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大众口腔港股上市首日涨3.5% 募2.2亿港元去年业绩降
中国经济网· 2025-07-09 16:25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9日讯武汉大众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口腔",02651.HK)今日在港交 所上市。截至收盘,该股收报20.70港元,涨幅3.50%。 最终发售价及配发公告显示,大众口腔发售股份数目10,861,800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的的发售股份数 目(经重新分配后调整)1,949,500股H股,国际发售的发售股份数目(经重新分配后调整)8,912,300股H股。 | 發售股份及股本 | | | --- | --- | | 發售股份數目 | 10,861,800 | | 香港公開發售的發售股份數目(經重新分配後調整) | 1,949,500 | | 國際發售的發售股份數目(經重新分配後調整) | 8,912,300 | | 上市後已發行的股份數目 | 49.379.042 | 大众口腔的独家保荐人、独家整体协调人、独家全球协调人、独家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为海通 国际,联席牵头经办人为利弗莫尔证券。 大众口腔的最终发售价为20.0港元,所得款项总额为217.24百万港元,扣除基于最终发售价的估计应付 上市开支39.07百万港元后,所得款项净额178.17百万港元。 | 價格資料 | | ...
这些手术术式被国家卫健委叫停,此前已在多家大医院开展
第一财经· 2025-07-09 14:44
阿尔茨海默病和2型糖尿病手术治疗禁令 - 国家卫健委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1] - 国家卫健委禁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 [1] - 这两类手术属于适应证拓宽范畴,尚无权威指南推荐或高等级医学证据支持 [1] 空肠回肠吻合术现状 - 该手术目前主要用于肠道梗阻、肿瘤切除后重建或先天畸形修复 [3]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未收录该手术作为代谢手术方式 [3] -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不多,局限于个别研究团队且学术影响力有限 [3] - 部分医疗机构已进行临床推广,如合肥某民营医院宣称术后可降低体重10kg左右 [3] 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发展 - LVA长期以来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淋巴水肿 [5] - 2015年研究发现大脑内存在免疫系统的淋巴管道,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提供新视角 [5] - LVA已在全国数十家医疗机构开展临床研究,包括知名医院 [5] - 近三个月国内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注册的LVA临床试验有近10项 [7] 临床研究现状 - LVA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临床应用仍面临多重挑战,包括手术设计、术后管理等 [6] - 谢庆平2018年首次将LVA引入阿尔茨海默病治疗,2024年开展浙江省首例手术 [6] -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24年为86岁患者开展LVA手术,通过伦理审查和多中心临床研究 [7] 监管措施 - 国家卫健委要求立即停止两类手术的临床应用并加强监管 [8] - 将指导有条件医疗机构科学、规范开展相关临床研究 [2] - 对LVA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进行安全性、有效性评估,认为尚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 [9]
塞力医疗录得7天5板
搜狐财经· 2025-07-09 12:13
股价表现 - 塞力医疗在7个交易日内录得5个涨停,累计涨幅为61 88% [1] - 累计换手率为195 11%,今日换手率达30 55% [1] - 最新A股总市值为44 53亿元 [1] 交易数据 - 今日成交量为5835 93万股,成交金额为13 23亿元 [1] - 因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日换手率达20%上榜龙虎榜4次 [1] - 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净买入8314 44万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2 05亿元 [1] 财务数据 - 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 87亿元,同比下降40 75% [1] - 一季度净利润为-0 14亿元,同比下降553 66% [1] 近期资金流向 - 2025 07 08主力资金净流出16099 60万元,当日跌幅5 95% [1] - 2025 07 07主力资金净流出6435 20万元,当日涨幅6 88% [1] - 2025 07 01主力资金净流入17690 23万元,当日涨停 [1]
新里程董事长林杨林被留置,3万张床的“医药保一体”巨轮驶向何方?
第一财经· 2025-07-09 11:38
公司核心事件 - 新里程健康科技集团CEO林杨林被太原市小店区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并立案调查 公司公告称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 [1] - 消息公布后股价波动较小 7月7日收跌3 65%报2 09元 7月8日回弹2 39%报2 14元 [1] - 投资者担忧林杨林被查可能影响2022年筹划的定增事项及后续优质医院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计划 [1] 公司历史与战略 - 林杨林2016年进入新里程 担任五年CEO和四年董事长 主导公司通过收购扩张的战略 [2] - 公司核心战略为打造"医药保一体"的健康集团 医疗能力被视为产业场景入口和护城河 [8][12] - 目前拥有超过40家二甲以上医院 医疗和康养总床位数达30000张 计划未来扩张至40000-50000张 [9][12] 业务发展与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8亿元同比减少2 95% 净利润1 15亿元同比增长296 13% 医疗服务业务占比近8成 [1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 96亿元同比下降16 49% 净利润2565 19万元同比下降9 35% 受医保控费与集采影响 [11] - 2024年完成重庆新里程医疗100%股权收购和东营老年医院60%股权收购以扩大医疗服务规模 [11] 重要收购与布局 - 2019年12月取得山西晋煤集团医疗健康有限责任公司70%股权 控制晋煤集团总医院 [6] - 2021年参与焦煤集团旗下三家医院改制 由北京新里程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60% [7] - 2023年分三次认购爱心人寿保险 布局商保领域 目标打造中国版联合健康或凯撒医疗 [14][15] 行业背景与竞争 - 2015年国企医院改制浪潮中 公司采取理性收购策略 注重投资价格合理性和市场规律 [13] - 林杨林认为当医疗集团床位规模达到两三万张后 同质化竞争减少 每家集团将形成独特战略 [10] - 公司通过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内生型三级诊疗模式提升医院效益 强调精细化成本控制 [14] 公司未来规划 - 泗阳医院东院区已开放300张床位 崇州二医院新院区和兰考医养结合中心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 [12] - 计划重点扩张省会城市床位 通过新建大楼或投资新医院标的实现规模增长 [9] - 推动医疗资源与爱心人寿深度融合 探索"医+保"商业模式创新 [15]
国家发改委:加快实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快讯· 2025-07-09 11:34
国家医疗资源建设进展 - "十四五"时期支持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全面覆盖中西部等优质医疗资源薄弱省份 [1] - 推动707家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能力 [1] 医疗资源分级诊疗目标 - 加快实现大病不出省 一般病在市县解决 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1]
今天,港交所5个IPO敲钟了
投资界· 2025-07-09 11:31
港股IPO盛况 - 2024年7月9日港交所5家企业集体上市,包括蓝思科技、极智嘉、峰岹科技、讯众通信、大众口腔 [1] - 蓝思科技开盘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引入10名基石投资者 [1] - 极智嘉市值220亿港元,创港股机器人IPO规模之最 [1] - 峰岹科技、讯众通信、大众口腔开盘大涨 [1] 蓝思科技 - 公司掌门人周群飞曾于2015年带领公司在创业板上市,最新市值超1100亿元 [3] - 苹果为最大客户,2024年赴港IPO从递交招股书到上市仅用100天 [3] 极智嘉 - 创始人郑勇为清华及德国亚琛工大硕士,2015年创办公司专注仓储机器人 [3] - 截至2024年底服务全球806家终端客户,累计交付AMR设备56000台 [4] - 完成十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平投资、高榕创投、英特尔资本等 [4] 其他上市企业 - 峰岹科技为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公司,2022年已登陆科创板 [4] - 讯众通信为云通信公司,大众口腔为华中最大民营口腔医疗商 [4] 港股IPO数据 - 2024年上半年港股主板IPO超40家,募资1067亿港元同比上升688.56% [8] - 宁德时代以1.3万亿市值创全球最大IPO,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募资均超百亿 [8] - 港交所CEO透露2025年初筹备IPO超100宗,财政司司长称已收到约200宗申请 [8] 赴港上市趋势 - "A+H"模式受青睐,立讯精密拟在港上市,市值超2500亿 [9] - 消费板块火热,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带动布鲁可、沪上阿姨等公司登陆 [9] - 半导体企业密集赴港,兆易创新、豪威集团已公告,纳芯微等递交申请 [9] 基石投资变化 - 上半年港股42家上市公司中36家出现基石投资人,金额占比43.7% [15] - 高瓴、红杉中国等头部机构活跃,宁德时代等基石投资者浮动盈利超62亿 [15] - 港股成为海外资金参与中国公司的主要渠道,窗口期或仅一年半 [16]
大众口腔港股IPO:市值11亿港元 武汉再增加一家香港上市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7-09 11:14
上市概况 - 大众口腔于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2651,发行价20港元,发行1086万股,募资总额2.17亿港元,净募资1.78亿港元(扣除3907万港元上市费用)[2] - 上市首日开盘价24港元,较发行价上涨20%,市值达11亿港元,盘中涨幅维持在10%以上[2] - 公司成为武汉又一家香港上市企业[2] 业务规模与扩张 - 公司为华中地区民营口腔医疗服务商,采用直营连锁模式,运营机构从2022年77家增至2024年92家(含4家医院、80家门诊部、8家诊所),覆盖湖北、湖南8个城市[3] - 业务分为综合牙科诊疗(2024年收入2.17亿元,占比53.4%)、口腔种植(1.16亿元,28.4%)、口腔正畸(7412万元,18.2%)三大类[5][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09亿元、4.42亿元、4.07亿元,毛利1.48亿元、1.68亿元、1.52亿元,期内利润5645万元、6704万元、6250万元[4]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别为5938万元、7042万元、6835万元[7] - 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为9505万元,较年初减少1.32亿元,主要因融资活动现金流出2.13亿元[8] 股权结构 - 实控人姚雪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83.73%股权(中山医疗投资81.32%+个人持股1.24%+沈洪敏1.17%)[12][13] - IPO后股权稀释:中山医疗投资降至63.44%,姚雪直接持股0.96%,公众持股22%[15] 管理层 - 执行董事包括姚雪、沈洪敏、郭家平、刘红婵,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疏义杰、黄素珍、王陶沙[9][10]
三博脑科(301293) - 301293三博脑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9
2025-07-09 09:12
脑机接口成果 - 6月14日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辅助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试验在我国完成,帮助偏瘫患者实现运动功能修复,由南开大学段峰教授团队牵头,联合公司下属福建三博等完成试验,展示我国脑机接口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2][3] - 介入式脑机接口无需开颅,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但采集颅内脑电信号低于侵入式 [3] - 医保局将部分脑机接口项目纳入立项指南,短期对公司营收影响不大,长期若进入临床治疗范围有望带来收入贡献 [14] - 脑机接口应用端处于初步实验验证阶段,成熟应用是神经调控治疗老年帕金森和癫痫,探索应用包括植物人促醒、偏瘫肢体恢复等,距成熟应用还有验证过程 [15] 新院区建设 - 北京三博注册床位256张几近饱和,新院区规划床位480张,预计2026年一季度完成搬迁和运营 [4] - 昆明三博新院区2025年5月完成搬迁并运营,医疗环境和设备升级,新增心脏学科 [4][9] - 西安三博新院区正在办理消防验收,完成后申领证照开业 [4] - 湖南三博新院区处于施工建设阶段,完工验收后择机开业 [4] 董事长调查及公司运营 - 董事长调查为个人原因与公司无关,未收到调查结果,公司将及时披露,日常经营由总经理主持,运营稳健 [6] 战略规划与并购 - 战略规划是推进全国连锁化经营,建设10余家集团控股医院,扩大医疗服务半径,依托人才和科研平台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6] - 并购方式包括现金收购、成立产业并购基金等,关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考虑神经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正积极筹划推进 [6] 人才培养体系 - 外埠医院医疗技术人员分基本技术人员(当地招聘送北京培训)、高端技术人才(当地招聘给予股权激励并安排北京培训)、北京成熟专家(派驻当地并给予激励政策) [5] - 北京三博是人才培养输出基地和疑难重症诊疗中心 [7] 医保报销比例 - 2025年第一季度,北京三博医保收入占比约30%,外地医院多数比北京高,三家综合医院重庆三博长安、重庆三博江陵、成都三博医保收入占比分别约66%、63%、43%,四家神经专科医院昆明三博、福建三博、河南三博、洛阳三博医保收入占比分别约53%、20%、35%、34% [8] 新建院区爬坡期 - 福建三博获取医保资质后约3年达盈亏平衡 [9] - 河南三博开业首年亏损,近两年大幅减亏,预计经营状况进一步改善 [9] - 昆明三博新院区2025年5月运营,有望改善经营困局 [9] 股权激励 - 2024年4月审议通过回购股份议案,2025年4月实施完毕,未来将在适宜时机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11] 业务相关情况 - 老龄化带来医疗服务需求提升,公司业务增量份额需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和运营路线等因素 [10] - 手术患者群体涵盖出生数天婴儿到九十岁高龄人士 [11] - 患者来源包括良好口碑吸引、学术会议和合作扩大网络、引进本地专家、品牌宣传增强知名度等 [11][12] ESG践行 - 下属院区对贫困患者减免费用,到偏远地区义诊,支持当地医院学科建设 [13] - 2025年5月洛阳三博联合街道成立脑健康主题社区,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13] DRG影响 - DRG单病种付费对各院区影响不一,三级神经专科医院收治疑难重症脑外科手术患者,对收入和业绩影响较小,综合医院部分学科住院治疗DRG付费降低,医院将加强临床路径管理 [14] 集团对新院区赋能 - 集团从人才、技术、学科建设等全方位赋能新院区,参与战略规划等,将财务管理等纳入集团化统一管控 [16]
国家卫健委叫停LVA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快讯· 2025-07-09 09:06
医疗技术监管 - 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1] - 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禁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 [1] - 个别医疗机构开展"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1] - 专家评估认为该技术处于临床研究早期探索阶段,适应证及禁忌证尚不明确 [1] - 该技术安全性、有效性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撑 [1]
省级医院入局,佛山医疗牌子更响了,也要做好“接班”准备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23:37
佛山公立医疗机构引入外部医疗资源的现状 - 佛山公立医疗机构正积极通过与高校、更高级医院合作,以共建附属医院、挂牌、托管等模式引入优质医疗资源 [1] - 佛山12所公立三甲医院均曾经或正是广深高校的直属附属或非直属附属医院,1家医院与全国百强医院达成托管协议 [2] - 近1年内,佛山4家市属三甲医院中有3家成为广深高校的直属附属或非直属附属医院 [2] - 2024年广东医科大学与佛山市妇幼共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妇女儿童医院 [2] - 2025年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为广东药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南方科技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 [2] 合作模式与品牌效应 - 医院与高校合作常见三种模式:直属附属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 [4] - 直属附属医院的人事、财务、资产均由高校管理,品牌效应最显著 [4] - 非直属附属医院人财物不归高校,医校双方维持普通合作关系 [4] - 教学医院/实习医院主要作为临床教学和实习基地,关系更为松散 [4] 合作成效 - 南海区人民医院挂牌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实现"零"突破,近三年吸引地方级以上人才13名,包括国家级领军人才2人,引进培养博士及博士后45人 [5] - 三水区人民医院合作后开展多项高难手术,包括国内首例国产单臂单孔机器人乳腺癌远程手术等 [6] - 2025年第一季度三水区人民医院进行四级手术440例,同比增加51例,增幅13.11% [6] - 三水区政府投资约22亿元建设规划床位999张的新城医院,2025年3月正式开诊并交由三水区人民医院管理 [6] 合作中的挑战与隐忧 - 合作期限结束后,基层医院如何承接习惯了高水平服务的患者成为问题 [1][7] - 高地医疗资源进驻可能挤占地方医疗机构尤其是镇级医院生存空间 [7] - 不同主体在文化、利益方面可能存在冲突,导致"同床异梦" [8] - 北滘医院与南方医科大学合作案例显示,编制体制及财政补助问题可能导致合作失败 [8] 合作可持续性建议 - 合作中处于"低位"的医院应从第一天开始就抱有"接班"的打算和推动实现的做法 [9] - 应对利益划分、权责归属等进行明确划分,推动合作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8] - 需要切实部署并落实提升基层诊疗能力的措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