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移动支付
icon
搜索文档
移动支付概念局部活跃 创识科技涨超15%
快讯· 2025-04-16 13:45
移动支付概念股表现 - 创识科技(300941)涨幅超过15% [1] - 翠微股份(603123)涨停 [1] - 新国都(300130)、恒宝股份(002104)、雄帝科技(300546)等跟涨 [1] 行业合作动态 - 全球支付服务提供商Stripe宣布与腾讯深化全球合作 [1] - Stripe Terminal在20个国家正式接入微信支付 [1]
移动支付概念股异动 翠微股份涨停
快讯· 2025-04-16 13:42
移动支付概念股异动 - 翠微股份直线拉升涨停 [1] - 创识科技涨超10% [1] - 新国都、石基信息、恒宝股份、海联金汇、华峰超纤、雄帝科技等跟涨 [1] 行业合作动态 - 全球支付服务与金融基础设施提供商Stripe宣布与腾讯深化全球合作 [1] - 在20个国家的Stripe Terminal正式接入微信支付 [1]
2024年中国移动支付出海市场研究报告-点点数据
搜狐财经· 2025-03-26 18:46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移动支付出海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在全球竞争中仍需不断创新和优化,以拓展市场并提升竞争力 [1][2] 发展背景与现状 - 全球支付产业收入规模持续增长,移动支付交易规模预计未来3年保持较快增速 [1] - 中国移动支付近3年市场份额相对稳定,支付宝、财付通一直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8] - 2011 - 2015年央行共分10批发放271个支付牌照,近9年注销了93个支付牌照 [8] - 中国移动支付出海通过场景渗透、投资赋能、方案输出、商户增值等方式拓展市场,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积极布局,数字钱包下载量有增长潜力 [1] - 2023年中国数字钱包电商使用率约80%,线下销售点使用率约66%,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11] - 全球移动支付市场依旧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6年将达到31.83万亿美元,未来3年将持续保持超过20%的增速 [22] - 近3年全球移动支付月活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前8月平均月活接近30亿 [25] 竞争态势 - 出海支付机构中,Alipay、WeChat Pay、UnionPay全球活跃用户超千亿级,Alipay在全球品牌影响力、用户体量和使用粘性方面表现突出 [1] - 境内海外版移动支付APP全球活跃用户量保持稳定增长,月下载量保持相对稳定,Alipay活跃用户量最高,其次是WeChat Pay和UnionPay;下载量排名第一的是WeChat Pay,其次是Alipay和UnionPay [34] - Alipay境外使用粘性最高,人均使用时长及人均启动次数均最高,在境外商户场景方面优于WeChat Pay和UnionPay [36] - 海外投资及合作移动支付APP中,Paytm以8.8亿的月活排名第一,其次是印尼的Dana以及菲律宾的Gcash,美团参与投资的Opay排名第四 [40] - Paytm月均下载量也排名第一,bKash、Palmpay具有较好成长性 [42] 案例实践 - Alipay通过Alipay + 整合数字化服务,拓展全球收单和商户合作伙伴,用户群以40岁左右为主,海外用户下载量占比较大,临近国家和英国是主要市场,但面临圈占用户压力 [2] - Opay由昆仑万维推出,提供多种金融服务,通过融资在非洲扩张,以交易手续费和金融服务费盈利,面临激烈竞争,下载量和活跃用户数增长显著 [2] - Palmpay经两轮融资,借助传音手机预装和与Visa合作获取用户,男性用户占比高,以尼日利亚为基础向周边扩展,月活数据增长明显 [2] 趋势洞察 - 技术创新推动移动支付发展,生物识别等技术广泛应用 [2] - 中国移动支付出海面临全球竞争,对手包括互联网巨头、智能手机厂商和当地支付品牌 [2] - 移动支付在提升金融服务可及性、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方面潜力巨大,尤其在非洲等金融可及性低的地区,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普及,发展前景广阔 [2] 经营模式 - 中国移动支付出海经营模式大致分为五类,分别是场景渗透、投资赋能、方案输出、生态合作、商户增值,其中场景渗透、投资赋能、生态合作是适应本地化需求和用户需求的主要经营模式 [11] - 场景渗透是通过广泛连接海外的消费场景与受理网络,主要为中国游客在海外提供支付服务 [12] - 投资赋能是借助股权投资增强本地化移动支付话语权和科技赋能,如蚂蚁金服投资多个国家电子钱包服务商 [12] - 方案输出如蚂蚁集团推出的Alipay + 跨境支付和营销解决方案,连接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万海外商户 [12] - 生态合作是通过本地生态化合作,适应本地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如支付宝在马来西亚与当地中小连锁企业合作 [12] 市场机会 - 数字钱包在全球交易额中占比未来将继续提升,为中国移动支付出海提供较好的市场机会 [13] - 中国近年来积极布局东南亚移动支付市场,非洲拥有较大的人口规模,移动支付市场远未被充分开发,未来存在更大的市场机会 [13] 全球竞争 - 得益于东南亚地区庞大的年轻人口和快速增长的数字经济,近年来移动支付快速发展,支付宝、腾讯金融等境内企业在东南亚地区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开拓市场,通过Alipay + 整合各类移动支付钱包,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相对较大 [17] - 欧洲和拉美地区存在较强的本土和国际竞争者,如PayPal、Apple Pay、Google Pay等 [17] - 非洲地区人口众多,移动应用发展潜力大,存在较大市场机会,近10年,尼日利亚、加纳和塞内加尔等西非国家注册账户增长了1 [17] 发展挑战 - 中国移动支付出海面临本地监管带来合规化挑战、本土用户及消费习惯差异性带来的挑战以及全球支付机构积极布局引起的激烈化竞争挑战 [19] - 企业在生态建设、模式选择、运营、技术等层面积极应对挑战,如支付宝推出Alipay + 解决方案,支付吧、腾讯金融等机构通过投资、合作、技术赋能等拓展支付,通过拓展政府及商户资源扩大对C端用户的覆盖价值 [19] 竞争要素 - 全球移动支付活跃具有稳定增长空间,目前全球移动支付用户超过40亿,月活用户约29亿 [29] - 中国移动支付积累了丰富的技术能力和经验,出海路径包括独立运营以及投资合作,竞争策略均以用户为中心,打造便捷、安全支付体验,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29]
从条形码到二维码,沃尔玛和微信如何重塑商业运作的基础设施丨晚点周末
晚点LatePost· 2024-07-14 20:00
条形码的历史与影响 - 条形码是过去50年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塑造了现代生活并成为基础设施 [4][7] - 全球每天发生60亿次条形码扫描 每秒售出7万件商品 [4] - 1974年首次商业应用 一包口香糖成为历史性扫描对象 [5][6] 技术发展历程 - 1949年由诺曼·伍德兰德发明 灵感来自摩尔斯电码和沙滩划痕 [10] - 最初设计为同心圆图案 后改进为矩形垂直黑线 [12] - 激光扫描技术(1960年代)和计算机处理使其商业化成为可能 [12] 商业应用变革 - 使超市平均库存从9000种增至3万种 催生巨型零售商 [9] - 沃尔玛通过条形码系统实现: - 1980年代门店收入翻倍 [15] - 1982-2012年美国市场份额从3%增至52% [15] - 建立卫星网络(1987年投资2400万美元)和零售链接系统 [18] - 采用交叉对接物流 价格比对手低10% [20] 二维码的崛起 - 2012年在中国率先大规模应用 推动移动支付发展 [5] - 微信支付通过红包功能(2014年)快速获取3000万用户 [25] - 支付宝市场份额从80%降至54% 微信从0升至40% [25] - 中国开发"小白盒"设备 成本仅200元 市场份额达60% [27] 行业标准与组织 - GS1管理全球条形码标准体系 [12] - 美国UPC标准与欧洲EAN标准合并 [12] - 1973年IBM矩形方案胜出 成为行业标准 [14] 未来发展趋势 - 2023年全球QR码扫描量达2300万次 两年增长4倍 [27] - GS1计划2027年用二维码取代条形码 [27] - 但条形码因极简设计和行业投入巨大仍具生命力 [30] 社会文化影响 - 成为资本主义象征 出现在电影和艺术作品中 [38] - 引发劳工抗议 美国邮政曾计划裁员10万人 [31][32] - 消费者初期担忧价格不透明 后逐渐接受 [35]
从超级碗到欧洲杯,中国公司想登上全球舞台
晚点LatePost· 2024-06-17 08:31
核心观点 - 中国科技公司正通过巨额营销投入和赞助顶级体育赛事等方式,展现强烈的全球化野心和决心,其全球化策略已进入直接冲击欧美顶级市场的新阶段 [2][4][10][14][16][20][23] Temu的营销与扩张 - Temu于2022年9月进入美国市场,一个多月后GMV突破150万美元 [3] - 2023年2月,Temu斥资1400万美元投放超级碗广告,广告覆盖1亿美国观众,随后其下载量激增45%,日活跃用户增长20% [4] - 超级碗广告后,Temu单日向Facebook和Google的推广费用在2023年7月突破千万美元,到9月其在美国的月销售额已接近Shein [4] - 以超级碗为节点,Temu开启全球扩张,先后进入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并在2023年4月进入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等欧洲市场 [4] 顶级体育赛事赞助的价值与趋势 - 顶级体育赛事是年轻受众注意力最集中的地方,品牌出现在消费者情感浓烈的场景有助于创造体验和记忆,建立信任 [4][5] - 历史上跻身欧洲杯顶级赞助商的中国公司共6家,其中5家(海信、支付宝、vivo、比亚迪、速卖通)赞助了2024年欧洲杯,另一家TikTok参与了上一届 [7] - 本届欧洲杯中国赞助商占据13家赞助商的近四成,海信、支付宝和vivo已非首次参与 [7] - 欧洲杯全球观众规模可达50亿人,本届赞助门槛据推算在5000万欧元以上,比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翻了一番 [9] 中国公司的赞助策略与业务协同 - 公司争取的赞助权益与其未来策略和目标紧密相关,旨在将产品和服务植入当地消费者的体验场景 [11][12] - vivo将X100定位为“欧洲杯官方手机”并赞助“最佳球员奖”,以接触欧洲年轻消费者,其在欧洲市场份额约为1% [11][12] - 海信作为“VAR显示合作方”展示电视产品,目标是在进入欧洲市场8年后实现家电产品10%的市占率 [11][12] - 比亚迪作为“官方出行合作伙伴”为赛事提供绿色出行服务,并展示乘用车 [11] - 速卖通作为“电商合作伙伴”提供赛事周边折扣和线上互动,其月度活跃用户已超过1亿,面对Temu和Shein的竞争需加大营销防御 [11][12] - 蚂蚁集团通过Alipay+将跨境支付解决方案融入体育场馆和球迷区,并冠名“最佳射手”奖杯 [11] 中国科技公司全球化浪潮 - 第一波浪潮在PC时代,公司通过收购海外品牌(如联想收购IBM)进入国际市场 [15] - 第二波浪潮在2012-2013年,工具软件(如猎豹Clean Master)快速全球化但因可替代性高而衰落 [15] - 第三波浪潮始于2014-2015年,娱乐社交应用(如TikTok)和智能手机公司(如小米、OPPO)进军海外新兴市场 [15] - 第四波浪潮从2020年开始,国内巨头直接冲击欧美市场,主要赛道包括跨境电商、电动车、内容IP和跨境支付 [16] 第四波全球化浪潮的主要赛道 - 跨境电商领域出口增长率最近三年超过20%,Temu在北美已成为亚马逊之外第二大电商平台 [16] -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拿下拉美和东南亚市场后瞄准欧美,预计2024年将拿下四分之一的欧洲市场 [17] - 内容IP赛道如蜜雪冰城在东南亚、澳洲开设超过3000家分店,泡泡玛特进入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 [17] - 跨境支付赛道以蚂蚁集团为代表,其国际业务已形成Alipay+、Antom收单、万里汇、星熠数字银行四大矩阵 [17] - 支付宝十年来进入70个国家地区500万家门店,并通过投资在9个国家和地区推出本地版“支付宝” [17] - 蚂蚁旗下万里汇为全球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账户卖全球”方案,支持120多个电商平台和42种货币支付 [17] - Alipay+目前已连接全球30个电子钱包和银行APP,用户跨境旅游时可扫码支付 [19] 全球化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 TikTok面临美国封禁条令,要求其在360天内剥离美国市场控制权 [21] - Shein和Temu被美国政府关注采购合规、数据安全及知识产权问题,Temu为此加强货件审查并布局海外仓 [21] - 新能源电动车公司为规避关税摩擦进行产业链外移,如比亚迪斥资45亿元在巴西建厂,并在欧洲投资建厂 [21] - 蚂蚁集团通过运营本地市场和人才培育减少摩擦,其万里汇中国中小企业出海销售额在2023年前八个月增长59%,海外中小企业销售额增长70% [21] - 蚂蚁集团在海外定位为“联结者”而非控制者,通过Alipay+阶段将出海蛋糕做大 [22] - 公司全球化需应对本地产业链建设、市场运营、技术输出、当地人才培养、合规监管等挑战,这些是真正的成本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