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

搜索文档
从“看过去”到“看未来”,农行江苏苏州示范区分行全力激发民企创新活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1 18:17
行业发展趋势 - 低空经济市场持续升温 驱动轻量化小型化高性能飞机需求增长 [2] - 创新业态加速崛起 涵盖低空旅游无人机物流和智能机器人应用 [1] -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速发展 呈现破茧成蝶态势 [1] 企业融资与扩张 - 澳盛科技获农行超1亿元授信 用于复合材料成型与无人机应用研发 [2] - 企业面临产能扩张资金压力 新产线建设需厂房搭建和设备采购 [2] - 尚源智能获绿色金融服务 支持膜技术水处理设备市场拓展 [3] - 姑苏净化获1000万元普惠贷款 组合融资方案解决出口垫资压力 [4] 技术研发与应用 - 碳纤维零部件制造技术应用于低空飞行器和无人机领域 [2] - 膜材料与AI智能装备结合 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能耗降低 [3] - 电子网银结售汇功能优化 提供零时差响应和最优报价服务 [4] 市场与业务表现 - 海外业务显著增长 产品出口东南亚和非洲市场 [4] - 生产订单激增推动产能扩张需求 [2] - 超滤设备市场覆盖率提升计划 [3] 金融服务成效 - 农行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超500户 总授信额度达130亿元 [5] - 实行一企一策服务方案 提升绿色信贷审批效率 [3] - 贸易融资与保函组合工具支持海外订单交付 [4]
上纬新材追平A股“20CM”连板纪录丨透视一周牛熊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0 18:43
A股市场表现 - 过去一周(7月14日—7月18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上证指数报3534 48点周涨0 69% 深成指报10913 84点周涨2 04% 创业板指报2277 15点周涨3 17% [2] - 约57%的个股周内实现上涨 149股周涨超15% 20股周跌超15% [2] - 通信、医药生物、汽车、机械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 房地产、传媒、公用事业、非银金融等传统行业跌幅居前 [2] 牛股表现 - 上纬新材(688585 SH)以148 85%的周涨幅夺魁 兰生股份(600826 SH)和*ST广道(839680 BJ)周涨幅均在60%以上 [3] - 德固特(300950 SZ)、佳合科技(872392 BJ)、潍柴重机(000880 SZ)等多股涨幅均在40%以上 新易盛(300502 SZ)周涨39 01% [3] - 上纬新材连续8个交易日"20cm"一字涨停板 累计大涨超330% 最新报33 47元/股 最新市值为135亿元 追平A股"20cm"连板纪录 [4] 上纬新材控制权变更 - 上纬新材控股股东筹划重大事项 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股票自2025年7月2日起停牌 [5] - 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两步走、至少收购63 62%股份的方式取得控股权 实控人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董事长邓泰华 [5] - 智元机器人估值150亿元 部分投资者预期上纬新材还有七个涨停板 [4] 熊股表现 - *ST紫天(300280 SZ)当周跌幅近36% 元道通信(301139 SZ)跌幅33 44% 四方新材(605122 SH)、华媒控股(000607 SZ)等个股周跌幅均在20%以上 [9] - *ST紫天因未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被叠加退市风险警示 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 [10] - *ST紫天复牌后连续跌停 单周累计跌幅近36% [10][11] 元道通信财务问题 - 元道通信涉嫌财务造假收到证监会立案通知书 若查实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13]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21 11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12 82亿元 净利润从1 25亿元下降至0 42亿元 [13] - 2024年报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 董事及特定股东发布减持计划 股价长期处于破发状态 [14]
智元机器人拟入主 上纬新材“八连板”
经济观察网· 2025-07-18 13:13
股价表现 - 上纬新材自7月9日复牌以来连续8个交易日20cm涨停,区间累计涨幅超330% [1] - 7月18日再度涨停 [1] 控制权变更 - 7月1日公司公告控股股东筹划重大事项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1] - 7月8日公告智元机器人拟至少收购63.62%股份 [1] - 收购方式为"协议转让+主动要约",每股转让价格7.78元,总价款9.41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主体,实控人变更为邓泰华 [1] 交易进展 - 交易尚需股东会审议通过及相关监管机构批准 [2] - 需取得上交所合规性确认及完成股份过户登记 [2] - 交易最终完成存在不确定性 [2] 收购方背景 -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是人形机器人头部公司,估值150亿元 [3] - 具备"本体+AI"全栈技术,拥有三大机器人家族 [3] - 产品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场景 [3] - 2024年1月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下线 [3] - 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 [3] 被收购方情况 - 上纬新材成立于1992年,2020年科创板上市 [4] - 主营业务为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 [4] - 2024年营收14.94亿元(同比+6.73%),归母净利润8868.1万元(同比+25.01%) [4] - 2024年一季度营收3.69亿元(同比+10.65%),归母净利润2255.06万元(同比+22.26%) [4] 交易意义 - 若完成将成为国九条和并购六条实施后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首单收购案例 [3] - 公司复合材料技术与智元机器人硬件制造需求形成互补 [4]
创达新材IPO:净利润增速骤降逾八成 账上零借款仍拟募资补流被质疑
犀牛财经· 2025-07-16 15:45
上市申请与募资计划 - 公司上市申请获北交所受理 保荐机构为开源证券 [2] - IPO拟募集资金3亿元 用于年产12000吨半导体封装材料生产线建设、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2] 公司概况与业务 - 公司成立于2003年 主营高性能热固性复合材料研发生产 产品应用于半导体、汽车电子等领域封装 同时提供电子行业洁净室工程材料及服务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11亿元、3.45亿元、4.19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0.23亿元、0.51亿元、0.61亿元 [4] - 2024年净利润增速19.15% 同比下滑108.68个百分点 增速降幅达85.02% [4] - 税收优惠金额占利润总额比例分别为55.88%(2022年)、28.49%(2023年)、25.00%(2024年) [4] 产能与产销情况 - 固态模塑料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81%(2022年)、83.73%(2023年)、86.32%(2024年) [4] - 液态封装料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6.06%(2022年)、64.80%(2023年)、73.24%(2024年) [4] - 两大核心产品产销率均不足100%且呈下滑趋势 [5] 资金状况与募资争议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仅14.79% 无长期/短期借款 货币资金余额1.33亿元 [5] - 报告期内累计分红近4000万元 [5] - IPO计划募资63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引发必要性质疑 [5] - 拟增加产能近五成 募资用途合理性受外界质疑 [5]
2025年中国碳纤维布行业制造工艺、产业链、发展现状、代表品牌及未来前景:下游应用领域持续扩展,碳纤维布市场规模超7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6 09:12
碳纤维布行业概述 - 碳纤维布是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化、耐腐蚀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加固、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体育器材等领域[1] - 2024年中国碳纤维布市场规模约77.13亿元,呈现快速扩张态势[1] - 碳纤维布按原材料可分为PAN基、黏胶基、沥青基;按规格分为1K、3K、6K、12K、24K等;按织造方式分为机织、针织、编织、预浸布和无纺布[4] 碳纤维布产业链 - 上游包括碳纤维、树脂基体材料等原材料,2024年中国碳纤维市场规模达17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3.8%[10] - 中游为碳纤维布生产制造,工艺包括机织和手织[6] - 下游应用领域涵盖航空航天、汽车、运动器材、工业、建筑、消防等[8] 航空航天领域应用 - 碳纤维布在航空航天领域主要用于飞机、卫星和航天器制造,能显著减轻重量并提升燃油经济性[11] - 2024年中国航空航天市场规模约1.47亿元,随着C919商业化运营和空间站建设推进,需求将进一步释放[11]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如TORAY东丽、Hexcel赫氏、SGL西格里等占据高端市场,本土企业如光威复材、中复神鹰等快速崛起[16] - 光威复材2024年碳纤维及织物营业收入14.52亿元,中复神鹰碳纤维营业收入15.43亿元[18][20] 行业发展趋势 - 轻量化:开发超薄型碳纤维布(如0.1mm级产品)并应用智能铺层技术[22] - 高性能化:突破T1000级及以上产品量产技术,开发耐高温聚酰亚胺树脂和自修复树脂[23] - 多功能化:集成导电、导热、电磁屏蔽等功能,开发智能碳纤维布和特种功能产品[25] - 低成本化:优化原丝生产工艺,推广48K以上大丝束碳纤维,发展回收再利用技术[26]
泽睿首次推出耐温超过1800℃高结晶碳化硅纤维 攻克复合材料“卡脖子”技术
央广网· 2025-07-12 15:28
公司新产品发布 - 公司在SAMPLE中国2025年会展会上发布两款革命性新产品Zeralon3A纤维和Zelramic300纤维,耐温超过1800℃,是我国首次推出的高结晶第三代碳化硅纤维 [1] - 两款纤维对标美国COI公司Sylramic系列和日本宇部公司Tyranno SA系列,高结晶性赋予优异的长时高温稳定性,1800℃下纤维强度保留率80%以上 [8] - 新产品采用空气氧化交联工艺更适合规模化生产,解决电子束辐照工艺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已建成吨级产线具备批量供货能力 [12] 公司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内唯一通过掺杂路线开展碳化硅纤维研发和产业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与全流程自主可控生产能力 [4] - 建成国内最大规模单条20吨/年掺杂型碳化硅纤维连续生产线,较原500kg/年间歇式产能提升40倍,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8] - 拥有碳化硅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等两个省级科研平台,相关专利近40项,形成多系列产品包括耐温、电阻率、高性价比等类别 [6] 产品应用领域 - 新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高超音速飞行器热防护)、核电(核包壳管、第一壁)、半导体/光伏热场材料等领域 [1] - 已配合复材单位开展航空发动机涡轮外环、火焰筒、核包壳管及第三代半导体外延设备分离内环等结构件样品制备验证 [12] - 专家评价其突破外国技术封锁,对国防和民用领域急需的耐高温、高强度、轻量化复合材料具有重大战略价值 [14] 公司研发与人才储备 - 创始人黄小忠为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复合材料专家,中南大学博导,取得多项国防/民用材料技术突破 [5] - 公司员工300余人,含博士23人、高级职称18人,海外留学人员8名,拥有省级/市级领军人才3名 [6] - 研发团队15人具有工业部门工作经历,生产基地占地300亩,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技术跨越 [6]
无锡市惠山区每年引进青年人才近万人创新沃土奔涌鲜活“青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7-12 07:29
人才引进与培养 - 无锡市惠山区实施"惠·鹏飞"英才计划2 0和"青鹏惠聚"工程 每年引进青年人才近万人 [1][3] - 设立山东大学等4个"引才联络站" 聘任35名"校园引才联络官" 形成高校揽才网络 [3] - 推出"百企千才·有缘相惠"引才专线 覆盖17所高校 230余名高校学子参与暑期研学 [2][3] - 设立1 3亿元惠山工匠(青年人才)发展基金 为17个青年创业项目提供9800万元融资增信支持 [4][7] 创新创业支持 - 同步启动"人工智能+"产业链大赛和"太湖杯"国际精英创新创业大赛高校赛 促进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等领域项目对接产业集群 [4] - 推出9类N项特色支持政策 包括创赛专项赛道 创新创业专项补贴 博士后专项奖励等 [4] - 打造"田园理想村&数字游民社区"试点 提供"一站式"服务 覆盖从青年学子到科技人才的全周期支持 [4] - 建立"三师协同"培养机制 19所高职院校与128家智能制造企业组建人才联盟 [6] 产教融合与技能提升 - 成立无锡市新型工业化高职院校人才联盟 形成市域产教联合体和实训基地网络 [6] - 实施惠山工匠"青蓝工程" 通过"以赛代评"和"赛证互通"机制打破人才成长壁垒 [6][7] - 推出"智惠蓝领"职业技能大赛 建立院校导师 车间导师 院所专家协同培养体系 [6] 人才服务生态 - 布局近3000套高品质人才公寓 提供最长90天免费住宿和交通补贴等安居服务 [7] - 建设"青鹏驿站"配套健身房 电竞室等设施 形成"驿站+公寓+房票"梯度保障体系 [7] - 百余家人才友好型商户参与服务 12名高三毕业生代表获得"成长种子"培养计划 [2]
倒计时5天 | 2025第四届复合材料界面论坛,7月16-18日,深圳见!
DT新材料· 2025-07-10 22:15
论坛基本信息 - 主办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论坛主席为该校校长黄玉东,执行主席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潘蕾 [2] - 赞助单位包括卡尔蔡司、英国戴尔斯特朗等9家仪器设备及智能装备企业 [2] - 承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3] 论坛主题与议程 - 四大核心主题:复合材料界面设计及工程应用、强韧化性能研究、界面设计与表征、多功能界面研究 [2] - 青年学者论坛设置14场专题报告,涵盖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增强、热塑性超薄碳纤维带界面工程等前沿方向 [8][9] - 主论坛邀请北京化工大学杨小平、西北工业大学郑锡涛等专家分享第三代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设计、航空发动机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验证等议题 [10][12] 会议日程安排 - 7月16日:注册签到及青年学者论坛(含最佳报告评选) [16] - 7月17日:开幕式+两大主题报告(工程应用/强韧化性能)+欢迎晚宴 [10][12][16] - 7月18日:两大主题报告(界面设计表征/多功能研究)+闭幕式 [14][16] 参会费用与报名 - 非学生代表注册费2800元(线上)/3000元(现场),学生1800元/2000元 [20] - 转发朋友圈48小时可优惠300元 [20] - 协议酒店价格区间:深圳璟峯酒店388-528元/晚,华里里寓308-448元/晚 [18] 交通与联系方式 - 深圳宝安机场至会场的出租车费用约40元(40分钟),深圳北站出租车费用约20元 [23] - 赞助/报告申请联系人:卜彬杰18968259676、陈嘉骏18958216070 [24][25]
军工材料:陶瓷基复材的投资逻辑——国产替代与产业化进程
材料汇· 2025-07-09 20:34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行业概述 - CMC凭借耐高温(1650℃)和轻量化(重量仅为镍基合金1/4-1/3)特性成为航空发动机等高端领域的关键材料,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24-2031年CAGR超10% [2][12][99] - SiC纤维(SiCf/SiC)和Al2O3纤维(Al2O3/Al2O3)是两大核心技术路线,前者适用于航发热端部件(1450℃),后者在抗氧化和水蒸气环境下表现优异 [2][8][83] - 国内已实现第二代SiC纤维量产(国防科大/火炬电子等),第三代纤维仅火炬电子突破,Al2O3纤维国产化由上海榕融等企业推动 [5][41][97] 技术发展路径 SiCf/SiC CMC - 核心工艺包括先驱体转化法(PD)制备纤维、多维编织预制体(2D/2.5D/3D)、界面层(PyC/BN)沉积及CVI/PIP/RMI基体增密,多工艺联用是趋势 [34][37][57] - 环境障涂层(EBC)技术解决高温水蒸气腐蚀问题,三代涂层迭代中莫来石+BSAS组合可承受1300℃ [78][79] - 日本碳素/宇部垄断SiC纤维市场,GE通过RMI工艺实现涡轮叶片批量化应用 [40][73] Al2O3/Al2O3 CMC - 料浆浸渗法适合简单部件(周期短),溶胶-凝胶法适用于复杂构件(10次以上循环致密化) [84][89] - 美国CHI公司已将其应用于GE Passport 20发动机核心部件,国内上海榕融建成700吨产能生产线 [93][97] 下游应用需求 航空航天 - 航空发动机涡轮进口温度达2200K-2450K,CMC可减少15%-25%冷却气流并减重30%,LEAP-1C发动机已采用SiCf/SiC涡轮外环 [12][105][112] - 航天器热防护系统依赖CMC材料,国内北航已实现2D编织SiCf/SiC导叶应用 [4][23] 其他领域 - 核能领域第四代核电站采用CMC作为包壳材料,耐辐照特性推动需求增长 [4][99] - 刹车领域碳陶刹车盘在高铁/汽车市场渗透率提升 [5][99] 国内外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由GE/赛峰/日本碳素主导,GE构建从纤维到零部件的全产业链 [5][10] - 国内形成国防科大(研发)+火炬电子(量产)的SiC纤维产业群,中游企业多依托高校产学研合作 [5][43] - 政策驱动明显,《"十四五"原材料工业规划》明确支持CMC技术攻关 [26][27] 重点企业布局 - 火炬电子:第二代SiC纤维年产10吨,第三代纤维量产突破 [5][41] - 华秦科技:聚焦航发隐身材料,布局CMC全产业链 [11] - 上海榕融:全球第三家实现Al2O3纤维量产,填补国内空白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