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税
搜索文档
苹果首次调整内地“苹果税”,微信跟进
36氪· 2025-11-14 19:48
苹果公司政策调整 - 苹果公司推出“App Store Mini App Partner Program”,为符合条件的开发者提供15%的收益抽成减免 [1] - 此次调整是苹果公司近年来首次主动调整涉及中国内地市场的收益抽成 [1] - 调整并未根本改变苹果应用商店对小程序以外的其他应用软件的抽成比例 [1] 政策具体内容与条件 - 该计划旨在帮助托管小程序的开发者拓展业务,提升在苹果商店的销售范围 [2] - 享受15%收益抽成减免的条件是App必须支持Declared Age Range API和Advanced Commerce API等技术 [2] - 苹果对“Mini apps”的定义为在应用程序安装后添加并执行的软件包、脚本或游戏内容,代码需使用HTML5或JavaScript等苹果批准的语言 [2] 行业影响与市场格局变化 - 抽成调整可能促使更多收费应用转向小程序平台,使这些平台成为更强大的流量入口 [2] - 未来用户可能从众多独立App转向少数高频使用的App“商业综合体”,运营这些综合体的平台企业“守门人”角色将更突出 [3] - 微信官方宣布其小程序将在iOS端支持接入虚拟支付,并欢迎苹果的计划,将尽快为开发者提供接入服务 [3] 相关公司动态与背景 - 市场消息称苹果与腾讯已就小游戏内购抽成15%佣金达成一致 [3] - 腾讯总裁刘炽平回应称腾讯与苹果保持良好合作,双方一直在探讨如何活跃小游戏生态,未来可能有正式批准 [3] - “苹果税”被指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且在中国市场的抽成比例高于欧美韩,对中国开发者影响显著 [3] 历史背景与争议 - 苹果公司曾于去年11月公布中国开发者生态收益,称中国开发者收入自2018年以来翻了近一番,超过95%完全归开发者所有,不需向苹果支付佣金 [4] - 有观点认为需打破苹果iOS生态的封闭性,引入竞争约束,才能使相关佣金抽成比例具有正当性 [4]
苹果首次调整内地“苹果税”,微信跟进
财联社· 2025-11-14 18:24
苹果税政策调整 - 苹果公司推出“App Store Mini App Partner Program”,对符合条件的App内购买项目提供15%的收益抽成减免 [1] - 这是苹果公司近年来首次主动调整涉及中国内地市场的收益抽成政策 [1] - 此次调整并未根本改变苹果应用商店对小程序以外其他应用软件的抽成比例,被视为阶段性让步 [1] 计划具体内容与条件 - 该计划旨在帮助托管小程序的开发者拓展业务,提升在苹果商店的销售范围 [2] - 参与计划的App必须支持Declared Age Range API和Advanced Commerce API等技术,以确保为所有年龄段顾客提供安全流畅的体验 [2] - 苹果对“Mini apps”的定义为在应用程序安装后添加并执行的软件包、脚本或游戏内容,代码需使用HTML5、JavaScript或苹果批准的其他语言 [2] 市场影响与行业反应 - 抽成调整可能促使更多收费应用转向小程序平台,增强这些平台作为流量入口的市场力量及其抽成议价能力 [2] - 用户可能从众多独立App转向少数高频使用的App“商业综合体”,运营这些综合体的平台企业“守门人”角色将更突出 [3] - 微信官方宣布其小程序将在iOS端支持接入虚拟支付,并表示欢迎苹果对小程序开发者的支持,将尽快为开发者提供接入服务 [3] - 市场消息称苹果与腾讯已就小游戏内购抽成15%佣金达成一致,腾讯方面表示双方保持良好合作,探讨活跃小游戏生态 [3] 政策背景与争议 - “苹果税”以苹果生态封闭为前提,被指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 - 在前四大营收地区中,中国的苹果税比例高于欧美韩,对中国应用软件开发者影响显著 [3] - 去年11月,苹果曾公布中国开发者生态收益情况,称中国开发者收入自2018年以来翻了一番,其中超过95%完全归开发者所有,无需向苹果支付佣金 [4] - 有观点认为,需打破苹果iOS生态的封闭性,引入竞争约束,才能使相关佣金抽成比例具有正当性 [4]
苹果首次调整内地“苹果税”抽成,微信随即跟进:欢迎共建繁荣生态
凤凰网· 2025-11-14 15:41
苹果税政策调整 - 苹果公司推出“App Store Mini App Partner Program”,为符合条件的开发者提供15%的收益抽成减免 [1] - 调整主要针对在应用程序内托管的小程序,是近年来首次主动调整涉及中国内地市场的收益抽成 [1] - 要享受减免,App必须支持苹果指定的技术,如Declared Age Range API和Advanced Commerce API [1] 政策影响与行业趋势 - 抽成调整可能促使更多收费应用转向小程序平台,增强这些平台作为流量入口的市场力量 [2] - 用户行为可能从使用众多独立App转向几个高频使用的“商业综合体”式App [2] - 运营“商业综合体”的平台企业其“守门人”角色将更加突出,可能获得或巩固市场支配地位 [2] 相关企业动态与背景 - 微信官方公告其小程序将在iOS端支持接入虚拟支付,并欢迎苹果的新计划 [2] - 市场消息称苹果与腾讯已就小游戏内购抽成15%佣金达成一致,腾讯表示双方保持良好合作并在探讨生态建设 [2] - “苹果税”因苹果生态封闭性被指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且在中国市场的抽成比例高于欧美韩,对中国开发者影响显著 [3] - 苹果公司曾公布其App Store生态系统促成的中国开发者收入自2018年以来翻了近一番,超过95%完全归开发者所有 [3]
对话“苹果税”举报人:中国开发者有权享受更低的佣金
36氪· 2025-10-28 10:58
举报事件核心 - 55名中国消费者联名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起行政举报,指控苹果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强制限制应用程序分发和支付渠道,并收取高额佣金[2] - 举报的发起人为律师田军伟和王琼飞,此次联合举报筹备了数月时间[2][7] - 举报的出发点之一是借助行政监管部门的力量,为后续的民事诉讼降低维权难度和成本[12][13][14] 指控的具体垄断行为 - 中国消费者被禁止使用除苹果应用内购买以外的第三方数字商品及服务支付渠道,也被禁止使用除App Store以外的第三方应用商店等应用获取渠道[3] - 中国消费者被迫承受最高30%的“苹果税”负担,而该抽成比率高于欧美等地区[3] - 苹果公司被指控存在强制搭售、限定交易和拒绝交易的行为[5] 苹果公司的市场地位与诉讼历史 - 在2024年5月的一审判决中,法院裁定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驳回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诉请,目前该案正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中[5][6] - 法院认为苹果公司是iOS系统下智能终端应用程序交易平台的主要经营者,其他经营者无法进入该平台[6] - 截至2025年6月,苹果在中国的活跃用户量达到2.71亿[8] 全球监管对比与苹果的应对 - 欧盟、美国、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已通过立法、执法等方式监管“苹果税”,苹果公司已在这些市场做出让步,例如允许外部支付或降低佣金[15] - 相较之下,中国区仍严格执行封闭生态政策,所有iOS应用内数字商品交易必须通过苹果官方支付系统,标准佣金高达30%[15] - 2024年中国消费者缴纳的“苹果税”金额为64.4亿美元,占苹果中国区营收的10%,该金额超过了欧洲市场的48亿美元[16] 潜在的罚款与影响 - 若被认定垄断,根据《反垄断法》,罚款可基于上一年度销售额的1%至10%计算,苹果2024财年大中华区销售收入为669.52亿美元,按此计算罚款范围在6.6952亿美元至66.952亿美元之间[18] - 若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罚款额可在此基础之上处以二至五倍罚金,理论上苹果公司面临的最大罚款金额可能达到334.76亿美元[2][19] - 推动反垄断调查可能促使苹果公司妥协,改变其商业行为[16][19] 苹果公司的运营结构与维权障碍 - 苹果公司未在中国设立运营苹果应用商店的市场主体,中国消费者对应的合同方是爱尔兰的Apple Dis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td,争议管辖法院约定为美国加州法院[10] - 此结构导致消费者投诉举报难以被受理,民事诉讼也因跨国管辖和送达等问题而维权成本高昂、过程漫长[9][10] - 后续计划针对苹果公司在未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的情况下运营App Store并收取佣金的“无证经营行为”再次发起举报[2][19]
一年入账超450亿元,“苹果税”国内争议再起
上海证券报· 2025-10-27 12:20
全球监管动态与法律诉讼 - 英国竞争上诉法庭认定30%的苹果App Store佣金构成不公平高价,苹果公司可能面临15亿英镑(20亿美元)赔偿 [2] - 美国加州北区联邦法院裁定苹果必须为美国消费者提供支付渠道选择权,允许跳转至第三方平台并使用第三方支付工具,且无需承担任何佣金 [5] - 欧盟在重罚苹果5亿欧元后,苹果实质性放松了欧盟第三方支付渠道,允许跳转网站并通过第三方支付工具完成购买,佣金分层模式中第三方支付渠道佣金低至12%,次年降至10% [5] - 55名中国消费者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递交举报信,指控苹果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强制限制应用程序分发和支付渠道并收取高额佣金 [2] 中国市场现状与诉求 - 中国消费者被禁止使用除IAP以外的第三方数字商品及服务支付渠道,以及除App Store以外的第三方应用商店等应用获取渠道,被迫承受最高30%的苹果税负担 [3] - 2024年中国市场缴纳的“苹果税”高达64.4亿美元(约458亿元人民币),仅次于美国市场的148亿美元,未来中国消费者或将以81亿美元成为“苹果税”全球第一大贡献国 [2][3] - 举报信提出三项核心诉求:向中国消费者开放第三方支付渠道、开放苹果App Store以外的iOS应用获取渠道、降低佣金费率且必须低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最优惠之比例 [12] 苹果税规则的国际比较 - 欧盟地区通过应用外第三方支付购买基础服务,标准佣金为首年12%次年10%,小型开发者佣金为10% [8] - 美国地区通过应用外第三方支付购买全部服务,佣金为0% [8] - 韩国地区通过应用外第三方支付,标准佣金为26%,小型开发者佣金为11% [8] - 中国地区仅限应用内支付,标准佣金为30%,小型开发者佣金为15% [8] 苹果服务业务财务表现与行业影响 - 苹果公司2025财年第三季度服务收入达27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该业务毛利率高达75.6%,是硬件业务毛利率的2倍 [11] - 若参照美国现行的零税率政策,2024年中国数字应用企业可节省超过450亿元的交易佣金,这一规模超过了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市场(425亿元) [12] - 对比爱奇艺、芒果TV等在线视频平台的净利润率仅为5.2%和9.5%,远低于苹果税的费率水平 [12] - 2019年至2023年期间,App Store生态系统为中国开发者促成的营业额与销售额从1.65万亿元增长至3.76万亿元,规模实现翻倍 [10]
对话“苹果税”举报人:美国都免佣了,为何还收中国30%?
虎嗅APP· 2025-10-22 21:36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范围内正掀起对抗苹果公司App Store“苹果税”政策的浪潮,中国消费者首次以集体行政举报形式加入这一行动 [5] - 律师王琼飞认为苹果公司对中国市场存在“区别对待”,其政策调整具有被动性,需依靠法律或行政强制力推动 [7][13][14] - 若监管或司法取得突破,中国消费者将直接受益,数字消费成本有望降低,并释放iOS生态消费潜力 [26][28] 全球监管动态与苹果政策调整 - 2024年以来,美国法院强制苹果开放第三方支付并免收佣金,欧盟、澳大利亚、日韩等地通过立法或司法判决迫使苹果调整政策 [5] - 苹果在全球不同市场采取差异化佣金政策:欧盟允许第三方支付,标准佣金首年20%,次年起15%;美国第三方支付佣金为0%;韩国标准佣金26%;俄罗斯标准佣金27%;中国仅限应用内支付,标准佣金30% [10][16] - 苹果被指在合规过程中存在“恶意合规”行为,如在欧盟降低佣金后加收核心技术使用费,但近期监管已明确禁止此类做法 [13][27] 中国法律行动进展 - 2024年5月,中国首例针对苹果的反垄断民事诉讼一审认定苹果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驳回“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诉请,案件目前由最高人民法院二审审理中 [5][9] - 2024年10月17日,王琼飞联合55名消费者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起行政举报,首次以集体形式挑战“苹果税” [5][9] - 律师指出,中国反垄断法可管辖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行为,此前监管机构对高通、英伟达等跨国企业已有成功调查案例 [24][29] “苹果税”对消费者与开发者的影响 - 中国消费者承担了“苹果税”的最终成本,例如在抖音充值10元,安卓用户获得10个抖币,苹果用户仅得7个,差价源于30%佣金转嫁 [5][26] - 2023年中国iOS生态数字消费总额达1650亿元,若苹果税成本降低,数字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26] - 安卓渠道在游戏领域外不强制收取虚拟商品交易佣金,开发者可选择官网或第三方渠道实现零佣金,而苹果强制收取30%佣金且无替代支付选项 [18] 苹果公司的抗辩与法律争议焦点 - 苹果以系统安全和用户隐私为由论证其支付限制合理性,但律师指出苹果在实物交易中允许支付宝、微信支付,其安全理由自相矛盾 [14] - 一审法院认为消费者未能举证苹果成本、收入等数据,无法证明30%佣金构成不公平高价,但律师已提交海外佣金对比及高利润率报道作为证据 [15] - 苹果辩称其佣金低于安卓游戏渠道的50%,但律师指出安卓50%佣金对应联合运营增值服务,而苹果基础服务收费30%属强制行为,两者不具可比性 [17][18]
400亿元“苹果税”再遭举报:律师评价苹果太傲慢
经济观察网· 2025-10-22 20:10
事件概述 - 55名中国iPhone和iPad用户在iPhone Air发售前夜联名投诉苹果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1] - 举报信指控苹果对中国消费者实施不公平限制,导致其承受最高30%的“苹果税”负担 [1] - 该事件引发社交媒体热议,话题阅读量超50亿次,并出现抵制iPhone Air的呼声,可能影响其销售 [1][8] “苹果税”的规模与影响 - 2023年“苹果税”全球收入为22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08亿元),其中中国区超过400亿元,占比近四分之一 [2][3] - 2024年中国用户缴纳“苹果税”64.4亿美元,占苹果全球该类收入的19%,仅次于美国(148亿美元) [3] - 中国区“苹果税”占苹果中国区营收的10%,高于美国的8.8%和欧盟的4.6% [3] - 同一应用的会员服务或充值等在iOS端定价普遍比安卓端高出20%至30% [2][8] 差别化政策对比 - 苹果在中国禁止App外交易或第三方支付,而在欧盟、美国、韩国等地区是允许的 [4] - 当前中国区“苹果税”费率为30%,而美国标准费率为27%(小企业12%),欧盟已降至17%(标准企业)和10%(小企业),韩国为26% [5] - 美国法院裁定苹果必须为美国消费者提供支付渠道选择权,且无需承担任何佣金 [4][5] - 欧盟因垄断行为对苹果开出18.4亿欧元罚单,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哥伦比亚等也采取了调查或强制开放措施 [4][5] 消费者的诉求与法律行动 - 消费者诉求包括:向中国消费者开放第三方支付渠道且免收佣金、开放第三方应用商店等获取渠道且免收费用、降低佣金费率至不高于全球最优惠比例 [6] - 2021年曾出现中国首例由消费者针对“苹果税”发起的反垄断诉讼,一审虽未支持停止收费,但认定了苹果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7] - 该案民事诉讼二审已在最高人民法院进入庭审等待判决阶段,行政投诉举报等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受理立案 [7] 对苹果公司业务的潜在影响 - 苹果的“封闭生态”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监管压力 [8][9] - 若主要市场均要求开放第三方支付,其服务收入占比18%、毛利率高达75.7%的App Store业务将遭受重创 [9]
对话“苹果税”举报人:美国都免佣了 为何还收中国30%?
凤凰网· 2025-10-22 14:08
全球监管动态 - 美国法院强制苹果开放第三方支付并免收佣金 [1] - 欧盟、澳大利亚、日韩等地通过立法或司法判决迫使苹果调整政策 [1][5] - 苹果在全球主要市场如欧盟、美国、日韩、澳洲的政策已出现松动 [5][17] - 在欧盟,苹果曾采取恶意合规策略,如降低佣金后又收取核心技术使用费 [7][16] 中国市场现状与诉讼进展 - 苹果在中国强制收取高达30%的虚拟商品交易佣金并限制支付渠道 [1][10] - 中国首例针对苹果的反垄断民事诉讼一审认定苹果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驳回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诉请 [1][7] - 案件目前正在最高人民法院进行二审审理 [1][4] - 55名消费者联合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起行政举报,这是中国消费者首次以集体形式挑战苹果税 [1][12] 苹果税的影响与比较 - 苹果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例如在抖音充值10元,安卓用户获10个抖币,苹果用户仅获7个 [1][15] - 2023年中国iOS生态数字消费总额达1650亿元 [15] - 在游戏领域,安卓厂商提供联合运营等增值服务收取50%佣金,而苹果仅提供基础服务却收取30%佣金 [10] - 在游戏以外的领域,如音频、视频、知识付费等,安卓厂商不收取虚拟商品交易佣金,而苹果仍收30% [10] 苹果公司的辩护与反驳 - 苹果以系统安全和用户隐私为由论证其限制使用应用内购买的合理性 [8] - 澳大利亚判决指出没有证据表明苹果的支付方式比其他支付更安全 [8] - 苹果自身并非全部交易都使用应用内购买,例如实物类交易可直接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 [8] - 一审法院认为消费者未能举证苹果的成本、收入、利润等数据,因此无法判断30%抽成是否构成不公平高价 [9] 未来展望与潜在影响 - 若监管成功,消费者在视频会员、游戏道具、网盘会员等iOS生态数字消费成本有望降低 [15] - 降低苹果税可能进一步释放中国数字消费增长潜力,与国家促消费政策方向一致 [15] - 中国反垄断法可管辖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此前已对高通等跨国企业进行过调查 [13] - 互联网领域反垄断诉讼在中国尚属首例,但其他领域如医药行业已有成功先例 [19]
独家对话“苹果税”举报人:美国都免佣了,为何还收中国30%?
凤凰网· 2025-10-22 13:45
全球监管趋势 - 全球范围内掀起对抗苹果公司佣金政策的浪潮,美国法院强制苹果开放第三方支付并免收佣金,欧盟、澳大利亚、日韩等地通过立法或司法判决迫使苹果做出改变 [1] - 美国已放宽第三方支付且第三方支付免收佣金,欧盟、日韩、澳洲等地对于苹果限定使用IAP、仅能从App Store下载以及高额佣金出现政策松动 [3][6] - 苹果公司在全球主要市场如美国、欧盟、日韩均已调整政策,但中国地区政策未有松动 [4][18] 中国市场现状与法律行动 - 苹果公司在中国强制收取高达30%的虚拟商品交易佣金,并限制用户只能通过App Store下载应用、使用其指定支付系统 [1] - 中国首例针对苹果的反垄断民事诉讼一审判决认定苹果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驳回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诉请,案件目前正在最高人民法院进行二审 [1][3] - 55名消费者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起行政举报,这是中国消费者首次以集体形式对苹果佣金政策发起行政监管挑战 [1][13] 苹果公司行为模式与论点 - 苹果公司被指较为傲慢,除非一个地区采取严厉的法律行动,否则不会改变政策,其调整往往是在诉讼已有判决、行政监管已有处罚或立法明确要求后发生 [5][6][7] - 苹果公司以系统安全和用户隐私为由论证其限制使用IAP的合理性,但被指自相矛盾,例如实物类交易如淘宝购物就不需要IAP [8] - 苹果公司曾采取恶意合规策略,如在欧盟降低佣金后又收取核心技术使用费,但后续监管已明确禁止此类行为 [6][17] 佣金政策比较分析 - 苹果公司主张在游戏领域安卓渠道收50%佣金而自身只收30%,但关键区别在于安卓渠道的佣金通常基于联合运营模式并提供增值服务,而苹果是强制收取且不提供类似服务 [10][11] - 在游戏以外的领域,苹果收取30%佣金,而安卓厂商通常不收取虚拟商品交易佣金,开发者可选择从官网或第三方网站下载实现零佣金 [10][11] - 与中国市场相比,海外地区如美国、欧盟、日韩的苹果佣金政策已进行调整,中国消费者面临更高成本 [10] 对消费者的影响与潜在变化 - 苹果公司30%的佣金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例如在抖音充值10元,安卓用户可获得10个抖币,苹果用户只能拿到7个 [1][16] - 如果监管成功,消费者将拥有更多选择权,数字消费成本可能降低,例如苹果用户可能用10元买到更多抖币,视频会员、游戏道具等iOS生态数字消费成本也会下降 [16] - 中国iOS生态的数字消费总额在去年达到1650亿元,如果苹果税成本大幅降低,该领域的数字消费有更大增长潜力 [16] 法律挑战与前景 - 针对苹果公司的反垄断诉讼在中国属于公益性质,消费者维权成本高、收益低,参与者主要出于对公平交易环境的追求 [2][12] - 行政监管处理可能比司法程序更快,但具体时间取决于是否立案、调查情况以及法律评判 [13] - 如果行政监管有终局结论,苹果公司必须执行,中国反垄断法可以管辖其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此前对英伟达、高通等跨国企业有过成功案例 [14][15]
对话“苹果税”举报人:美国都免佣了,为何还收中国30%?
虎嗅· 2025-10-22 13:19
苹果公司的佣金政策与市场行为 - 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对虚拟商品交易强制收取高达30%的佣金,并限制用户只能通过App Store下载应用和使用其指定的支付系统[1] - 同等消费金额下,中国苹果用户获得的虚拟商品数量少于安卓用户,例如在抖音充值10元,安卓用户可获得10个抖币,苹果用户仅获得7个,反映出30%的佣金成本被转嫁给了消费者[1][29] - 与全球其他主要市场相比,苹果公司在中国保持了最严格的支付限制和高佣金率,仅限应用内支付,标准佣金率为30%,小型企业为15%[23] 全球监管趋势与苹果的应对 - 2024年以来,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韩等地区通过司法判决或立法迫使苹果公司开放第三方支付并调整佣金政策[2][11] - 在美国,通过应用外第三方支付进行的交易佣金已降至0%;在欧盟,通过第三方支付的基础服务佣金为首年12%,次年10%[23] - 苹果公司的政策调整通常是对特定地区法律行动(如立法、司法判决或行政监管)的被动回应,而非主动改变,并曾出现“恶意合规”行为,例如在欧盟降低佣金后又收取核心技术使用费[16][30] 中国的法律挑战与进展 - 中国首例针对苹果的反垄断民事诉讼(金鑫案)于2024年5月获得一审判决,法院认定苹果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驳回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诉请,目前该案正在最高人民法院进行二审审理[3][9][18] - 2024年10月,55名中国消费者联合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起行政举报,这是中国消费者首次以集体形式对“苹果税”发起行政监管挑战[4][8] - 法律挑战面临消费者举证困难的挑战,例如在一审中,法院认为消费者未能举证苹果的成本、收入等数据,因此无法判断30%的佣金是否构成不公平高价[20][21] 苹果与安卓应用商店的商业模式对比 - 苹果公司强制所有虚拟商品交易必须使用其支付系统并支付佣金,而安卓厂商仅在游戏领域的联合运营模式下收取佣金(可达50%),在游戏以外的众多领域(如音频、视频、知识付费)并不强制收取佣金[24] - 开发者对于安卓平台拥有更多选择权,可以选择不从厂商应用市场上下载应用,从而避免支付佣金,而苹果用户则被严格限制在App Store内[24] - 苹果公司将其基础服务与安卓厂商提供的包含数据运营、市场推广等增值服务的联合运营模式进行比较,在法律上被认为不属于同一市场交易条件的比较[24] 潜在市场影响与行业前景 - 2023年中国iOS生态的数字消费总额达1650亿元人民币,若“苹果税”成本大幅降低,该领域的数字消费具有显著增长潜力,并与国家促消费政策方向一致[29] - 如果法律挑战成功,中国消费者将获得更多支付渠道选择,数字消费成本(如视频会员、游戏道具、网盘会员等)有望降低[29][34] - 中国反垄断法对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具有管辖权,此前已对高通、英伟达等跨国企业进行过反垄断调查或处罚,为处理苹果案提供了先例[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