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

搜索文档
10万+热门展品亮相,快来深圳春季茶博会品茶香、淘好物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16:11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深圳)国际春季茶产业博览会(第31届深圳春季茶博会)于6月2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开幕,展会持续至6月30日 [1] - 展会汇聚20+政府展团、1000+海内外优质展商以及10万+热门展品,覆盖全场景、全产业链 [1] - 开展首日人潮涌动,吸引全国茶友、新老采购商携海量订单与精准需求赴约 [1] 展区设置与品类覆盖 - 展会打造八大主题展区:世界绿茶大会、全国名茶区、新式茶饮区、港澳台及国际区、老茶一条街、茶包装设计展、茶器美学区、紫砂区 [3] - 展品覆盖普洱茶、黑茶、绿茶、青茶(乌龙茶)、白茶、红茶、再生茶等茶类,以及茶包装设计、茶机械、紫砂、陶瓷、茶具工艺品等周边品类 [3] - 精准适配商务礼赠、员工福利、企业定制、文旅周边等多元化营销场景 [3] - 开展首日吸引万名茶叶渠道商、批发商、代理商、经销商参观采购 [3] 茶器与文化展示 - 展会以器为媒,融合东方美学与传统工艺智慧,展示茶之道与器之美 [5] -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高技能人才协会、三鼎、极致钛、汝瓷张、陈氏定窑等品牌亮相 [5] - 紫砂手艺人通过材质、工艺与功能的创新探索,展现茶文化在器物层面的生命力 [5] 产销对接与市场拓展 - 展会重点举办第五届世界绿茶大会,构建"绿茶+N"产品矩阵,联动百家渠道商与品牌方精准对接 [6] - 黄山、新昌、贵州、政和、南涧、紫金等全国各地政府展团联袂亮相,展示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6] - 吸引专业买家到场选品、采购,助力茶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6] 行业论坛与活动 - 2025中国茶TEA20暨茶产业生态合作论坛召开,汇聚核心产区代表、权威专家、品牌茶企及全球采购商 [8] - 论坛深度解析绿茶产业升级路径与全球市场渠道新趋势,并发布《2025中国绿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 [8] - 展会期间还将举办叹茶馆·岭南茶叙、2025首届中医茶疗与茶养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第十五届国际鼎承宋代斗茶大会等活动 [8]
金融活水润泽千年茶脉 邮储银行为藏茶发展注入新活力
新华社· 2025-06-27 15:32
行业概况 - 南路边茶(藏茶)是专供西藏、青海及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的茶叶,具有重要民生意义和文化价值 [1] - 行业面临原料采购资金沉淀大、生产周期长、季节性资金需求旺盛等共性难题 [1] - 雅安藏茶年产值持续增长,有效带动本地茶农增收致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产业 [5] 公司案例 - 雅安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凭借中央储备边销茶供应商资质获批500万元贷款用于茶叶收购 [3] - 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凭借政府订单获得57.6万元资金解决旺季生产需求 [3] - 邮储银行已完成对雅安四家核心藏茶龙头企业的授信全覆盖,累计投放贷款逾千万元 [3] 金融支持措施 - 邮储银行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模式,开发线上"小微易贷"产品,开辟信用融资新通道 [3] - 通过分析企业中标历史、合同金额、回款记录等数据实现精准画像和信用贷款定制 [3] - 贷款模式无需强抵押,依托真实客户数据实现高效审批发放 [3] 产业发展成效 - 雅安茶厂建立"南路边茶制作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艺培训中心 [5] - 友谊茶叶成立"南路边茶(藏茶)技艺传习所"培养新一代传承人 [5] - "金融+文旅"模式有效带动雅安藏茶产业整体发展 [5]
第十九届济南茶博会收官,现场交易额880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6-25 11:31
展会概况 - 第十九届济南茶博会以"茗聚泉城·茶香天下"为主题,聚焦"科技赋能"和"跨界融合",为期4天,吸引10万余人次参观,现场交易额达8800万元,合同订单及意向交易额超5.2亿元 [1] - 展会设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济南茶叶批发市场两大会场,共1500个展位,展示茶产业从传统种植向全链条创新的跨越 [1] 参展情况 - 云南凤庆、福建福安、福建松溪等10余个茶叶主产区政府组团参展,大沁白茶、浙茶·狮峰等800余家传统茶企与新兴品牌同台竞秀 [3] - 集中展示六大茶类、新茶饮、茶生活、茶文化、茶科技等领域上万种新产品、新业态 [5] 产业影响 - 济南作为南茶北销重要枢纽,茶博会推动茶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茶动力" [6] - 茶博会举办云南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专场推介会等40余场活动,促进源头生产与终端消费高效衔接 [6][10] 创新与融合 - 茶博会融合"科技+时尚+传承",推出"云上"开幕式、数字玩法及文创茶产品如"趵突腾空"茶品、龙井茶冰激凌等 [9][15] - "泉润十方"展区配备茶叶数字身份证,实现扫码溯源与一键下单,茶科技与传统产业碰撞互融 [15] 文化推广 - 结合"一年四季·泉在济南"活动,茶博会将泉水文化与茶文化融合,推出名泉茗茶品鉴会、泉城趣味斗茶游园会等沉浸式体验 [13] - 唐代煎茶、宋代点茶等茶艺表演吸引观众驻足,临沂市供销社等集体推介长清绿茶、平阴玫瑰等"土特产" [10] 平台价值 - 济南茶博会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的重要展会,促进"南茶北销"与"北茶南研"深度融合,搭建商贸合作平台 [12] - 云南省凤庆县首次参展即获"开门红",印证济南茶博会平台潜力与市场认可度 [10] 未来展望 - 线上线下平台"永不落幕",推动茶产业与新兴业态融合,谱写"三茶统筹"新篇章 [17] - 济南通过数字赋能、市场拓展等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江北第一茶市"影响力 [8]
南博会上的东南亚客商:感知中国消费习惯寻求商机
搜狐财经· 2025-06-24 20:21
东南亚商品在中国市场的消费差异 - 广西消费者偏好草药磨砂粉,云南消费者更青睐草药香皂,推测与两地气候环境相关 [1] - 泰国商人通过南博会感知中国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差异,以挖掘商机 [3] - 越南沉香制品在中国市场受欢迎,熏香品如竹签香、盘香、线香成为饮茶时营造氛围的必备品 [3] 东南亚特色商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 - 中国是沉香消费和收藏大国,80%以上沉香产品依赖进口,其中越南沉香占主导 [3] - 老挝古树茶企业利用云南人好饮古树茶的习惯,将产自老挝深山古茶树的新品红茶、白茶引入中国市场 [5] - 老挝古树茶源自1300多年前中国马帮通过茶马古道传播的大叶种茶种,近年在中国市场走红 [5] 东南亚客商在中国的销售模式转型 - 新加坡客商目前主要通过线下零售和公司官网销售,客户主要来自中东和东南亚地区 [5] - 东南亚客商计划与中国电商平台深度合作,借助平台流量和便捷渠道拓展中国市场 [5] 展会概况 - 第9届南博会东南亚馆设有388个展位,汇集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展商 [1]
安徽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为何创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6-24 09:21
5月,我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55.7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创年内新高,进出口值创历 史新高。其中,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同比增长27.1%;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高新技术产品30.9亿 元,同比增长1.3倍 今年前5个月,我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0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2%,占同期全省进出口 总值的54.6%。2024年10月以来,我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连续8个月同比增长 "中亚五国都是饮茶国家。我们抢抓市场机遇,在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州设立了合资企业,目前公司 在乌兹别克斯坦的茶叶市场占有率约20%。"近日,黄山一品有机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程海霞告诉 记者,"公司出口的眉茶,远销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今年以来,出口值近5亿元,同比增长 22.2%。" 黄山徽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当 前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自主研发了具有自诊断纠 错及故障查询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刹车助力控制系统。2024年外贸业务开展以来,我们的产品就在马来西 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深受青 ...
南博之约:法国咖啡邂逅云南普洱茶
新华网· 2025-06-24 09:12
南博会中法饮品文化交流 - 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展会现场茶香与咖啡香交织 体现中法共有的味觉记忆 [1] - 云南沱茶40多年前已销往法国 获得法国消费者青睐 被赋予"销法沱"的特殊名称 [1] - 销法沱具有独特"焦糖香" 辨识度高 被中外茶友视为日常"口粮茶" 不仅是饮品更是中法文化交流见证 [3] 云南茶叶产业 - 云南下关沱茶公司展示销法沱产品 茶艺师现场冲泡展现茶香四溢 [1][6] - 销法沱作为历史悠久的出口产品 持续在中法经贸往来中发挥作用 [1][3]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 - "中法云咖文化交流主题周"在南博会期间举办 促进两国咖啡从业者交流 [3] - 云南七大咖啡主产区(普洱 保山 临沧 德宏 西双版纳 怒江 大理)展示独特地域风味 [3] - 保山比顿咖啡公司参加巴黎特色商品推介会 与法国客商达成合作意向 获得新产品研发思路 [4] 国际化战略推进 - 云南咖啡产业聚焦"精品化 品牌化 国际化"目标 搭建中法合作平台 [5] - 政府协助企业了解法国市场法规和消费习惯 推动云南咖啡品牌在法国落地 [5] - 云南驻法商务代表处看好咖啡作为中法合作纽带的潜力 [5] 文化经贸价值 - 法国客商评价咖啡与茶叶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5] - 云南咖啡出海依靠口感优势 更依赖市场认知 文化共鸣和渠道体系建设 [5] - 从茶叶到咖啡 中法通过饮品持续深化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 [5]
南农晨读 | 芒里偷闲 果然很甜
南方农村报· 2025-06-23 12:30
百色芒果产业 - 2025年百色市田阳区"壮山农鲜"芒果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品牌消费季产销对接会在广州开幕 粤桂两地政府代表 芒果企业及50余家采购商参与 [2] - 活动展示科技赋能与农旅融合的芒果产业新发展趋势 [2] 湾区认证专区 - "远方安选'湾区认证'专区"上线 首批20个认证产品进驻 活动由广东省多部门指导 [5] - 认证体系在规范生产 提升质量 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新丰县及相关企业分享经验成果 [6] 新会陈皮产业 - 新会陈皮全产业链产值达261亿元 带动区内就业超7万人 全国联动就业30万人 [10] - 品牌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榜首 成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典范 [10] 高州荔枝产业 - 高州市农技推广服务驿站自2021年成立后 通过良种推广与技术培训推动荔枝产业转型升级 [12] - 现代化农技应用使千年古荔树焕发新生机 [12] 英德红茶市场拓展 - 英德红茶济南推广中心正式揭牌 标志着北方市场战略布局取得进展 [13] - 中心成立与济南茶博会同期举行 通过品鉴会形式强化市场推广 [13] 广东特色食品产业 - 广式腊味工艺融合丝绸之路灌肠技法 现通过跨区域推广实现"南味北传" [8]
双管齐下!建饶单丛茶标准化与红茶加工技术培训力促茶产业升级
南方农村报· 2025-06-19 17:00
行业现状 - 建饶镇是潮州单丛茶重要产区 茶叶种植面积达2 7万余亩 茶青年产量约2万吨 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3] - 行业面临加工技术不统一 部分茶农缺乏系统知识 导致茶叶品质不稳定 市场辨识度和竞争力较弱 [3] - 茶叶原料利用率低 非春茶旺季大量茶青闲置浪费 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 [3] 技术培训内容 - 首场培训聚焦单丛茶标准化加工 涵盖采青 晒青 凉青 做青 炒青 烘干等关键环节标准化工艺 [3] - 讲解晒青"二减二促"要点 做青"循序渐进"原则 杀青要杀熟杀透 夯实学员技术基础 [3] - 第二场培训引入单丛红茶加工技术 重点讲解萎凋 揉捻 发酵 干燥等环节的实操方法 [5] - 指导学员通过视觉 嗅觉 触觉判断萎凋适度 传授二次揉捻技巧及梯度压力设置 [5] 产业升级举措 - 政府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推动茶叶兴镇战略 采取系列举措促进产业发展 [5] - 通过标准化推广现有技术提升加工水平 同时引入红茶加工新技术突破传统工艺局限 [5] - 探索单丛茶产业多元化发展路径 丰富茶叶品类 拓展市场空间 [5] 培训成效 - 两场专项培训吸引当地茶农茶企40余人参与 现场互动热烈 [3][5] - 为建饶镇茶叶品质标准化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1][5] - 单丛红茶技术的引入为当地茶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1][5]
科技“支招”,华农特派员团队助力潮州凤凰镇茶产业振兴
南方农村报· 2025-06-18 08:33
科技赋能茶产业振兴 - 华南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团队在潮州凤凰镇累计驻镇356天,将实验室搬到茶园,为茶产业注入科技动能 [8][9] - 团队策划"神舟十三号"和"神舟十六号"搭载凤凰单丛茶种,实现全球首例茶种航天育种,培育抗病性强、香气独特的新品种 [12][13] - 联合潮州茶企成功申报"俾头单丛""芝兰香单丛""凹富后单丛"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为单丛茶走向全国打通"基因身份证" [15][16] 技术创新与保护 - 研发四大核心技术:单丛茶树专用诱虫灯、四脊茶天牛防控术、古树健康无损检测及生态控害技术,为千年古茶树筑起"科技防护网" [18][19] - 首次发现重大病害"茶树枝肿病"并攻关防治方案 [20] - 病虫害防治团队驻点166天,有效保护古茶树 [18] 产业升级与品牌建设 - 引进"和德元""索尔"等品牌方,促成"盛佳单丛"等新品牌诞生 [23] - 和德元年采购春茶达5吨,有效拓宽茶农销路 [24] - 团队足迹遍布11个村落,形成1.8万字调研报告,为棋盘村、下埔村定制旅游规划,推动"美丽茶乡"建设 [25][26] 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 - 团队指导18篇硕博论文以凤凰茶为研究对象,发表SCI论文6篇、技术规程4项 [29][30] - 累计举办培训16场,覆盖3300人次,将技术"金钥匙"交到茶农手中 [31][32] - 组织多支"三下乡"团队深入茶园,为茶乡注入青春智慧 [33][34]
“松针”凝萃 香气清幽(我与非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7 06:50
雨花茶制作工艺 - 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长度1.5-2厘米,芽叶角度约15度[16][18] - 炒制需500克鲜叶(约1.5万个芽头),成品约120克/锅,500克上等茶需6万-8万个芽头[18] - 核心工艺包括搓条、抓条技法,融合碧螺春"紧细"与龙井"光润挺拔"特点[17] - 完整流程涵盖鲜叶采摘、拣剔、摊凉、杀青、揉捻、打毛火、整形等9道工序[17][18] 历史渊源与非遗传承 - 前身为清代"钟山云雾茶",1959年改制为松针形并更名为雨花茶以纪念革命先烈[16][17] - 2021年绿茶制作技艺(雨花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6] - 第五代传承人陈盛峰通过30年实践融合多位师傅手法,独创黑暗环境"身心合一"训练法[17] 产业与文化推广 - 溧水区晶桥镇建立800亩生产基地,带动当地群众致富[18] - 设立雨花茶文化展厅,展示文献、工具及标准茶样等历史资料[18] - 通过"茶和天下·苏韵雅集"活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进行国际推广[14] 传承人发展现状 - 陈盛峰之子陈陆宇等十余名年轻人系统学习制茶,每周练习3-4天,单锅炒制耗时1小时以上[18] - 公司注重品种培育与技艺传承,同步开展文史研究以延续茶文化脉络[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