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搜索文档
毕业展成为城市文化空间(深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9 05:33
艺术院校毕业展的社会影响力 - 2025年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在7个展区同时举办,呈现近3000名毕业生的3000余件作品,自6月1日开放以来每天接待近3万人次观众,非专业观众占比超1/3 [8] - 全国各大美术院校毕业展已从内部教学检验转变为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节日,形成社会美育现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院校展览相继展开 [1] - 中国美院2009年首创面向公众的"毕业展示周"形式,2019年进一步扩展为全城联动展览,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生态 [8][9] 艺术与科技的创新融合 - 中国美院毕业生王芃团队在《黑客帝国》开源项目中植入AI体,通过U盘和实时程序展示角色交互,探讨智能体伦理挑战及社会角色复杂性 [2] - 毕业生邵若栩作品《与AI讨论七次"明月出天山"》将AI生成图像与传统国画并置,实现算法虚拟山水与传统笔墨的"诗性造境"共振 [2] - 聂士昌的装置作品《滴动仪》融合水波纹与古代罗盘元素,青铜材质结合机械科技感,探讨微小变化与宏大秩序的哲学关联,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 [3] 艺术创作的社会实践价值 - 返乡创业者吴鸿珍以《扎根与生长》作品重构乡村文化,运用日常材料展现对乡村生态的追问,实践"以乡土为学院"的美育理念 [6] - 刘佳楠团队研发AR装置《知乎折也》,通过虚拟折纸动画与智能语音辅助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训练,源于实际志愿服务经验 [7] - 中国美院院长指出毕业生作品兼具时代洞察与文化领悟,体现对历史追问与新时代社会责任的回应 [7] 展览形式的创新拓展 - 2025毕业季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包含每日直播导览、艺术市集和打卡点,增强观众互动体验 [9] - 影像类作品通过城市广场、地铁站等公共屏幕及灯光秀形式展示,形成覆盖全城的美育网络 [9] - 展览总策展人表示毕业季已成为杭州市民6月的文化习惯,大学与城市形成双向赋能的良性互动 [9]
港人在深办校促艺术教育融合:让世界听到湾区声音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19:51
【解说】近年来,书院与香港演艺学院携手举办艺术夏令营,带领湾区学生参访香港校园,还举办湾区 戏剧教育公益讲座,邀请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教授来深圳,与内地学生面对面交流。两地教育界的互 动,不仅拉近了粤港澳大湾区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让世界听见了湾区的声音 实际上当时(香港学生)他们来的时候非常保守,都很怕来,想各种各样的,会不会怎么样,把这里想成 各种各样的,结果他们来到这里也震惊,让他们感到震惊,就是我们的学生能力,整个湾区的现状, (香港学生)他眼睛都是发亮的。然后这次来了以后,几位教授,从不理解,到了解到对我们音奥艺术书 院,特别对湾区的孩子的认可,所以他们很希望继续办下去,实际上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工作。其中有 一个弹钢琴的小男孩,我记得最深,戴个小眼镜站在我面前,深深鞠了一躬。校长,多谢,谢谢你,感 谢你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机会。我们还想来,下次请你们能不能给我们多住两天在这里。(他们以前)认 为我们只会就是中国的东西,没有想到我们这里的西方的音乐的专业度和内涵这么深。所以他们觉得他 们学到了东西。 【解说】交流从打破固有的观念开始,在香港生活了15年的唐洁,尽管粤语说得不流利,但艺术老师出 身的她,利用艺 ...
李雪琴,被“前老板”实名举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2:15
公司财务纠纷 - 谢田飞实名举报北京十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财务问题,称其作为前股东应分配利润330余万元,但实际仅收到140万元,尚有约190万元未分配 [1][2][3] - 公司清算报告显示剩余资产1100余万元,但谢田飞质疑子公司账务存在异常,包括子公司A以110万元购入奔驰车辆后以44万元出售给李雪琴父亲,以及子公司B有600万元分61笔转账给无关个人 [3] - 子公司B还有1400余万元转入某财务公司账户,该公司收款第4天即被注销,且该财务公司实控人为李雪琴现合伙人杨凡所控制公司的财务负责人 [3] 公司背景与运营 - 北京十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4月11日,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万人民币,已于2022年6月17日完成注销 [9][10]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演出经纪、音像制品制作、电影发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组织文化艺术交流等 [10] - 李雪琴名下关联企业仅上海七吟创意策划工作室处于存续状态,其余5家公司已注销 [9][11] 股东纠纷与法律诉讼 - 谢田飞与李雪琴就《股权代持协议》纠纷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进行了第二次一审开庭,法院表示无法通过本次起诉查询各子公司的账务明细 [3][4] - 谢田飞曾因名誉权纠纷起诉李雪阳,案件已于2025年3月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11] - 谢田飞计划后续公布子公司明显异常的证据 [5]
文化自信提升,艺术品市场迈向新征程!
搜狐财经· 2025-06-17 18:14
行业前景 - 中国艺术品市场蓬勃发展,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2023年至2025年,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1] - 艺术品市场正逐渐进入分层化、板块化的新阶段,各阶层有独特的收藏偏好 [4] 政策支持 - 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艺术品的创作、交易和收藏 [2] - 显著增强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文化领域 [6] - 加强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市场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6] 市场需求 - 国民生活质量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增强,艺术品成为重要媒介 [2] - 中国百万富豪将17%的资产投入奢侈品和艺术品领域 [4] - 其中18.2%的投资资金专门用于收藏艺术品 [4] 科技与活动 - 科技发展推动艺术品鉴定和保护手段升级,提供更全面精准的保障 [2] - 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艺术品展览和交流活动,吸引更多艺术家和收藏家参与 [2] 未来展望 - 市场将更加开放、创新,在传承与突破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6] - 艺术品市场繁荣反映经济发展,也体现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 [2]
新现场高清放映品牌十周年,《麦克白》等三部作品将登陆全国院线
新京报· 2025-06-17 13:47
公司发展历程与成就 - 公司旗下新现场高清放映品牌成立10周年,引进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305部作品,在353个城市实现242000场放映,覆盖174万人次观众[1] - 未来将推进国际优秀艺术内容在华放映及国内舞台拍摄、发行全产业布局,打造文化交流互鉴的良性通路[1] 新季内容发布 - 第十一年度2025年下半年新季发布单元包括英国国家剧院现场新作《非穷尽列举》,由裴淳华主演,探讨女性身份矛盾[2] - 普利策戏剧奖音乐剧《近乎正常》西区首秀高清影像版将与英国发行同期引进,由凯茜·利维和杰米·帕克等主演[4] - 日本新感线剧团GEKI×CINE三部作品将回归中国银幕,包括《蔷薇与武士》《蔷薇与武士2》《五右卫门摇滚3》[7] - 法兰西喜剧院将带来《大鼻子情圣》2024年全新复排版,以当代视角呈现[7] 院线发行计划 - 2025年下半年将有三部作品登陆全国院线,包括莎士比亚名作《麦克白》、《汉斯·季默与朋友们:沙漠之钻音乐会》和意大利艺术纪录片《莫奈的睡莲:水波与光影的魔力》[10] - 《汉斯·季默与朋友们:沙漠之钻音乐会》包含经典电影配乐及导演诺兰等合作者的珍贵对谈[13]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高清舞台影像自2015年引进中国以来,已覆盖话剧、音乐剧、歌剧、芭蕾等300余部作品,联通剧院、影院和演艺新空间[17] - 未来将推动华语舞台艺术作品全球推广,继续举办北京国际高清舞台艺术影像周活动,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17]
推动文旅融合惊艳“出圈” 自贡加快打造独具特色的世界文旅名城
四川日报· 2025-06-17 11:37
文化出海与彩灯产业 - 自贡彩灯首次在西西里岛亮相,以海洋生物为主题,吸引5万余人次观灯,其中10多米高的巨型海怪灯组成为网红打卡点[10] - 2024年1至4月,自贡在13个国家41个城市举办42个境外彩灯项目,实现文化出口1569.76万美元[12] - 自贡灯会已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占据92%的国际市场份额,累计观灯人数达6亿多人次[12] - 彩灯产业创新合作模式,从策划制作转向合资经营,如成立北京京彩文化公司举办2024年北京中秋国庆彩灯游园会[13] - 自贡彩灯入选"环球灯会"品牌、"感知中国"项目,并纳入中法建交60周年精品人文交流活动[13] 文旅品牌与荣誉 - 自贡灯会参与"春节"申遗,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入选全球第二批100个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11] - 自贡入选《2024最具潜力文旅城市报告》"中国最具潜力文旅城市",2024年新获评国省级文旅品牌21个[11] - 自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地质公园、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及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10] 文旅融合与创新 - 自贡实施"文旅兴市"战略,擦亮"千年盐都""恐龙之乡""中国灯城"等城市名片[11] - 打造"文化+贸易+科技"融合发展的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枢纽,以彩灯、恐龙、盐业文化为核心[13] - 推动"文旅+数字经济",如"夜游釜溪"项目运用声光电影技术,恐龙博物馆推出数字体验项目[16] - 布局低空旅游,开通自贡至重庆梁平、青城山至自贡的低空航线,航空产业园接待研学群体5万余人次[15] 文旅产业链与业绩 - 第31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接待游客208.73万人次,同比增长61.43%,实现综合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43.9%[17] - 自贡灯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产业园已开工,恐龙博物馆场馆改造项目将于7月开工[17] - 2030年目标: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旅游人次突破8300万人[19] 文化遗产活化与修缮 - 自贡桓侯宫修缮完毕并对外开放,计划打造"自贡盐业行帮博物馆"[15] - 实施文物建筑修缮保护三年行动,开展玉川公祠、炎帝宫等12处文物建筑修缮[15] - 利用修缮后的南华宫、观音阁建成自贡抗日献金运动陈列馆和自贡抗战盐运文化陈列馆[15]
元隆雅图(002878)6月1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76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16 15:19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16日收盘 元隆雅图报收于27 42元 上涨9 99% [1] - 换手率31 08% 成交量72 80万手 成交金额19 56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2 76亿元 占比成交额14 13% [1] - 超大单净流入2 74亿元 占比成交额13 99% [1] - 大单净流入283 76万元 占比成交额0 15% [1] - 中单净流出15028 53万元 占比成交额7 68% [1] - 小单净流出12612 63万元 占比成交额6 45%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 85亿元 同比增长15 40% [1] - 归属净利润2476 76万元 同比减少13 74% [1] - 扣非净利润2264 87万元 同比减少13 17% [1] - 流动比率2 318 速动比率1 966 资产负债率37 29% [1] 公司基本信息 - 北京元隆雅图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 位于北京市 [1] - 企业注册资本26098 8227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13040 641万人民币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孙震 [1] 商业活动 - 公司对外投资13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649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976条 专利信息447条 [2] - 拥有行政许可13个 [2]
当代的回响——欧美艺术家联展| 吉恩·卢克·福格斯(Jean-Luc Feugeas)
经济观察报· 2025-06-16 12:04
艺术家背景 - 吉恩·卢克·福格斯1969年出生于法国 兼具艺术家 数学家 乐队贝斯手多重身份 [1] - 创作核心围绕熵增研究 探索秩序与无序的数学关系 并延伸至音乐与绘画领域 [1] - 艺术风格融合数学严谨性 音乐浪漫性 绘画自由性 形成独特跨学科表达 [1] 艺术创作特征 - 作品通过线条变化呈现细胞增殖般的复杂结构 兼具数学精确性与视觉模糊性 [1] - 创作媒介包含画布丙烯与街头壁画 尺寸跨度从135x100cm至210x100cm不等 [2] - 2023年代表作包括《隐空间》《投影》《野蛮时代》等大型丙烯绘画 [2] 展览信息 - 2025年6月1日至30日在北京国贸商城举办个展 展出全球壁画作品 [2] - 展览场地为南区地下一层SB125空间 由蛙人艺术提供影像支持 [2]
朵云轩总经理助理、艺术中心策展人刘晔楠:非遗与AI有很多共通之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4 13:38
活动概况 - 活动主题为"2025活力西岸:从城市焕新到人居范本",聚焦世界级中央活力区建设 [1] - 活动由徐汇区营商服务中心、每日经济新闻等机构联合主办,60余家行业企业参与 [1] - 核心讨论方向为打造"7×24小时生活秀场"的城市更新模式 [1] 传统艺术与AI融合实践 - 朵云轩将国家级非遗木版水印技术与AI结合,技术逻辑存在共通性(解构-标注-重构) [2] - 2022年已完成首例AI艺术融合项目:陆小曼《夏日山居图》通过人工标注实现AI重构创作 [2] - 技术难点体现在山水画"皴法"标注复杂度超过编程,推动双向认知突破(艺术界理解算法/科技界理解文化) [2] - 衍生举办长三角AI奥林匹克挑战赛,以沈周《两江名胜图》为案例向青少年传播传统书画 [2]
中国经济观测点丨5月新注册经营主体数量大幅减少 资本市场融资需求回落
新华财经· 2025-06-13 15:56
新注册经营主体情况 - 5月广东省新注册经营主体最多,共27.02万家,环比减少5.2万家(上月32.22万家)[2] - 新注册主体数量排名前十省份依次为广东、湖北、河南、浙江、山东、江苏、湖南、河北、福建和四川[2] - 全国新注册经营主体超六成集中于上述10个省份[3] 省份注册增速 - 湖北省5月新注册主体同比增速8.33%,为全国最快,但较上月26.10%显著下降[5] - 全国仅6个省份同比增速为正,增速TOP10为湖北、湖南、辽宁、北京、陕西、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浙江[5] 行业注册分布 - 零售业新注册主体数量最多,达19.18万家,同比增长17.19%[7] - 注册量较多行业包括批发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等,其中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增速最快(+25.83%)[7] 资本市场融资 - 5月全国投融资事件260起,总规模205.78亿元[9] - 制造业融资规模117.52亿元,占比57.11%;电力/燃气及水供应业融资32.17亿元,占比15.63%;信息技术业融资27.63亿元,占比13.43%[9] - 东南沿海省份融资活跃,江苏融资36.93亿元(44起),上海30.42亿元,福建26.81亿元(6起)[11] 融资轮次结构 - 上市定增融资规模49.84亿元,占比24.22%;D+轮融资43.54亿元,占比21.59%;A轮融资29.35亿元,占比14.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