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conductor

搜索文档
Russell 2000 (IWM) and Semiconductors (SMH): Concerning Price Pattern?
See It Market· 2025-07-21 06:04
半导体行业表现 - 半导体ETF(SMH)在6月突破1月以来的6个月价格区间后创下历史新高 但7月尝试突破未果并出现抛售 [7] - 半导体板块近期领涨市场 英伟达(NVDA)、博通等公司股价表现强劲 [2] - 当前半导体ETF动量指标虽保持强劲 但未随价格同步创新高 显示潜在分歧 [7] 小盘股与罗素2000指数 - 罗素2000 ETF(IWM)7月尝试突破6个月价格区间失败 与半导体ETF走势部分相似 [9] - IWM需突破226-227关键阻力位 且零售板块ETF(XRT)需同步走强才能确认趋势 [10] - IWM动量指标出现看跌背离 且未突破布林带 显示上涨动能不足 [12] 跨市场技术特征 - 半导体和小盘股均面临长期阻力位 突破后可能形成强劲趋势 [10] - IWM在7月重新站上200日均线(绿色) 但距离1月高点仍有显著差距 [12] - 两个板块的日历价格区间阻力已持续一年 突破后可能引发更大行情 [10] 领涨板块 - 太空探索、量子计算(QuantumScape)、人工智能及加密货币相关公司本周集体创新高 [2] - 零售投资者持续涌入动量股和加密货币领域 [3] - 微软、通用电气航空等大型科技公司同样表现突出 [2]
寒武纪的问询函
是说芯语· 2025-07-20 09:28
寒武纪业务转型与收入结构 - 公司募投项目全部投向云端产品线,未来战略重点明确转向云端业务[1] - 云端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30.37%飙升至2024年99.31%,2025年Q1达99.94%[1] - 边缘产品线收入占比从2022年5.24%萎缩至2025年Q1仅0.06%[1] - 智能计算集群系统收入占比从2022年63.46%骤降至2024年0%,业务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1] 核心客户与供应链进展 - 第一大客户为zj,2024年Q1出货全部集中于此客户[3] - 芯片通过客户验证后,2024年Q4开始大批量出货[2] - 供应链问题缓解是收入爆发的关键原因[1] - 传闻zj已下单10万片芯片,若产能充足2024年可出货6万片[9] 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规模 - 大摩预测国内云端AI芯片市场规模2027年达480亿美元[3] - 市场主要被花花占据,其他公司合计份额仅198亿美元[6] - 高盛预测寒武纪2024年营收55亿元,2027年达247亿元,超过大摩预测的其他GPU公司总和[6] 产能与营收驱动因素 - 村龙产能主要分配给花花、寒武纪、海光三家,花花占大头[9] - 当前产能仅能保障zj需求,无法满足其他客户订单[9] - 寒武纪590芯片单价约9万元,2023年向zj出货超1万片,2024年Q1再出货1万片[9] - 存货水平是核心观测指标,24年Q3出现存货拐点后Q4业绩爆发[9] - 营收增长受限于产能而非需求,村龙扩产将直接推动未来业绩[9] 产品技术路线与生产数据 - 大摩预测SMIC产能2024年2kwpm,2027年扩张至26kwpm[6] - 910B芯片2024年产量562k颗,2025年预计2,527k颗[6] - 910X芯片2026年产量702k颗,2027年达2,808k颗[6] - 910B芯片2024年收入35.58亿元,2025年预计126.36亿元[6] - 910X芯片2027年收入预计达196.56亿元[6]
出口转移正在发生吗?-Japan Economics-Is Export Diversion Underway
2025-07-19 22:5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日本经济与出口行业 - 公司:摩根士丹利三菱日联证券(Morgan Stanley MUFG Securities Co., Ltd.)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出口目的地多元化抵消北美出口下降**:6月贸易统计显示,日本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的出口额显著下降,主要因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出口额也同比持续下降 ;但对中东、非洲、欧洲等其他地区出口额呈两位数同比增长,使得尽管对北美出口额下降,总出口额同比仅下降 0.5%,表明部分日本出口商可能在分散出口目的地以应对美国关税上调预期 [2][3]。 2. **实际出口趋势与 2018 年不同**:截至目前,实际出口走势与 2018 年美国提高关税时不同。日本央行 4 - 6 月实际出口环比几近持平,考虑到 1 - 3 月可能存在的关税前提前出货,当前实际出口表现出韧性,6 月实际出口环比增长 3.2% [3][4]。 3. **关税转嫁可能逐步影响实际出口**:由于美日贸易谈判仍在进行,最终美国关税税率高度不确定,许多日本公司可能采取观望态度,担心过早提价会赶走客户。但一旦谈判结束且关税税率确定,公司可能开始调整销售价格以反映关税成本,届时对美实际出口可能逐渐受到影响。摩根士丹利日本汽车分析师预计,若对汽车加征 25% 关税维持不变,有效价格调整(含减少激励措施)约为 8%,预计销量将下降约 12% [5][8]。 4. **电池和金属制品对美出口保持增长**:出口趋势因产品类别而异,即使是同一目的地国家也是如此。在对美出口价值方面,电池、金属制品和食品类产品同比保持正增长 [9]。 其他重要内容 - 不同目的地国家的各类产品出口趋势详细数据见 Exhibit 4 - Exhibit 7,从中国的主要进口商品趋势见 Exhibit 8 [9]。 - 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的版权、传播范围、合规性、分析师薪酬等方面有详细规定和说明,包括不同地区的监管机构、传播对象、版权限制等内容 [22][25][32]。
瀚博半导体正式启动A股IPO:国内几乎所有头部GPU企业均已启动上市流程
IPO早知道· 2025-07-19 10:31
行业动态 - 几乎所有在2018年-2020年成立的头部GPU企业均已启动A股IPO [3] - 摩尔线程和沐曦的科创板IPO申请已获受理 [3] - 燧原科技、壁仞科技已签署A股上市辅导协议 [3] - 天数智芯传言或"借壳上市" [3] 公司概况 - 瀚博半导体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高端GPU芯片提供商 [4] - 公司主要为人工智能核心算力和图形渲染、内容生成提供全栈式芯片解决方案 [4] - 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IP以及两代GPU芯片 [4] - 提供图形渲染GPU、数据中心GPU和边缘GPU三大产品线 [4] 产品与技术 - 基于自主原创架构、软硬件融合开发能力和丰富设计经验研发高质量GPU产品 [5] - 两代芯片已量产并商业化落地 [5] - 产品赋能人工智能与云端图形渲染产业,助力大模型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应用 [5] 团队背景 - 核心技术人员主要来自AMD、英伟达和英特尔等知名公司 [5] - 团队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8年 [5] - 创始人兼CEO钱军拥有近30年高端芯片设计经验,曾带领AMD团队设计量产业界第一颗7nmGPU [5] - 创始人兼CTO张磊拥有25年以上高端芯片设计经验,曾担任AMD院士 [5] 融资情况 - 已获得真格基金、天狼星资本、耀途资本、快手、红点创投、五源资本、赛富投资基金、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经纬创投、阿里巴巴、人保资本、国寿科创基金、Mirae Asset、基石资本、慕华科创、招商局资本、海通开元、易方达、中创智领、联发科等知名机构投资 [5]
优迅股份IPO隐忧:毛利水平“两连降”,研发费用率不及行业均值
搜狐财经· 2025-07-18 19:49
公司概况 - 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中信证券为保荐机构 [1] - 公司成立于2003年2月,是中国首批专业从事光通信前端高速收发芯片的设计公司,现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参与制定数十项国家及行业标准 [3] - 公司在光通信电芯片设计领域形成完备核心技术体系,实现155Mbps至100Gbps速率产品批量出货,10Gbps及以下速率产品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球第二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39亿元、3.13亿元(同比下滑7.65%)、4.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39.84万元、7208.35万元(同比下滑8.02%)、7786.64万元 [9] - 主营业务毛利率连续两年下滑,从2022年55.26%降至2024年46.75%,主要受原材料涨价(晶圆采购单价三年上涨40.19%)和产品售价下降(收发合一芯片单价从2.66元/颗降至2.49元/颗)双重挤压 [13][15][1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骤降93.24%至391.3万元,占净利润比例从80.34%降至5.03%,存货账面价值达1.75亿元占流动资产32.55% [17][19][20]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累计2.16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1.14%、21.09%、19.10%,低于行业平均值31.65%、31.45%、21.74% [7][8] - 公司解释研发费用率差异主要因裕太微异常值影响,剔除后行业均值为19.38%-22.93%,但Macom、盛科通信等同行仍显著高于公司 [8][9] 产品与市场 - 2023年核心产品销量下滑:收发合一芯片8266.58万颗(-3.04%)、限幅放大器477.43万颗(-16.87%)、激光驱动器116.73万颗(-53.37%) [11] - 2024年跨阻放大器芯片销量增长133.17%,收发合一芯片增长27.88%,受益于运营商"千兆+FTTR"升级需求 [12] - 25G以上速率芯片国产化率极低,公司正布局50G PON收发芯片、车载光通信芯片等高附加值产品 [6] 股权结构 - 创始人柯炳粦直接持股10.92%并通过科迅发展间接持股4.59%,其子柯腾隆通过员工持股平台控制11.63%,合计控制27.13%股权 [22] - IPO后实际控制人表决权比例将稀释至20.35%,存在控制权变动风险 [24]
Taiwan Semi Stock Rises 2.1% After Key Trading Signal
Benzinga· 2025-07-18 19:32
台积电(TSM)资金流入信号分析 - 台积电今日出现"Power Inflow"信号 表明机构资金流入 该信号通常被视为看涨指标[3][4] - 信号触发时间为7月17日上午10:11 股价为24305美元[4] - 该信号出现在开盘后两小时内 通常预示当日剩余时间的整体走势[6] 订单流分析技术 - 订单流分析通过研究零售和机构订单量 分析买卖订单的流向、规模和时间等特征[5] - 该技术帮助交易者解读市场状况 识别交易机会 提升交易表现[7] - Power Inflow信号被活跃交易者解读为看涨信号[5] 股价表现 - 信号触发后 台积电股价最高触及24827美元 较信号触发价上涨21%[9] - 收盘价报24511美元 较信号触发价上涨09%[9] - 实时期权交易数据可通过Benzinga Pro平台获取[7]
Is SPDR S&P Semiconductor ETF (XSD) a Strong ETF Right Now?
ZACKS· 2025-07-18 19:21
SPDR S&P Semiconductor ETF (XSD)概况 - 该ETF于2006年1月31日推出 提供对科技ETF类别的广泛覆盖 [1] - 管理资产规模达13.2亿美元 是科技ETF中规模较大的产品 [5] - 追踪标普半导体精选行业指数 采用修正等权重方法 [5][6] 智能贝塔ETF特点 - 区别于传统市值加权策略 通过特定基本面特征筛选股票以追求超额收益 [3] - 策略包括等权重 基本面加权 波动率/动量加权等多种形式 [4] - 适合希望通过选股战胜市场的投资者 [3] 成本结构 - 年运营费用率为0.35% 属于行业最低水平 [7] - 12个月追踪股息收益率为0.28% [7] 投资组合构成 - 99.7%资产配置于信息技术板块 [8] - 前三大持仓为Credo Technology(3.69%) Rigetti Computing(未披露比例) Microchip Technology(未披露比例) [9] - 前十大持仓合计占比31.8% [9] 市场表现 - 2025年至今收益率8.43% 过去一年收益率4.27%(截至2025年7月18日) [11] - 52周价格区间160.63-270.08美元 [11] - 三年期贝塔系数1.53 年化波动率37.75% 属于高风险品种 [11] 同业比较 - iShares Semiconductor ETF(SOXX)管理资产139亿美元 费率0.35% [13] - VanEck Semiconductor ETF(SMH)管理资产279.1亿美元 费率0.35% [13]
Which Will Come First: Palantir Technologies Hitting $1 Trillion or Nvidia Reaching $5 Trillion?
The Motley Fool· 2025-07-18 18:00
公司表现与市场地位 - Nvidia和Palantir Technologies是近年来科技投资者最青睐的两只股票 自2023年以来 两家公司股价涨幅均超过1000% 其中Palantir涨幅超过2000% [1] - Nvidia目前市值达到4.2万亿美元 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Palantir市值约为3600亿美元 仅为Nvidia的一小部分 [2] - Palantir在过去一年股价飙升约430% [7] Nvidia增长潜力分析 - Nvidia要达到5万亿美元市值 需在当前基础上再上涨19% 考虑到其在AI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和持续高需求 这一目标具有现实可能性 [4] - Nvidia远期市盈率为38倍 利润率超过50% 在AI驱动增长前景下 市值达到5万亿美元的可能性较大 [5] - 如果市场保持强劲且经济状况良好 Nvidia可能在明年年底前突破5万亿美元市值 若AI热潮进一步升温 可能更早达成这一目标 [6] Palantir增长潜力分析 - Palantir要达到1万亿美元市值 需在当前基础上增长近三倍 该公司在AI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为客户提供数据分析平台 [7] - Palantir通过"训练营"方式获取新客户 预计今年营收将达到39亿美元 同比增长36% [8] - Palantir远期市盈率高达260倍 投资者更关注其增长机会而非传统估值指标 [9] - 作为全球政府机构的合作伙伴 Palantir可能受益于国防开支增加 特别是美国盟友可能提高国防预算 [10] 两家公司比较 - Nvidia更有可能先达到5万亿美元市值 Palantir的估值过于依赖散户投资者的投机和炒作 [11] - Palantir股价更容易受到大幅抛售影响 今年4月曾因特朗普关税政策跌至80美元以下 市值回落至约1800亿美元 [12] - Nvidia是更全面的投资选择 基本面稳固 在AI芯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估值虽高但比Palantir更具合理性 [13]
推动RISC-V芯片设计革命,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EDA分论坛干货满满
观察者网· 2025-07-18 17:09
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概况 - 峰会于2025年7月16至19日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办,设置1场主论坛、9场垂直领域分论坛、5场研习会、11项同期活动及4500平方米展览区,吸引数百家企业、研究机构和开源社区参与[1] - EDA分论坛汇聚西门子EDA、芯来科技、晶心科技、思尔芯、新思科技等企业技术专家,聚焦RISC-V系统设计调试、仿真优化与验证等创新探索[1] 西门子EDA的RISC-V调试解决方案 - 推出Tessent UltraSight-V调试系统,针对2.5D/3D芯片集成和海森BUG等复杂场景,通过硬件IP模块(处理器分析模块+增强型追踪编码器)实现端到端调试[4] - 支持USB/JTAG/AXI多接口,兼容GDB/VS Code开发环境,具备三大特性:1)DMA技术提升调试速度 2)周期精确指令追踪 3)多芯片系统级调试能力[4] - 方案集成UVM验证环境,可降低30-50%调试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20%以上[4] 芯来科技的仿真优化技术 - 发布基于SystemC的Near Cycle Model建模技术,解决QEMU/Gem5等工具精度不足问题,通过集成Cycle信息使软件性能评估误差率降至<2%[7] - 采用Profiling技术优化热点函数,案例显示AES加解密程序CPU占用率下降40%,支持与第三方虚拟平台无缝集成[7][8] - 公司作为国内RISC-V IP龙头,2018年成立以来市场份额持续领先[7] 晶心科技的指令开发工具链 - 推出ACE框架实现RISC-V指令快速开发:仅需2个设计文件即可生成硬件RTL代码,通过COPILOT工具自动生成Verilog和软件代码[11] - AndesCycle仿真器提供流水线可视化分析,实测ByteDance视频编解码指令提速4.5%,深度学习sigmoid函数加速39%[12] - 方案支持早期性能验证,可减少50%指令开发周期[11][12]
天门籍企业家携“芯”归乡
搜狐财经· 2025-07-18 09:10
公司发展历程 - 天门籍企业家程胜鹏从体制内辞职下海,2013年在广东成立中山市立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国内最早实现CSP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之一,与三星、晶元光电等巨头合作 [3] - 2019年公司被上市公司木林森全资收购后,程胜鹏2021年再创业成立广东中思微光电,攻克倒装MiniLED电极扩展技术并获中国LED首创奖 [3] - 2023年程胜鹏在天门投资5亿元建设湖北中思微光电有限公司,将10余年积累的30多项专利技术平移至新公司 [5] 技术优势与产能 - 湖北中思微主导建设的覆膜式CSP工艺生产线产品一致性达行业领先水平,2024年底投产后CSP芯片级封装月产能达2亿颗,MiniLED柔性灯带月产能200万米 [5] - 公司计划建成200条全自动生产线,未来芯片封装年产能达500亿颗,产值10亿元,目标成为全球最大微型LED芯片级封装基地 [6] 区域产业协同 - 湖北正打造"光芯屏端网"世界级产业集群,半导体封装是产业链关键环节,天门地处武汉"1小时经济圈",电子产业供应链配套完善 [4][5] - 公司与京东方、创维等头部企业合作迅速落地,首批"天门造"MiniLED封装芯片已发往广东和浙江 [5][6] 政府支持与效率 - 天门市政府提供"店小二"式服务,从签约到首条生产线投产仅用90天,包括专班对接、职院组建产教融合团队、提前完成车间水电接入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