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

搜索文档
港股生物技术股普跌,科伦博泰生物跌超6%
格隆汇APP· 2025-08-27 13:41
港股生物技术板块表现 - 港股市场生物技术股普遍下跌,三叶草生物跌幅最大达14.13%,北海康成跌8.33%,银诺医药和科伦博泰生物均跌超6% [1][2] - 康诺亚、创胜集团、嘉和生物及药明巨诺跌幅均超过5%,分别下跌5.98%、5.03%、5.50%和5.14% [1][2] - 板块内其他公司如正大企业国际跌5.22%,基石药业跌4.80%,巨子生物跌4.58%,金斯瑞生物科技跌4.16% [2]
益诺思: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及首次公开发行战略配售股份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7 00:40
上市流通股份概况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包括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及战略配售股份,总数量为62,498,04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44.3313% [1][6] - 限售股股东数量为11名,限售期为自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之日起12个月,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9月3日 [1][6] - 其中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数量为58,973,550股,战略配售股份数量为3,524,490股,占公司股本总数比例为2.5000% [1] 股本结构变化 - 自限售股形成至核查意见出具日,公司未发生因分配、公积金转增等导致股本数量变化的情形 [2] - 公司总股本为140,979,615股,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后股本结构将发生变化,但总股本数量保持不变 [9] 股东承诺内容 - 股东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上海翱鹏企业管理中心等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持有的首发前股份 [2][3] - 股东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上海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均作出类似限售承诺,并承诺减持时将遵守法律法规及信息披露规定 [3][4][5] - 部分股东如上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承诺锁定期为增资工商变更登记之日起36个月或上市之日起12个月(以较晚者为准) [5] - 战略配售股东承诺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12个月,限售期满后减持将适用证监会和上交所相关规定 [6] 保荐机构核查结论 - 保荐机构确认限售股股东均已严格履行首次公开发行时作出的各项承诺 [9][10] - 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事项符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及科创板相关监管规则要求 [10] - 公司相关信息披露被认定为真实、准确、完整,保荐机构对上市流通事项无异议 [10]
美股异动 | Femasys(FEMY.US)股价重挫37% 创年内新低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23:39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周二重挫37%至0.32美元 创年内新低 [1] 融资活动 - 公司通过公开发行募集800万美元资金 [1] - 所筹资金将用于支持商业扩张和产品开发计划 [1]
益诺思: 关于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及首次公开发行战略配售股份上市流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21:23
限售股上市流通概况 - 本次上市流通总数为62,498,04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44.3313% [1][2][7] - 包括首发前已发行股份58,973,550股(41.8313%)及战略配售股份3,524,490股 [1][2] - 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9月3日 [1][7] 限售股类型及股东结构 - 涉及11名限售股股东,其中9名为首发前股东,2名为战略配售股东 [2][7] - 首发前股东包含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 [2][3][4][5] - 战略配售股东为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及浙江富浙战配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7] 限售承诺履行情况 - 所有股东均履行了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股份的承诺 [2][3][4][5] - 部分股东额外承诺36个月锁定期(以较晚到期为准)[5] - 股东承诺减持时将遵守证监会及交易所相关规定 [3][4][5][6] 股本结构稳定性 - 自2024年9月IPO后未发生利润分配、公积金转增导致的股本数量变化 [2] - 保荐机构确认限售股上市流通符合科创板相关监管规定 [6]
复星医药(02196.HK):复星医药产业与Sitala达成许可协议
格隆汇· 2025-08-26 21:20
核心交易安排 -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授予Sitala在除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外的全球范围及人类和动物疾病诊断治疗领域开发、生产及商业化FXS6837及相关产品的权利 [1] - 复星医药产业以零对价获得价值500万美元的Sitala股份,预计全面摊薄后持股比例不超过10% [1] - 集团保留许可产品在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利 [1] 产品与技术细节 - FXS6837为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抑制剂,拟用于免疫调节领域相关疾病的治疗 [1] - 截至2025年8月26日,FXS6837相关适应症在中国境内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 [1] - 截至2025年7月,集团针对该在研药品累计研发投入约人民币1.20亿元(未经审计) [1] 市场与行业背景 - 根据IQVIAMIDASTM数据,2024年全球范围内用于治疗相关疾病的主要药品销售额合计约38亿美元 [1] - Sitala为成立于2021年5月的英国生物技术企业,专注于研发炎症及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创新药物 [2] - Sitala现有投资人包括若干具有丰富行业投资经验的欧美知名投资机构 [2] 战略意义 - 合作有利于加快许可产品在全球范围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进程 [2] - 合作持续拓展集团创新产品的海外布局 [2]
Mirxes觅瑞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营收毛利双增长 核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19:4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047万美元 同比增长9.4% [1] - 毛利达710万美元 较去年同期470万美元增长51.1% [1] - 权益股东应占亏损2835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4445万美元显著收窄 [1] - 销售毛利率由49%提升至67.6% 主要受益于高毛利率产品及成本管理优化 [1] 业务表现 - 早期检测及精准多组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至1047万美元 [1] - 该业务分部毛利同比增长102.9%至710万美元 [1]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GASTROClear及LUNGClear在亚洲癌症诊断市场的强劲销售表现 [1] 产品管线 - 核心产品GASTROClear为基于12种miRNA生物标志物的胃癌血液检测组 [2] - 拥有两种商业化产品(LUNGClear及Fortitude)及六种临床前候选产品 [2] - 在研产品包括结直肠癌筛查CRC-1 肝癌筛查LV-1及乳腺癌检测BC-1 [3] 市场拓展 - GASTROClear已在新加坡和泰国获批上市 并在日本启动LDT服务 [2] - 中国注册临床试验于2023年11月完成 已提交国家药监局上市申请 [2] - 公司专注于新加坡及中国等亚洲关键市场的疾病筛查解决方案落地 [2]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于2025年5月23日在港交所上市 [3] - 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自上市至纳入仅三个月时间 [3] - 恒生指数变动将于9月5日收市后实施 9月8日起生效 [3]
百济神州上涨2.02%,报320.0美元/股,总市值379.04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5 22:07
股价表现 - 8月25日盘中上涨2.02%至320美元/股 成交额806.65万美元 总市值379.04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入总额24.33亿美元 同比增长44.73% [1] - 归母净利润9559万美元 同比增长125.73% [1] 公司业务 - 商业化阶段生物技术公司 专注于癌症治疗药物开发及商业化 [2] - 产品组合包含六种内部开发临床阶段候选药物 含三种后期临床候选药物 [2] - zanubrutinib为BTK抑制剂 tislelizumab为PD-1抗体 pamiparib为PARP抑制剂 [2] - 获得五种药物授权许可 包括三种已在中国销售的新基授权药物ABRAXANE/REVLIMID/VIDAZA [2] 公司背景 - 2010年在北京成立 2016年2月于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 [2] - 截至2018年7月拥有超过1300名员工的全球团队 [2] - 具备研究/临床开发/生产/商业化的全面全球生物技术公司实力 [2]
科技新观察|从长三角到长江经济带——超级“创共体”来了
科技日报· 2025-08-25 17:22
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 全国首次以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主题开展区域立法 三省一市颁布《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并于9月1日施行 标志着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1] - 11省市科技部门签署《长三角—长江经济带联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协同推进跨区域科技产业创新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创新平台共建 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 [1]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拓展发展新空间 培育发展新动能 [1] 创新合作园区与产业协同 - 中新苏滁高新区60%外资项目 70%投资额 80%项目源自长三角地区 为省际产业合作园提供示范样板 [2][3] - 协同创新案例包括沪淮科创协同中心 湖州南浔(松江)人才科创中心 南通如皋高新区沪苏科创产业园 [3] - 长江经济带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但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 先发和后发地区并存 [3] 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平台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人员超18000人 衍生孵化企业1700余家 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万家 累计布局建设超过100家研发载体 [6] - 通过拨投结合模式实施前瞻性 引领性重大技术项目140余项 与200余家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 与近600家龙头企业建立企业联合创新中心 [6] - 江苏奥意科技自主研发国内首个飞秒光栅 光谱调节参数达4阶国际领先水平 6000W光栅通过客户测试为国内最高功率倾斜光栅 [4][6] 创新联合体与区域协同机制 - 三省一市共同推进建设两批24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 跨区域协同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8] - 亨通光电牵头长三角海洋信息传输技术创新联合体 与高校企业共同出资合作研发 共享知识产权与市场收益 [8] - 江苏联合长江经济带沿线高校院所共建1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聚焦跨区域组建创新联合体 攻克关键卡脖子技术 [7] 创新投入与要素流动 -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共组织实施项目43项 三省一市财政投入1.8亿元 联动社会投入共计11.5亿元 [10] - 2024年联合攻关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34项 发布重点揭榜任务41项 首次将未来产业纳入支持领域 [10] - 长江经济带拥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高校院所 一半左右两院院士和科技人员 五大国家级科创中心有3个落子该区域 [10] 东西部协同与创新成果扩散 - 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孵化成果合成气制航空煤油项目落户四川泸州 实现东部技术西部产业化 [11] - 研究院入渝5年引进人才811人 发布重庆市首款语言大模型兆言 全球首款AI全参数成药性预测平台等重大成果 [11] - 通过联盟共建 平台共用 人才共聘 成果共享 生态共治 以创新一体化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域协同 [11]
20cm速递 | 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盘中涨超3.0%,政策红利或助推细分领域估值修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6:28
医保支付改革与创新药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印发《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推进支付方式改革 明确总额预算管理、分组调整周期及支付标准测算等规范 [1] - 2025年医保及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名单公布 多款肿瘤药物(包括双抗、CAR-T疗法、ADC)和慢病新药通过审查 [1] - 未来纳入医保及商保双目录的创新药有望快速放量 [1] 创新药物研发进展 - 司美格鲁肽获FDA批准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ASH) [1] - GLP-1药物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 [1] 投资机会聚焦 - 建议关注创新药、器械设备等细分领域政策红利释放带来的投资机会 [1] - 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跟踪创医药指数(399275) 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指数从创业板市场精选从事生物技术、创新制药及医疗服务的上市公司证券 重点聚焦具有核心研发能力和高成长特性的生物科技与制药企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