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
搜索文档
非凡“十四五”丨文化旅游事业,这样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新华社· 2025-09-29 16:54
"十四五"以来,文化和旅游系统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高效完成"十四五"规划的 目标任务,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跟随海报,一起看看。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凡" 文旅公共服务惠及城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8 群众文化机构近4.4万个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万多个 "村晚"活力四射,"村歌"唱响全 "广场舞"舞动城乡 旅游厕所革命深入实施,新建改扩建厕所约15万座 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25项 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42人 北京中轴线、西夏陵和中国茶、春节申遗成, 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项目60项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44项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风 "十四五 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风 · 十 文化遗产工作开创新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凡 ·十四) 国际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中国 -- 中亚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等配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 服务了大国外交、展现了中国形象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旅游办事机构增至73家 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入境旅游便利化国际化 ...
再创历史新高 去年全国有近15亿人次走进博物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9 16:53
责编:黄之安、陈亚楠 发布会上介绍,近几年,"文物游""非遗游""考古游""博物馆游"持续升温,人们在旅途中,除了看山、 看水、看风景之外,更希望体验美、体验文化、体验风土人情。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的观众接近15亿 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总台央视记者 叶蕾) 今天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文化旅游事业,这样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新华社· 2025-09-29 16:51
"十四五"以来,文化和旅游系统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高效完成"十四五"规划的 目标任务,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跟随海报,一起看看。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凡" 文旅公共服务惠及城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8 群众文化机构近4.4万个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万多个 "村晚"活力四射,"村歌"唱响全 "广场舞"舞动城乡 旅游厕所革命深入实施,新建改扩建厕所约15万座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凡 ·十四) 国际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风 · 十 文化遗产工作开创新 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25项 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42人 北京中轴线、西夏陵和中国茶、春节申遗成, 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项目60项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44项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风 "十四五 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 比2020年增长37.7% · 2025年上半年 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达到3.15万个 "文旅+百业""百业+文旅"释放带动效应 ...
免签驱动下 中韩旅游双向奔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6:25
政策背景与核心互动 - 韩国自2025年9月29日起向中国3人及以上团体游客试行免签入境政策,需通过指定旅行社报名并同进同出,最长15天,济州岛则延续30天免签政策[1][3] - 此举是对中国2024年11月单方面对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开放15天免签政策的回应,被视为“礼尚往来”的双向互动[1][2] - 韩国政府预测该限时免签政策有望提振旅游业、刺激地方经济并深化中韩民间友好[3] 市场反应与数据表现 - 政策宣布后,在中秋国庆假期,韩国首尔成为多个在线旅游平台出境机票预订榜首,飞猪平台韩国旅游商品预定量同比去年增长53%,酒店预定量同比增长135%[1] - 同程、携程等平台的中国游客赴韩旅游机票酒店预订量亦实现两位数增幅[1] - 韩国入境中国旅游订单量同样增长显著,截至9月11日同比增长131%,其中机票订单增长90%,酒店订单增长163%[1] - 2025年上半年,上海接待韩国游客42.4万人次,同比增长130.7%,韩国稳居中国入境游最大客源国[2] - 携程平台2025年上半年来自韩国游客的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100%[2] 客群结构变化 - 赴韩中国游客以年轻人为主,携程数据显示“90后”、“80后”、“00后”游客分别占比33%、27%和19%[2] - 疫情后客群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商务客群恢复不足一半,团队游客恢复约六七成,而年轻人和家庭游增幅显著[7] - 中国游客需求从“打卡式”跟团游转向个性化深度游,如医美游、追星游等,小团深度游产品热度上升[7] 行业复苏与市场潜力 - 大韩航空副总裁预测今年中韩之间的旅客量将达到800万-900万人次,但要恢复到2016年最高水平预计需到2027年[1][4] - 2024年中国出境旅游总人次达1.23亿,同比2023年增长41.0%,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79.2%[6] - 韩国2024年接待外国游客1475.9万人次,未恢复至2019年的1750.3万人次,但消费额达8795.3亿韩元,创历史新高[3] - 中国游客是韩国最大客源市场,2020-2024年间累计占比23.6%,2024年达460万人次,占比28.1%[3] 经济影响分析 - 韩国银行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游客在韩国人均消费额为1689美元,远高于美国和日本等国游客[4] - 中国游客每增加100万人,韩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有望上升0.08个百分点[4] - 韩国政府将免签政策视为吸引中国游客、拉动内需的“及时雨”,以应对国内消费低迷[4]
3.15万亿元!国内居民出游消费又创新高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9 16:16
本报记者 寇佳丽 9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 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 孙业礼表示,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规模稳步扩大、效益明显提升,扩大内需、 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作用得到彰显。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 37.7%;规上文化企业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旅游业经受疫情冲击后快速恢复发展,产品供 给、服务质量持续优化,市场乱象得到有力整治,国内居民出游人次、总花费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25 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达到3.15万亿元,又创新高。文旅融合深入推进,"以文 塑旅、以旅彰文"的双向赋能为文旅产业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文化遗产游、红色旅游、研学旅 游、旅游演艺等持续升温。"文旅+百业""百业+文旅"释放带动效应,文旅商体农等融合发展,成为激发 文旅消费、拉动综合消费、带动增加就业的重要引擎。 会上,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介绍称,"十四五"以来,文化和旅游系统在党中央 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 ...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
新华社· 2025-09-29 14:19
文化产业整体表现 - 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规模稳步扩大、效益明显提升 [1] -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 [1] -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达到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 [1] 旅游业发展状况 - 旅游业在经受疫情冲击后实现快速恢复发展 [1] - 旅游产品供给和服务质量持续优化,市场乱象得到有力整治 [1] - 国内居民出游人次和总花费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1] 产业经济作用 - 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在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方面作用彰显 [1]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3.15万亿元
央视新闻· 2025-09-29 14:13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规上文化企业7.8万 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3.15万亿元。 今天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
香港文体旅局局长罗淑佩:继续推动文体旅协同发展 打造香港旅游新面貌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14:05
去年《施政报告》公布成立的"发展旅游热点工作组"已于今年五月公布九个有特色的热点项目。其中会 打造18区主题花木园区,以及推广香港工业旅游、旧城中环、九龙城、维园市集、开放旧油麻地警署等 多个深度热点旅游项目。 亦会推广红色旅游,包括与深圳合作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路线,以历史为主题,作为红色体验研学 新路线,加深市民和旅客对香港抗战历史的认识。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29日,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出席立法会经济发展事务委员会政策 简报会,就《施政报告》有关旅游政策措施进行开场发言。她表示,香港旅游业今年取得亮眼佳绩,今 年《施政报告》旅游的篇章,除了文体旅局外,其他政策局和部门亦有推出新政策措施,配合旅游发 展,贯彻落实香港"无处不旅游"。 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访港旅客达约3320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大幅上升12%。其中内地旅客占2550 万人次,非内地旅客录得765万人次,比去年分别录得11%及16%的双位数增长。这些数字反映《香港 旅游业发展蓝图2.0》的各项策略渐渐开始取得成效。 今年《施政报告》提出发展游艇经济。去年,《施政报告》建议在香港仔、南丫岛等地点兴建游艇泊 位,这方面的工 ...
被机票劝退的打工人都去吉林了?
36氪· 2025-09-29 13:15
01 上个周末,旅界的旅友群突然被吉林旅游刷屏了。 有群友说自己今年十一,抢到了9月28日刚刚开通的北京朝阳直达长白山高铁首日票,4个半小时进山,当天就能泡温泉,赏枫叶。 也有人自驾征友,打算沿着同一天通车的G331吉林段,从和龙一路开到珲春,把整个假期交给公路与风景。 就像约好了一样,铁路与公路在同一天点亮了吉林地图,也进入了游客出行清单。 从旅友们热火朝天地讨论来看,高铁直达派看中的是短平快,上午进站,下午进山,第二天就能冲主峰、看天池。 自驾派则更看重G331这段旅途中的景点密度,图们江的水雾、延吉的咖啡飘香、集安太极湾的光影,停停走走,每一段路都有理由停下来慢慢玩。 总之,就在很多人纠结今年十一机票怎么还不降价时,吉林旅游热度飙升,黄金周的出行结构被悄悄改写了。 据多家媒体报道,十一前,沈白高铁起自沈阳北,终至长白山,全长约430公里,设计时速高达350公里,在吉林设通化、白山东、江源东、长白山西、长 白山五座车站。 公路这边,G331吉林段则把以往那些心动难去的景点连成了一条可游可住的自驾环线,在挡风玻璃前变身一幕幕连贯的风景。 这两条线抢在国庆前通车,把同一天变成了出发日,游客照片从高铁站台跳转到 ...
今起试行!中国团体游客赴韩免签,“黄金周”说走就走?
第一财经· 2025-09-29 11:52
签证政策调整 - 韩国政府自9月29日起对中国三人以上团体游客试行免签入境政策,允许停留15天,政策试行至明年6月30日 [1] - 济州地区维持原有政策,个人和团体游客均可免签入境并停留30天 [1] - 此次签证政策调整被视为韩国新政府有意改善中韩关系,并是对中方去年底对韩试行免签政策的回应 [1] 旅游业预期与历史数据 -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预计免签政策将带来约100万人次的新增游客 [5] - 中国曾是韩国旅游业最大客源国,2019年中国访韩游客人数约600万人次,去年超过460万人次 [4] - 2012年至2016年间,中国游客赴韩总人数从222万人次增至807万人次,但2017年骤减至400多万人次 [4] - 今年1月至7月,访问韩国的中国游客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6.8% [7] 航空业动态 - 今年上半年,中韩航线旅客运输量约为781万余人次,同比增加152万余人次,增幅达24.3% [5] - 韩国各大航空公司上半年陆续增开中国主要航线,廉价航空公司集中在中国地方中小城市航线上加大运力投入 [5] - 大韩航空收购韩亚航空后,成为到中国航班数最多的外国航空集团 [5] 免税与零售业准备 - 韩国免税店运营商乐天免税店在免签政策生效前已恢复与中国代购商的业务往来 [5] - 新罗、乐天、新世界等韩国免税行业巨头在今年上半年加大了与中国相关机构的交流,欲扩大在支付等方面的合作 [5] - 2012年中国游客在韩免税店消费额达10.5亿美元,并于次年超过韩国本国游客成为最大顾客群 [5] 游客消费与经济影响 - 2019年中国游客在韩国的人均消费额为1689美元,远高于美国和日本游客 [6] - 中国访韩游客每增加100万人,韩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有望上升0.08个百分点 [6]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游客人均旅游消费88.9万韩元,推动韩国一季度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超30% [7] 市场趋势与游客行为变化 - 当前中国游客赴韩旅游自由行趋势明显,相对于之前动辄几十人的大团队,现在三人成团免签是这一变化的体现 [7] - 免签政策将中国团队游免签待遇从济州岛扩大到韩国全境,预计未来中国游客赴韩数量会有明显上升 [7] 双向交流与中方政策影响 - 得益于中方自去年11月底起对韩普通公民的免签政策,今年1月前往中国的韩国普通民众超过14万人次,同比暴增908% [9] - 韩国民众赴华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包括张家界、上海、青岛、厦门、广州等 [9] - 韩国业界期待中国对韩免签政策年底到期后能进一步延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