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基石投资

搜索文档
理财资金抢滩港股IPO!工银理财、中邮理财基石投资收益超30%,传统固收策略面临重大转型
金融界· 2025-08-22 09:49
核心观点 - 理财资金正以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进军港股市场 反映资管行业在低利率环境下的战略转型 银行理财公司通过港股IPO基石投资等权益类投资拓展收益来源 [1][2][3] 理财公司港股投资布局 - 银行理财公司参与港股IPO步伐明显提速 工银理财和中邮理财作为基石投资者分别获配三花智控2000万美元投资份额 该股上市后股价较发行价累计上涨超过30% [2] - 中邮理财在港股基石投资领域表现活跃 去年9月参与美的集团港股IPO 今年相继参与宁德时代和三花智控等项目 [2] - 工银理财在成功投资三花智控后 进一步参与国内椰子水企业IFBH港股IPO 获得约400万美元的"基石+锚定"投资份额 [2] - 理财公司投资重点聚焦新能源、科技、新消费等新兴领域 港股市场汇聚超过60%的中国新经济龙头企业 [2] - 上半年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均在20%左右 港股成为全球表现领先的主要市场之一 [2] - A股市场同样迎来理财资金积极参与 光大理财成为首家参与IPO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公司 宁银理财也成功入围多只新股配售名单 [2] 资金南下推动因素 - 政策层面明确允许银行理财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和上市公司定增 并给予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彻底打通理财资金直接参与网下"打新"的制度梗阻 [3] - 低利率环境推动理财资金寻求新投资渠道 银行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从2023年2.94%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2.12% 降幅达0.82个百分点 传统固收策略面临显著约束 [3] - 港股市场基石投资制度为拟IPO企业提供积极推动作用 知名机构投资者的参与能够为企业上市提供信用背书 引入基石投资者的企业往往能获得较高IPO认购倍数 [3] - 理财公司资金特性与基石投资锁定期要求相匹配 银行理财具备与6至12个月锁定期相匹配的中长期资金特性 能够在市场低位介入优质IPO标的 [3]
今天,港交所5个IPO敲钟了
投资界· 2025-07-09 11:31
港股IPO盛况 - 2024年7月9日港交所5家企业集体上市,包括蓝思科技、极智嘉、峰岹科技、讯众通信、大众口腔 [1] - 蓝思科技开盘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引入10名基石投资者 [1] - 极智嘉市值220亿港元,创港股机器人IPO规模之最 [1] - 峰岹科技、讯众通信、大众口腔开盘大涨 [1] 蓝思科技 - 公司掌门人周群飞曾于2015年带领公司在创业板上市,最新市值超1100亿元 [3] - 苹果为最大客户,2024年赴港IPO从递交招股书到上市仅用100天 [3] 极智嘉 - 创始人郑勇为清华及德国亚琛工大硕士,2015年创办公司专注仓储机器人 [3] - 截至2024年底服务全球806家终端客户,累计交付AMR设备56000台 [4] - 完成十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平投资、高榕创投、英特尔资本等 [4] 其他上市企业 - 峰岹科技为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公司,2022年已登陆科创板 [4] - 讯众通信为云通信公司,大众口腔为华中最大民营口腔医疗商 [4] 港股IPO数据 - 2024年上半年港股主板IPO超40家,募资1067亿港元同比上升688.56% [8] - 宁德时代以1.3万亿市值创全球最大IPO,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募资均超百亿 [8] - 港交所CEO透露2025年初筹备IPO超100宗,财政司司长称已收到约200宗申请 [8] 赴港上市趋势 - "A+H"模式受青睐,立讯精密拟在港上市,市值超2500亿 [9] - 消费板块火热,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带动布鲁可、沪上阿姨等公司登陆 [9] - 半导体企业密集赴港,兆易创新、豪威集团已公告,纳芯微等递交申请 [9] 基石投资变化 - 上半年港股42家上市公司中36家出现基石投资人,金额占比43.7% [15] - 高瓴、红杉中国等头部机构活跃,宁德时代等基石投资者浮动盈利超62亿 [15] - 港股成为海外资金参与中国公司的主要渠道,窗口期或仅一年半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