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短剧
icon
搜索文档
二〇二五郑州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
郑州日报· 2025-09-24 08:48
目前,全省微短剧企业近1200家、从业人员超5万人,形成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的全产业链 条。今年前8个月,郑州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8.5亿元。河南、郑州已成为全国微短剧产业发展高地、创 作高地。 "豫"见好剧,"郑"等你来。9月23日,2025郑州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出席并致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崧出席。 杨铮表示,河南文化底蕴深厚、资源富集,发展微短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郑州微短剧发 展迅速,已率先出圈。当前,微短剧行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坚持精品化引领、大众化路径、 国际化视野,共同推动微短剧从"产业新秀"成长为"文化参天大树",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新动 能、作出新贡献。 开幕式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倡导推动"优秀动画微短剧扶持计划",河南省广播电视局为"大河之 南·精品短剧"创作传播工程优秀微短剧颁奖。 开幕式前,安伟、王崧一行进行巡馆。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三秋致辞,河南省广播电视 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新博主持,市委副书记、市长庄建球推介郑州微短剧行业发展情况。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副司 ...
“霸道总裁”拯救闲置物业!实探风口上的短剧拍摄基地
第一财经· 2025-09-23 14:37
售楼处里拍短剧 以往看沙盘、看户型的售楼处,摇身一变成为短剧取景地! 从豪门婚恋到复仇逆袭,从古装权谋到现代情感,近两年来,微短剧行业"异军突起",一幕幕极度戏剧化的场景,在手机"竖屏"信息流中轮番上演。 频繁"出圈"的短剧,也带动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领域,比如存量物业的盘活、改造。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多个短剧拍摄基地,发现一些大型取景地,有的曾是老旧家居卖场,有的一度是荒废产业园,还有闲置的地产售楼处。这些曾经人烟稀 少的存量物业,随着短剧拍摄的风刮来,再次变得熙熙攘攘。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主动"登台",鼓励利用古建旧厂、闲置楼宇等场所,培育微短剧拍摄基地,试图用短剧这个"杠杆"翘起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近来,多地都传出有售楼处成为短剧取景地的消息。在山东聊城,有一地产项目官微主动发文称,有部短剧到营销中心取景,乍一看还以为"走进了片场"。 传统的售楼处大多装修豪华,视觉效果较好,这正契合部分"霸总"或职场短剧对场景的要求。不过,在一众"地产+短剧"的结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河南 郑州荥阳,当地有"烂尾楼"项目的售楼处,一度成为短剧拍摄取景地。 公开消息显示,位于郑州荥阳的"恒大养生谷"项目,因开发商陷入资金 ...
郑州?西安?深圳?……“短剧之都”引来大城角逐
第一财经· 2025-09-23 14:34
以西安、郑州为代表的城市,正在掀起一轮轰轰烈烈的短剧热潮。 西安更是实打实的"短剧大户"。《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全国100部微短剧中有 60部诞生于西安,一些热门基地如西安造梦工厂,已拍摄完成450余部影视作品。 从省级角度看,目前国内微短剧的承制方,陕西、河南、浙江热力度位列前三。在传统的影视重镇浙 江、北京之外,陕西、河南、重庆等地正以强劲的势头,在短剧市场崭露头角。 短剧何以成为各地新一轮角逐的"风口"?前述《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 元,预计2025年将超过680亿元,2027年将突破1000亿元。去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首次超过电影票 房规模,微短剧用户数量更是高达6.62亿人。 东吴证券分析称,短剧并非长视频的"替代品",而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算法、冲动付费逻辑的全新内容物 种。它能够适应移动端的使用场景,并结合短视频平台的流量分发和商业模式,形成了新的内容生态, 内容主题也并非局限于"下沉"的霸总或战神题材。 对地方政府来说,规模不小的市场空间、短视频天然的流量效应,都促使其加入这场"争夺"。目前,诸 多城市都相继出台了短视频产业发展方案,并提供相 ...
西安和郑州,争当微短剧“霸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0:51
西安入局早,郑州追赶强,镐郑争锋,微短剧"霸总"之战,谁能胜出? 西安,不做第一,只做唯一 2023年8月,微短剧《无双》空降小程序,播出8天刷出投流消耗超1亿元的奇迹。从此之后, 1天流水超过千万元成为每部微短剧在杀青宴上必喊的口号,《无双》的成绩成为男频(男性 频道)微短剧所不可逾越的高山,其出品人李涛也成为了第一波吃螃蟹的人。 陕西人很重兄弟义气。李涛吃上了螃蟹,振臂一呼,兄弟们也纷纷从信息流广告商转型为微短 剧拍摄公司,"蓝海"好游泳,众多西安微短剧公司一猛子扎下去,一口气把西安干到了市场第 一。 记者丨 吴佳霖 编辑丨蒋韵 《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 全国100部微短剧中有60部诞生于西安 。目 前,西安有600余家短剧公司,在作品承制数量与爆款产出量方面均位居全国首位。 仅西安西 咸新区,就有600多家影视公司,3万平方米270个拍摄场景。 2027年微短剧市场规模或达1000亿元 ,令众多城市视其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其中有两座城市表现最为"耀眼"。 一座是立志要成为"短剧之都"的西安,另一座是锚定2027 年成为"创作之都"的郑州。 微短剧拍摄现场;摄:吴佳霖 以《无双》为 ...
塑造行业标杆 讲好文明故事 增强文化自信
郑州日报· 2025-09-23 08:47
9月2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会见出席2025郑州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等嘉宾一行。 安伟代表郑州市委、市政府对杨铮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国家广电总局长期以来对郑州发 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微短剧作为网络视听新兴业态,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近年来,郑 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越、文化积淀深厚、城市活力充沛、人力资 源丰富等优势,结合打造"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着力讲好中国故事、中华文明故 事,推动全市微短剧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受到人民群众广泛欢迎,打造全国微短剧创作之都迈出坚实步 伐。希望广电总局和行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支持郑州、扎根郑州发展,共同努力拍摄出更多直抵人心、触 动灵魂的微短剧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文明故事、文化故事,为中华文明立心、为中华文化 立身、为中华民族立志,在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铮表示,郑州文化资源富集,产业基础扎实,发展微短剧的决心大、思路清、措施实。国家广电 总局网络视听司将积极支持郑州微短剧行业发展,与郑州一道共同引导微短剧行业提升内容品质,规范 行 ...
河南省微短剧审查服务分中心完成首部作品审核
河南日报· 2025-09-23 07:25
分中心首部微短剧作品快速顺利过审,充分体现了分中心在服务效能与审核专业水平方面的优势,也为 后续微短剧报审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9月19日,河南省微短剧审查服务分中心顺利完成首部微短剧作品审核,全程仅用3天,标志着河南在微 短剧内容高效审核与全流程服务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河南省微短剧审查服务分中心于8月6日在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正式揭牌,自9月17日起全面开展审核业 务。作为全省首个微短剧审查服务分中心,它的成立补齐了平原示范区微短剧产业链的终端关键环节, 是实现"就近拍、就近审"一站式服务闭环的重要举措。 分中心运行以后,审核效率显著提升。依托新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牵头建立的市级微短剧行业专家 库,由多名相关行业专家组成评审团队,严格依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河南省相关规定,对作品导向、 艺术质量、内容规范等进行全面、严谨且高效的评审。从提交申请到审批完成,各环节均明确时间节点 与操作规范,确保整个流程的透明、专业和快速。 目前,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已建成4个专业微短剧影视拍摄基地,涵盖年代、现代、古装等170余个室内实 景,可同时满足多个剧组拍摄需求。分中心除具备成熟审核能力与完善工作机制外,还为创作者提供备 案指 ...
西安和郑州,争当微短剧“霸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22:00
(原标题:西安和郑州,争当微短剧"霸总") 2027年微短剧市场规模或达1000亿元,令众多城市视其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其中有两座城市表现最为"耀眼"。一座是立志要成为"短剧之都"的西安,另一座是锚定2027年成为"创 作之都"的郑州。 习惯稳扎稳打的西安人,对于短剧未来的发展动力还有着深刻的认识: 人才是第一资源。 比如,西安多家企业与区内高校达成合作,西安交通大学与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成立全国微短 剧研究与评价基地;陕西繁星剧影微短剧专项基金正式成立,计划规模5000万元,首期2000万元,助力 培养一批专业的微短剧人才;丰行等12家企业与西京学院成立微短剧人才培养基地…… 政策、资金、人才、技术、基地……越来越多新鲜的生产要素涌进西安短剧这条奔涌不息的河流。 如果说"十三朝古都"代表的是这座城市的历史厚重,成为"微短剧之都"则透露了西安在文创产业上的雄 心。有人说: 西安入局早,郑州追赶强,镐郑争锋,微短剧"霸总"之战,谁能胜出? 2023年8月,微短剧《无双》空降小程序,播出8天刷出投流消耗超1亿元的奇迹。从此之后,1天流水超 过千万元成为每部微短剧在杀青宴上必喊的口号,《无双》的成绩成为男频 ...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郑州日报· 2025-09-15 09:00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 强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时段 [1] - 要求精准分析污染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以推动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提级进位 [1] - 目标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1] 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 - 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和内容为王,加强扶持引导并优化发展环境 [2] - 计划着力塑造郑州"竖店"品牌,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以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2] - 将通过拓展新型业态和消费模式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振 - 审议通过行动方案,强调坚持抓龙头、兴产业、促振兴的工作思路 [2] - 将实施扩容提质、科技赋能、融合发展、品牌强农和联农增收五大行动 [2] - 目标是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加快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强市 [2] 其他事项 - 会议研究了2025年金秋消费月活动等其他事项 [3]
文化战争的隐秘角落:苹果税一年吃掉10个《哪吒》
36氪· 2025-09-11 17:59
苹果税政策差异 - 美国流媒体巨头如Netflix、Hulu、Disney+已获准使用第三方支付渠道,完全规避30%的苹果税抽成 [1] - 此项政策调整源于美国加州北区地方法院的裁定,苹果税从30%降至0% [2] - 该规则未在中国实行,中国区仍维持IAP支付垄断及30%的苹果税 [1][3] 对中国长视频行业的影响 - 中国在线视频行业增长乏力,爱奇艺2024年营收降至292亿元,2025年预计继续下滑至283亿元 [3] - 芒果超媒2024年营收超141亿元,同比下跌4%,2025年预计缓慢回升至145亿元 [5] - 会员服务成为核心收入支柱,爱奇艺会员服务占比超六成,芒果tv会员营收占比在2025年有望过半 [5][8] - 苹果税加剧平台成本,2024年爱奇艺与芒果tv因iOS端会员订阅产生的苹果税规模达22亿元,2025年预计维持22亿元 [10][11] - 推算2024年整个在线视频行业2.03亿iOS用户贡献苹果税约34亿元,2025年预计增长至37亿元 [11][12] 对微短剧市场的影响 - 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从2021年3.68亿元快速攀升至2024年505亿元,超过同年中国电影票房 [15] - 微短剧市场预计持续增长,2025年市场规模达634.3亿元,2027年达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2% [15] - 苹果于2024年1月修改规则,将小程序等纳入IAP系统征税范围 [17] - 若严格执行30%抽成,预计2025年中国微短剧市场将向苹果支付超15亿元 [17] 全球苹果税对比与潜在影响 - 中国是苹果税第二大来源国,但缴纳全球最高比例苹果税,且未开放第三方支付 [19][20] - 相比之下,美国开放第三方支付且税率为0%,欧盟、韩国等地均有更低的阶梯费率或第三方支付选项 [20] - 2025年中国在线视频与微短剧行业预计合计支付超过52亿元人民币的苹果税 [20][22] - 若中国在2026年执行与美国同等的第三方支付零佣金政策,苹果税负担可降至20亿元,为内容产业节省36亿元 [21][22] - 节省的资金可投入内容制作,相当于80部动画短片《浪浪山的小妖怪》或10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制作成本 [3][20]
省会城市“扎堆”,谁是下一个“爆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07:22
政策支持措施 - 南宁市推出六大类扶持政策 涵盖企业落户 创作拍摄 人才引进 出海传播等 最高单项奖励达400万元[1] - 新注册微短剧企业年度营业收入达30亿元以上可获3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年度取得发行许可证数量全国前五且营收超30亿元企业奖励提升至400万元[1] - 企业在市属景区公园取景免门票及场地费 作品植入南宁城市元素超50%并取得发行许可证 每集可获5000元补贴 单部最高10万元[1] - 对当年短剧出口营业收入达2亿元企业 按出口营业收入千分之二进行一次性奖励 最高不超过60万元[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 预计今年达634.3亿元 2027年将突破1000亿元[1] - 广西山海星辰传媒集团月均票房超3.5亿元 爆款率达40% 2024年短剧市场份额位列全国前三[2] - 2024年广西接待国内外游客9.62亿人次同比增长13.3% 旅游收入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3] - 2025年广西目标接待游客10.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万亿元以上[3] 产业发展规划 - 南宁打造面向东盟的微短剧产业核心区 推动微短剧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1] - 广西提出2025年底创作"微短剧+文旅"作品超100部 微短剧产业总收入超50亿元[3] - 开发实景打卡地 影视主题乐园 沉浸式剧本游等项目 构建"剧内场景+线下体验"消费链条[3] - 杭州 郑州 西安等省会城市纷纷颁布利好政策 从资金支持 资源倾斜 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1] 产业生态优势 - 南宁凭借自然风光 美食文化 多元人文底蕴和性价比优势形成微短剧产业生态[2] - 微短剧创作周期更短成本更低 成为轻量化宣传模式 微缩化叙事更具吸引力且社交属性更强[2] - 广西旅游资源丰富但景区发展未能完全跟上时代 需打好"在地文化"和"情绪价值"两张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