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

搜索文档
“2025新材料与具身智能硬科技创新论坛”落幕
搜狐财经· 2025-09-13 18:26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科研处处长、材料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喻学锋研究员分享了其团队在 智能材料创制领域的前沿成果,直观呈现了新材料为具身智能带来的革命性变革。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娥 9月12日,由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主办,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协办,在南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支持 下,"2025新材料与具身智能硬科技创新论坛"在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以"破界·聚势·共生"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华为云、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稀土 集团、南京聚隆科技等机构与企业代表近200人,共同探讨新材料与具身智能跨领域融合的创新路径与 未来机遇。市工信局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 华为云深圳解决方案高级专家翁一啸在演讲中,系统阐述了大模型技术与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路径,为 与会者描绘了AGI时代下智能体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技术蓝图。 本次论坛特别设置深汕特别合作区推广环节,重点介绍了该区在政策扶持、空间资源、产业配套等方面 的显著优势。作为深圳市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汕特别合作区正积极构建以新材料、智能装备、 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型产业生态圈,目前已吸引一批高端制造项目和科研平台落地。 交流环节中, ...
同益中(688722):业绩不及预期,纤维规模持续扩张,超美斯贡献第二成长曲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2 09:44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基于2025年预期PE估值22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50倍水平 [1][6] 核心观点 - 2025年H1营业收入4.83亿元(YoY+89.7%) 归母净利润0.66亿元(YoY+41.13%) 但Q2单季净利润同比下滑21.92% 业绩不及预期 [6]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业务营收2.07亿元(YoY+21.8%) 毛利率下降5.46个百分点至27.96% 复合材料业务营收1.26亿元(YoY+57.5%) 毛利率提升10.06个百分点至52.29% [6] - 并购超美斯形成双主业协同 2025年H1超美斯贡献营收1.43亿元(净亏损467万元) 未来将构建"聚乙烯纤维+芳纶+复合材料"产品矩阵 [6]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归母净利润预期分别为2.00亿元/2.48亿元/3.00亿元(原预测2.50亿元/3.11亿元/3.72亿元) [6] 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业收入4.83亿元(YoY+89.7%) 归母净利润0.66亿元(YoY+41.13%) [2][6] - 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11.35亿元(YoY+74.9%) 归母净利润2.00亿元(YoY+53.3%) [2][6] - 毛利率从2024年37.7%降至2025年H1的31.2% 预计2025年全年回升至35.8% [2][6] - ROE从2024年9.7%升至2025年H1的4.8%(年化) 预计2025年全年达13.3% [2] 业务发展 - UHMWPE纤维民品竞争压力加大 海外贸易扰动拖累需求 但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保障出货规模扩张 [6] - 复合材料产品持续迭代 新型应用领域包括医用骨科移植 体育器械 人型机器人腱绳等 [6] - 超美斯芳纶业务聚焦设备更新与市场拓展 应用场景涵盖绝缘防护 蜂窝芯材等 [6] - 协同拓展军事装备 海洋经济 高端纺织 低空经济 新能源等增量市场 [6] 估值与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19.47元 市净率3.2倍 股息率0.34% [3] - 一年内股价波动区间9.57-26.60元 [3] - 总股本2.25亿股 流通A股2.24亿股 流通市值43.63亿元 [3] - 2025-2027年预期PE分别为22倍/18倍/15倍 [2][6]
四大化工新材料巨头,再出售、关停!
DT新材料· 2025-09-05 00:04
全球化工巨头业务调整 - 日本宇部兴产泰国基地提前一年至2026年3月实施裁员和退出 包括停止环己酮 己内酰胺和硫酸铵生产 关闭一条尼龙聚合物生产线[4] - 宇部兴产日本基地2028年3月停止氨生产 2027年3月停止己内酰胺和尼龙聚合物生产[4] - 公司积极投资特殊化学品事业 包括聚酰亚胺 分离膜 陶瓷 半导体气体等 同时缩小基础事业如尼龙聚合物和工业化学品[4] 公司财务表现 - 宇部兴产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1005亿日元 同比下降12.9% 营业利润62亿日元 同比下降10.8%[5] - 埃克森美孚2025年上半年营收1646.4亿美元 同比下降6.5% 净利润147.95亿美元 同比下降15%[7] - 陶氏化学2025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101亿美元 同比下降7% GAAP净利润亏损8.01亿美元[12] 资产出售与业务重组 - 埃克森美孚考虑出售欧洲化工厂 交易金额或达10亿美元 涉及英国和比利时乙烯工厂及生产基地[6] - 韩国SK集团计划出售海外业务 包括陶氏乙烯丙烯酸和聚偏二氯乙烯业务以及阿科玛功能性聚烯烃业务[9] - 陶氏化学向麦格理出售基础设施合资企业部分股权 价值5.4亿美元 并关闭三个欧洲上游资产[1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带动高分子材料需求 包括新能源汽车 航空航天 无人机 机器人 5G/6G通信和人工智能领域[2] - 全球化工巨头收缩欧洲业务 包括巴斯夫 英力士 陶氏 利安德巴塞尔和沙特基础工业等公司[6] - 行业面临供应过剩 中国竞争加剧 能源危机余波和电动汽车需求不及预期等挑战[6][9][10]
2025年中国生物医用材料上游市场现状分析 金属和高分子材料应用更广【组图】
前瞻网· 2025-09-02 16:30
行业定义与分类 - 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游细分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医用陶瓷、复合材料、医用衍生材料五大类 [1] 材料市场结构 - 2022年中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游细分材料结构中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占比相对较高 [3] - 2024年复合材料因3D打印等技术应用份额上升 生物衍生材料因医美需求激增份额上升 [3] - 2024年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医用陶瓷受替代效应或市场竞争影响份额微降 [3] 创新任务与企业竞争力 - 高分子材料企业在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一批)入围单位名单中入选数量领先 [4][6] - 北京和山东地区企业在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一批)入围单位名单中入选数量领先 竞争力相对较强 [7] 市场发展趋势 - 金属材料聚焦高强度、低模量、生物活性改性及可降解合金开发 以提升硬组织植入物长期相容性并减少二次手术需求 [13] - 高分子材料向高功能化、智能化刺激响应、可降解调控及仿生复合结构演进 满足精准医疗与组织再生的精细化需求 [13] - 医用陶瓷强化生物活性、纳米尺度改性、多孔结构优化及功能复合设计 深化骨诱导修复与复杂组织工程应用潜力 [13] - 复合材料以低成本规模化制造、高性能多功能集成及仿生梯度结构为核心 推动材料协同优势在高端医疗器件普及应用 [13] - 医用衍生材料从生物源深度改性处理转向智能化再生体系构建 结合个性化医疗与组织再生技术实现从被动修复到主动诱导的跨越 [13]
飞鹿股份(300665.SZ):当前具有防腐涂料、防水材料、复合材料技术储备
格隆汇· 2025-09-01 15:52
公司战略方向 - 军工领域不属于公司主要发展方向 基于公司战略调整 [1] 技术储备现状 - 当前在军工领域具有防腐涂料技术储备 [1] - 当前在军工领域具有防水材料技术储备 [1] - 当前在军工领域具有复合材料技术储备 [1]
朗迪集团上半年实现营收10.60亿元 同比增长7.05%
证券日报· 2025-08-29 19:2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60亿元 同比增长7.0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66.74万元 同比下降5.50% [2] 主营业务 - 家用空调风叶 机械风机 复合材料三大业务板块构成核心业务 [2] - 家用空调行业延续稳定小幅增长态势 [2] - 与国内外主要空调制造企业保持良好合作 业务表现相对稳定 [2] 技术研发 - 上半年新增专利授权26项 [2] - 累计拥有有效专利626项 其中家用空调风叶418项 机械风机133项 复合材料75项 [2] 战略布局 - 子公司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共建机器人关节电机模组联合研发中心 聚焦无框电机 高精度编码器 伺服驱动等领域 [3] - 开展多场景应用联合研发 重点拓展协作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等精密运动控制领域 [3] - 泰国生产基地计划投资1.1亿元人民币 设计产能1270万件/年空调风叶 [3] - 已完成土地协议签订 预计建设周期两年 [3]
中国巨石20250828
2025-08-28 23:15
**中国巨石2025年上半年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一 行业概况与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玻纤纱产量同比增长4.9% 略高于去年同期增速[2] * 行业约51万吨产能因磁窑生产线冷修停产 新增产能仅50万吨[2][3] * 全球玻纤行业整合加速 OCR、PPG等巨头退出业务 英国最大玻纤厂关闭[2][3] * 反内卷政策规范地方政府招商行为 减少恶性竞争 促进行业理性发展[10][11] * 新进入者扩产步伐放缓 如东方希望仅一处项目在建 长海投资调整冷修计划[12] **二 细分市场需求表现** * 风电领域需求超预期 全球新增装机容量138吉瓦(同比增18%) 中国新增装机5,139万千瓦(同比激增98.9%)[2][5] * 汽车总产量1,556.5万辆(同比增10.8%) 新能源车产量687.2万辆(同比增36.2%)[2][5] * 家电零售额6,085亿元(同比增30.7%)[2][5] * 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4.6% 但房地产投资下降11.2%[2][5] **三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粗纱及制品销量158.22万吨(同比增近4%) 电子布销量4.85亿米(同比增5.9%)[2][6] * 营收91.09亿元(同比增17.7%) 利润总额21.19亿元(同比增83%) 净利润17.58亿元(同比增78%)[2][7] *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170%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亿元(同比增12亿元)[2][7] * 总资产537亿元 资产负债率首次低于40%[2][7] * 研发投入2.8亿元(同比增10.73%) 推进细纱、风电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6][13] **四 产能扩张与项目进展** * 九江20万吨生产线提前投产 桐乡本部冷修改造后产能提升至20万吨[2][6] * 淮安10万吨电子纱生产线及500兆瓦风电项目开工[2][6] * 海外工厂盈利良好(如美国工厂7月盈利约800-900万美元) 计划继续扩产[13][15] * 十五五规划国内外产能增长各占一半 正推进东南亚、非洲等新生产点布局[16] **五 价格与利润策略** * 粗纱吨净利恢复至900元以上 海外市场吨净利超千元(国内仅400-500元)[13] * 电子布价格同比提升超15% 普通电子布价格稳定 高端产品同步推进四个项目[17][20][21] * 公司坚持稳价策略 避免恶性竞争 7月与友商达成控产能稳价格共识[10][13] * 酝酿第四季度涨价 跟随建涛等同行提价计划[19] **六 投资者关系与市值管理** * 大股东增持16亿元 中国建材持股比例增至29% 郑氏集团持股增至16%[2][8] * 首次实施中期分红6亿元(占比超40%) 累计分红达112亿元[2][8] * 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 加强投资者交流[8][22] **七 风险与应对措施** * 欧盟对中国玻纤发起反倾销调查 公司依托埃及基地优势(盈利能力最强)协同友商制定应对策略[24] * 美国关税调整推动海外工厂扭亏 若关税稳定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15] * 土耳其加征28%关税 公司通过经销商提价分担成本(自担20% 经销商担80%)[24] **八 未来战略重点** * 下半年聚焦"一增一减四提升一优化" 包括提效降本、人工智能应用、项目建设标杆等[9] * 加强高端领域布局(如风电高模产品、新能源车复合材料) 淮安新线示范复合材料应用[18][24] * 巩固十四五规划收官 确保全年目标实现[9]
华正新材: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俞高减持1.03万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9:49
公司高管减持 - 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俞高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03万股 [1] - 减持股份占公司目前总股本比例为0.0073% [1] - 本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1] 公司财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复合材料占比97.76%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2.24% [1] 公司市值情况 - 公司当前市值为60亿元 [1]
同益中8月25日获融资买入2555.77万元,融资余额1.8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10:32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8月25日公司股价上涨1.18% 成交额达1.85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555.77万元 融资偿还3585.71万元 融资净流出1029.94万元 [1] - 融资余额1.89亿元 占流通市值3.65%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股东结构与持股变化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8393户 较上期增加0.87% [2] - 人均流通股26701股 较上期减少0.86% [2] - 前海开源嘉鑫混合A新进持股501.76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3] - 海富通股票混合新进持股123.11万股 华夏数字经济龙头混合新进持股114.56万股 [3] - 泰信先行策略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53亿元 同比增长126.90% [2] - 归母净利润4340.09万元 同比增长147.35% [2]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1.36亿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1] - 收入构成: UHMWPE纤维54.64% 复合材料43.65% 其他1.71% [1] - 成立于1999年2月10日 2021年10月19日上市 [1]
华正新材:2025年半年度,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共计约1187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22:42
核心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1187万元 导致同期利润总额减少同等金额[2] - 本次计提资产减值事项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2] 业务构成 - 2024年度营业收入中复合材料占比97.76% 其他业务占比2.24%[2] 信息来源 - 相关信息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3]