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
搜索文档
巴菲特最新持仓披露
搜狐财经· 2025-08-15 10:54
据第一财经报道,目前尚不清楚,是巴菲特本人,还是投资组合经理托德·康博斯(Todd Combs)、特 德·韦施勒(Ted Weschler),或接班人候选格雷格·阿贝尔(Greg Abel)主导了这些交易。但市场普遍 将伯克希尔的买入视作对相关公司的认可。 来源:智通财经 北京时间周五清晨,"股神"巴菲特领导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布二季度节点13F表。 13F报告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二季度减持苹果、美国银行、DaVita、特许通讯。 新进(建仓做多)联合健康、纽柯钢铁、地产股Lennar A类股+霍顿房屋(DHI)、户外广告公司Lamar Advertising Company。增持Pool、Heico、Lennar B类股、达美乐披萨、饮料公司Constellation Brands (STZ,星座品牌)。清仓电信运营商T-Mobile。 具体来看,二季度,伯克希尔出售了2000万股苹果股票,将持股降至2.8亿股。尽管持仓减少,苹果依 然是伯克希尔投资组合中规模最大的单一股票。同期,伯克希尔也减持了另一主要持仓美国银行的股 份。 该公司今年二季度新建仓位,买入联合健康集团(UnitedHealth Group) ...
建仓联合健康,减持苹果!伯克希尔时隔14年重返医疗保险板块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5 08:49
伯克希尔哈撒韦二季度持仓变动 - 公司二季度新建仓位买入联合健康集团504万股股票 按6月底市值约15 7亿美元 这是公司自2010年退出后时隔14年再次进入医疗保险板块 [1] - 受消息推动 联合健康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一度上涨超10% 该股今年以来累计下跌近50% 此前因医疗成本攀升 司法部调查 网络攻击及前高管枪击身亡等事件承压 [1] - 公司曾在2006至2009年间持有联合健康股票 最高持股约118万股 但在当时医疗保险板块普遍承压背景下选择退出 [1] 主要减持操作 - 公司二季度出售2000万股苹果股票 持股降至2 8亿股 苹果仍是投资组合中规模最大的单一股票 [1] - 同期减持另一主要持仓美国银行的股份 [1] - 4月至6月间卖出股票总额比买入多出约30亿美元 已连续第11个季度净卖出美股 [2] 新建及增持仓位 - 新建对住宅建筑商DRHorton的持仓 并大幅增持Lennar [2] - 新进安全产品供应商Allegion 户外广告商LamarAdvertising及钢铁制造商Nucor等 相关股票在盘后交易中均有上涨 [2] 现金储备及管理层动态 - 截至6月底公司持有现金及等价物规模达3441亿美元 [2] - 交易主导者尚不明确 可能是巴菲特本人或投资组合经理托德·康博斯 特德·韦施勒 或接班人候选格雷格·阿贝尔 [2] - 巴菲特将于8月30日迎来95岁生日 预计在阿贝尔2026年1月1日接任CEO后继续担任董事长 [2]
伯克希尔二季度减持苹果、美国银行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08:00
伯克希尔第二季度持仓变动 - 伯克希尔在第二季度减持2000万股苹果股票 但苹果仍是其最大重仓股 [1] - 公司减持超过2600万股美国银行股票 [1] - 伯克希尔清仓T-Mobile股票 [1] 新进持仓情况 - 新进医疗保险巨头联合健康 买入约504万股 期末市值近16亿美元 [1] - 新进美国最大钢铁生产商纽柯钢铁 市值超8亿美元 [1] - 新进住宅开发商Lennar 市值近8亿美元 [1] 十大重仓股调整 - 雪佛龙是十大重仓股中唯一被增持个股 增持345万股 [1]
121种药通过初审 国家医保局将首次制定商保创新药目录
央视新闻· 2025-08-13 14:09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 - 2025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启动 首次增设商保创新药目录 [1] - 国家医保局公示通过初审的药品信息 商保创新药目录申报141个药品通用名 121个通过形式审查 其中包含5款细胞疗法高值创新药 [2] - 形式审查是目录调整第一步 仅代表具备参与后续流程资格 不意味着已纳入目录 [2] 医疗保障体系现状 - 2024年基本医保参保13.26亿人 参保率95% 基金总支出2.97万亿元 [3] - 基本医保人均筹资仅1070元 其中约2/3来自财政补助 需坚持"保基本"定位 [5] - 部分高价值创新药因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能力暂无法纳入 [5] 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 2024年商业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9773亿元 同比增长8.2% 规模接近居民医保筹资总水平 [7] - 商业健康险资金使用率较城乡居民基本医保(>95%)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7] - 商业保险市场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5] 商保创新药目录意义 - 发挥基本医保在数据/专家/管理/政策等方面优势 为商业健康保险提供公共服务 [9] - 整合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资金 形成保障合力 为创新药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9] - 做好两目录衔接 为商保创新药目录药品提供稳定出口 提高药品可及性 [9]
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
人民日报· 2025-08-11 08:46
医疗信息化建设 - 湖北省建立三级数据互通架构 实现CT影像结果跨机构调阅 患者无需携带实体胶片 [1] - 江苏省东台市通过县域医共体无人机配送系统 实现药品配送和检验标本运输 缓解基层资源不足问题 [1] 分级诊疗体系推进 - 全国已设置13个专业类别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支持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2] - 截至2024年底 2188个县(市、区)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实现"基层检查 上级诊断 结果互认" [2] 医保制度改革 - 2024年31个省份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生育保险报销后部分案例自费金额低于100元 [3] - 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80%和70%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累计减少垫资5900亿元 [3] - 2024版国家医保目录药品总数3159种 覆盖肿瘤 慢性病 罕见病等领域 [3] 公共卫生体系强化 - 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扩大至254个地市 1041所哨点医院开展呼吸道传染病监测 [4]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99元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8年17.06%提升至2024年31.87% [4]
医保、商保协同发力 破解创新药“支付难”瓶颈
金融时报· 2025-08-08 16:01
7月1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 《若干措施》)发布。其中提出的"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备受关注。 在当日国家医保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表示:"基本医保和商 业健康保险都是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干措施》提出了加强对创新药研发支 持,支持创新药进入医保药品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鼓励创新药临床应用,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 力,以及强化组织保障等5方面16条具体举措。未来一段时间,将为支持我国创新药的高质量发展提供 积极助力。" 《若干措施》提出,适应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需要,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重点纳 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和医 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 商保重要性日益凸显 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医保体系已覆盖超过13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2024年,医保基金支出达 2.97万亿元,为医疗体系运行和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自2018年以来,149种创新药(主要为1 类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占新增药品数量的17%。 ...
广东医保明年起普通门诊按人头付费
广州日报· 2025-08-07 16:08
探索开展"门特"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 《通知》指出,探索开展门诊特定病种支付方式改革,有条件的地区可在省医保局制定的门诊特定病种 范围内,选取部分病种开展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 定点医疗机构要按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病案管理和医保结算清单质控管理,建立参保患者门诊特定病种 病历档案,为参保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药服务。各市医疗保障部门要建立门诊特定病种用药管理机制, 规范门诊特定病种诊疗行为,严格执行"双通道"管理政策,加强门诊特定病种外配处方管理,认真落实 药品全程追溯扫码、资料留存备查、价格管理等要求,严厉打击串换药品、倒卖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通知》要求完善村卫生站门诊服务。支持已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的村卫生站作为普通门诊选点,合理分 配村卫生站和乡镇卫生院的按人头付费标准,支持村卫生站的健康发展。鼓励村卫生站开展高血压、糖 尿病等基层参保群众需求较多的门诊特定病种服务,鼓励村卫生站工作人员积极加入家庭医生团队,促 进分级诊疗。 6日,《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建立健全门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通知》(下称《通知》)挂网公布。 《通知》自2026年1月1日起实施,全省实施完善普通门诊按人头付费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开展门诊特 ...
9月1日起 四川职工生育津贴直接发给本人
四川日报· 2025-08-06 11:22
政策调整 - 省医保局决定调整全省职工生育津贴申领和发放方式 从9月1日起实施[1] - 申请方式由参保单位申请调整为职工或其委托人申请[1] - 支付方式由医保经办机构支付给用人单位调整为直接发放至职工本人[1] 政策背景 - 生育津贴是对职业妇女因生育休产假离开工作岗位期间工资收入的替代[1] - 计发标准为女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 - 调整目的是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并优化生育津贴申领流程[1] 现行政策 - 目前全省灵活就业人员和领取失业金期间人员生育津贴由医保经办机构直接支付给个人[1] - 单位职工生育津贴由医保经办机构支付给用人单位[1] 配套措施 - 省医保局要求各地医保部门畅通生育津贴申领查询渠道[1] - 需为参保职工和单位提供职工生育津贴申领情况查询服务[1]
Clover Health Investments(CLOV)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6 06: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医疗保险优势会员数同比增长32%至106,000名以上[20] - 保险收入同比增长34%至4.7亿美元[21] - 上半年调整后EBITDA为4300万美元 调整后净收入为4200万美元[19] - 保险BER(医疗成本率)为88.4% 较2024年的76.1%有所上升[24] - 现金及等价物为3.89亿美元[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97%会员选择PPO广网络计划[18] - COPD临床白皮书显示使用Clover Assistant的提供者关联住院率降低15% 再入院率降低18%[9] - 补充福利和Part D利用率出现上升趋势[2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专注于医疗保险优势市场 不参与独立医疗补助计划或ACA交易所[10] - 双资格会员不受医疗补助重新确定等动态影响[1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025年战略重点为盈利后恢复增长并保持盈利[6] - 2026年将升级为四星支付年 预计带来财务顺风[14] - 竞争对手在PPO广网络产品上收缩 公司认为这是自身优势领域[51] - 推出Counterpart Health计划 将Clover Assistant技术提供给其他风险承担实体[1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预计2026年Part D压力可能缓解[12] - 密切关注Part D IRA改革首年实施的影响[11] - 新推出的健康科技生态系统计划与公司互操作性框架高度契合[13] - 预计2026年新会员将成熟为回报更高的续约会员[31] 其他重要信息 - 索赔应付天数从37天降至32天 显示索赔积压正常化[25] - 更新2025年指引:会员数104-108万 保险收入18-18.75亿美元 调整后SG&A占比降至18-19%[27]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MCR上升原因及下半年趋势 - 主要与Part D和牙科补充福利相关 已采取措施监控[36] - Part D压力可能在2026年缓解[37] 问题: SG&A效率提升驱动因素 - 主要来自成本效率 通过合作伙伴合同重新谈判实现[42] 问题: COPD白皮书的市场反响 - 计划持续发布类似临床效果研究 证明技术价值[43] 问题: 成本上升是否集中在特定会员群体 - 新老会员群体均受影响 Part D和补充福利无显著差异[48] 问题: 2026年AEP竞争格局 - 竞争对手在PPO广网络领域收缩 公司技术优势凸显[51] - 四星支付年将提供额外财务支持[54]
4年200亿人次报销,未来五年全民医保如何升级
第一财经· 2025-08-04 14:26
医保制度发展概况 - "十四五"期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四年累计近200亿人次享受医保报销,2024年报销人次为2020年的1.6倍 [3][5] - 2024年全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3.27亿人,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率超99%,职工和居民住院费用目录内支付比例分别稳定在80%和70% [5] -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建成,医保帮扶政策累计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6.73亿人次,减轻费用负担超6500亿元 [5] 医保服务与覆盖提升 - 截至2025年6月,全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达110万家,跨省联网定点机构64.4万家,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减少群众垫资5900亿元 [6] -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是短板,约2亿城镇就业人员未参加职工医保,部分地区已探索分类参保路径(如河北按就业稳定性分级引导参保,苏州取消户籍限制) [6][7] -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覆盖1.9亿人,拉动社会资本投入超500亿元,服务机构达8800家,护理人员30万人,较"十四五"初期增长超50% [5][13] 医保支付与药品改革 - "十四五"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2.13万亿元,年均增速9.1%,2024年支出2.98万亿元,患者个人负担同比下降5% [8][11] - 动态调整医保目录累计新增835种药品("十四五"新增402种),2024年谈判药品报销2.8亿人次,创新药支出年均增速达40% [8][11] - 集采覆盖435种药品和7大类高值耗材,医药总费用增速回落至个位数(2024年职工/居民医保费用分别增长3.6%和3.7%) [8][9] 医保经济功能与创新支持 - 医保战略购买推动医药产业升级,2024年创新药支出为2020年的3.9倍,新技术立项指南新增100余项(如脑机接口在湖北、浙江落地) [11][12] - 医保职能从基础保障扩展至"三医联动",支持医疗产业和医药创新,长期护理保险成为银发经济新增长点 [11][12][13] - 全国统一长护险制度有望年内推出,将进一步稳定养老服务业资金预期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