模的全系统试车,属于动力系统试验"四步走"中的第二步 [4] - 2024年6月已完成第一步"小考":三台发动机并联点火试车 [4] - 后续将进行第三步低空飞行验证和第四步7台发动机入轨技术验证 [4]
新目标!我国新一代载人登月运载火箭研制再突破
新华社· 2025-08-15 22:56
新一代载人登月运载火箭研制突破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系留点火试验 标志着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取得重要阶段性突破 [1] - 试验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组织实施 是继梦舟载人飞船逃逸试验和揽月着陆器验证试验后的又一进展 [1] 研制长征十号系列火箭的必要性 - 载人登月技术复杂度远超近地轨道任务 需两枚火箭分别发射月面着陆器和载人飞船 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要求不低于27吨 [3] - 现役主力火箭运载能力不足:长征二号F近地轨道8.6吨 长征七号13.5吨 长征五号地月转移轨道8吨 均远低于27吨需求 [4] 载人登月任务对火箭系统的特殊要求 - 需更高可靠性与安全性 任务周期长环境极端 要求冗余设计逃逸系统智慧化故障诊断等更严苛标准 [5] - 需高精度发射与入轨 两枚火箭需严格时序发射 确保环月交会对接可行性 [5] - 需多任务构型适应性 兼顾登月任务和空间站运营需求 [5] 长征十号系列火箭的技术特点 - 包括长征十号和长征十号甲两种构型 专门针对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研制 [6] - 长征十号为三级火箭 直径5米高92.5米 带两个助推器 承担载人飞船和着陆器发射 [7] - 长征十号甲为两级火箭 直径5米高67米 一子级可回收重复使用 承担空间站载人货运任务 [7] - 采用先进传感器网络实时健康管理系统智能飞行控制算法 实现故障检测排除和任务重构 [7]
科学与健康|新目标!我国新一代载人登月运载火箭研制再突破
新华社· 2025-08-15 22:33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进展 - 我国成功完成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系留点火试验 这是继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和揽月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后的又一重要突破 [2] -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采用"两次发射、环月对接"方案 需两枚火箭分别将月面着陆器与新一代载人飞船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3] 现役火箭能力分析 -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8.6吨 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大幅降低 无法满足27吨需求 [3] -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3.5吨 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同样不足 [3]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8吨 虽能执行无人深空探测任务 但距离载人登月需求差距较大 [3] 长征十号系列火箭技术特点 - 长征十号为三级火箭 直径5米 最大高度92.5米 捆绑两个助推器 用于载人登月任务 [7] - 长征十号甲为两级火箭 直径5米 最大高度67米 一子级可回收重复使用 用于空间站任务 [7] - 采用先进传感器网络和智能飞行控制算法 实现故障检测和任务重构 [7] 载人登月技术要求 - 需具备极高可靠性与安全性 要求冗余设计 逃逸系统和智慧化故障诊断能力 [4] - 需实现高精度发射与入轨 确保两枚火箭在严格时序内发射并精准入轨 [5] - 需兼顾多任务构型适应性 包括登月任务构型和空间站运营的无助推器构型 [5]
“长十火箭系留点火试验成功为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奠定重要技术基础”
新华社· 2025-08-15 22:01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技术进展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系留点火试验,推力规模达到近千吨,为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奠定重要技术基础[1][2][3] - 长征十号火箭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为登月版和近地版两种构型,登月版为带助推器的三级火箭,芯级直径5米,近地版为两级火箭,芯级直径5米且一子级可回收重复使用[2] - 系留点火试验是火箭研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此次试验首次在发射场进行而非传统试车台,因现有试车台无法满足7台发动机同时点火的需求[2][3]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规划 - 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首次载人登月,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是专为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研制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1] - 长征十号火箭将承担梦舟Y载人飞船和揽月着陆器的发射任务,长征十号甲火箭将承担空间站工程中梦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的发射任务[2] -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已取得多项阶段性突破,包括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和揽月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4] 火箭研制试验计划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一子级动力试验分为"四步"进行,2024年6月已完成第一步3台发动机点火试车,本次系留点火试验为第二步[4] - 后续将开展第三步低空飞行试验和第四步入轨技术验证飞行,全面验证火箭性能[4] - 试验团队克服高温高湿环境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确保试验安全顺利进行[3]
秀我中国|长征十号首次系留点火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 2025-08-15 21:44
航天工程进展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系留点火试验 [2] - 试验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组织实施 时间为8月15日 [2] - 系留点火试验是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的重要阶段性突破 [2] 技术验证里程碑 - 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已圆满完成 [2] - 揽月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已完成 [2] - 系列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登月关键技术持续取得突破 [2]
火箭飞行试验任务失利,蓝箭航天向客户致歉
新京报· 2025-08-15 19:54
发射任务结果 - 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三运载火箭于8月15日9时17分发射升空后出现飞行异常 任务失利 [1] - 本次任务是朱雀二号改进型的又一次飞行检验 为第5次飞行 [1] 公司应对措施 - 蓝箭航天表示任务失利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分析排查 [1] - 公司将基于全部飞行数据全面开展故障归因与技术改进工作 [1] - 公司向任务客户表示诚挚歉意 并向相关部门及合作伙伴致谢 [1] 历史发射记录 - 今年5月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