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产品种植与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瑞达期货红枣产业日报-20250804
瑞达期货· 2025-08-04 16: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周一红枣2601合约收跌0.18%,样本点库存下降,销区市场到货增多,下游阶段性补货支撑好货价格上涨,南方市场下游需求增加,市场购销氛围小幅提升 [2] - 新季作物处于坐果关键期,市场聚焦产区天气,未来几天新疆最高气温有所下降,天气风险下降,持续关注二三茬花果情况 [2] - 初步估算新季产量较2022年度下降5 - 10%,较2024年度下降20 - 25%,预估新季产量在56 - 62万吨,新作预期减产,但减产幅度不及2023年绝对小年幅度 [2] - 好货价格上涨支撑红枣期货价格坚挺运行,不过天气题材降温,短期驱动力有限,持续关注天气变化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红枣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为10860元/吨,主力合约持仓量为135959手,较之前减少4569手,期货前20名持仓净买单量为 - 23376手,较之前减少3443手,仓单数量为9248张,有效仓单预报小计为1044张,较之前减少64张 [2] 现货市场 - 喀什红枣统货价格为6元/公斤,河北一级灰枣批发价格为4.55元/斤,阿拉尔红枣统货价格为5.2元/公斤,河南一级灰枣批发价格为4.5元/斤,阿克苏红枣统货价格为4.8元/公斤,河南红枣特级价格为10元/公斤,河北红枣特级价格为10.09元/公斤,较之前增加0.11元/公斤,广东红枣特级价格为11.2元/公斤,广东红枣一级价格为10元/公斤 [2] 上游市场 - 红枣年产量为606.9万吨,较之前增加318.7万吨,种植面积为199.3万公顷,较之前减少4.1万公顷 [2] 产业情况 - 全国红枣周库存为10039吨,较之前减少51吨,红枣当月出口量为1765107千克,较之前减少464120千克,累计出口量为17115674千克 [2] 下游情况 - 山西省太原市河西农副产品市场红枣批发价为20元/公斤,较之前减少8元/公斤,好想你红枣销量累计值为36480.43吨,较之前减少2981.06吨,好想你红枣产量累计同比为1.47%,较之前减少34.59% [2] 行业消息 - 8月4日喀什地区小雨,气温19 - 32℃,该地区枣果个头明显大于兵团第一师及阿克苏地区,各团场亩产情况不一,主流亩产600 - 700 - 800公斤,需关注产区生长情况及天气变化 [2]
跻身全国14强!兴仁薏仁米地标建设与产业园双轨并进
南方农村报· 2025-07-30 15:33
跻身全国14强! 兴仁薏仁米地标 建设与产业园双 轨并进_南方+_ 南方plus 7月29日,浙江 大学CARD中国 农业品牌研究中 心等机构联合发 布《2024中国地 理标志农产品 (粮油)区域公 用品牌声誉 TOP100》,贵 州"兴仁薏仁 米"以品牌声誉 值817.03位列全 国第14名。这一 荣誉标志着兴仁 薏仁米在品牌影 响力、市场认可 度及产业综合实 力上再获国家级 认证。 兴仁薏仁米种植 历史可追溯至清 代,据《兴义府 志》记载,其品 质曾为"全府治 之冠"。作为药 食同源产品,兴 仁薏仁米富含氨 基酸、锌、黄酮 等营养元素,兼 具健脾祛湿、增 强免疫力等功 效。依托独特生 态与人文底蕴, 兴仁薏仁米区域 公用品牌已斩获 农产品地理标 志、地理标志保 护产品、地理标 志证明商标"三 重认证",并拥 有3.7万亩全国 绿色食品原料标 准化生产基地。 2024年农业农村部批准创建薏仁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目前,兴仁市薏 仁米种植面积稳 定在25万亩,年 产量7.5万吨,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粮油)区域公用品牌声誉TOP100》,贵 州"兴 ...
西牛麻竹笋 “鲜” 字篇:从清远山林到湾区餐桌的清甜馈赠
南方农村报· 2025-07-30 12:32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麻竹笋种植面积达99.25万亩 新增10.49万亩 同比增长11.85% [6][7][36] - 全年鲜笋产量151.36万吨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09.65亿元 [7][37] - 目标全产业链产值再增长15%以上 [81] 种植优势与条件 - 英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21.1℃ 年降水量1906.2毫米 年均霜日仅6天 [12] - 山地丘陵占比超50% 红壤富含氮磷钾等矿物质 土壤pH值5.5-6.5呈弱酸性 [13] - 采用山泉水灌溉 北江支流滃江穿境而过 [16][17] 品种特性与品质 - 笋体粗壮肉质肥厚纤维细腻 蛋白质含量约20% 可媲美牛奶 [23][24] - 8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普通蔬菜 包括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 [25] - 2024年7月入选中国天气"节气名品"名录 [26] 产业链建设 - 全市建设12个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推广有机种植技术 [41][42] - 培育124家麻竹笋企业 其中"四上"企业4家 SC认证企业20家 [43][44] - 建立"种植基地+加工中心+冷链物流"闭环体系 [44] 加工技术与创新 - 采用低温锁鲜技术 冷链物流直发粤港澳大湾区商超 [31][32] - 超高压杀菌技术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和鲜味 [49] - 即食笋片、笋干、酸笋等产品保质期延长至18个月 [45] 销售渠道与市场拓展 - 鲜笋2小时直达广州 当天出现在大湾区菜市场 [53][54] - 与客语、海底捞、蒙自源等知名餐饮企业达成长期合作 [61] - 线上销售覆盖华东、华南地区 企业年产值近3000万元 [60][61][62] 品牌推广与餐饮应用 - 2024年开展区域公用品牌"走出去"推介活动 覆盖哈尔滨、天水等地 [72][73][74] - 广州酒家将麻竹笋作为特色食材融入菜品创新 运用多种粤菜烹饪技艺 [68][69][70] - 笋农通过直播带货拓展销售 亩产预计达3000斤 [64][65][66]
黄土高原的“提味密码” 河曲红葱成食品供应链新宠
人民网· 2025-07-29 12:55
河曲红葱产品特性 - 河曲红葱具有"葱茎瓷实、色泽鲜亮、辛辣浓郁、耐储性佳"等独特品质,得益于三年生长周期和黄土高原昼夜温差的环境优势 [1] - 2022年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拥有2万多亩有机种植基地,从土壤到采收全程可控 [1] - 冻干产品保留了90%以上风味物质,具有重量轻、易储存、复水性强等特点,能快速释放香气 [1] 深加工产业链 - 已形成成熟深加工体系,包括"葱小农"系列冻干葱段、冻干葱花产品,完美匹配速食粉生产消费场景 [1] - 红葱油、红葱酱等深加工品可直接作为调味包核心原料,简化速食企业配料研发流程 [1] - 解决了新鲜蔬菜在速食产品中易腐败、风味流失的行业痛点 [1] 市场潜力 - 在方便速食粉类市场追求"现制感"与"健康化"趋势下,展现出成为核心配料的潜力 [1] - 展会期间吸引众多供应链企业关注,被认为能填补传统特色农产品市场空白 [2] - 有望成为连接地方特色与工业食品的关键纽带,为下游企业提升产品品质赋能 [2] 产业发展 - 河曲县通过系列扶持政策推动红葱产业全链条发展 [2] - 实现了从县域"小特产"到现代化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2] - 随着产业链持续完善和市场影响力提升,产品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 [2]
从助力到聚力,清远发布全省首个“媒体+”赋能百亿级农业产业行动方案
南方农村报· 2025-07-28 13:04
核心观点 - 清远发布全省首个"媒体+"赋能百亿级农业产业行动方案,聚焦西牛麻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 [1][6][11] - 方案通过整合央省市县四级媒体资源,在品牌建设、渠道拓展、文化挖掘等领域打出"组合拳" [14][15][18] - 目标是打造西牛麻竹笋成为岭南农业金字招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8][29] 行动方案内容 - 提出"媒体+创意"、"媒体+渠道"、"媒体+品牌"、"媒体+人文"和"媒体+科技"五项具体措施 [18][19] - 策划"西牛麻竹笋万里行"系列活动,推动产品走进黑龙江、重庆等省市 [23][24] - 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产销对接新生态、挖掘产业文化内涵、驱动产业技术升级 [26][27] 西牛麻竹笋产业现状 - 产值已破百亿,是清远五大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之一 [34] - 联农带农7.29万人,核心产区西牛镇从事该行业人口约2.5万人 [42][43] - 拥有规模加工企业7家,竹笋专业合作社54个,家庭农场及加工点200多个 [43] 产业发展规划 - 两年内新增麻竹笋种植面积24万亩,鼓励"见缝插竹"和开荒种竹 [38][39] - 盘活宜林荒山和低质低效林,在联农带农、增收致富方面取得新成绩 [40] - 作为"百千万工程"重要力量,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36][37]
潍坊临朐三大产业联动,助力农民增收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17:02
板栗产业 - 青杨峪板栗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产业+农户"模式 建成万亩有机基地 年产板栗近1万吨 开发6大系列深加工产品 [1] - 合作社吸纳726名社员 覆盖14个村 通过统一收购稳定价格 农户马文国种植面积从2亩扩大到50亩 [4] - 深加工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 200克即食板栗仁售价15元 较鲜栗价格增长约200% 社员赵本军10亩板栗年分红超2万元 [5] - 产业链三向发力:横向改良5000亩新品种 纵向建3座恒温库及深加工车间 垂向发展文旅 建板栗公园和12家农家乐 [5] - 当前种植面积5万亩 年产1万吨 产品销往日德等国 同比增幅20% 计划扩建交易市场及冷链 打造文化体验馆 [5] 薰衣草产业 - 薰衣草小镇采用"党支部+合作社"模式 年产精油5吨 纯露200吨 开发3大系列68品类产品 包括洗护用品等30万件 [6][8][9] - 依托与普罗旺斯同纬度优势 利用荒山坡地种植 配套建设1314米观光路线 520米悬崖餐厅及滑翔伞基地等文旅项目 [6][9] - 带动30多户村民就业 村民侯荣友年增收3万元 线上直播与高校合作 预计年收入达1200万元 [9][10] - 入选省级特色小镇 未来将扩大种植规模 完善旅游设施 开发六大系列产品 [10] 艾草产业 - 艾达健康科技采用"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 带动周边村种植 计划发展100亩基地 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 [11][13] - 开发22大类70余种产品 包括艾条 足浴包等 去年销售额显著 今年拟扩大规模研发新品 [13] - 校企合作开展电商营销 农户韩菲种植艾草亩收入约3000元 员工董万香日薪100元 [14] - 实现种储产销一体化 从初级种植延伸至深加工和电商 形成三产协同发展 [11][14] 产业联动 - 三大产业通过规模化种植 深加工增值和农文旅融合 形成多产业联动格局 推动村民增收与乡村振兴 [1][14] - 板栗 薰衣草 艾草分别代表"金色""紫色""绿色"经济 覆盖农业 健康 文旅等多领域 [14]
梁伟钊:短视频里的“柑”甜事业,香港青年的乡土答卷 | 十佳农技短视频达人⑩
南方农村报· 2025-07-25 10:35
行业背景 -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开展"2024广东农技达人短视频活动",通过短视频形式传播农业实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3][4] -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创新探索,农技达人通过短视频打破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壁垒[6] 公司发展历程 - 2013年梁伟钊辞去香港渔农署公职,卖掉深圳房产筹集30万元启动资金,回乡种植新会柑[15][16] - 2015年抓住柑普茶市场风口,获得20吨小青柑订单[17] - 2019年主导制定新会柑种植全流程标准化体系[21] - 2021年牵头成立江门市新会区粒粒宝柑橘专业合作社,拥有6个自营基地共350亩[22][23] - 2022年成立江门市饷裕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打造"种植+加工+电商"一体化模式[32][34] 业务模式 - 从单纯加工者升级为集种植、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链条经营者[24][25] - 年加工新会柑超50万斤,建有茶厂和仓储中心[25] - 研发柑普茶、陈皮月饼等深加工产品[26][27] - 通过产业链纵向延伸抵御市场风险[28] 数字营销成果 - 打造"梁师兄"IP专注农技讲解,发布230余条短视频[35] - 视频内容涵盖陈皮挥发油含量对比、黄龙病识别技巧等专业领域[36] - 累计获得19.6万次点赞,拥有5万粉丝[37] - 2022年至今通过IP直播账号销售农产品3.5万单,销售额突破300万元[41] 社会效益 - 带动桥美村劳动就业增收约100人,人均年收入增加2-3万元[45][46] - 为500余户农民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带动加入种植行列[47] - 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开展科研,指导农户科学防控病虫害、改良土壤[48] - 推动桥美村周边新会柑种植面积扩大200多亩[49]
苏垦农发57岁董事长朱亚东辞职,去年领薪97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24 19:46
高管变动 - 董事长朱亚东因工作调动辞职,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原定任期至2028年1月15日 [1] - 公司将尽快完成新任董事长补选工作 [1] - 朱亚东2024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96.56万元 [2] 高管背景 - 朱亚东1968年出生,农业推广硕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农垦集团多个管理职位 [3] - 现任农垦集团总经济师 [3] 财务表现 2025年上半年业绩 - 营业收入45.88亿元,同比下降9.26% [3][5] - 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下降27.72% [3][5] - 扣非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31.40% [3][5] - 基本每股收益0.15元,同比下降28.57% [5] - 业绩下滑主要因农产品价格低位震荡、农资价格下行导致毛利空间收窄 [3] 2024年全年业绩 - 营业收入109.17亿元,同比下降10.28% [6] - 归母净利润7.30亿元,同比下降10.56% [6] - 扣非净利润6.61亿元,同比下降6.18% [6] - 基本每股收益0.53元 [6] 公司基本情况 -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5月6日,2017年5月15日上市 [6] - 主营业务包括稻麦种植、种子生产、大米和食用植物油加工销售、农资贸易 [6] - 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恒山路136号苏垦大厦11-12楼 [6]
滨州沾化:畛棒农业携手京东 共推新玉米季产业升级
齐鲁晚报网· 2025-07-24 15:41
行业动态 - 沾化区玉米产业凭借优良品质和蓬勃发展势头成为当地"金色名片",政府通过品种改良、技术赋能和链条延伸推动产业升级[3] - 沾化区重点推动玉米精深加工和自有品牌建设,将传统种植升级为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黄金产业"[3] - 沾化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在订单农业、冷链物流、品牌推广等领域深化合作,打造全国领先的农产品电商典范[6] 公司发展 - 畛棒农业作为沾化区重点培育的农业产业化龙头,长期深耕玉米全产业链,带动农户增收并推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5] - 畛棒农业玉米产地通过京东超市"源头直发认证基地"审核,获得品质背书和直达全国消费者的高效通道[6] - 畛棒农业与京东集团强强联合,将借助京东平台影响力、物流网络和数字营销能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6] 战略合作 - 畛棒农业与京东集团合作是传统农业与现代电商深度融合的典范,将显著提升"沾化玉米"品牌影响力[6] - 双方将在订单农业、冷链物流、品牌联合推广、大数据应用等领域深化合作[6] - 合作旨在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品牌建设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标杆,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色"动能[6]
苏垦农发: 苏垦农发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9 00:05
2025年半年度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 - 营业总收入45.88亿元,同比下降9.26% [1] - 营业利润2.32亿元,同比下降29.42% [1] - 利润总额2.32亿元,同比下降29.5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31.40% [1] - 基本每股收益0.15元,同比下降28.57%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08%,同比下降1.32个百分点 [1] - 总资产146.34亿元,同比增长1.52% [1] - 股本13.78亿元,同比无变化 [1] 主要产品产销量经营数据 - 自产大小麦生产量63.83万吨,同比增长6.03%,销售量18.27万吨,同比增长77.78%,库存量60.92万吨,同比增长1.63% [1] - 外采大小麦销售量20.71万吨,同比增长124.69%,库存量46.64万吨,同比增长27.47% [1] - 水稻销售量9.65万吨,同比下降0.19%,库存量18.55万吨,同比增长2.26% [1] - 麦种销售量1.20万吨,同比增长25.11%,库存量0.43万吨,同比下降11.16% [1] - 稻种生产量8.37万吨,同比下降26.09%,销售量8.22万吨,同比下降19.13%,库存量0.18万吨,同比下降85.08% [1] - 大米生产量13.01万吨,同比下降15.51%,销售量13.86万吨,同比下降17.87%,库存量0.67万吨,同比下降43.78% [1] - 食用油生产量6.57万吨,同比下降4.33%,销售量10.70万吨,同比下降17.53%,库存量2.69万吨,同比下降28.84% [1] - 麦芽生产量10.01万吨,同比下降1.43%,销售量11.68万吨,同比增长6.61%,库存量1.03万吨,同比下降65.54% [1] - 玉米销售量4.09万吨,同比下降26.52%,库存量0.07万吨,同比下降25.49% [1] 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情况说明 - 上半年合并营业收入45.88亿元,同比下降4.68亿元,降幅27.7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8,031.80万元,降幅31.40% [1] - 业绩下降主要原因为农产品价格低位窄幅震荡、农资价格总体下行导致营业收入下降,稻麦等主要产品毛利空间收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