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obile Phones
icon
搜索文档
5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2119万部 同比下降17%
快讯· 2025-07-04 15:47
5G手机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2119万部 同比下降17% [1] - 5G手机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9.3% [1] 整体手机市场趋势 - 2025年5月国内市场手机总出货量2371.6万部 同比下降21.8% [1] 国产品牌手机表现 - 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1917.7万部 同比下降24.2% [1] - 国产品牌手机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0.9% [1] - 国产品牌上市新机型36款 同比下降25.0% [1] - 国产品牌新机型占同期上市新机型数量的92.3% [1]
折叠屏供应链“等待苹果”
经济观察网· 2025-07-04 15:33
折叠屏手机市场动态 - 荣耀发布Magic V5折叠屏手机,厚度8.8毫米刷新行业最薄纪录 [2] - vivo推出X Fold5,三星Galaxy Z Fold 7和小米MIX Fold 5即将发布 [2] - A股消费电子板块放量上涨,蓝思科技大涨11.4%,立讯精密上涨5.45%,工业富联和宏和科技涨停 [2] 苹果入局折叠屏市场 - 苹果折叠屏iPhone进入P1开发流程,预计2026年下半年发布 [3] - 鸿海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初开案,2026年第四季度大规模量产,初始出货量预计数百万部 [3] - 行业期待苹果带来"iPhone时刻",解决折叠屏痛点问题 [3][7] 折叠屏市场现状 - 全球市场增长放缓,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仅9% [5] - 中国市场高端智能机销量占比从2020年11%提升至2024年27% [5] - 折叠屏手机渗透率从2023年2.5%提升至2024年4.2% [6] 技术挑战与供应链 - 折叠屏核心挑战在精密制造+新材料+显示技术,铰链零件数普遍180个以上,公差需控制在±0.005mm [8] - 柔性屏幕模组报价1100-2200元,铰链系统报价350-1200元,占整机BOM 10%-20% [9] - 国产供应链已全面布局,维信诺探索内折、外折、三折等形态,应用COE技术降低功耗 [10][11] 用户体验与生态 - 折叠屏被部分用户称为"美丽小废物",需向生产力工具转型 [13] - 苹果优势在于iOS深度优化和生态协同,可能构建"MacBook-Vision Pro-折叠iPhone"闭环 [13] - 苹果或采用非晶态金属玻璃复合材质铰链、钛合金机身、硅碳负极电池等提升耐用性和续航 [14] 行业合作模式 - 折叠屏开发需要JDM(联合设计开发)模式,品牌与供应商共同承担技术开发风险 [14][15] - 行业对苹果入局影响存在分歧,可能引领技术革命或挤压现有玩家空间 [16][17]
与苹果生态融合 vivo、荣耀掀折叠屏“破壁战”
中国经营报· 2025-07-04 14:48
折叠屏手机市场增长放缓 - 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增速大幅放缓至30.8%,2024年第四季度出货量首次同比下降9.6% [1] - IDC预测2025年折叠屏手机市场可能进入"小年",更多厂商持观望态度 [1] - 华为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其他厂商空间被压缩,需寻找新增长点 [1] 厂商生态互联策略 - vivo X Fold5和荣耀Magic V5均提出"与苹果生态融合",打破安卓与苹果生态壁垒 [1][2][3] - vivo X Fold5支持Apple Watch连接、Mac协同工作及iCloud访问,机身重量217g,厚度9.22mm,配备6000mAh电池和蔡司影像 [2] - 荣耀Magic V5厚度8.8mm,重量217g,搭载6100mAh电池,支持鸿蒙、iOS、安卓全设备互联及AI智能体功能 [3] 苹果用户争夺战 - vivo X Fold3用户中近四成为苹果用户,iPhone16 Pro Max用户中"双机党"比例超一半 [4] - 安卓厂商通过生态融合降低跨生态使用门槛,培养用户流转习惯,锁定苹果用户 [3] - 苹果产品存在未满足需求(如年轻女性用户苛刻需求),为安卓厂商提供市场机会 [4] 苹果折叠屏入局影响 - 市场消息称苹果或于2026年推出折叠屏,价格可能达2000-3000美元(约人民币14300-21000元) [5][6] - IDC认为安卓厂商可能反为苹果培养用户习惯,但若体验佳也可能转化苹果用户 [5] - 荣耀回应期待与苹果同场竞技,认为苹果入局将推动行业创新,折叠屏进入场景化2.0时代 [6] 折叠屏未来发展方向 - 折叠屏从解决基础问题转向场景化创新,AI结合可携带大屏设备有诸多创新空间 [6] - 荣耀透露将于8月推出小折叠新品,聚焦影像、外观、续航升级及AI生态中枢定位 [7] - 荣耀目标年底重返国内前三,每款产品均需具备市场前三实力 [7]
可拆卸电池手机终于杀回来了,看完我是真想买啊
36氪· 2025-07-04 14:23
模块化手机概念发展 - 消费者存在对"理想手机"的幻想组合,如骁龙处理器+iOS系统+徕卡摄像头的混合设想 [1][3] - 2016年谷歌推出Project Ara模块化手机项目,采用乐高式拼接设计,支持摄像头/电池/屏幕等组件自由更换 [7][9][11] - Project Ara因成本过高、模块兼容性测试复杂(如高像素相机需匹配特定处理器)而终止开发 [17][19][20] FairPhone商业模式 - 荷兰公司FairPhone自2013年起专注环保理念,采用可回收材料并推行5年保修+8年系统更新服务 [24][26][27] - 模块化设计支持用户自行更换电池/屏幕/摄像头等部件,官网提供全系配件及拆解教程 [29][31][33] - 最新款FairPhone 6搭载骁龙7s Gen3芯片+4415mAh电池+30W快充,主摄采用LYT-700C传感器,售价4986元人民币 [41][42][44][50] 产品设计特点 - FairPhone 6采用LTPO OLED直屏(1400nits峰值亮度),配备物理功能键支持一键禅定模式 [41][46][48] - iFixit给予10分易拆解评分,但电池更换从FairPhone 5的无螺丝设计改为需拆卸排线 [35][37][39] - 模块化背盖系统支持个性化定制,但相比国产机型在电池容量(4415mAh)和快充(30W)规格上偏弱 [42][44][50]
特朗普T1手机被悄悄撤下美国制造标签
财联社· 2025-06-29 10:10
特朗普集团进军手机市场 - 公司高调推出售价499美元(约3600元人民币)的智能手机,并宣称"美国制造" [1] - 手机在6月中旬发布后,美国媒体和本土手机制造商Purism CEO质疑其"美国制造"的真实性,指出实际由中国公司生产 [1] - 公司随后在官方售卖网站修改描述,删除"美国制造",改为"令美国人自豪的设计"和"在美国本土诞生" [1] 市场反应与争议 - 美国媒体持续关注并报道公司产品宣传的真实性问题 [1] - 本土竞争对手Purism直接揭露生产来源,引发公众对"美国制造"标签的信任危机 [1]
特朗普T1手机被悄悄撤下美国制造标签?特朗普T1手机被曝由中国公司生产
快讯· 2025-06-28 22:42
特朗普集团进军手机市场 - 公司推出售价499美元(约3600元人民币)的智能手机,宣称由"美国制造" [1] - 公司二儿子埃里克表示该手机和移动服务旨在呼应"振兴美国制造"和"提高美国就业"政策 [1] - 手机发布后遭到美国媒体质疑其"美国制造"的真实性 [1] - 美国本土手机制造商Purism CEO指出该手机实际由中国公司生产 [1] - 公司随后在官方售卖网站删除"美国制造"描述,改为"令美国人自豪的设计"和"在美国本土诞生" [1]
现在的数码大厂,再卷折叠屏还有意义吗?
36氪· 2025-06-27 18:48
行业现状与背景 - 手机行业创新陷入瓶颈 直板手机形态趋同 厂商急需通过折叠屏等新形态寻找突破口 [2] - 折叠屏成为行业少有的差异化亮点 其展开形态带来的新鲜感仍能吸引消费者关注 [1] - 主流厂商持续投入研发资源 重点攻关折痕消除 重量减轻等核心痛点 [4] 产品体验分析 - 硬件进步显著 最新机型如vivo X Fold3 Pro 华为Mate X5 荣耀Magic V3已实现轻薄化 部分参数超越直板旗舰 [5] - 软件适配仍是短板 存在应用比例失调 分屏逻辑混乱 功能阉割等问题 影响用户体验 [6][7][8] - 使用价值呈现两极分化 商务分屏等场景能创造短暂惊喜 但日常体验仍受制于技术缺陷 [3][4] 核心技术瓶颈 - 铰链技术是核心难点 需平衡轻量化 强度 耐久性 成本等多重指标 [9] - 系统交互逻辑需重构 当前安卓阵营主要依赖厂商自行优化 缺乏统一的大屏OS标准 [9] - 物理限制明显 type-c接口厚度制约设备轻薄化 无线充电技术或成突破关键 [9] - 折痕与寿命问题持续存在 厂商宣传50万次折叠耐久性 但实际用户体验存疑 [10] 市场前景判断 - 短期难成主流 受限于重量 价格 实用性三大约束 可能长期停留利基市场 [11][12] - 苹果入局将成关键变量 其产品定义能力可能推动折叠屏破圈普及 [13] - 战略意义大于销量 折叠屏的价值在于刺激行业创新 避免陷入电饭煲式同质化竞争 [14][15] 用户画像与产品定位 - 目标用户具有探索精神 不满足于传统手机形态 愿意为创新体验支付溢价 [14] - 产品定位更接近轻奢品 类似手表 相机等非刚需但能提供情绪价值的品类 [15] - 核心价值在于打破行业惯性 通过持续迭代证明手机形态仍有进化空间 [14][15]
搭子还是截胡?苹果折叠屏倒计时 国产手机厂商急抢果粉
华夏时报· 2025-06-26 22:36
折叠屏市场竞争格局 - 国产手机厂商密集发布折叠屏新机,包括vivo X Fold5(6999元起)、小米MIX Flip2、荣耀MagicV5、OPPO FindN5和华为PuraX,意图在高端市场与苹果竞争 [2] - 苹果折叠屏手机预计2026年秋季发布,富士康将于2025年Q3末开始生产,初期规划产能700-800万台/年 [8] - 当前中国高端机市场(600美元以上)苹果份额43%(同比下降9%),华为份额38%(同比上升69%) [7] 折叠屏产品技术趋势 - vivo X Fold5实现217克超轻机身(轻于所有大折叠和直板旗舰),并成为首款具备IPX9+防水、IP5X防尘和-30℃供电的"三防"折叠屏手机 [3] - 价格持续下探:vivo X Fold5起售价6999元(与上代持平),取消Pro款(上代Pro款9999元),更早的X Fold2起售价8999元 [3] - 厂商加速生态协同,vivo X Fold5新增Mac镜像扩展屏、键鼠协同等功能,并首次实现与Apple Watch/AirPods跨生态连接 [6] 折叠屏市场增速变化 - 2023Q4中国折叠屏出货量250万台(同比首次下降9.6%),但2024Q1出货284万台(同比增长53.1%) [4] - 历史增速对比:2022年增长118%,2023年增长114.5%(出货700.7万台),2024年增长30.8%(出货917万台) [5] - 产业链调整明显:部分厂商降低出货目标,取消小折叠产品计划,预计2025年市场将进入"小年" [4] 厂商战略调整 - 国产厂商转向"苹果生态搭子"策略,通过生态协同和价格重合(6000-10000元价格带)争取转化苹果用户 [6][7] - 苹果采取降价策略(iPhone 16 Pro降至5999元)应对市场竞争,折叠屏iPhone预计定价较高 [8] - 分析师预计2024年中国折叠屏总出货约1700万台(三星600万,国产合计1000万),苹果入局后将带来绝对增量 [8]
vivo X Fold5发布:打破折叠屏手机的“傲慢”与“偏见”
华尔街见闻· 2025-06-26 16:30
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概况 - 2022至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分别为330万、700.7万和917万台,2024年一季度出货284万台同比增长53.1%,增速从三位数降至两位数,表明市场从爆发期转向主流化阶段[3] - 行业需通过产品创新打动理性消费群体,vivo X Fold5以兼容苹果生态和轻办公场景为突破口,加速市场渗透[3][8] vivo X Fold5核心产品优势 硬件性能突破 - 全球最轻大折叠屏手机(217g),比iPhone 16 Pro Max(229g)更轻,同时配备等效6000mAh电池成为折叠续航王者[5] - 全球首款支持IPX9+防水(1米水深折叠1000次正常使用)、IP5X防尘、零下20℃耐用的折叠屏手机,极寒环境下可通话20小时/导航9小时[5][6] - 影像系统配备蔡司85mm长焦镜头,业界首款优化微距焦外效果的专业虚化功能[6] 软件与生态创新 - 行业首次实现安卓手机跨生态连接Apple Watch,并支持AirPods无缝连接、iCloud云端直通及Mac协同(扩展屏/键鼠协同/任务接力)[8][15][16] - 原子工作台实现一屏5用多任务处理,支持应用间文件直接拖拽传输,针对轻办公场景痛点优化[8][10][11] - 车机互联覆盖170个品牌8500款车型,支持多窗口投屏与办公软件调用[18] 市场战略定位 - 瞄准苹果双机用户(800美元以上市场苹果占60%),填补苹果折叠屏空缺(预计2027年发布前的时间窗口)[16][17] - 聚焦年轻用户轻办公刚需,通过多任务处理、跨设备协同等功能打造"生产力工具"差异化卖点[9][10][11] - 采用"1+X+N"生态战略,主动兼容苹果/PC/车机等外部生态,覆盖五大场景[18] 行业竞争格局 - 折叠屏手机正从"尝鲜"转向实用化竞争,vivo通过硬件减重+续航提升+三防强化+生态破壁组合拳建立差异化优势[3][5][8] - 安卓厂商在苹果折叠屏缺位期(至少1年)加速抢占高端用户,vivo以"苹果搭子"定位替代传统对抗策略[16][17]
李健操盘荣耀重返前三:线下渠道暗藏胜负手
36氪· 2025-06-20 10:37
公司现状与困境 - 公司连续多个季度在国内出货量排名中跌出前五 市场份额从高峰期20%下滑至14% [2][10][12] - 销量困境始于2023年 华为手机加速回归导致用户回流 线下渠道受华为小米挤压 [3][13][14] - 独立初期借助华为红利多次登顶国内销量榜首 但2024年Q1起份额持续下滑 [3][10] 战略调整与新品表现 - 新任CEO李健推动管理团队大换血 38个中国区关键岗位中17个更换新帅 90后占比24% [17][18] - 荣耀400系列定价2499元起 为同期中端机最低价 首销日销量打破近三年纪录 [5][6] - 采用明星代言+精准铺货策略 初期销量优于前代 发售三天即进入周销量Top15 [9][6] 渠道与市场竞争 - 国内手机市场线下渠道占比超60% 华为小米通过经销商升级和让利抢占优质资源 [13][14] - 公司线下渠道管理混乱 缺乏体系化管控 优质经销商优先选择华为小米 [14][13] - 新品发布后调整渠道策略 聚焦真实零售能力和长期合作客户 [15] 长期战略与挑战 - 定位AI终端生态公司 成立五大实验室布局具身智能等新业务 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20][22] - 海外市场增速超50%(东南亚超100%)但以中低端机型为主 国内仍是主战场 [23][24][25] - 目标下半年重回国内前三 但分析师认为与头部品牌差距显著 短期难度大 [26][28] 管理变革与上市进展 - 实施"雄鹰计划"全员竞聘上岗 新管理层包含5位核心高管 启动全球人才招募 [17][18] - 已完成股改并筹备上市 当前估值仍依赖手机业务 转型AI生态支撑长期价值 [21][22] - 行业预计手机市场将加速洗牌 公司面临高端化未稳与渠道变革的双重挑战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