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娱乐

搜索文档
AI+短剧,两个爆火行业有啥化学反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7:15
AI在短剧制作中的应用 - 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短剧制作逻辑,从特效生成、角色设计到叙事结构,生成式AI的全面介入使影视内容制作迎来模式化、工业化的拐点 [1] - AI短剧分为全AI短剧(如央视频"中国神话"系列)和人机协同型短剧(如掌阅科技《遮天》),后者以真人演员主导,AI深度参与制作流程 [1] - AI在视效层面实现"降本增效",如《遮天》中AI生成爆炸、魔法等高动态特效,模拟粒子运动、光影变化,节省人力并强化视觉张力 [1] AI的技术优势与效率提升 - 大模型在怪兽建模与打斗场景渲染方面表现突出,仅用传统方式约十分之一的时间即可实现六七成的效果 [2] - AI的"文生文"功能让剧本创作更贴近用户偏好,如Deepseek和ChatGPT可根据关键词与情节大纲快速生成剧本初稿并优化叙事逻辑 [3] - AI的"文生图"能力显著缩短设计周期,创作者通过文字描述即可生成角色造型、服装风格与环境设定 [3] AI对短剧创作模式的革新 - AI短剧采用"边试边投"的迭代模式,借助数据反馈机制实时调整角色台词和剧情走向,降低试错成本并提升内容品质 [4] - 掌阅科技通过构建角色模型库和场景数据库,实现角色、动作与场景的标准化、模块化生产,使故事推进更流畅 [3] - 多模态情感建模技术使虚拟角色表情更加细腻,如《遮天》中"荒奴""玉蛇"等角色形象由AI分析海量数据生成 [3] 掌阅科技的短剧业务转型 - 掌阅科技自2023年上半年涉足短剧业务,2024年短剧收入达7.76亿元,毛利率60.87%,成为第一大业务板块 [6] - 公司战略从"数字阅读平台"转型为"AI时代的多模态内容生产运营平台",利用AI将网文IP转化为短剧并反哺IP价值 [6] - 《遮天》是"AI+真人"短剧的尝试,筹备周期长达一年,投入成本达百万级,旨在为后续规模化生产打基础 [6] 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 - 2024年全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5.76亿人,市场规模505亿元,预计2027年达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2% [8] - AI有望成为短剧"出海"的关键,如腾讯云MPS系统可自动识别字幕并进行多语言翻译,降低出海成本 [8] - 行业从快餐型向精品化发展,AI作为催化剂提升效率并加速IP视听化产品的连载 [8] AI技术的局限性 - AI生成视频技术仍面临"恐怖谷效应",虚拟角色因表情僵硬、动作不自然可能引发观众不适 [4] - AI在复杂叙事结构、情绪节奏控制方面不够成熟,难以完全替代人类创作者的文化语境判断力 [5] - 多数公司选择将AI作为辅助工具,与人类创意团队协同以实现效率与品质的平衡 [5]
苹果首部!库克:迫不及待想让中国观众在大银幕上观影!
证券时报· 2025-06-26 12:49
公司动态 - 苹果首部原创电影《F1:狂飙飞车》将于6月27日在中国内地及北美同步登陆院线,正式进军影视内容领域 [2][4] - 该片由Apple原创电影公司出品,布拉德·皮特主演,约瑟夫·科辛斯基执导,讲述前F1车手重返赛场的故事 [4] - 电影后续将在Apple TV+流媒体平台上线,具体日期尚未公布 [7] 市场表现 - 截至发稿,《F1:狂飙飞车》综合票房(含预售)超过950万元,点映总票房超465万元 [4] - IMAX特别场次预售火爆,全球IMAX点映场次已扩展至400家影院 [4] - 当地时间6月25日,苹果股价收涨超0.6%,总市值30105亿美元 [7] 行业影响 - 苹果CEO库克在WWDC 2025开场演讲中宣布该片上映计划,强调"这不仅是一部赛车电影,更是一场关于胜利与牺牲的视觉盛宴" [4] - 今年以来,苹果股价在美股科技七巨头中表现最差,累计跌近20% [7]
苹果首部!库克:迫不及待想让中国观众在大银幕上观影!
证券时报· 2025-06-26 12:36
苹果公司进军影视内容领域 - 苹果CEO库克在社交平台发文预热公司首部原创电影《F1:狂飙飞车》,强调其将一级方程式赛车世界展现得"前所未有地精彩"[1] - 该片由Apple原创电影公司出品,布拉德·皮特主演,讲述退役车手重返赛道带领车队冲击冠军的故事,定档6月27日中国内地与北美同步上映[3] - 影片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曾执导《壮志凌云2:独行侠》,发行方华纳兄弟透露全球IMAX点映场次扩展至400家影院,库克称其为"关于胜利与牺牲的视觉盛宴"[3] 电影市场表现数据 - 截至发稿,《F1:狂飙飞车》综合票房(含预售)突破950万元,点映总票房达465万元[3] - 影片后续将在Apple TV+流媒体平台上线,但具体日期尚未公布[6] 苹果公司股价动态 - 当地时间6月25日苹果股价收涨0.6%,总市值达30105亿美元[7] - 2025年以来苹果股价累计下跌近20%,在美股科技七巨头中表现最差[7]
港娱还能“红过罗湖”吗?
36氪· 2025-06-26 11:52
港娱现状与挑战 - 香港娱乐行业面临内地市场审美鸿沟和优质内容产出不足的困境,竞争力下降[11] - 港星在内地主要通过综艺、剧集、直播带货等方式刷存在感,但普遍依赖情怀消费[12][14] - TVB与ViuTV形成竞争格局,前者主打老牌艺人情怀牌,后者侧重年轻化流量路线[16] TVB的内地转型策略 - TVB通过抖音直播试水新内容,如《今夜好犀利》团播创下1949万观看人次、涨粉12万,但后续因新鲜感消退遭遇冷遇[4][6] - 公司与抖音深度合作推出直播互动真人秀,并联合优酷、腾讯视频等平台加强合拍剧项目,如《笑傲江湖》《玫瑰战争》[7][9] - 直播带货成效显著,陈豪等艺人6小时带货2350万元,带动TVB股价飙升98.34%[14] ViuTV的试探性布局 - ViuTV通过联合内地平台出品优质港剧打开市场,如《叹息桥》豆瓣8.6分、《三命》8.2分[17] - 公司曾计划将顶流男团MIRROR推向内地,但因敏感问题搁置,近年态度转向积极[16][17] - 港府将ViuTV及MIRROR视为文化输出桥梁,目标覆盖广东省市场[17] 新生代港星的破圈尝试 - 男团MIRROR成员姜涛通过争议话题和本地化营销(如"姜公诞"活动)提升内地知名度[3][9] - 新生代艺人炎明熹、曾比特借助音综《声生不息》等节目进入内地,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12] - 老牌艺人陈浩民等通过网大、网剧维持曝光,年产量达2-4部,依赖情怀消费[14] 行业结构性困境 - TVB自2014年起盈利持续下滑,2018年因广告收入亏损导致制作缩减和艺人收入锐减[16] - 香港电视台体系固步自封,精品剧集减少,与内地流媒体浪潮脱节[16] - 港娱黄金时代的地域文化优势在当前多元化内娱市场中难以复刻[19]
欢瑞世纪录得4天3板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11:11
股价表现 - 欢瑞世纪在4个交易日内录得3个涨停,累计涨幅为25 33% [2] - 累计换手率达70 21%,今日换手率为12 06% [2] - 最新A股总市值47 09亿元,流通市值34 12亿元 [2] - 当日成交量为8571 51万股,成交金额3 73亿元 [2] 股东情况 - 截至6月20日股东户数为50788户,较6月10日增加2321户,环比增长4 79% [2] 财务数据 - 一季度营业总收入0 86亿元,同比增长19 07% [2] - 一季度净利润-407 02万元,同比下降127 35% [2] 近期资金流向 - 6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280 56万元,当日跌幅5 83% [2] - 6月2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035 91万元,当日涨停 [2] - 6月2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4592 06万元,当日涨幅9 92% [2] - 6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67 97万元,当日跌幅4 25% [2]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0625
天风证券· 2025-06-25 09:41
报告核心观点 - 对多个行业和公司进行分析,涵盖大类资产配置、建筑、医药、半导体、化工、能源等领域,指出各行业发展趋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给出投资建议 [3][5][9][11][14] 各报告总结 《策略|美国下场伊以:全球的十字路口——政策与大类资产配置周观察》 - A股上周权益指数普遍小幅回落,中证500和创业板指数分别回落1.76%和1.66%,万得微盘股指数累计回落2.18%;固收方面,资金面宽松,央行6月第三周净回笼资金799亿元,DR007跌破1.5%;大宗商品有色金属震荡反弹等;外汇美元指数小幅反弹 [3] - 后续政策或转向结构宽松,权益以稳应变,防守反击,重视黄金,债券重点挖掘转债 [3] 《策略|海外与大类周报——中东地缘冲突如何定价?》 - 伊以冲突触发中东权力格局重构,全球资产反应钝化,原油日内涨幅7.02%、黄金冲高3%,但权益市场波动率及美元指数波动小 [4] - 权益市场分层响应,美国利益涉入深度决定波动烈度,港股跟随美股,长期MSCI指数回归基本面 [4] 《固收|建筑行业系列一》 - 化债背景下基建资金受限,2024年狭义基建投资增速放缓,2025年略有抬升,4月增速5.8%,建筑业新开工等面积同比为负 [5] - 从母子利差、品种利差、担保套利三维度配置建工债 [5][8] 《医药|买全球最好的中国创新药》 - 创新药发展有产业基础、政策扶持和资本支持,主流产品崭露头角,工程化改造持续突破 [9] - 中国创新药与全球差距缩小,临床数量占比超30%,热门靶点超60%,BD交易占比突破25% [9] - 中国创新药成全球中坚力量,有望在本土市场实现国产替代 [9] 《能源开采|石油石化——伊以冲突,对能源化工品影响几何?》 - 伊朗油田袭击影响不如油库炼厂,中国进口伊朗原油约150万桶/天,占比13% [10] - 袭击南帕斯气田对LPG、甲醇和乙二醇等有潜在影响,中国进口LPG 27%来自伊朗 [10] - 霍尔木兹海峡封锁概率小 [10] 《电子|周观点:半导体——5月半导体总结及3季度展望:持续重点看好存储板块》 - 5月全球芯片交期稳定,现货市场交期上升,存储价格回升,部分芯片厂商交期和价格有变化 [11][42] - 建议关注端侧存储等二季度业绩弹性及设备材料国产化机遇,持续重点关注存储板块 [11][14][42] 《化工|周观点:5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甲醇、硫酸铵价格上涨》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上涨5.9% [14] - 甲醇因中东地缘冲突宽幅拉涨,硫酸铵市场呈上涨趋势 [14] 评级调整 - 对金风科技、中岩大地等多家公司首次给出买入评级,并给出盈利预测和目标价 [15] 《万达电影(002739):"超级娱乐空间"战略深化,业务协同赋能非票收入》 - 提出并深化"1+2+5"战略版图,院线升级放映设备,拓展内容供给,非票业务成效初显 [33] - 潮玩业务构建四大竞争壁垒,有望成增长新引擎,与关联方投资强化IP开发与渠道协同 [34] 《金禾实业(002597):一季度业绩表现突出,三氯价格低位已翻倍》 - 2024年业绩下滑,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7] - 三氯蔗糖价格触底反弹,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定远二期项目投产,降本和扩品类布局完成 [37][38] 《能源金属:钴:刚果金出口禁令延期超预期,重视钴价和权益端弹性》 - 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再延期三个月,超出市场预期 [48] - 钴价有望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突破前期高点,建议关注相关资源标的 [49][50]
文投控股: 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3:25
股东会召开情况 - 会议于2025年6月24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弘善家园413号楼12层会议室召开 [1] - 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持股比例达52.03% [1]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 [1] - 会议由董事长徐建主持 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等规定 [1] 议案表决结果 - 全部议案均获得通过 反对票比例均低于1% [1][3][4] - 主要议案通过率: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99.28%同意 [1] - 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99.26%同意 [1]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99.25%同意 [1] - 2025年度财务预算报告:99.31%同意 [4] - 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议案:99.29%同意 [4] 重大事项表决 - 涉及特别决议的议案13(修订《公司章程》等)获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 [5] - 5%以下股东对关键议案的表决情况: - 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75.57%同意 [4]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议案:23.27%同意 [4] - 取消监事会议案:69.17%同意 [5] 法律意见 - 律师郑献恺 李舒薇确认会议程序合法 表决结果有效 [6] - 会议全程符合《证券法》《上市公司股东会规则》等法规要求 [6]
上影节观察|不谈电影谈IP 影视公司集体转向
中国经营报· 2025-06-24 20:07
行业趋势 - 上影节显示行业焦点从电影转向IP开发,头部及中小影视公司均将IP运营作为战略重点 [1] - 万达电影提出"超级娱乐空间"战略,通过影院升级、潮玩联动、衍生品开发等提升非票收入 [3] - 爱奇艺布局线下实景乐园,扬州1万平方米科技互动乐园将于2024年Q4开放,开封乐园计划2025年上半年开园 [4] 公司动态 - 万达电影计划孵化新品牌"时光里",整合策展、文创、潮玩(52TOYS)等业态,打造沉浸式IP体验空间 [3] -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强调需提高衍生品收入占比,《哪吒2》衍生品销售或达千亿元规模 [1][6] - 壹同制作《唐探1900》同步开发20万平方米影视城,春节7天吸引10万游客,创收数千万元 [9] IP运营逻辑 - 影视公司转向IP主因:票房增长停滞、衍生市场空间大(迪士尼授权收入占比69.7%)、反哺内容创作 [5] - 国内IP收入占比低(芒果超媒18.5%最高,多数企业1%-9.9%),对比迪士尼620亿美元年授权额差距显著 [5][6] - 优质IP需具备情感渗透力(如《哪吒2》衍生销售超100亿元)、世界观延展性及时代特征 [6][7] IP开发标准 - 衍生品开发需符号化特质(如泡泡玛特LABUBU),实景娱乐需IP集群或宏大世界观(如迪士尼乐园) [8] - 国内IP开发流程滞后好莱坞,后者从立项即规划衍生品并融入剧情,国内多在上映前数月启动 [8] - 行业短板包括缺乏长远规划、跨媒体叙事能力弱、知识产权保护不足,部分公司已探索前置开发(如唐探影视城) [8][9] 数据对比 - 《哪吒》系列IP衍生收入从2019年1.2亿元跃升至2024年超100亿元,授权品牌从6个增至20个 [6] - 2023-2024年国内年上映影片超500部,仅少数适合IP化运营,需工业化全周期规划 [7]
AI加持仙侠IP,《遮天》微短剧版上线,“AI微短剧+”或成下一风口?
36氪· 2025-06-23 11:35
核心观点 - 掌阅首部AI技术与实拍深度融合的微短剧《遮天》上线,全网话题量破亿,验证了"AI+实拍"模式在微短剧领域的可行性 [1][7][20] - AI技术贯穿《遮天》全流程生产,包括前期改编规划、中期角色整合与特效制作、后期名场面还原,显著提升原著还原度与视觉冲击力 [8][9][10][12] - 行业层面,AI已成为科幻悬疑类微短剧的核心工具,2024年下半年AI辅助制作作品数量快速增加,技术从场景生成向全流程参与演进 [15][17][18] 上线表现 - 双端上线:6月20日登陆抖音"青柠剧场"及小程序"子诗短剧",21日登陆速看短剧APP [2] - 预热效果:定档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掌阅旗下现映APP与速看短剧专栏预约达5.4万人 [4] - 用户互动:现映APP第一集获32.7万点赞、23.1万收藏、近1万次分享,微博话题讨论量超9000万 [6][7] AI技术应用 前期筹备 - 原著基础:改编自点击量10亿+、阅读量9亿+的仙侠天花板IP,需处理1800章/650万字内容,原创团队参与确保高还原度 [8] - 特效规划:重点打造"九龙拉棺"等名场面,提前明确AI将用于增强东方玄幻世界观表现力 [8] 中期创作 - 角色整合:AI辅助简化合并配角与支线,聚焦主角成长主线以适应微短剧用户习惯 [9] - 实拍结合:演员拍摄后由AI介入建模,强化角色融合度与画面真实感 [9] - 量产把控:CEO强调AI需平衡规模化与独特性,坚持原著还原与情节刻画标准 [9] 后期呈现 - 名场面还原:"九龙拉棺"精准呈现百米龙尸细节,宇宙场景空间感突出 [10] - 妖兽处理:AI生成逼真形态并自然融入实景,战斗动作特效无违和感 [12] - 整体效果:成功构建荒古时期仙侠世界,观众对AI特效给予积极评价 [14][16] 行业发展 题材偏好 - 科幻悬疑类占比高:如《中国神话》《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等均采用AI突破传统拍摄限制 [15] - 技术优势:AI可高效实现超现实场景(如古蜀文明+科幻元素),成本仅为实拍零头 [17] 技术演进 - 工具普及:可灵、即梦、Sora等推动AI从场景生成向剧本创作、剪辑等全流程渗透 [18] - 出海助力:AI换脸/配音使译制剧成本降至10万元内,加速微短剧国际化 [18] - 质量提升:大模型解决早期表情僵硬、口型不同步等问题,如SkyReels-V1可生成影帝级微表情 [19] 公司动态 - 掌阅技术迭代:对比5月推出的《东北寻宝往事》,《遮天》AI视觉冲击力显著优化 [20] - 行业参与者:华策影视"有风"大模型提供剧本评估、创作辅助等全链条工具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